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体育与健康课程中教学方法的整合与运用

来源 :启迪·中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vergillove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体育是实现学生的德智体全面发展的前提,是学生健康成长的基石。在新课程改革下,教师必须要在教学方法和教学理念上有所突破,从实践中总结经验,积极采取游戏化教学、信息化教学等手段,实现多种教学方法的整合運用,以构建出百花齐放的体育与健康课堂,最终全面提升体育教学的实效性。基于此,本文结合当前高中体育与健康课程教学的实际情况,提出了体育课程中多种教学方法的整合与运用策略,以供参考。
  关键词:高中体育与健康;教学方法;整合;运用
  引言
  新教育理念强调参与性的兴趣式教学,以培养学生的体育兴趣为基点,以锻炼学生的体魄为主要方向,为构建出高效的体育课堂奠定基石。然而,在传统的高中体育与健康课程教学中,教学方法十分单一,教学流程十分固化,学生的积极性普遍不高,使得体育课程失去了原有的魅力和效果。所以,如何在体育课程中整合多元化教学方法,融入更多的游戏化、趣味化、竞技化内容,让每一位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到课堂中来,实现学生运动效果的提升,已成为高中体育教师面临的主要问题。
  一、高中体育与健康课程教学的现状分析
  首先,教师占据主体,教师模式固化。当下部分高中体育课程中教师占据主体的现象依然存在,学生严重缺乏自主训练的空间,课程内容基本停留在课前“口头训话”“做操”、课中自由活动当中,教学模式十分固化,在自由活动中,有的学生会自行参加一些体育运动,而有些学生则是“到处闲逛”,既未达到锻炼学生身心的目的,也会限制学生的思维。其次,教师在教学中没有考虑到学生在体能、兴趣、身体素质上的差异,仍是采用“满堂灌”的教学模式,对全班学生实施同样的训练内容,以致于部分学生缺乏主动性和参与性,难以实现学生的个性化、差异化发展。最后,教师的方法运用单一,主要表现为运用的教学手段较少,没有充分结合游戏化教学、信息化教学及分层次教学等手段,仍停留在传统的“填鸭式”教学模式中,体育活动有限,课堂组织形式十分单一。
  二、高中体育与健康课程中教学方法的整合与运用策略
  (一)积极应用体育游戏,丰富课堂内容
  体育游戏是提升学生主动参与性的主要手段,通过游戏内容的导入,让体育课程更加具有吸引力、趣味性,学生将会保持更高的热情参与体育运动。因而,为实现多种教学方法的整合运用,教师应将游戏化教学置于首位。高中体育教师要充分了解各种游戏活动,让游戏调动学生的参与积极性,增强其体验感,在无形中养成学生热爱运动的习惯。例如在课堂开始之前,教师可以设计一个“列队游戏”,即让学生整齐列队,然后从左往右的顺序让学生分别进行喊话,第一位学生喊:“向左转”,在喊出的同时,自己身体向左转,第二位同学再喊:“向右转”,身体同时转向右边,第三位再喊:“稍息”,依次进行下去,对于部分身体不协调或者行动和口号不一的学生,教师给予其惩罚,如让该学生上前唱一首歌,或者表演一个项目等。再例如在关于篮球的教学中,教师可以设计一个“活动篮圈”游戏,把班上同学分为两个大组,每个小组围成一个篮圈,蓝圈可以移动不能缩小,每组选择一个防守员,教师抛球,然后开始比赛,将篮球抛到对面小组,看哪个小组抛得多。这一游戏既有团队协作,也有篮球技巧的传递,课堂效率得以大幅度提升。
  (二)积极应用信息技术,传递运动技巧
  新课程改革强调教育要面向未来。随着时代的快速发展,信息技术步入了高中体育课堂,让体育课程的素材更加丰富,形式更加新颖,学生在信息技术的吸引下,其参与意识将会显著提升,且信息技术具备直观的画面展示功能,能够通过视频播放功能展示运动技巧,学生可以结合视频细致的讲解迅速掌握知识点。比如,对“800、1000耐力跑”的田径教学时,不少学生对基本的动作要领掌握的不是那么到位,为突破课堂教学中的重难点,教师可以巧妙利用多媒体技术展开辅助性教学,向学生播放耐力跑的教学视频,对各个动作进行分解,然后再进行具体的操作示范,这样能够让学生掌握相应的动作要领,再加之学生多次反复的训练,便可充分掌握耐力跑的操作步骤,在掌握技巧后在让学生展开运动,会弱化学生对耐力跑的抵触感,学生对体育运动的可接受性也会显著提升。
  (三)积极运用分层教学,满足学生的个性化需求
  高中学生在体能、思维、兴趣上存在较大的差异性,正是这样的差异性才能使得学生的个性化成长。因此,在当下高中体育教学过程中,教师应该开展分层教学,依据学生的不同兴趣、身体素质制定教学目标、选择教学内容,让每一位学生在体育上展现出的天赋最大化,实现教育资源利用的最大化。比如在教学中,教师可以根据学生的不同兴趣,把全班学生分为几个小组,每组四到五人,让学生分别开展不同的训练活动,例如部分同学喜欢田径类内容,教师可以组织这部分同学开展四百米接力跑、八百米接力跑等,部分同学喜欢足球,教师可以让学生去足球场踢比赛。根据学生的不同兴趣进行体育运动,让学生能够在某一另领域实现跨越式发展。
  总结:
  综上,在当下高中体育与健康课程的实际开展过程中,还存在一定的问题,主要表现在教师教学方法单一、学生锻炼积极性较低等。所以,在新课程改革背景下,教师要积极运用多媒体技术、游戏教学及分层次教学,让教学内容更加丰富,让每一位学生都能主动参与到体育锻炼当中,强健其体魄,放松其心情,打造出高效的体育课堂,实现学生身心的双重发展。
  窗体底端
  参考文献
  陈利斌. 高中体育与健康课程中教学方法的整合与运用[J]. 读与写,2020,17(14):245.
