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高中物理课堂有效性的提高

来源 :课程教育研究·学法教法研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hgrx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加強对高中物理课堂的研究和探索,着力优化物理课堂,努力提高物理课堂的有效性。
  【中图分类号】G633.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8)28-0088-01
  物理课堂教学是学生获取物理知识的主要途径。课堂时间是有限的,如何在有限的时间内将物理教学质量最大化是每位物理教师共同追求的目标。随着素质教育的实施,物理领域全面实行新课改,以前满堂灌的教育模式将会逐渐被淘汰,提高物理课堂的有效性成为了重中之重。根据个人的一些经验,针对提高课堂的有效性,可以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一、教学目标的定位要明确
  教学目标是教师对课堂教学所要达到的预期目标。在一节课中,教师教什么,学生学什么,要学生掌握哪些知识点,培养什么能力,必须要有一个明确的目标。那么,明确的目标哪里来?首先,教师要认真钻研教材和课程标准;其次,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比如:在讲授静摩擦力这个知识点时,要让学生了解什么是静摩擦力、静摩擦力的产生条件、静摩擦力方向的判断及大小的计算。这些就是在进行这个知识点课堂教学时所要达到的教学目标,围绕这些目标再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设计合理的教学活动,从而达到教学目标。
  二、教学活动要精心设计,准备全面
  在教学中,教师要立足实际,结合教学内容和学生已有的知识,精心设计教学活动,准备全面。比如:讲授万有引力定律时可以注意搜集有关航天的最新成果、新闻事件等,结合教学内容,巧妙运用,特别推介,拉近物理和生活的距离;比如在探究加速度与力、质量的关系的实验中,根据教学内容,可以设计实验探究活动让学生主动探究、小组合作,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从而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三、教与学互动积极
  在课堂教学活动中,教师要注重教与学的结合。首先,教师要认真钻研并挖掘教材,结合教学内容,结合学生的认知水平、思维特点、生活经验等,提出有探究价值的问题。学生在解答问题的过程中,学生的思维能力和创新能力都可以获得极大的提高。其次,设计探究活动,让学生分组讨论学习。在小组讨论的过程中,教师要及时参与,倾听学生的见解,对出现的问题要进行及时的点拨和纠正。在小组谈论结束,教师要进行总结发言,对各小组的讨论情况作出总结性评价。通过教与学的互动,让学生主动去学习,参与发现问题,解决问题,从而能有效地提高教学效果。
  四、教学技术的适当介入
  多媒体资源形象生动,很容易被学生感知接受,因此具有其它教学手段无法比拟的优势,但若在教学过程中使用不当,则容易画蛇添足,出现反效果。那如何来发挥多媒体资源的独特优势,使之真正融于课堂教学中,选择适当的介入时机非常重要。如果多媒体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为主要目的,那么多媒体一般放在讲授新课之前,以激发学生对本节课内容的学习兴趣。如果以理解知识点为主要目的,多媒体可放在讲授内容之间或之后。此外,多媒体资源要恰当好处的使用,一般来说,教材中难以用言语表达、学生缺少感性认识而难以领悟的地方介入多媒体资源,就能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使学生茅塞顿开。例如在认识电流的磁场及磁感线时,由于学生缺少感性的认识而难于想象,故可以采用多媒体技术,这样教师不必用太多的语言去讲解就可以让学生理解记忆。因此,教学技术的适当介入,才能取得较好的课堂教学效果。
  五、教学信息反馈及时
  教学反馈对教师、学生来说,都非常重要。对教师来说,通过一定的手段(如观察、提问、练习、作业等)获取各种反馈信息,了解学生掌握知识和技能的程度,并与预定的教学目标进行比较,找出差距及原因所在,并对反馈信息作出评价,制定下一步的教学策略,调整教学的节奏和步骤,以达到最佳的教学效果。
  对学生来说,学生通过教师获取学生反馈信息后的情感反映和分析评价,可以及时了解自己的学习结果。学生及时得知自己的学习结果,一方面,学生可以看到自己的成绩,精神上得到满足,伴随而来的是兴奋感和愉悦感,更会产生一种自信感,从而进一步激发兴趣,提高学习的积极性;另一方面,可以及时发现自己的不足,找出问题所在,从而调整自己的学习行为和学习态度,及时弥补不足,改正错误,改进学习方法。
  有效的课堂教学反馈必须是及时的反馈。不少课堂教学的反馈是滞后于教学的。这样,一些错误的认知可能已经在学生脑中根深蒂固,此时要再将这些错误改正过来,不但要很长的时间和精力,而且可能效果也不好。因此,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如果能够及时获取学生的反馈信息,发现学生学习中出现的偏差、错误,从而调整教师的教学进行矫正和补救,可能会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能大大地提高课堂教学的效率。
  在新课改的背景下,要想切实有效的提高物理课堂的有效性,需要教师不断地研究课程标准,创新教学方法,精心设计教学活动,在教学实践中不断的总结和提高;同时要不断地激发学生的兴趣,发挥学生在学习中的主体地位。
  参考文献:
  [1]蒋丽萍.新课改下提高高中物理教学的有效性[J].中学生数理化·教与学.2016(11):12-12.
