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觉化语音教学手段的课堂试用分析

来源 :考试周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hem12god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本文从感觉化语音教学手段在大学语音课堂中的教学实践运用入手,分析其直观性、可触性和亲和性的特点,论证其可以作为视觉化教学的有益补充。
  关键词: 感觉化语音教学 口腔模型 呼吸法
  1.大学英语语音教学发展现状
  随着21世纪图像化技术的日新月异,语言类教学的辅助手段很快从初始阶段的单一听觉阶段走向可视化阶段。可视化学习通常被认为是从文本、图片、图表、电影、电视、计算机等视觉信息载体中获得新知识的一种方式。它的优点是将学习材料视觉化,借助视觉感官经验促进学习者的学习,提高认知和读写方面的能力。具体到英语语音学习的层面,则多表现为多媒体教学辅助教学方式,其优势为:可以将发音口型大小量化,用数据规范学生的口型;声波可视化比较可帮助学生发现模仿中存在的问题;大量的视频资源可使学生直接接触多种发音样式。然而,视觉化的优势在大学英语课堂上并没有发挥出预期的作用,学生的语音水平无法在学习后固定下来,即课堂上听起来发音到位,但课后又恢复到先前的错误发音习惯上,着实让很多专业课老师沮丧。本文试探讨在视觉化的基础上增强感觉化学习的可能性,以期促进语音教学的发展。
  2.感觉化语音教学手段的课堂试用分析
  感觉化语音教学手段是指在视觉化的基础上,增加直观、可视并可以用手直接触摸感觉的新的教学方式,可进一步强化视觉记忆,提供出一种简单可行的语音检测方式。本文以咸阳师范学院英语专业学生为例,进行感觉化语音教学试验,具体操作如下。
  2.1口腔模型的引入
  现行英语语音教程的第一课集中在语音的基本概念上,包括音节、重音和节奏,但是在实际教学中,大部分学生对于第一课的学习往往表现得十分茫然。这是由于学生的基础偏差造成的。“学生语音的好坏,在很大程度上有赖于教师的正确示范”(王桂珍,P2,1995)。由于中学班大人多,英语授课课时有限,课外辅导没有保障,语言以影视学习为主等原因,使得很多学生的语音知识十分有限。又因为不同地域、片面教学等外在环境的影响,很多学生长期用汉语的方式读英语,表现为:48个音素认不全、读不对,对音节、重音和节奏无知觉,升降调也无从把握。在这样的情况下,PPT中所展示的口腔器官发音图表对于第一次上语音课的学生来讲难度过大,容易降低学习兴趣,丧失学习信心。而将口腔模型带入教室,可以在一定程度上缓解抽象视觉图像带来的学习压力。
  口腔器官模型不是二维的视觉图片,而是实实在在的可触摸的实体。经过多次教学实践发现,学生对于实体模型的好奇心和兴趣远远大于PPT中的口腔解剖图片,对语音学习的参与度大大提升。通过模型具体感受口腔位置,可以对口腔舌位有比较清醒的意识。在此基础上,引入音节、重音和节奏的介绍,将抽象知识教授与具体口腔演示相结合,取得了较好的教学效果。
  具体操作上,如有条件,可以给一组学生(3到4人)分配一个口腔模型。如果条件上有所限制,一班一个也是可以的。由老师率先演示,再拿给学生轮流感受口腔位置,也会收到不错的效果。
  2.2呼吸方法的引入
  在音标学习的过程中,适当的呼吸方法学习可以进一步增强学生对于口腔器官的个人感受,使口腔、胸腔得到有效的锻炼,巩固发音的稳定性,为语言的长期发展奠定基础。
  2.2.1喉式呼吸法
  汉语发音比较依赖口腔和鼻腔两大部分,但英语发音要靠三腔(口腔、鼻腔和胸腔)共同合作共同完成。在汉语发音的影响下,学生纠正发音的两个难点为:(1)口腔肌肉松弛,口腔感受迟缓;(2)很难发现胸腔并理解其在发音中起到的作用。相适应的呼吸法练习不但可以让学生直接感受到气息在口腔的流入流出,进一步提高口腔感受力,还有助于对胸腔位置的发现和锻炼。
  锻炼呼吸可以有多种方式,例如:游泳或进行声乐专业训练。但游泳锻炼需要泳池,声音专业训练需要额外支付专业器材和师资费用,对于很多学校学生来讲,很难付诸实践。相比较来说,呼吸法简单易学,不用借助任何辅助工具,在教学效果上可以保持相对稳定的持久性。所以,它不失为一个简单易上手的帮助矫正发音的利器。除此之外,由于呼吸法不使用口腔练习,空气污染对于这种练习法的干扰较小。
  本文主要介绍打开胸腔的喉式呼吸法,具体练习步骤为:
  以任何舒适的坐姿坐好,保持背部挺直,脊柱拉伸。放松身体,但不能过于懒散,将目光焦点朝下,或彻底闭上眼睛。首先把注意力放在呼吸上,注意进出鼻孔的每一次吸气和呼气。每次的呼吸要做到深入、缓慢,带有一定的节奏并保持平静。接下来把注意力转移到喉部:你会感觉到在每一次的呼气和吸气中,气流都会轻轻地擦过喉管后部。
  随着注意力的集中程度进一步加深,你会开始自然地意识到每次呼吸周期的四个阶段:第一个阶段是吸气,空气要一直到达身体下部,然后慢慢溢及锁骨;第二个阶段是一个暂停的过程,吸气完成,呼气尚未开始,称为悬息;第三个阶段则是呼气,气流从身体上部呼出,逐渐排空直到身体下部;第四个阶段是短暂的屏息,本次呼气完成,下一次吸气还未开始。需要注意的是,悬息和屏息切不可忘,也不可偏重其一。
  现在开始轻轻地收缩声门,将喉管前部朝后收缩,这样吸气时就会有一种轻柔而响亮的体内共鸣从喉部响至心脏处,呼气时再从心脏响到喉部。这种声音类似微风的沙沙声,或者婴儿熟睡时微弱的呼吸声,这种呼吸的共振波动在人体内如涟漪般慢慢扩散开来,但不会溢出体外。
  2.3喉式呼吸法对于英语发音的益处
