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时代的进步,科技的发展,国家的建设需要更多高素质的人才.而教师作为人才培育的第一经手人,更是责无旁贷.百年大计,教育为本.今天的教育,培养的不仅仅是学生对知识的“死记硬背”,更重要的是培养学生的动手、创新方面的能力.但就本校的课改现状来看,在一些教师的课堂上出现了一种看似学生热火朝天、场面热闹非凡,但教学效果反而不如从前的状况.那么,如何更有效地既能让学生动起来,又能切实提高教学效率呢?本人经过一年多的不断摸索、反思、改进后认为:在教学过程中,教师不能填鸭式地唱“独角戏”,也不能赶集似地“闹哄哄”.要明确教学模式再改也离不开教师这根“指挥棒”,教师要用自己的智慧高效引导课堂、导演学生,要让课堂真正成为学生展示、竞技的舞台!而在课堂教学过程中,教师主要应该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1导航明确,磨刀不误砍柴功
通过学校的教学改革来看,使用探究式教学方法,按正常程序要完成原来一节课的内容大约需要55到60分钟的时间,而如果每节课都安排这么长的时间,那无疑是加重了学生的学习负担.所以,课前安排学生做恰当地复习是很有必要的,教师要根据教学内容、学生的能力编排一份合理的预习案,把那些学生通过自学就可以掌握的内容先呈现给学生;再把课堂上要探究的实验,也通过问题的形式展现给学生,让学生了解实验思路、以及知道通过实验探究要解决哪些问题,打有准备之战必然可以减少不必要的时间浪费,从而减小课堂上的时间压力,更好地完成教学任务,提高课堂教学效率.例如,在讲《重力 力的示意图》这一节时,由于学生对力已经有了一定的认识,笔者就在学案上安排了这样的自主预习问题:
问题1思考为什么苹果离开树后竖直下落,衣服上的水总是向下滴,瀑布从高处向低处流,上抛的石子落回地面,他们共同的原因是什么?
问题2什么叫做重力?重力的施力物体是什么?如何测量物体的重力大小? 重力的方向如何?
问题31个鸡蛋与10个鸡蛋相比质量大小如何,重力大小如何?那么你认为物体的重力的大小与质量存在什么关系呢?
问题4探究物体所受重力的大小与质量的关系
思考:1.实验中如何测量力和质量的大小?
2.如果提供了弹簧测力计和一些质量相等的钩码,应当如何实验?
4结论:钩码所受重力的大小与它的质量成比.
这样,学生利用这份预习案通过自己的预习,就能对本节课该掌握哪些内容,需要借助哪些工具,应进行哪些实验有一个很清醒的认识,还能够通过解决问题先掌握一些必备的知识,从而使教师的教学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2分工明确,人人都要有事做
探究式教学与传统教学一个本质上的区别就是学习小组的建立,而分配小组成员时既要注意优生、中等生、学困生间的合理搭配,更重要的是小组中每个成员都要有明确的分工,要让他们人人都有事要做;有明确的任务要完成;有具体的问题要解决,这样,在实验过程中,大家就都能各司其职,有条不紊地进行自己的工作,这样可以有效地避免实验时一窝而上,有趣的大家都争着抢,“七手八脚、七嘴八舌”的造成教室乱哄哄的像个菜市场,实验探究的效果还达不到预期时的理想.所以,我在建立学习小组时一般都是每6人为一大组,按1到6号排列,且再以其中每两号为一小组,实验时,1、2两号负责动手实验操作,3、4两号主要负责监督,提醒实验操作人员的操作错误或实验不当的地方,5、6两号则主要负责实验现象的观察和实验数据的记录.实验探究完成后整个小组成员立刻根据学案上的引领,通过实验现象和实验数据的分析、归纳总结出规律或公式.而在下次实验时3、4号递推变为1、2号,其他也以此类推,每次实验学生任务都不一样,不偏向,更不歧视任何学生,让每个学生都有动手实验的机会,都有能力发展的提高.解除学生学习上的心理负担,轻装上阵,使不同学习水平层次的学生通过探究学习都能在物理上得到不同程度的发展,因此,能够提高学生探究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提高探究效率,从而对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具有重要的实践意义.
