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离子液体柱前荧光衍生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动物性食品中7种β-受体激动剂

来源 :食品工业科技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b5624032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以荧光衍生剂2-(4-磺酰氯基苯基)苯并咪唑和7种β-受体激动剂发生反应,达到增强7种β-受体激动剂荧光强度的目的,建立了动物性食品中7种β-受体激动剂的高效液相色谱-荧光检测方法.研究了碳酸盐缓冲溶液pH、反应温度、反应时间和2-(4-磺酰氯基苯基)苯并咪唑的浓度对衍生反应的影响.结果表明:在最优实验条件下,7种β-受体激动剂在1.0~100.0 ng/mL范围内呈良好的线性关系,线性相关系数R2>0.999,检出限约为0.30μg/kg,定量限<1.0μg/kg.空白猪肉、羊肉、牛肉样品在1.0、10.0、50.0μg/kg这三个不同浓度水平进行加标实验,回收率分别为81.3%~107.3%、80.5%~110.7%和80.2%~105.1%,日内相对标准偏差分别为1.48%~13.51%、1.26%~12.33%和1.23%~11.49%,日间相对标准偏差分别为2.21%~11.54%、1.82%~13.31%和1.07%~13.21%.该方法精密度好、准确度高,抗干扰能力强,适合动物性食品中7种β-受体激动剂残留量的定性确证分析和定量分析.
其他文献
为了对金枪鱼加工行业高氮废水的综合利用提供科学依据,同时为该行业污染减排提供理论指导.在单因素实验基础上,通过响应面试验研究了料液比、温度、时间、pH、固形物含量对乙醇法提取金枪鱼蒸煮液蛋白的影响,并对提取的蛋白采用紫外扫描、红外光谱、氨基酸分析仪和圆二色谱进行结构表征.结果表明,最优提取工艺条件为温度36℃,时间2 h,料液比2.40,该条件下蒸煮液蛋白提取率为76.83%.该工艺提取的蛋白在波长218 nm左右处有最大吸收峰,但在280 nm处无明显吸收峰;氨基酸组成显示亚氨基酸质量分数为18.79%
为了提高虾蟹等海产品废弃物利用率及其附加值,从广西合浦县大神木海鸭场附近滩涂沉积物(虾蟹及贝壳废弃物)中分离、纯化、筛选出一株产几丁质酶菌株GXUN-20,经过生理生化鉴定以及16S rDNA序列构建系统发育树,初步判断该菌株为厚壁溶杆菌(Lysobacter firmicutimachus).以几丁质酶活力为指标,对GXUN-20菌株进行发酵条件单因素优化,在单因素优化结果较显著的4因素(氮源浓度、发酵液初始pH、几丁质粉末浓度、接种量)基础上进行4水平正交试验及正交实验方差分析.结果显示:氮源浓度对产
为探究蜂蜜在自然成熟过程中营养成分变化规律,分别采用阿贝折光仪、高效液相色谱仪(High Performance Liquid Chromatography,HPLC)、气相色谱-质谱联用仪(Gas Chromatography-Mass Spectrometry,GC-MS)以及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仪(High Performance Liquid Chromatography-Tandem Mass Spectrometry,HPLC-MS/MS)测定了洋槐蜜中水分、单糖及二糖、9种低聚糖及18种多酚
以鲜牛乳、干酪粉为主要原料,探究干酪风味发酵乳的发酵工艺.以感官评分为响应值,在单因素实验的基础上,利用响应面Box-Behnken试验法进行分析,确定了白砂糖添加量、稳定剂添加量、发酵剂接种量和干酪粉添加量,并对发酵乳成品进行理化及微生物指标检测.结果表明:干酪风味发酵乳的最优发酵工艺条件为白砂糖添加量为8.2% 、稳定剂添加量为0.3%、发酵剂接种量为3.3%和干酪粉添加量为5.1%,在此优化条件下,成品感官评分为94.15.理化及微生物指标检测结果:蛋白质含量为2.98 g/100 g,酸度为79.
