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察、关注学生是提高课堂教学效率的关键

来源 :广东教育·综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fh11510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近几日,作为学校青年教师培养领导小组的成员,我听了青年教师的汇报课,有两天都是一口气连听5节课。我感觉他们都很努力,教学基本功不错,课堂教学秩序井然,各项教学操作规范、到位。不过,我也觉得有些疲惫:一坐40分钟,连坐5节,还要全神贯注地听课。偶尔,我也会开小差,看看自己手上的书,来调剂一下自己疲劳的神经。由此我不禁想到了我们的学生:他们每天可是7节课啊,上课当然是不可任意妄为的,像我这样偷看别的书可是要被批评的!我不由扪心自问:站在讲台上,我们教师想到这些了吗?在课堂上我们留心学生的眼神了吗?感到他们的疲倦了吗?这时候我们该做什么呢?是继续快马加鞭完成教学任务?还是停下来和他们交流一下呢?我的切身体会是:作为教师,在他们学习疲劳时,不可以一味地追求教学进度,要关注他们的心理体验,让他们以轻松的心态学习,这样学习才会有效率。
  话题还是先回到青年教师的课堂。在此我想谈两组形成鲜明对比的教学情境。一组是我听的两节英语课:一位教师用瞬间记忆的游戏讲过去完成时的句型,学生的热情、课堂的活力一下子就有了,不知不觉一节课就过去了;还有一位教师在讲定语从句关于问路的话题时更是妙,她在黑板上画了一个面具,然后让学生蒙上眼罩,让另一个学生用刚学的英语指引来贴鼻子,真是有趣极了,课堂充满了欢声笑语。这两节课教师对学生的心理需求是有体察的,抓得很准。她们都关注了学生对情景教学的兴趣,学习的效率提高了。另外一组教学情境发生在两节数学课上:两位教师都能在一节课上完成教学任务,流程清晰,知识点明确。可是,在课上他们似乎没有太关注学生学习的具体情形,我记得他们当时讲的是射线、线段、直线的内容,“两点确定一条直线”,“有两个端点的直线是线段”,“有一个端点的直线是射线”,听到这我不禁有了问题,端点和点有什么么区别呢?因为在表现形式上它们是一样的,关键是他们的内涵不同,因此才会有不同的定义。那两位教师按着之前预设好的流程一直讲着课,没有停下来问一问。或者他们在课前也疏忽了这方面的思考,幸好学生也没有发问。但我想在这样的课堂上学生是没有时间发出疑问的,因为教师一直在讲解,根本没有给学生时间。长此以往,也许质疑、思考的习惯就磨灭了,更有甚者是有些学生会对学习失去兴趣。两种教学情境,学生的学习状态明显不同,学习的效果也是明显不同的。
  提高课堂教学效率是教学工作中永恒的话题,但是,提高课堂教学效率的秘诀不在连篇累牍的理论里,也不在那些冠冕堂皇、花花绿绿的教学手段上,它在每一个教师心里!你体察学生,关注学生,让他们从内心深处悦纳你,他们自然会产生强烈的学习兴趣!
  孔子说:“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快乐的心境是进行学习的最好状态。所以,我想在此向教师同仁呼吁:请在课堂上体察和关注学生的心理状态和情感体验,这是保证和提高课堂教学效率的关键。
  顺便说一句,如果我们的教师在课堂上只关注知识点,只关注按部就班地完成知识的传授,而忽略他们的情感体验,长此以往,会出现更多厌学的孩子,或是没有创造力的孩子。这将不仅是我们教师教学的失败,更是我们整个教育的失败!
