愿听风铃常响

来源 :作文与考试·初中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HAWSHAW1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我騎着自行车,慢悠悠地在街上晃悠,车把上还挂着早已凉透的豆浆油条。一阵模糊的风铃声传入了耳中,我才意识到,我已经拐回了自己家里。在房檐上挂几串风铃,是这一带的侨乡特有的风俗。在侨乡,大部分年轻人都下海经商去了,常年不在家。据说,如果远行的人回家了,风铃女会把喜讯挟在风中,摇动风铃。我的父母在外经商,偌大的院中经常只有我和祖母两个人。祖母每天一定会用软布擦拭风铃,用她的话说,只要风铃常响,便代表家人一切都好。
  我将大门轻轻推开,就看到祖母躺在院中的藤椅上晒太阳,去年她捡的大橘猫也窝在一旁。今天是冬至,但南方的太阳依旧热情不减。小院里的葡萄藤慵懒地垂下来几绺,新鲜的荸荠用筐子装好放在了墙角,而一边的炉灶还煲着鸡汤。祖母是江浙人,重大节日都要包满满一桌的蛋饺。我突然想起了远在大洋彼岸的父母:冬至那天,妈妈会不会也和祖母一样,煲上一罐鸡汤,包满满一桌蛋饺呢?
  金黄的蛋液滋滋地响,荸荠和肉泥混合在一起的馅儿散发出清香。祖母的手灵巧地在馅儿和蛋皮之间穿梭,不一会儿就包了满满一盘子。我一边削荸荠,一边把个头比较大的塞进自己嘴里,还时不时看看锅里的蛋饺。荸荠的甜在舌尖绽开,温暖了这个冬天。
  “死丫头,还吃!再吃你爸妈就没有吃的了!”
  “可是祖母你每年都包那么多的蛋饺,他们不也没回来吗……”祖母每年都会包很多的蛋饺留给我爸妈,但是他们都没有时间回来吃。
  一时间,小院里安静到了极点。只有名为思念的那缕情愫如炊烟一般轻抚着院落,轻抚着风铃,发出模糊的乐音。
  就在蛋饺快煮完的时候,一声声清脆的铃响打断了我和祖母手中的动作。
  我还没来得及把嘴巴里的荸荠咽下去就冲到了门前,一把把门拉开——
  “囡囡,我们回来了!”爸爸妈妈拖着行李箱站在门口。
  我站在门前,强忍着泪水。“别在那儿愣着了,快让他们进来!”祖母在院子里喊道。
  “我们囡囡长大了,都会帮祖母做事了啊。”妈妈一直看着我。我从厨房里把早已准备好的碗筷摆到桌上,同时,满满一锅蛋饺也端了上来。思念的炊烟终于遇见了归人,风铃女终于带来了牵挂的音讯。
  阳光透过葡萄架洒落在了我的脸上,天空愈加湛蓝。海风潮湿,带着淡淡的凉意,随着几抹长云直落天边。
  岁月正温柔,而时光还长。
  愿听风铃常响,家人常伴身旁。
  ‖湖南省长沙市南雅中学‖指导教师:陈寅兰
  [吉吉工作室]
  在房檐上挂风铃,是当地人的风俗。如果风铃响了,就代表远行的人要回家了。年迈的祖母每天都要用柔软的布来擦拭风铃,为的就是日日听到那清脆的铃声,为的就是期盼在外打拼的家人早日归来。虽然作者的爸爸妈妈不在家,冬至那天,祖母仍像往常那样做起了蛋饺。祖母包的蛋饺很多,作者知道,那是祖母留给作者的爸爸妈妈的。念念不忘,必有回响。伴随着风铃的响声,爸爸妈妈终于风尘仆仆地回来了。此刻,思念的炊烟终于遇见了归人,风铃女终于带来了牵挂的音讯。蛋饺煮好了,碗筷也摆好了,亲人也聚齐了,一切都来得刚刚好,一切都让人感到——有家人在身边,便是最大的幸福。
  【适用文题】团圆;______的滋味;有一种声音……(鸣燕)
其他文献
星期六早上起床,身体不适,被诊断为肠胃炎。卧床,休息。  端着一碗稀粥,你轻轻推开房门,将我扶坐起来。  凉风吹过,你盛了一勺淡淡的、亲手熬的粥,极慢地吹着,再细心地将勺送入我嘴中。  暖香暖香的粥,糯糯软软的,夹杂着你对我的关心与爱意。  饭后我忽然一阵恶心,你冲进卫生间拿盆,那饱含着你心意的粥,一丝不留地倾入盆中。没有恼怒,只有担心,你凉凉的手撑住我的额头和脖颈,让我的恶心消散了些,人也舒服了