  [2]曾爱军.浅析如何提高高中物理课堂教学的有效性[J].学周刊.2014(10):114-114.
  [3]秦丽丽.浅析如何提高高中物理课堂教学的有效性[J].中学课程资源.2013(12):57-57.
其他文献
新课程实施以来,教师的教育观念和教学行为有了很大转变,教学手段和方法也日益丰富和艺术化,师生关系变得前所未有的和谐,这些都是新课改的可喜成绩。但是,我们在欣慰之余不能不关
一、小学数学作业设计的问题  小学数学作业设计的目的,是让作业能够真正的起到巩固学生数学知识的作用,小学数学作业的设计要以学生的实际学习能力为基础,多年来,小学数学老师深受当前应试教育的影响,在布置数学作业方面出现了许多的弊端,这些作业不但没有起到应有的作用反而给学生带来了很多学习和思维方面的负担,我们在数学作业设计方面应该以“少而精”为宗旨,现阶段小学数学作业设计所存在的问题一般体现在以下几个方
将排队模型应用到西安地铁2号线纬一街站出站闸机。对纬一街站出站闸机进行了现场调查,先对乘客的到达、操作及离开时刻进行统计,再以10s为一个单位进行统计,分析出站闸机系
目的探讨临床路径教学在神经内科本科临床带教中的作用。方法选取86名临床实习生,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采用传统带教方法,观察组采用临床路径教学。比较两组实习生学习
通过对医院制剂的检验发现,医院制剂从外部标签到内在质量和自制质量标准都还有许多问题,为了保障人民群众的用药安全有效,我们必须加强对医院制剂的监管力度。
【摘要】小学数学的解题能力,作为考量学生是否对数学知识灵活掌握是一个很好方式。随着新课改下对数学教学模式的不断更新,对学生的学习能力培养也是更加注重。怎样提高新课改下小学生的数学解题能力,本文进行详细的叙述。  【关键词】小学数学 解题能力 应用策略  【中图分类号】G623.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8)30-0060-02  引言  随着人们对小学数学教育的更
随着我国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和基础设施建设的日益完善,对测绘工作的要求也变得越来越高。本文主要从GPS-RTP技术的概述、城市地形图测量中GPS-RTK技术的具体应用以及应该注意的一些问题等方面进行了重点阐述。
目的:探讨良性前列腺增生(BPH)患者经尿道前列腺电切术(TURP)后疗效与患者术前年龄、病程时间、身体质量指数(BMI)、总前列腺特异性抗原(TPSA)、前列腺体积(TVP)、前列腺突入膀胱程度(IPP)、最大逼尿肌压力(Pdet.max)、压力曲线开始升高到Pdet.max每秒升高的压力值(Pdet.1)之间的相关性。方法:回顾东南大学附属中大医院2016年10月到2018年06月期间行TUR
目的探讨优质护理模式在冠心病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2013年6月至2014年6月我院治疗的70例冠心病患者,随机分成两组,对照组按常规模式进行护理,实验组实施优质护理模式,比
妇产科是医院医疗纠纷的高发科室之一,如何最大限度地降低医疗风险,有效保护医患双方的合法权利,是医院管理者探讨的重要课题。现结合我院实际,谈如下看法,请同行参阅、指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