其他文献
最近,英国儿童及青少年进行时(CYP Now)网站对最新推出的文凭制度进行了独家调查,结果显示,新文凭制度的推广面临着严峻的考验。新文凭项目在2004年由前任学校总督察Mike Tomlinson先生首次提出,其特点是学术和职业训练相结合。2008年9月,第一批5类文凭正式进入教育体系,预计到2011年,将有17个文凭课程供学生选择。这一项目一直受到各方面的关注。教育专家认为,新文凭是在缺乏适当拨
目前手机用户趋于幼龄化,越来越多的学生都已使用手机。是否可以利用移动设备进行教学,已在教师当中引起热议。一部分人认为,移动学习是现代化教育的下一个演变阶段。狂热支持者更是预言,在未来的五年内,美国每个中小学生都会加入移动学习行列。有些人则怀疑,大肆炒作一些尚未证实是否可行的策略,根本产生不了影响,而且学校目前的管理措施是禁止学生在校内使用手机,这将严重制约着手机的使用。  移动学习的前景  广泛的
编者按:“幸福的家庭总是相似的,不幸的家庭各有各的不幸。”需要接受个别心理辅导的学生,通常都有家庭教育的问题,或是家庭教育沟通缺失,或是家庭成员关系紧张。如何把握这些学生的心理辅导切入点?如何整合家庭教育帮助最终解决问题?请看以下三个真实的案例。  ●一个单亲学生的辅导个案  ●一个迷途而知返的过程  ●一个后进生的心病
我见过一些学生,《小小说》《散文精品》《杂文选刊》等杂志他们都读,读了不少的书,读得很勤,经年累月,坚持不懈,然而并未见他们的语文水平提高到哪里去,如同鲁迅先生说煤的形成一样:“……当初用了大量的木材,结果却只有一小块”。  学生多读并没有错,问题是读什么,如何“读之有效”,而且是高效。这就需要教师在语文课堂中提供切实可行的指导。读什么?“开卷有益”“有关家书国书常读”,于学生身心健康有利的书刊杂
1.不要独自一人外出游泳,更不要到水况不明或易发生溺水傷亡事故的地方游泳。  2.选择安全、有救援人员的游泳馆游泳,且最好在熟悉水性的同伴的带领下游泳,以便互相照顾。  3.游泳前适当做热身运动,平时四肢容易抽筋的不要到深水区游泳;不要贸然跳水和潜泳,以免呛水。  4.游泳时如果出现腿部抽筋,千万不要惊慌,可用力蹬腿或做跳跃动作,或按摩抽筋部位,同时向同伴或救援人员求助。  5.在游泳过程中,如果
人的记忆从开始走入巷里  低头走路,踮脚选光亮的青石  朝上,朝里,往不知道的深处  寻找那里有一丛舒展的苔藓    它一定在很老很静的故乡,你  相遇讨水喝的路人,唠叨、寂寞  和相似的脸风干在坎坷的石板路  带来种子在心中阴凉的地方,种下乡愁    不总在人多的地方轻盈,冷泻的月光  无名的梦刚入,木门的咿呀,鸡鸣犬吠  只这书房青石下的绿,看见白石、黄圃的雾  看见一个瘦瘦的人背着布包早行 
那些雨,  在前夜的深更里,  在老屋的灰瓦上,  在闲卧的耳边,  潇潇散散。  那些雨,  飘了千年,  飘过万里,  从李商隐的枯荷上来,  从韦庄的画船里来,  从李清照的海棠花来,  从戴望舒的长巷中来,  飘满这一夜。  那些雨,  飘来骚人文士的词篇,  飘动前世的思忆,  飘起一颗心,  飘送一个梦、一身魂。  听雨,  几生几世的相对。    (作者单位:揭阳市揭西县金和镇南联小
编者按:近日,有关高校生源大战的争论愈演愈烈,由“暗战”转为“明战”——先是7月1日复旦大学招生办发表了措辞严厉的《关于部分省市考生受骗修改志愿的严正声明》,指责同城一工科院校抢生源;2日上海交通大学招生办通过其官方微博回应称,“本校招生老师无人冒充其他院校老师通知考生取消其与他校所签协议”;其后,复旦大学湖北招生组组长、历史系教授冯玮又在其微博上披露“招生内幕”,指出清华、北大为抢生源也连出怪招
编者按:iPad进课堂,欢迎还是缓行?年内,上海市卢湾区第一中心小学将把iPad(美国苹果公司推出的一款平板电脑)引入课堂。该校首期采购35台,用于四年级数学教学。放眼国内外,iPad进校园的话题并不新鲜。日前,北京市朝阳区某小学就将iPad开发成课堂教具,让学生来做课堂测验、纠正英文读音、完成课堂演示。据报道,美国加州等四个学区也正式展开电子课堂试点,八年级代数教科书将被iPad平板电脑替代;澳
关心留守生的身体,锻炼强健的体魄    个案1:徐某,八年级学生,为了省钱上网经常不吃早餐,以致脸色苍白,身体消瘦,宛如一棵病恹恹的秧苗。  成因:父母长期在外地务工,奶奶监管无力,养成了长时间上网的习惯,身体疲惫、体力透支,经常生病,又得不到及时的医治。  对策:实施“两定一锻炼”计划。指定后勤人员担任专门的生活辅导教师,督促此类留守生在学校食堂定时吃早餐。定期开展健康知识讲座,在学校宣传栏主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