3目标明确,人人都是排头兵
大雁能顺利完成迁徙离不开它“人字形”的排列和“领头雁”的付出.而领头的位置因为承受空气阻力太大,是任何一只大雁都无法至始至终能独立完成的.因此,每一次成功的迁徙,“领头雁”都是每只大雁顺次地一个一个来担当的,正因为每只大雁都真正的参与、无私的付出才使整个迁徙任务得到顺利地完成.同样,现代教育的教学目标主要是培养学生的能力,使每个学生都得到发展.因而,在各个学习小组中,如何有效地提高学生的积极性与参与性对高效完成教学任务起着重要的作用.但是,由于初中阶段的孩子还缺乏自制力,课堂偶尔走神、做小动作也是不可避免的.所以,“没有规矩,不成方圆”,一个优秀的组长对提高小组成员间的凝聚力是尤为重要的.因而每个学习小组我都安排有两个组长:一个长期组长,由组内最优秀的成员担当,负责调剂组内所有事情,同时也是其他成员学习、竞争的榜样.另一个组长由组内每个孩子每天依次轮值,主要负责课内外学习时对本组成员纪律上的管理以及作业上的检查、批改与纠错.通过组长轮值制给每个孩子参与的机会,让他们体会到“领头雁”的不容易,体会到自己再给组长增加不必要的麻烦是多么的不应该.这样,下次他们在自己的学习过程中,必然会加倍努力,更加积极地表现自己的.如此的课堂,教师只要再做恰当的引领与指导,对组长批改的作业适时地进行二次批改,掌握一线学情,根据学生的掌握情况再做恰当的补充与强调,长期坚持,必然能提高课堂的教学效率.
4展示竞技,学生才是课堂的主角
学校是学生走向社会、参与竞争的桥梁;学校的教育必须满足学生参与未来竞争的需要和满足学生终身发展的需要.由于以往的教学,就是教师口干舌燥、苦口婆心的“传经授道”, 课堂上学生只能是拼尽全力、满头大汗的“紧抄急记”,特别是多媒体的出现,更让教师课堂上大量的例题、海量的巩固练习变成手到擒来的小事一桩,所以,学生要抄的知识点、典型例题就更多了.课堂上学生唯一言语变成了 “老师等一下,还没抄完”.学生既没有时间思考,也没有机会讨论、交流,又怎能实现对知识的理解?所以说,如果教师不能切实改变教育思想,高科技也只会让学生受到更加严厉的“迫害”.当代的教育,必须本着以育人为本的观念,顺着学生“好奇、好动、好玩、好胜”的心理,放手让学生真正动起来,才能适应时代发展和科技进步的需要,培养出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学生,从而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因而,我在平时的教学中,努力做到把课堂真正还给学生,学生能讲的题,我决不多说一句,稍加点拨就能解决的问题我只做必要的引导.给学生充分的时间思考,给学生必要的自由讨论,然后或点名、或自愿、或小组推荐学生上台展示,说出本组对某知识的理解,说出他们对题目的解决思路,其他学生有更好解题思路的再做补充.我还会利用他们好奇、好胜的心理适当地开展各学员间的竞争、各学习小组间的竞争,再恰如其分地给予他们以表扬和鼓励,以激起他们更强的好胜心理和参与意愿.总之,我的课堂永远是学生自己的课堂,学生才是课堂真正的主角,一切都是为学生的终身发展需要来服务的,“你方唱罢我登场”将是我课堂上永远不变的主旋律!
总之,高效的课堂,离不开教师精准的引领,离不开学生热火朝天的参与.教师利用自己的智慧,多探索、勤思考,必然能让自己的教学成为精彩的舞剧、让自己的课堂成为学生展示、竞技的舞台!
1导航明确,磨刀不误砍柴功
通过学校的教学改革来看,使用探究式教学方法,按正常程序要完成原来一节课的内容大约需要55到60分钟的时间,而如果每节课都安排这么长的时间,那无疑是加重了学生的学习负担.所以,课前安排学生做恰当地复习是很有必要的,教师要根据教学内容、学生的能力编排一份合理的预习案,把那些学生通过自学就可以掌握的内容先呈现给学生;再把课堂上要探究的实验,也通过问题的形式展现给学生,让学生了解实验思路、以及知道通过实验探究要解决哪些问题,打有准备之战必然可以减少不必要的时间浪费,从而减小课堂上的时间压力,更好地完成教学任务,提高课堂教学效率.例如,在讲《重力 力的示意图》这一节时,由于学生对力已经有了一定的认识,笔者就在学案上安排了这样的自主预习问题:
问题1思考为什么苹果离开树后竖直下落,衣服上的水总是向下滴,瀑布从高处向低处流,上抛的石子落回地面,他们共同的原因是什么?
问题2什么叫做重力?重力的施力物体是什么?如何测量物体的重力大小? 重力的方向如何?
问题31个鸡蛋与10个鸡蛋相比质量大小如何,重力大小如何?那么你认为物体的重力的大小与质量存在什么关系呢?
问题4探究物体所受重力的大小与质量的关系
思考:1.实验中如何测量力和质量的大小?
2.如果提供了弹簧测力计和一些质量相等的钩码,应当如何实验?
4结论:钩码所受重力的大小与它的质量成比.
