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语文课堂激情飞扬

来源 :中学教学参考·文综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soqyhm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激情是学生思维的活化剂,它可以给沉闷的课堂带来春色。教师要让语文课堂充满激情,可以采取以下几种方法。
  
  一、释放情感,营造课堂良好气氛
  
  要让语文教学充满激情,教师首先要沉迷到文本中去,只有对文本的解读充满激情,才会在课堂上激发情感。同时,教师要启发学生走进语文的广阔天地,让他们在书中与历史对话,与高尚交流,与智慧撞击,从而打下坚实、厚重的文学基础,产生心灵深处的涌动,甚至是心灵的震撼。在学生的心中播下求真、向善、爱美的种子。
  
  二、精心设计导语,激发学习兴趣
  
  兴趣是学习的先导,有了兴趣就有了学习的动力。精彩的课堂好比优美的文章,文章开头写好了,就能吸引读者。所以,有经验的老师都比较注重新课的导入。精美的课堂导语,有先声夺人之效。同时,它能使每一个学生都积极思维,全身心投入到课堂中来。因此,我们应该精心为每堂课设计精美的导语。我在教学《在烈日和暴风雨下》时,借鉴了一位老师的做法,为这篇课文设计了这样的导语:“祥子怎么这么傻,这么笨呢?烈日,他不知躲;暴雨,他不知避,老舍为什么写这么一个大傻瓜呢?”全班学生听到这一句,大为震惊:“是呀,这是怎么回事呢?”于是,大家就叽叽喳喳投入到议论中,注意力便情不自禁地集中了起来。为了一开始便抓住学生的心,顺利进行教学,还可借助其他手段。在教学《鲁提辖拳打镇关西》这篇课文前,我就利用多媒体播放《好汉歌》的音乐画面,从一开始,学生就被精彩的画面和气势磅礴的歌声所吸引和感染,自然趣味盎然,兴致百倍。这堂课自始至终,没有一个人偷懒睡觉,每位学生都积极思考和回答问题,课堂上激情飞扬,收到了不错的教学效果。当然,教学内容不同,教师的素质和个性不同,导语的设计方法也就各异,我们不管采用哪一种导语设计方式,都要达到激发学生兴趣、调动情绪的目的,都要为全课的教学目的和教学重点服务,与讲课的内容紧密相连,自然衔接。常言道:“响鼓还需重槌擂”,老师要用导语这一“重槌”敲响课堂“响鼓”第一槌。这一槌一定要浑厚有力,声声击到学生的心扉上,让学生的思维在碰撞中产生智慧的火花,用语言弹奏起美妙动人的乐曲。
  
  三、巧妙组织课堂,调动学生情绪
  
  课堂是师生互动、学生学习的主阵地,老师的“一言堂”已不再适应现代教育理念。语文课文姹紫嫣红,风光无限,学生只要全身心地投入,自主地阅读,亲自和作者交流,用心去感受欣赏,就能领会到“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的美妙意境!教师可利用一切可行的手段,巧妙地组织课堂教学,充分调动学生情绪,使学生始终保持一种间断的波浪式的兴奋状态。每个人都具有求知的冲动,把学习语文的激情最大限度地调动起来,从而营造良好的课堂学习气氛。“手里拿着小提琴,就不会干坏事”,也就更不会“睡觉”了!在教学《花的话》这篇童话时,为了调动学生的参与性和积极性,我把那些平日不大爱发言的女生扮成各种花儿,在课堂上表演,模仿群花的神态、语言、动作,课堂气氛达到了高潮,学生们都跃跃欲试,都主动参与到课堂中来,积极思考,认真回答问题。教学效果自是不言而喻。总之,如何巧妙地组织课堂教学,每位老师都有自己独特的方法。教师在设计时,要充分考虑学生的学习需要、学习特征、可能出现的问题等,寻求最佳课堂组织模式。只要我们善于观察,巧妙组织,就能把每一个学生都吸引到所进行的教学内容上,并自始至终参与到教学活动中来。
  
  四、做好教学反思,为下一节课的精彩演讲作奠基
  
  反思是我们不断进步的阶梯,在上完每一节课后要及时做好反思工作,想象这节课有哪些灵性迸发的地方,有哪些不足的地方,认真总结,提高自己的教学能力和专业水平。对每堂课的成败及时地进行总结和反思,是对自身教学工作的检查与评定,是适时总结经验教训,找出教学中的成功和不足的重要过程。将在课上所遇到的问题和失误及时记录下来,从主观和客观上去寻找原因,并努力寻找解决的方案,使之成为以后教学中的前车之鉴。并且把自身在教学过程中忽然产生的灵感和好的教学方法记录下来,不断丰富自己的教学方法,为下一节课的精彩演讲作奠基。
  作为一名语文教师,在努力加强自身修养、塑造良好教师形象、作好学生表率的同时,应经常考虑如何灵活巧妙、富有创造性地向学生传授知识,培养学生能力。从教案的设计,课堂的引入,到精妙地组织课堂教学,以及如何启发、引导学生,使语文课堂教学呈现出生动活泼的局面,一改课堂死气沉沉、学生昏昏欲睡的状态。每一个环节都需要我们去精心准备。在教学过程中,充分激发和培养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变“苦学”为“乐学”,用真情拨动学生的“情感之弦”,让语文课堂“激情飞扬”!
  (责任编辑 吕 行)
其他文献
我是一名地理教师,担任初中地理科教学,同时担任一个班的班主任。我所教的班中有这样一名学生:他经常不能按时到教室,上课也不太专心,喜欢搞小动作或睡觉,作业不按时完成,往往需要老
以往的数学教学,主要是以传授知识为目标,满足于使学生掌握课本内容.而素质教育则特别强调对学生能力的培养,落实到数学教学之上就是要加强学生数学思维能力、应变能力以及自学能力的培养.一、加强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1.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现代数学教育要求教师让学生从“学会”到“会学”,即掌握数学的思想方法,发展思维,形成能力.要做到会学,在教学过程中应该注意以下几点:首先,在概念教学中,教师要努力揭示概念
由《人民公交》杂志主办的'2018年中国城市公共交通行业十大新闻事件'评选活动已经进入网络投票阶段,主办方和评选委员从投稿中选出了22条符合'2018年度城市公共
高中历史新课程要求,课堂教学要在多样化、开放式的学习环境中,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积极性和参与性。要实现上述目标,就必须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著名教育家第斯多惠说,教育就是激发。诚然,学习动机问题,即学生能否保持浓厚的兴趣和高度的注意力,以及积极主动地投入学习,被很多有识之士认为是学校的核心问题。在高中历史课堂教学中,采用平衡分配提问、提供适当等候时间、设置开放式问题和提供反馈性评价等策略,有利于保
中学实验教学改革,要结合现代教育学理论和有关创新教育学说,结合中学实验特点,开展以学生为主体的多种多样的实验,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中学生的创新能力是指在实践过程中,通过已掌握的一定知识和技能去解决新问题、探索新知识的能力。物理实验是物理教学中一种特殊形式的实践活动,它对培養学生观察能力、思维能力以及创新能力都有独特的作用。因此,在物理教学中我们要有意识地以实验为依托,拓宽其范围,挖掘其内涵,通过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