战略性产业贸易网络的结构特征及演化模式

来源 :科学学研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ntt_nj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经济全球化背景下,电子信息产业由于产业链绵长,片段化生产特征更为明显.现有研究主要集中于电子信息整体产业层面,缺乏对产业链视角下的电子信息产业动态和分工概念的思考.基于此,利用2006-2018年222个国家或地区的电子信息产业贸易往来数据,通过社会网络方法,探索电子信息产业上、中、下游代表性产品贸易网络的拓扑结构和主要国家的网络地位及格局演化.研究发现:电子信息产业贸易网络“核心-外围”结构明显;上游供应链网络呈现链式结构,网络密度稀疏,鲜有新的国家加入,中国在上游贸易网络中位置有所跃升,但仍未处于网络核心;中游和下游顶层网络呈现“扁平化”特征,在2006年中国已处于大部分产品贸易网络的关键节点位置,至2018年中国进一步跃升至网络核心.据此为提升中国电子信息产业在全球网络中地位,推动电子信息产业高质量发展提供有益的政策启示.
其他文献
近年来,参与实验作为STS中新出现的研究方法受到了广泛的关注.在方法层面,参与实验吸收了行动者-网络理论(ANT)等研究成果对实践的关注,挑战了现有公众参与科学模式囿于议程、代表权、共识等概念的困境,将公众参与科学引向对日常活动中物质实践的定制和分析.在理论层面,参与实验区分了ANT、存在论政治学等“经验化”存在论方案,试图在STS中建立一种“实验化”的存在论方案.“实验化”研究突破了“经验化”研究的方法论框架,但其存在论地位仍显模糊.本研究讨论了德勒兹与拉图尔对伦理问题的不同思考,指出了两者在伦理学上不
刘则渊先生作为科学学领域极具影响力的杰出学者,多年来,他坚持致力于科学学理论、方法和应用研究,积极参与国家重大科技项目,在其中发挥了重要作用.刘则渊先生对中国科学学的发展与创新做出了巨大贡献,对科学学理论也有着独到而深刻见解,在技术哲学、科技伦理、科学计量学、创新管理等多个领域上做出了开创性成就.为了缅怀和纪念刘则渊先生,本文重点评述了他在科学学领域的杰出成就,总结了他及其团队在科学学领域的学术成果,并对其学术贡献进行梳理和归纳.从时间维度对刘则渊先生40年来发表的代表性学术论文进行评析.根据学术论文主题
当前语文课堂中存在教学方法单一、缺乏对学生解决问题能力的培养和忽视学生文学底蕴的养成等问题,项目式学习(PBL)是一种教与学相结合的模式,注重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强调学习的情境性、注重学生语文能力的提升,既符合课标要求,又可突破当前语文教学存在的困境.
社会科技奖励在科技奖励制度中占据显著地位,前期研究表明,知名度更高、影响力更广泛的社会科技奖励大多产生于科技发达国家.因此,作为政府科技奖励制度的对比研究,本研究聚焦于科技发达国家的社会科技奖励制度,选择覆盖美国、欧洲国家、日本等五国共计27种有代表性的社会科技奖励,以面向领域、奖励方式、评选标准、评审过程为主要调研维度,剖析各国社会科技奖励制度的突出特点.比较发现,主要发达国家社会科技奖励历史积淀与影响力并存,各国社会科技奖励制度有相似也有不同.继而,在概览我国社会科技奖励发展现状的基础上,结合我国国情
近年来,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推动与深化,培养学生核心素养教学已然成为当下教育界的主流趋势.在初中语文教学中,阅读教学作为语文学科的组成部分,也是提高学生阅读能力及语文素养的重要途径.随着整本书阅读的有效开展,教育部门要求学生在学习阶段进行团队合作开展阅读教学,使学生逐渐养成阅读意识,培养团队合作意识,从而有效地提升整本书阅读教学效率.对此,本文中,笔者针对初中语文合作学习中整本书阅读开展模式做出策略性探究.
历史上反复出现的重大公共卫生突发事件,大都是“同一健康(One Health)”失序的体现,其背后则潜藏着人与动物二元对立的认识论误区.理性的人与作为机器的动物之间的森严等级关系,造成了“自我”对“他者”的支配与控制,鼓励了人类对动物和环境的践踏.然而在人类对动物和环境肆意妄为的同时,其自身也以全球疫情、气候变暖等形式受到了反噬.历次针对疫情的“战争总动员”就源于普遍联系的健康网络中人与动物关系的破坏.如果我们不认真反思这种认识论上的误区,那么历次疫情爆发不过是未来更多危机的彩排.只有瓦解泾渭分明的二元对
纳米科技、基因工程、人工智能等争议性新兴技术的涌现,引发研究与实践关于新兴技术治理的讨论.责任式创新作为科技创新新视角,为新兴技术负外部性与风险性所引发治理挑战提供理论范式基础.研究聚焦新兴技术治理,基于责任式创新视角展开系统性评述,为新兴技术治理的系统化理论研究与政策实践输出启示.研究显示:已有新兴技术的治理研究主要形成了过程视角、行动视角、以及治理体系的结构视角三大研究基础;而以责任式创新范式为基础,新兴技术治理则涌现目标设定视角、行动主体参与视角、价值准则协调视角、过程响应视角、以及制度建构视角的五
颠覆性技术已成为推动新一轮技术变革浪潮的强力引擎,识别和追踪颠覆性技术演化发展的特征和趋势,对国家和企业识别颠覆性技术优先领域、合理配置科技资源具有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为此,本文以颠覆性技术为研究对象,从颠覆性技术的四个特征入手,在运用Leiden社区发现算法识别技术主题的基础上,引入主题-时序分析和专利引文网络分析,提出了基于突变-融合视角的颠覆性技术主题演化分析模型.最后,为证实该模型的可行性和有效性,本文选取增材制造技术领域开展实证研究,分析结果对该领域技术演化路径识别与预测提供了依据.本文模型相
本文剖析基于经济高质量发展的要素集聚对高新技术产业绩效的影响机制黑箱,构建门槛效应模型,收集2004-2018年我国30个省、直辖市、自治区高新技术产业的要素集聚、创新绩效和区域经济高质量发展的相关数据,测度并比较不同要素集聚效应大小,并运用要素集聚度门槛值及高质量发展水平大小对其进行空间聚集分析.研究发现:(1)要素集聚对高新技术产业绩效存在正向边际递减影响.(2)相对于研发人员,研发资金的集聚效应更大.(3)经济高质量发展水平正向调节创新要素集聚对高新技术产业绩效的提升作用,且其调节效应边际递增.(4
模式创新在创新中扮演着重要角色.我国科学数据共享运行机制模式的创新一直备受关注.科学数据的本质属性和共享存在着紧密的联系,它决定了谁可以在其中共享和使用数据.平衡且合理的相关利益者机制是保证数据共享能够成功进行的重要机制之一.目前,“政府主导”和“政府和市场主导相结合”是国内外科学数据共享的两种主要模式.这两种模式都具有各自不同的优缺点,以不同的方式产生了可观的收益.以市场为主导,第三方机构提供服务的模式也逐渐兴起并开始流行.中关村肾病血液净化创新联盟搭建的数据共享平台,为总结和分析我国第三方机构提供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