其他文献
摘要::素质教育背景下,对于初中英语提出了新的理念,因此教师需要根据教学目标进行适当地调整,使得学生在学习的环境中熟练掌握知识,并且学会对知识的运用方法。而为了能够实现这样的目标,初中英语这门学科中教师可以通过小组合作模式的开展,运用有效的策略,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意识,提高课堂效率。  关键词:初中英语;小组合作;策略  现阶段的初中英语这门学科,教师运用小组合作可以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对于学生
摘要::小学体育教学是提升小学生身体素质的重要途径,然而,在传统的以教师为主体的体育教学中,往往忽视了小学生的个体差异,采用单一的教学手段和统一的教学标准进行教学,不仅因想到小学生参与体育教学活动的兴趣,还影响到了体育课堂教学效果。创新小学体育教学方法,提高体育课堂教学效率已然成为小学体育教育中亟待解决的问题。本文将对小学体育创新方法加以研究,希望有助于提升体育课堂教学效率,为相关教学工作者提供参
摘要::高中音乐科目是高中学习过程中必不可少的科目,学生通过对音乐的学习,可以提高自己的审美能力和鉴赏情趣,从而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因此教师在教学过程要注意转变教学观念,运用多重教学方式,培养学生优质的审美鉴赏能力,提高学生综合素质。  关键词:音乐教学;鉴赏能力;高中  引言:随着新课改的推行,学生的综合素质得到普遍关注,这就意味着在高中阶段,教师就是注意培养学生的综合素养,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摘 要:音乐课程相对于其他课程有很强的趣味性,这对于音乐课堂的教学来说有极大的益处。然而很多初中音乐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偏重于音乐理论和音乐技能的教学,忽视了对学生音乐素养的培养,无法给学生带来愉悦的感觉。在新课改的背景下教育理念逐渐推行过程,传统的教育方式受到了极大的挑战,单纯讲授远远不能满足当下的教学要求。下面是就新课改背景下的初中音乐教学策略探究提出的一些建议。  关键词:新课改;初中音乐;有
摘要::在高中的数学中常用的解题思想与以往做学习的数学思想已经有了很大的区别,因为在小学和初中阶段学习数学往往是老师带领学生去开展解题,学生们在遇到类似的数学问题后,举一反三,根据老师讲解的例题去面对同类型的问题进行解题。但是在高中时期,面对更多的数学知识和复杂的数学题目,这样的方法很难继续应用下去,那么如何让学生更好的去提高数学的解题能力,成为了现在老师们关注的重点。本文就是探究高中数学解题常用
摘要::随着现代教育理论的发展和进步,如何在课堂教学中充分彰显时代气息,促进学生核心素养的发展和进步,成为教师关注的核心教育内容。信息技术在课堂教学中的融入,给教师的课堂教学带来了全新的启示,教师在课堂教学中需要融入“信息技术思维”,尝试在教学中进行更多样的尝试,促使学生对所学内容产生全新的思考。本文将对小学数学高年级教学中“微课”教学的应用进行分析和讨论,希望能够给相关教学的创新开展提供参考和帮
摘要::初中语文这门学科情感体验式阅读的出现可以丰富学生的情感教育,同时也可以提高学生的人文素养,让学生在阅读的环节中读懂作者所表达的真情实感。而在新课程改革标准背景下情感体验式阅读也成为有效的教学手段之一,教师在课堂上应当尽可能利用此种模式提高学生的丰富情感,以此来完成教学的初衷。  关键词:初中语文;情感体验模式;阅读教学  学生在课堂上是一个独立的个体,教师应当尊重学生的差异性,给学生自主阅
摘要::初中语文教学的目的并非单纯为了丰富学生的语文知识,而是要发展学生的语文思维,让学生能够形成终身学习能力。因此,语文思维的培养作为初中语文教学的核心目标受到许多教学工作者的高度重视。本文将对语文思维进行简要的阐述,分析语文思维的特点,并提出初中语文教学中语文思维的培养策略,希望能够为相关教学工作者提供参考。  关键词:初中语文教学;语文思维;培养;策略  語文思维的基本概述  语文思维的含义
摘要::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校园文化在生活中的作用日益增强,人们关注校园文化发展的角度也越来越多样化。首先,校园文化是影响学生学习的一个重要因素,良好的校园文化不仅能够为学生提供良好的学习环境,而且还能一定程度上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其次,家长对校园文化的不同看法,对校园的建设有着重要意义,校园文化的好与坏是家长是否愿意将学生放心交给学校的一大重要衡量标准。最后,良好的校园文化是辅助教师培育学生的一
摘要::随着社会竞争力的不断增强,中职教育不仅仅需要对学生进行技能培养,还需要对学生进行生命教育,引导中职生形成良好的道德素养。生命教育是当前背景下中职生教学的主要目标,整个教学中通过激发中职生兴趣来增强中职生生命感知能力,教师要在课堂中充分渗透生命教育,通过情景模拟、素材应用以及课外实践等方式进行生命教育的导入,激发中职生的生命理念。本文针对生命教育的意义进行分析,探讨如何构建农村中职生命教育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