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传统文化的精华与糟粕作价值性理解

来源 :广东教育·综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haoyuanhappy20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任何民族文化的传统都是历史中形成的有机整体,这一整体是精华与糟粕相混杂的。对于如何理解传统文化中的精华与糟粕,中国政法大学人文学院教授李德顺在《“取其精华,去其糟粕”再思考》(见《北京日报》2006年8月21日)一文中区分了两种理解方式,即实体性的理解方式和价值性的理解方式。实体性的理解方式即机械的二元分立的理解方式,它把“精华”与“糟粕”看作是传统文化所固有的,是传统文化本身固有的性质,它认为其中有一些东西本身就是好的,是“精华”;另一些东西本身就是不好的,是“糟粕”;精华只能是精华,糟粕只能是糟粕,只要它们存在就是从来如此,不会改变。价值性的理解方式则把“精华”和“糟粕”看作已有文化现象在现实条件下的意义和作用,即以我们现在的生存发展为标准,去看过去遗留下来的东西是好是坏。这里暗含的一个前提是,它不认为传统文化中的好坏意义是固定不变的,而是承认好坏本质上都因人、因时而易。因此,对待传统文化,就应在客观地看待传统文化的基础上,重点从人和社会的现实发展需要出发,对传统文化加以选择和改造。李教授认为:“从理论上说,后一种理解比较符合实际,比较深入和合理。”(李德顺:“取其精华,去其糟粕”再思考,《北京日报》2006年8月21日)这是因为对“精华”和“糟粕”的划分,总是离不开以现实主体为根据的选择和塑造。对于传统文化,不论它们在过去曾起过怎样的作用,是不是精华,关键是要立足于当代中国人的自我认识、自我发展,以其是否有利于我们今天的发展、有利于社会继续进步为标准,去重新加以分析、研判和选择。
  李教授在此所赞赏的对传统文化的精华与糟粕的价值性的理解方式,是直接针对如何处置传统文化的精华与糟粕的,因而是对我们以时代精神来衡度学生读经的一个具体而有力的观念支持和方向指引。
其他文献
编者按:近日,有关高校生源大战的争论愈演愈烈,由“暗战”转为“明战”——先是7月1日复旦大学招生办发表了措辞严厉的《关于部分省市考生受骗修改志愿的严正声明》,指责同城一工科院校抢生源;2日上海交通大学招生办通过其官方微博回应称,“本校招生老师无人冒充其他院校老师通知考生取消其与他校所签协议”;其后,复旦大学湖北招生组组长、历史系教授冯玮又在其微博上披露“招生内幕”,指出清华、北大为抢生源也连出怪招
编者按:iPad进课堂,欢迎还是缓行?年内,上海市卢湾区第一中心小学将把iPad(美国苹果公司推出的一款平板电脑)引入课堂。该校首期采购35台,用于四年级数学教学。放眼国内外,iPad进校园的话题并不新鲜。日前,北京市朝阳区某小学就将iPad开发成课堂教具,让学生来做课堂测验、纠正英文读音、完成课堂演示。据报道,美国加州等四个学区也正式展开电子课堂试点,八年级代数教科书将被iPad平板电脑替代;澳
关心留守生的身体,锻炼强健的体魄    个案1:徐某,八年级学生,为了省钱上网经常不吃早餐,以致脸色苍白,身体消瘦,宛如一棵病恹恹的秧苗。  成因:父母长期在外地务工,奶奶监管无力,养成了长时间上网的习惯,身体疲惫、体力透支,经常生病,又得不到及时的医治。  对策:实施“两定一锻炼”计划。指定后勤人员担任专门的生活辅导教师,督促此类留守生在学校食堂定时吃早餐。定期开展健康知识讲座,在学校宣传栏主办
近几日,作为学校青年教师培养领导小组的成员,我听了青年教师的汇报课,有两天都是一口气连听5节课。我感觉他们都很努力,教学基本功不错,课堂教学秩序井然,各项教学操作规范、到位。不过,我也觉得有些疲惫:一坐40分钟,连坐5节,还要全神贯注地听课。偶尔,我也会开小差,看看自己手上的书,来调剂一下自己疲劳的神经。由此我不禁想到了我们的学生:他们每天可是7节课啊,上课当然是不可任意妄为的,像我这样偷看别的书
出台全新教育计划    美国新总统奥巴马上台后,与副总统拜登针对当前美国公共教育的诸多问题,提出了全新的教育改革计划。  学前儿童教育   提出“1—5岁”计划,这一计划强调早期教育和婴幼儿教育,将为学前儿童和他们的父母提供关键性的帮助。在增加资金和提高质量的前提下,拓展学前教育机构至现有规模的4倍。提供低价高质的儿童教育,以减轻工薪阶层的负担。  基础教育  改革《不让一个儿童掉队法》。以往,为
3月27日,全省地市教育局办公室主任会议暨基础教育系统教育宣传工作会议在广州召开。会议的主要任务是学习贯彻全国“两会”精神和胡锦涛总书记在全国人大广东代表团重要讲话精神,以及省委省政府有关会议精神,总结交流全省各地教育行政部门办公室工作和基础教育宣传工作的经验和做法,研究部署下阶段的工作。省教育厅副厅长李学明到会作了重要讲话,教育厅办公室主任张幼铎、广东教育杂志社社长陈湘年分别就办公室工作、基础教
六十年教育流行词汇  (策划:魏文琦)    五十年代:扫盲、毕业分配、简化字、普通话、英雄主义、五分记分制、勤工俭学、半工半读、院系调整……  六十年代:上山下乡、插队、向雷锋同志学习、复课闹革命、串联风、红小兵、忠字舞、二二制、三二制、三三制、右派分子、“定规模、定任务、定方向、定专业”、“高教60条”、“中学50条”、“小学40条”……    为了寻找在五六十年代教育第一线的亲历者,记者颇费
我们教师误读“师道尊严”久矣。  有些教师在受到学生或家长的“气”后,常常感叹,师道尊严何在啊?这里的“师道尊严”的意思显然是学生家长要给我们教师应有的尊严。时下流行的解释:所谓师道尊严者,老师之尊严也,即老师要尊贵庄严;老师高高在上,张口金科玉律,学生正襟危坐,仰脸洗耳恭听,唯师是道,唯师是尊,是为“师道尊严”;甚至出现了“师道尊严”的另一番解读:可怕的教师权威。这样的“师道尊严”往往会带来师生
豫素1号2018年通过了河南省林木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  1.特征特性。该品种为落叶灌木,五年生树高可达3米。枝条无毛或被疏微毛,有皮孔。叶纸质至近革质,椭圆形,顶端急尖至渐尖。先花后叶,花碗形,花径2.5~3.0厘米;中花被片10~12枚,深黄色,椭圆形,长1.2~1.6厘米、宽0.5~0.8厘米,先端钝,外曲;内花被片6~7枚,长0.6~1.2厘米、宽0.4~0.7厘米,深黄色,椭圆形至卵形,
抽象的双胞胎兄弟符号“”,怎样让低年级的小朋友理解记住、准确区分?很多教师动了不少心思,用手势,强调左右等等,费了很多周折还是有学生记不住。我在某教育杂志上看到一位教师写关于“大于号、小于号,开口对着大数笑”的教学心得,于是借用到教学中,果然神效,孩子们能百分百地区分而且很轻松地记住。后来到了别处教学,发现不少教师对这个符号的教学依然困扰。在网络搜索了一下,发现了某教育网站上有篇关于大于小于号的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