这样,学生利用这份预习案通过自己的预习,就能对本节课该掌握哪些内容,需要借助哪些工具,应进行哪些实验有一个很清醒的认识,还能够通过解决问题先掌握一些必备的知识,从而使教师的教学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2分工明确,人人都要有事做
探究式教学与传统教学一个本质上的区别就是学习小组的建立,而分配小组成员时既要注意优生、中等生、学困生间的合理搭配,更重要的是小组中每个成员都要有明确的分工,要让他们人人都有事要做;有明确的任务要完成;有具体的问题要解决,这样,在实验过程中,大家就都能各司其职,有条不紊地进行自己的工作,这样可以有效地避免实验时一窝而上,有趣的大家都争着抢,“七手八脚、七嘴八舌”的造成教室乱哄哄的像个菜市场,实验探究的效果还达不到预期时的理想.所以,我在建立学习小组时一般都是每6人为一大组,按1到6号排列,且再以其中每两号为一小组,实验时,1、2两号负责动手实验操作,3、4两号主要负责监督,提醒实验操作人员的操作错误或实验不当的地方,5、6两号则主要负责实验现象的观察和实验数据的记录.实验探究完成后整个小组成员立刻根据学案上的引领,通过实验现象和实验数据的分析、归纳总结出规律或公式.而在下次实验时3、4号递推变为1、2号,其他也以此类推,每次实验学生任务都不一样,不偏向,更不歧视任何学生,让每个学生都有动手实验的机会,都有能力发展的提高.解除学生学习上的心理负担,轻装上阵,使不同学习水平层次的学生通过探究学习都能在物理上得到不同程度的发展,因此,能够提高学生探究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提高探究效率,从而对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具有重要的实践意义.
3目标明确,人人都是排头兵
大雁能顺利完成迁徙离不开它“人字形”的排列和“领头雁”的付出.而领头的位置因为承受空气阻力太大,是任何一只大雁都无法至始至终能独立完成的.因此,每一次成功的迁徙,“领头雁”都是每只大雁顺次地一个一个来担当的,正因为每只大雁都真正的参与、无私的付出才使整个迁徙任务得到顺利地完成.同样,现代教育的教学目标主要是培养学生的能力,使每个学生都得到发展.因而,在各个学习小组中,如何有效地提高学生的积极性与参与性对高效完成教学任务起着重要的作用.但是,由于初中阶段的孩子还缺乏自制力,课堂偶尔走神、做小动作也是不可避免的.所以,“没有规矩,不成方圆”,一个优秀的组长对提高小组成员间的凝聚力是尤为重要的.因而每个学习小组我都安排有两个组长:一个长期组长,由组内最优秀的成员担当,负责调剂组内所有事情,同时也是其他成员学习、竞争的榜样.另一个组长由组内每个孩子每天依次轮值,主要负责课内外学习时对本组成员纪律上的管理以及作业上的检查、批改与纠错.通过组长轮值制给每个孩子参与的机会,让他们体会到“领头雁”的不容易,体会到自己再给组长增加不必要的麻烦是多么的不应该.这样,下次他们在自己的学习过程中,必然会加倍努力,更加积极地表现自己的.如此的课堂,教师只要再做恰当的引领与指导,对组长批改的作业适时地进行二次批改,掌握一线学情,根据学生的掌握情况再做恰当的补充与强调,长期坚持,必然能提高课堂的教学效率.
4展示竞技,学生才是课堂的主角
学校是学生走向社会、参与竞争的桥梁;学校的教育必须满足学生参与未来竞争的需要和满足学生终身发展的需要.由于以往的教学,就是教师口干舌燥、苦口婆心的“传经授道”, 课堂上学生只能是拼尽全力、满头大汗的“紧抄急记”,特别是多媒体的出现,更让教师课堂上大量的例题、海量的巩固练习变成手到擒来的小事一桩,所以,学生要抄的知识点、典型例题就更多了.课堂上学生唯一言语变成了 “老师等一下,还没抄完”.学生既没有时间思考,也没有机会讨论、交流,又怎能实现对知识的理解?所以说,如果教师不能切实改变教育思想,高科技也只会让学生受到更加严厉的“迫害”.当代的教育,必须本着以育人为本的观念,顺着学生“好奇、好动、好玩、好胜”的心理,放手让学生真正动起来,才能适应时代发展和科技进步的需要,培养出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学生,从而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因而,我在平时的教学中,努力做到把课堂真正还给学生,学生能讲的题,我决不多说一句,稍加点拨就能解决的问题我只做必要的引导.给学生充分的时间思考,给学生必要的自由讨论,然后或点名、或自愿、或小组推荐学生上台展示,说出本组对某知识的理解,说出他们对题目的解决思路,其他学生有更好解题思路的再做补充.我还会利用他们好奇、好胜的心理适当地开展各学员间的竞争、各学习小组间的竞争,再恰如其分地给予他们以表扬和鼓励,以激起他们更强的好胜心理和参与意愿.总之,我的课堂永远是学生自己的课堂,学生才是课堂真正的主角,一切都是为学生的终身发展需要来服务的,“你方唱罢我登场”将是我课堂上永远不变的主旋律!
总之,高效的课堂,离不开教师精准的引领,离不开学生热火朝天的参与.教师利用自己的智慧,多探索、勤思考,必然能让自己的教学成为精彩的舞剧、让自己的课堂成为学生展示、竞技的舞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