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中华人民共和国突发事件应对法》中规定:突发事件,是指突然发生,造成或者可能造成严重社会危害,需要采取应急处置措施予以应对的自然灾害、事故灾难、公共卫生事件和社会安全事件。突发事件具有较高的新闻价值,社会关注度高,媒体报道影响力大。
突发事件摄影报道的特点:一是不可预知性。突发事件往往是瞬息万变,且不可重复,所以要求摄影记者做到及时掌握信息,快速迅捷地反应,准确适时地凝固典型的瞬间,可谓取之一瞬,机会难得。二是“一图胜千言”。在突发事件的现场,如果单纯采用文字叙述,很难让读者产生一个明确、准确的印象,面对没有新闻图片的相关报道,读者必然选择其他能获取更具现场感的新闻报道。比如报道2010年8月甘肃舟曲泥石流灾害现场,如果只是文字表述“甘肃舟曲8月5日下午3时许发生特大泥石流灾害,目前已造成400余人死亡,两千余人失踪,有关部门正在紧急救援”,这样就不能给读者一个明确的概念:灾害现场破环有多严重?救援情况究竟如何?相反的,一张身着抢险救援服的消防战士或者一辆救援车辆出现在现场的图片就很能说明问题,排解读者疑问。
摄影记者如何做好突发事件报道?可谓仁者见仁、智者见智。笔者认为进入全媒体时代,摄影记者要出色完成突发事件的报道任务,除了具备新闻工作者的基本素质外,还应在以下几方面下功夫。
一是要提高社会责任感。突发事件大都严肃而沉重,来不得轻松潇洒,更不能随心所欲。重大突发事件的报道,既是新闻行为,更是社会行为,必须把宣传核心价值、维护社会稳定贯穿于报道始终。汶川地震救援等重大突发灾难抢险救援的报道中,各新闻媒体传达给受众的信息无不体现出我们国力的日益强大,党和政府对群众的关怀,以及全社会团结齐心的力量。新闻摄影更是在生命至上的原则下进行深度挖掘和全面展开,大量及时准确的信息传播为政府的危机管理提供了良好的舆论环境。在抗击非典战役中,救治医院的医护人员都在全力以赴,不顾个人安危,抢救病人。那种场面感染着在场的记者,必须在灾难现场对自己的职责迅速、准确地做出判断,而不能光凭一时感性,不假思索地拍摄,更不能为追求所谓轰动效应而忘却社会责任。
二是突出人文关怀。在突发事件的报道中,特别是灾难事件的新闻摄影,并不仅仅要记录和表现灾难,更是因为需要通过对灾难的展现,折射出深刻的人文关怀,这也是突发事件新闻摄影的灵魂。摄影记者不仅仅是要关注新闻事件本身,而更要关注新闻事件中的人,要心存道义,尊重他人生命,尊重他人感情,尊重被采访者的权利。在汶川地震救援中,《绵阳晚报》刊登的一张《敬礼娃娃》,被数家报纸选登,并在各大网站转载,最终,在全国乃至国际上产生了重大影响。画面上废墟中救援的官兵救出这个向他们敬礼的孩子,体现出危难时刻救援与被救援双方的坚强精神风貌,悲壮得催人泪下。这就是这张照片的精神灵魂。
三是要有敬业精神。突发社会新闻发生的时间和地点难以预料,而一旦得到信息,就要马上奔赴现场,立即开展工作。这种在关键时刻能够“冲得上,打得赢”的硬本领、真功夫,不仅来自于过硬的业务素质,更是来自于内心的敬业精神。作为一名有志向、有责任感、有使命感的摄影记者,要让自己经常处于“临战状态”,许多著名的摄影记者都是在突发事件中拼搏出来的。
四是要有广博的知识。摄影记者除了要具备精深的摄影专业知识外,还要有广博的知识。摄影记者不仅要对摄影器材操作自如、对新闻理论和摄影专业知识如数家珍,而且要尽可能拓宽知识面,开拓视野,提高对事物本质认识的能力,更好地完成新闻摄影的任务。著名诗人的成就都是“功夫在诗外”,摄影记者也不例外。因此,涉猎广博多领域的知识也是摄影记者下大力气修炼的“内功”。