  长期坚持锻炼喉式呼吸法,对于英语整体发音的准确性和持久性是大有裨益的。具体来讲,它给英语元音发音尤其是后元音发音带来益处的原因在于:英语元音比汉语单韵母多,口腔分布更细,且长、后元音要求口腔、腹腔肌肉更长时间的持久力。对于英语辅音来讲,呼吸法锻炼可以强化口腔肌肉控制,增强英语语音中对于口腔音位较深、爆破强度更大的音节的控制力。从整体上来讲,其也为后期节奏、重音控制的持续性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可以较好地预防学生课上学习正确发音、课后还原为错误发音的倾向。
  呼吸法练习应从元音练习(胸腔)走向辅音练习(感受浊辅音送气的紧张度),从用比较激烈的方式打开胸腔,感觉气流从口腔到胸腔的延伸,到浊辅音的爆破送气的口腔爆破深度。这样,最终可以敏锐地感受到气流通过口腔的自然声音,增强对声带振动的感受。
  3.结语
  感受化语音教学方法是对可视化教学的有益补充,具有直观性、可触性和亲和性的特点,可以作为教师课堂教学的有益补充。尤其是它在语音教学上所发挥的效用,是其他传统方式所不能及的。但需要注意的是,此种教学方法对老师的自身学习感和课堂观察和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参考文献:
  [1]任杨,何高大.英语语音发音视觉化教学探索[J].教育探索,2013.
  [2]谢超然,石婕妤.英语语音学习技巧谈[J].广西梧州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5.
  [3]王桂珍.英语语音教程[M].第二版.高等教育出版社,2012.
  [4]喉式呼吸法.http://blog.sina.com.cn/s/blog_9f46a82 d010141ol. html.SINACorporation.2014.
其他文献
摘 要: 作者在教学实践中对初中数学“333”课堂教学模式进行了探究,提高了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关键词: 初中数学 “333”课堂教学模式 自学导学探究  江苏省“五严”规定出台后,传统的课堂教学模式面临着严峻的挑战,构建以新课程理念为灵魂的数学课堂教学新模式,打造高效课堂势在必行。只有打造高效课堂,才能在规定时间内把学生培养成为全面而和谐发展的人,才能真正地减轻教师教学的负担和学生学习的负担,
摘 要: 文章分析如何优化数学活动策略,引领学生亲历数学建模过程,体验数学知识的形成,培养和发展学习数学的能力。  关键词: 学习方式 活动经验 实践活动 评价方式 数学能力  《数学课程标准》指出:“在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出发,让学生亲身经历将实际问题抽象成数学模型并进行解释与应用的过程。”教师引导学生采取探索性的学习方式,依据关注学生的经验和兴趣,挖掘现实生活中的生动素材,把抽象的数学知识转化成
摘 要: 思维的积极性、求异性、广阔性、联想性等是发散思维的特性,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有意识地抓住这些特性进行训练与培养,既能提高学生的发散思维能力,又能提高教学质量。如何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能力,找到培养和发展学生的能力的有效途径,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愈来愈显得重要。  关键词: 小学数学教学 发散性思维能力 培养策略  1.引言  数学是一门体系性、逻辑性很强的学科。而发散思维是从同一来源材料中探求不同
摘 要: 文章立足于课程理念精神,有条理地分析了数学活动策略优化的重要性,着重激发学生积极参与数学活动,有效建构数学模型,发展学生学习数学的能力。  关键词: 熟悉情境 建构模型 实践活动 能力生成  《数学课程标准》指出:“教师应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向学生提供充分从事数学活动的机会,帮助他们在自主探索和合作交流的过程中真正理解和掌握基本的数学知识和技能、数学思想和方法,获得广泛的数学活动经验。
摘 要: 教师在课堂上对“统计与概率”进行详细解析时,应该严格地将基础教学和探究性教学方式结合起来,在重点培养小学生的思维能力的同时,教师应该注意对专业知识进行再深造设计开放式教学。  关键词: 小学数学 统计教学 主体作用  如今大多数学校都注重对科学的研究而轻视教学,中小学都在进行教学改革,以小学数学统计教学为例,可以将理论拆解成可以运用实施的步骤,并且以小学教材和专业书籍为依据指导学生做设计
《新课标》指出:人人学有价值的数学;人人都能获得必需的数学;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简短的叙述,指明了数学教学应面向全体学生,这里就包括数学学困生。作为数学学习群体中的弱者,只有给予他们更多的关注,他们才能有所发展。随着初中数学知识向纵深发展,学生两极分化逐渐加剧。几乎在每个班级都有一些学困生,他们由于生理、心理、教育行为、环境等诸多原因,对数学学习感到困难,计算较慢,正确率低、记忆力弱,
摘 要: 由于英语重要性的日益增强,如何提高英语教学效率一直受到英语教育工作者的广泛关注。大学英语教学改革一直都在进行,并取得了很大进步。随着微课的出现,越来越多的教学领域探索微课教学,实践表明,微课是对传统课堂的有利补充,可以提高教学效率。因此,大学英语课堂也应该积极尝试微课教学,提高大学英语教学水平。  关键词: 微课 大学英语课堂教学 应用  从2012年12月至2013年8月,教育部全国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