《寂静的春天》是美国科普作家蕾切尔·卡逊创作的科普读物,卡逊以生动的语言描述了因为过度使用DDT(一种有机氯类杀虫剂)等化学药品和肥料而对生态环境造成的污染和对动植物以及人类造成的伤害。卡逊用生态学的原理分析了人类制造的毒药最终会反作用于人类自己,警告人们警惕工业文明发展带来的负面影响,推动了现代环保主义的发展。  蕾切尔·卡逊在《寂静的春天》中提出过这样的质问:“任何文明是否能够对生物发动一场无
一位朋友说她从未注意过木槿花是什么样儿,我答应木槿花开时,邀她来看。过了些时候,偶然走过图书馆,却见两排木槿,花朵已全落尽了。一路很是怅然,似乎不只失信于朋友,也失信于木槿花。又因木槿花每一朵本是朝开夕谢的,不免伤时光之不再,联想到自己的疾病,不知还剩几多日子。  回到家里,站在院中三棵松树之间,那点脆弱的感怀忽然消失了。我感到镇定平静。三松中的两棵高大稳重,第三棵不高,枝条平伸作伞状,使人感到亲
1931年,画家徐悲鸿到庐山写生,许多美术爱好者前来请教,其中就有傅抱石。看了他的画,徐悲鸿赞赏不已。因等待的人太多,徐悲鸿就请他留下地址,改天再详谈,傅抱石怅然而归。  第二天一早,下起雨来,家境困窘的傅抱石想:“徐悲鸿哪会注意到自己呢?”忽然他听到有人敲门,一看正是徐悲鸿来访。见大师冒雨登门,傅抱石夫妇感激不尽。徐悲鸿看完画后,对傅抱石说:“你的前途不可限量。”后来他多方游说,筹措经費,让傅抱
手机显示,内存已满。  当初买这部手机时,就考虑到内存一定要大,所以买了128G的。以为这足够用了,没想到,才两年,它竟然满了。  赶紧清理一下吧。各种平台的聊天记录、浏览痕迹先清理一遍。这很容易,但腾出的空间并不大,占用空间最大的,是手机相册。虽然像素高,但一张照片也就几十个MB,怎么就将内存都占用了呢?  打开相册,我惊呆了,两年来,竟然拍了上万张照片,难怪内存空间都占满了。  为了能让手机继
青春  我常常站在青春的岔路口,迷茫地望向未来。五年后、十年后的自己会是什么样?我不知道,也想象不到。我想到的是多年后的自己一定会怀念现在的这些旧时光,翻出课本后也一定会被我当年的涂鸦逗得笑出声,走过熟悉的街角听到某首老歌时也一定会流着泪想起过往的人与事。  这不就是青春吗?明媚而忧伤,尖锐而柔软。  ——董美佳《那时光那感伤》  和谐  陷在沙发中翻着一本旧杂志,正看得入神,妈妈忽然轻轻地唤了我
以公司名称冠名的摄影比赛吸引了一大批参赛作者,我们特意邀请了一位德高望重、在国内屡获大奖的老摄影家做评委会主席,拿我们初选出来的一些作品请他过目。  他的目光停留在附在作品的一张信笺上,良久才抬起头来问我们:“这是他通过初选的理由?”  说实在的,那幅作品并不是什么上乘之作,构图一般,用光也没什么可取之处,但是那封信却写得非常感人。作者是一位残疾人,他在信里历数了自己为了摄影而付出的常人难以想象的
祁发宝:  那个顶在最前面的英雄团长  “他们是为我而死!”“一个战士就是一座界碑!”“祖国山河寸土不让!”……不久前,在中印边境冲突中身先士卒的五名戍边英雄不断冲上热搜。  从公开的现场视频中可以看到,众多戍边将士在中印边境,与数倍于己的外军展开殊死搏斗,从白天到黑夜,一直到将来犯者击溃驱离。团长祁发宝在面对外军越线挑衅时张开手臂,把坚强的后背留给战友和祖国的画面,看哭了无数网友。  中央军委授
翻译家傅雷,一生无媚骨。有段时间,傅雷靠稿费生活,不出书就断了生活来源。出版社念其处境,欲出版其译著,但碍于“右派”帽子,建议他改名。傅雷一口拒絕,说:“译著署个什么名字,本来无所谓。可是,因为我成了右派,要我改名,我不干!”纵然不出书、饿死,亦不向乖乱的时代低头,何等风骨。  (文/古藤客)
贝思·穆恩是一名摄影师,她喜欢拍摄大自然中各种美丽有趣的景物。不过她最喜欢拍摄的还是树木,这可能源于她童年时的记忆。  小时候,穆恩非常喜爱一棵高大的橡树,在它的枝丫上,穆恩度过了许多美好的午后。当她爬上大树的頂端,别有洞天的美妙风景呈现在面前时,她领略到了大自然无与伦比的美妙和壮观,同时也对树木抱有了深厚的感情。可是许多年后,当穆恩再次回到家乡时,那棵树却早就被人砍掉了,这让穆恩在失落的同时又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