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理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

来源 :考试周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tmsyh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在高中物理教学中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一要指导学生扎实学好物理基础知识,夯实培养思维能力的基础;二要不断增强学生的好奇心,激发求知欲,培养学生善于思维的习惯;三要引导学生在练习中反思和深度思维,培养学生思维的技巧,发展创新思维,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
  关键词: 高中物理教学 思维能力 培养方法
  
  物理教学目标之一就是培养学生的思维品质,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使学生在掌握物理基础知识的基础上,体验物理思维过程,学习物理思维方法,从而勤于思考,独立探索,善于发现,探究创新,更好地应用物理知识解决现实中的实际问题。物理思维能力是指会从物理角度观察,设计和进行物理实验,对物理现象和问题进行比较、猜想和分析,对物理现象问题和结论进行综合、抽象和概括;会对归纳、演绎和类比进行推理;会合乎逻辑地、准确地阐述自己的思想和观点;能运用物理概念、思想和方法解决物理问题,解释物理现象,形成良好的思维特性。那么,在高中物理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物理思维能力呢?
  一、扎实学好物理基础知识是培养思维能力的基础
  物理是一门以实验为主的自然科学学科,同时物理教学课程体系又相对完整系统,教材各章节知识点联系相当密切,相互关联,每个环节的教学都非常重要。比如匀变速直线运动、自由落体运动、曲线运动、万有引力、常见的力、力的合成与分解、牛顿运动定律、机械振动与机械振动的传播、冲量与动量、功是能量转化、气体的性质、电场、恒定电流、磁场、电磁感应、交变电流等知识,相互联系极为密切,在以后其他物理知识的学习过程中都起到很重要的基础性作用。因此,学习物理知识,搞好物理教学的每个环节和每个知识点的教学尤为重要,搞好物理基础知识的教学,是培养学生思维能力的基础。教师在平时的物理教学过程中,要熟悉教材,创造性地使用教材,教学中紧扣新课程标准;教学设计要突出“双基”,精心设计课堂提问;讲解要详细,解疑要耐心,物理概念,物理定理定律的条件、属性及适用范围要特别明确;要掌握各种基本物理方法和思想的来龙去脉;学会举一反三,达到融会贯通。经验告诉我们:只有掌握了牢固过硬的基本功,熟悉系统的物理知识体系,学会梳理总结物理知识,利用新旧知识进行对比巩固,加强理解和记忆,才能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使学生的物理思维系统化和条理化。因此,在教学高中物理时,要让学生吃透概念,学习对物理基础知识的归纳和总结的方法,不断加深对知识的理解和迁移互汇。只有在这样的基础上才能顺利地培养思维能力。
  二、增强好奇心,激发求知欲,培养学生善于思维的习惯
  教师要认真设计好每一节课的每一个环节,哪怕是一个简单的导入,也要从如何调动学生思维的积极性入手;在教学过程中,创设激发积极思维的情境,教学语言要力求饱满生动,教学环节要适当创设诱人的悬念,使学生迸发出思维的火花和强烈的求知欲望,让学生主动思维、积极思维,运用所学的物理知识和思想去解决现实生活中的问题,并让学生真实体验到成功的快乐。同时要积极开展求异思维活动,鼓励学生善于从不同的侧面去看待问题,从不同的角度和方向,运用不同的方法去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使学生养成良好的思维习惯和品质。此外,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还要给学生营造宽松民主的氛围,根据教学内容创设形象生动教学情境,鼓励学生大胆发言,充分表达自己的想法和看法;要善于抓住学生的闪光点,多鼓励,多表扬,少用、慎用指责,禁用惩罚,积极有效地调动全体学生的思维发展。教学前要精心设计每节课,备课时要优化课堂设计;对于较难的问题或学生难以理解的教学内容,要根据学生的接受能力,适当分散教学难点,减缓坡度,逐步进行;要合理安排课堂教学时段,不断改革教学方法,寻求新的教学模式,突出教学重点,强化思维训练,变换思维模式,启发学生内在的思维动力,使学生易于接受,鼓励创新,培养学生良好思维的习惯。
  三、引导反思和深度思维,培养学生思维的技巧
  反思的过程就是一种深度思维的过程。在解完一道题目之后或在解决某个物理问题后,不是一了百了,而是对解题思路、解题方法、解题过程等各环节进行反思、推敲,进一步思考与强化,总结解题思路和解题技巧。这有助于进一步把握知识点,加深理解,提高运用物理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和技巧,有助于以后开阔解题思路,有助于学生对物理思想方法的理解和掌握。反思的过程有助于舉一反三、触类旁通,进一步理清解题步骤,提高解题技巧,有利于物理思维的锻炼和思维能力的提高,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使学生的思维深刻、广阔,赋予创造性。
  物理教学中的深度思维训练一般是以解题训练、归类练习为内容来实现的。物理教学的实践告诉我们:没有一定量的解题练习,就不会练就过硬的解题本领,也不会掌握一定的解题技巧。当然要避免题海战术式的训练,以免造成学生思维疲劳。在物理解题训练中,应把握试题的内容、结构和特征,确定解题训练目标,归类训练,目标训练。如训练一题多解、多题一解、一题多变、一题多用、一题多联等有关不同方面、不同角度、不同层次的训练。又如挖掘题目中的隐含条件,发展思维的深刻性;以训练学生思维的广阔性;变式训练,发展思维的探索性和创造性,比较方法,分析技巧,探索最佳解题思路,从而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
  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是多角度、多渠道的,我们要千方百计挖掘教材中可以培养学生思维的每一个切入点,激发学生思维的兴趣,培养学生良好的思维品质和习惯,重视思想思维方法方式的引导,发展创新思维,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
  