选用5种大米样品,经微波消解后应用电感耦合等离子体串联质谱(ICP-MS/MS)技术进样分析,建立测定大米中30种常见微量元素的方法.在MS/MS模式下,采用H2、O2、NH3为反应气,使干扰物或分析物与反应气发生质量转移反应,利用原位质量法或质量转移法消除质谱干扰.结果表明每种元素在选用合适的反应气下各待测元素线性关系良好,线性相关系数≥0.9991.30种元素的检出限为0.000251~2.322 mg/kg,加标回收率在95.50%~104.35%之间,相对标准偏差RSD≤4.03%.采用所建立的方
为明确火麻仁蛋白的基本组成及营养价值,以大豆蛋白为参比,对脱脂火麻仁粕蛋白质含量、矿物质元素、氨基酸构成以及蛋白质营养价值(如必需氨基酸比值、氨基酸比值系数、氨基酸比值系数评分、氨基酸评分、化学评分、必需氨基酸指数、营养指数、预测生物价)进行了评价比校,为火麻仁蛋白的开发和应用提供数据参考.结果表明:脱脂火麻仁粕的钾钠比为大豆的7.5倍,其Cu、Fe、P、Zn、Mg、Mn元素含量均高于大豆.而脱脂大豆粕和脱脂火麻仁粕的蛋白质含量分别为40.23%和62.61%、总氨基酸含量分别为1065.67 mg/g蛋
目的:建立液相色谱-质谱联用法(HPLC-MS/MS)快速检测凉茶中非法添加的吗啡、可待因、蒂巴因、罂粟碱、那可丁等5种罂粟壳类生物碱.方法:采用Agilent Poroshell 120 EC-C18(2.1 mm×100 mm,2.7μm)色谱柱分离,含0.1%乙酸的5 mmol/L乙酸铵溶液-甲醇为流动相梯度洗脱,在电喷雾离子源正离子模式下,采用多反应监测(MRM)方式测定,外标法定量.结果:吗啡、可待因的线性范围为2.5~100 ng/mL,蒂巴因、罂粟碱、那可丁的线性范围为0.5~20 ng/m
为分析银基金属有机框架(Ag@MOF)用于食品包装的可行性,采用流延法制备四种不同的聚乙烯醇(PVA)基食品包装膜(PVA/Ag@MOF、PVA/H2PYDC、PVA/Ag、PVA),并研究它们的力学性能、热力学性能、水阻隔性、抗菌性、细胞毒性等.结果表明,与PVA、PVA/H2PYDC膜相比,Ag@MOF的加入改善了薄膜的力学性能,使薄膜最大拉伸强度提高到36.21 MPa.与PVA、PVA/H2PYDC、PVA/AgNPs膜相比,Ag@MOF的加入增强了膜的热稳定性.与PVA、PVA/H2PYDC膜相
为对烟草的最优势霉菌种类进行更具时效性的监控,本文首次提出一种霉菌酵母测试片结合NIR技术快速鉴别霉变烟叶上最优势霉菌种类的方法.将霉变烟叶上的霉菌用生理盐水稀释成不同梯度,并将稀释液制备成含菌测试片.应用NIR技术对培养后的含菌测试片进行光谱采集,获得具有不同种类最优势霉菌特征信息的近红外光谱数据.利用离散小波变换对光谱进行预处理,探究基于不同的小波基函数和小波分解层数的光谱预处理效果,运用随机森林算法构建不同最优势霉菌种类的鉴别模型.训练集识别正确率达98.25%,测试集预测正确率达99.30%,模型
基于通过型固相萃取净化方法,建立超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HPLC-MS/MS)法快速筛查豆芽中30种植物生长调节剂和喹诺酮类药物残留的方法.样品以90%乙腈水(含0.1%甲酸)提取,PRiME HLB(新型反相固相萃取小柱)净化,采用Agilent SB-Aq RRHD色谱柱(2.1 mm×100 mm,1.8μm)进行分离,乙腈和0.1%甲酸水溶液为流动相梯度洗脱,采用电喷雾离子源(ESI)在正、负离子多反应监测(MRM)模式下检测,基质加标标准曲线外标法定量.结果显示:30种化合物在2~500μ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