(作者单位:内蒙古日报社)
责任编辑:白洁
突发事件摄影报道的特点:一是不可预知性。突发事件往往是瞬息万变,且不可重复,所以要求摄影记者做到及时掌握信息,快速迅捷地反应,准确适时地凝固典型的瞬间,可谓取之一瞬,机会难得。二是“一图胜千言”。在突发事件的现场,如果单纯采用文字叙述,很难让读者产生一个明确、准确的印象,面对没有新闻图片的相关报道,读者必然选择其他能获取更具现场感的新闻报道。比如报道2010年8月甘肃舟曲泥石流灾害现场,如果只是文字表述“甘肃舟曲8月5日下午3时许发生特大泥石流灾害,目前已造成400余人死亡,两千余人失踪,有关部门正在紧急救援”,这样就不能给读者一个明确的概念:灾害现场破环有多严重?救援情况究竟如何?相反的,一张身着抢险救援服的消防战士或者一辆救援车辆出现在现场的图片就很能说明问题,排解读者疑问。
摄影记者如何做好突发事件报道?可谓仁者见仁、智者见智。笔者认为进入全媒体时代,摄影记者要出色完成突发事件的报道任务,除了具备新闻工作者的基本素质外,还应在以下几方面下功夫。
一是要提高社会责任感。突发事件大都严肃而沉重,来不得轻松潇洒,更不能随心所欲。重大突发事件的报道,既是新闻行为,更是社会行为,必须把宣传核心价值、维护社会稳定贯穿于报道始终。汶川地震救援等重大突发灾难抢险救援的报道中,各新闻媒体传达给受众的信息无不体现出我们国力的日益强大,党和政府对群众的关怀,以及全社会团结齐心的力量。新闻摄影更是在生命至上的原则下进行深度挖掘和全面展开,大量及时准确的信息传播为政府的危机管理提供了良好的舆论环境。在抗击非典战役中,救治医院的医护人员都在全力以赴,不顾个人安危,抢救病人。那种场面感染着在场的记者,必须在灾难现场对自己的职责迅速、准确地做出判断,而不能光凭一时感性,不假思索地拍摄,更不能为追求所谓轰动效应而忘却社会责任。
二是突出人文关怀。在突发事件的报道中,特别是灾难事件的新闻摄影,并不仅仅要记录和表现灾难,更是因为需要通过对灾难的展现,折射出深刻的人文关怀,这也是突发事件新闻摄影的灵魂。摄影记者不仅仅是要关注新闻事件本身,而更要关注新闻事件中的人,要心存道义,尊重他人生命,尊重他人感情,尊重被采访者的权利。在汶川地震救援中,《绵阳晚报》刊登的一张《敬礼娃娃》,被数家报纸选登,并在各大网站转载,最终,在全国乃至国际上产生了重大影响。画面上废墟中救援的官兵救出这个向他们敬礼的孩子,体现出危难时刻救援与被救援双方的坚强精神风貌,悲壮得催人泪下。这就是这张照片的精神灵魂。
三是要有敬业精神。突发社会新闻发生的时间和地点难以预料,而一旦得到信息,就要马上奔赴现场,立即开展工作。这种在关键时刻能够“冲得上,打得赢”的硬本领、真功夫,不仅来自于过硬的业务素质,更是来自于内心的敬业精神。作为一名有志向、有责任感、有使命感的摄影记者,要让自己经常处于“临战状态”,许多著名的摄影记者都是在突发事件中拼搏出来的。
四是要有广博的知识。摄影记者除了要具备精深的摄影专业知识外,还要有广博的知识。摄影记者不仅要对摄影器材操作自如、对新闻理论和摄影专业知识如数家珍,而且要尽可能拓宽知识面,开拓视野,提高对事物本质认识的能力,更好地完成新闻摄影的任务。著名诗人的成就都是“功夫在诗外”,摄影记者也不例外。因此,涉猎广博多领域的知识也是摄影记者下大力气修炼的“内功”。
(作者单位:内蒙古日报社)
责任编辑:白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