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时代高职思想政治教育与创新创业教育协同育人研究

来源 :时代报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ho15975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经济全球化、文化多元化的新时代,面对复杂多变的社会现状,高职院校应促进学生的成长发展,提升高职院校人才培养的质量,使思想政治教育与创新创业教育在功能上互补,从而提升教育效率.文章就高职院校在思想政治教育与创新创业教育工作中的实际困境进行剖析,探究高职院校思想政治教育和创新创业教育有效融合的重要性,并提出了协同教育等具体对策与举措,以推进二者协同育人的开展.
其他文献
在我国互联网技术迅速发展的背景下,各高校兴起了利用互联网技术开展教育工作的热潮.进入“互联网+”时代以来,高校辅导员为了满足新时代学生对思政教育的新需求,不断积极探索利用互联网技术开展思政教育工作的方法.大学生群体普遍对网络有着浓厚的兴趣,通过互联网技术来开展思政教育工作可以有效地调动大学生的好奇心,从而推动思政教育工作质量的提升.着重研究在“互联网+”模式下高校辅导员利用互联网技术提升思政教育工作质量的方法,以有效地促进大学生的健康成长.
20世纪80年代末,认知语言学传入我国,随着发展,其逐渐成为炙手可热的研究领域,无论是在学科分支数量上,还是质量上均实现了快速发展,且其分支同样涌现出了大量的研究人员,推动了认知语言学在我国的发展.基于此,文章围绕认知语言学研究进行探讨,对其特点进行分析,研究其形成更新状况,并对认知语言学研究进行评价,探讨其发展趋势.
在新工科建设背景下,针对机械原理课程的特点和原有的人才培养模式存在的问题,探索提高学生理论知识理解水平、增强工程设计和创新实践能力的实现途径及方法.在课程思政、教学内容、教学手段、工程训练、考核方式等方面进行探索,旨在实现提升教学质量和培养工程创新人才的目标.
课程思政是新时代、新形势下高校教育工作者的共同使命,是各学科教学中不可分割的一部分,以立德树人为教育的根本任务,承载着高校教学工作的政治性、方向性和全局性.高职院校韩语专业作为一种非通用外语教学语种,与其他外语语种一样,承载着传播中国文明和中华文化的重要使命.高校教师既是专业知识的传授者又是中华文化的传播者,应树立坚定的文化自信心和民族自豪感,强化思政理论学习意识,提高自身文化素养,真正做到言传身教,立德树人.
针对现有车辆工程专业教学存在的问题,基于OBE理念,对车辆工程专业人才培养目标进行了重新定位,构建了专业人才培养的课程体系,坚持“以学生为中心”的教育理念,深化科教融合,开发先进教学设备,打造一流专业课程教学团队,为培养支撑和引领国家和行业重大战略发展的高素质拔尖汽车产业创新人才提供保障.
工程人才是中国制造业创新发展的重要保证.结合立足制造业的地方应用型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专业人才培养举措,系统阐述了借助实践思政协同、企业社会协同、教学科研协同提升专业人才的工程意识、工程实践能力、工程创新能力的工程人才培养路径,提出通过强化课程思政、细化产教融合、深化实践教学实现新工科专业人才“回归工程”的人才培养理念.
师范教育是社会发展的基础,文章结合宁夏师范学院美术学师范生职前教师专业能力培养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展开分析和研究,以期改进和提升美术学公费师范生的培养质量,为宁夏基础教育培养更优秀的师资.
实验课专注实验操作,缺少“形而上”层面的内容,在课程思政上存在教师认识不足、思政效果较差的困境.将实验课课程思政进行起点前移与课后拓展,利用新教学平台,提升课程思政协同育人效果,有利于学生科研品质的形成,也为学校课程思政拓宽了路径.
信息素养是信息时代人们需要具备的一种基本能力,包括文化素养、信息意识和信息技能三个层面.如今,中国高校非常注重大学生信息素养教育,采用多元化手段来提升大学生信息素养,而红色文献阅读作为提升大学生信息素养的重要方式,自然受到很多高校的重视.文章分析了信息素养的含义和信息素养教育的新特点,阐述了红色文献的含义与表现形式,对于红色文献阅读如何有效助推大学生信息素养提升进行了理论分析,并以长春大学旅游学院图书馆为例,探讨了红色文献阅读助推大学生信息素养提升的策略,旨在促进红色文化的传承和弘扬,推动高校信息素养教育
学生解决复杂工程问题的能力需要通过深度学习获得.通过对课程思政进行系统性设计,可以有效激发学生深度学习的能动性.把课程思政与学生深度学习进行融合,加强工程实践项目探索,开展小组合作式学习,通过教学平台互动反馈,实现一体化的教学设计.提出多维学习参与度评测方法,开辟了课程思政内化成效评测的新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