  参考文献:
  [1]周绍清.物理课的复习必须克服死记硬背[J].四川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80,(02).
  [2]朱明先.学物理必须重视思维能力的培养[J].云南教育(基础教育版),1981,(04).
  [3]马巨贤.改进物理教学刍议[J].江西教育,1980,(02).
其他文献
目的:建立绿原酸、黄芩苷的高效液相色谱检测方法,对双黄连粉针剂中绿原酸、黄芩苷两种主要有效成分在家兔和三黄鸡体内药物代谢动力学进行研究,得到相应药动学参数和生物利
牛病毒性腹泻病(Bovine viral disease, BVD)是由牛病毒性腹泻病毒(Bovine viral diarrhea virus, BVDV)引起牛的一种多临床症状的传染病,目前呈世界性分布,给养牛业造成巨大
摘 要: 随着现代科技日新月异的发展,信息技术能够完全实现文本、数据、声音、图像、动画等多种信息的交互传递,因此其在当今的教学改革中被广泛运用。地理学科具备直观性强、信息量多、综合性大的特点,教师应有目的、有意识、多角度地采用信息技术,不仅利用声、光、电,而且注重知识正面和侧面的信息对称,并充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对知识进行潜移默化的吸收。  关键词: 现代信息技术 地理课程
摘 要: 新课程标准颁布实施以来,高中地理教学虽有些变化,但仍不能适应课程标准的要求。要改变这一现状,必须从学校、教师教学思想的开放性、教学内容的开放性、教学空间的开放性、教学手段的开放性、教学方法的开放性、教学模式的开放性、教学评价的开放性等方面入手,建立一种开放式的高中地理教学模式。  关键词: 新课程 高中地理 开放式教学    一、新课程背景下高中地理开放式教学的构建的必
摘 要: 文章主要从摩擦力产生的微观机制方面研究摩擦力,具体分析了三种影响机械摩擦力大小的因素,运用分析讨论的方法可以解决摩擦力教学当中的一些难点。  关键词: 摩擦力 静摩擦力 微观机制    摩擦力的教学并非靠几次课堂教学就能完成。摩擦力问题除了贯穿在力学的始终,电磁学等领域都将涉及摩擦力的问题。因此,学生对摩擦力掌握的程度直接影響以后的学习。  物理必修1第三章第三节摩擦力
校企合作是国际上通称的合作教育新形式,为培养更具有实践创新能力的人才创建了新的平台.基于此,相关人员应科学设置职业技能培训课程、合理完善培训实施的合作机制.从而为校
以往某些高职院校只侧重于专业技能教育,对学生的综合素质培养重视不够,导致很多学生毕业后因为综合素质不高,遭遇就业难题.针对以往教育的不足,现代研究人员认为高职教育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