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以鲜牛乳、干酪粉为主要原料,探究干酪风味发酵乳的发酵工艺.以感官评分为响应值,在单因素实验的基础上,利用响应面Box-Behnken试验法进行分析,确定了白砂糖添加量、稳定剂添加量、发酵剂接种量和干酪粉添加量,并对发酵乳成品进行理化及微生物指标检测.结果表明:干酪风味发酵乳的最优发酵工艺条件为白砂糖添加量为8.2% 、稳定剂添加量为0.3%、发酵剂接种量为3.3%和干酪粉添加量为5.1%,在此优化条件下,成品感官评分为94.15.理化及微生物指标检测结果:蛋白质含量为2.98 g/100 g,酸度为79.
【机 构】
:
黑龙江八一农垦大学食品学院, 黑龙江大庆163319;黑龙江完达山乳业股份有限公司, 黑龙江哈尔滨, 150060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以鲜牛乳、干酪粉为主要原料,探究干酪风味发酵乳的发酵工艺.以感官评分为响应值,在单因素实验的基础上,利用响应面Box-Behnken试验法进行分析,确定了白砂糖添加量、稳定剂添加量、发酵剂接种量和干酪粉添加量,并对发酵乳成品进行理化及微生物指标检测.结果表明:干酪风味发酵乳的最优发酵工艺条件为白砂糖添加量为8.2% 、稳定剂添加量为0.3%、发酵剂接种量为3.3%和干酪粉添加量为5.1%,在此优化条件下,成品感官评分为94.15.理化及微生物指标检测结果:蛋白质含量为2.98 g/100 g,酸度为79.2 oT,乳酸菌总数为9.16×107 CFU/mL,未检出大肠菌群,以上结果均符合《食品安全国家标准发酵乳》的规定,且成品质构特性接近于市售主流搅拌型风味发酵乳.
其他文献
以海藻酸钠和壳聚糖为壁材,通过复凝聚法制备荔枝多酚微胶囊,提高荔枝多酚的稳定性.选取微胶囊包埋率为优化指标,利用正交试验得出最佳制备工艺,并对微胶囊的体外释放性能、温度稳定性及抗氧化活性进行研究.结果表明,荔枝多酚微胶囊的最佳制备工艺为:海藻酸钠质量分数3.5%,氯化钙质量分数3%,壳聚糖质量分数2.0%,包埋时间1 h,荔枝多酚质量分数0.8%,所得荔枝多酚微胶囊粒径均一,包埋率为95.74%;该微胶囊在模拟肠液(pH6.86)中具有良好的靶向释放性,3 h后多酚释放率为19.66%,ABTS+自由基清
以鳕鱼骨制备的超微细鱼骨泥为对象,研究鱼骨泥酶解的最佳工艺条件,以水解度为指标,在单因素的基础上,利用响应面优化酶解工艺,并根据电子鼻、电子舌、气相离子迁移色谱(GC-IMS)、游离氨基酸检测结果,分析酶解对鱼骨泥呈味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鱼骨泥最佳酶解工艺为:选用风味蛋白酶,酶解时间5 h,加酶量1.0%,料液比1:1,在此条件下水解度可达43.8%.电子鼻分析结果显示,酶解液中芳香物质增多,烷烃、氨类等具有不良风味的化合物含量降低;电子舌分析结果显示,酶解液酸味提升,苦味减少,整体呈味特性良好、滋味丰
本研究以砂仁(Amomum villosum,A.villosum)为原料,采用0.1 mol/L NaOH碱液为提取液制备砂仁多糖,并对组成、结构以及体外抗氧化活性进行分析.结果表明,碱提砂仁多糖的得率为3.97%,总糖含量为37.10%,糖醛酸含量为65.66%,蛋白质含量为4.36%,多糖相对分子质量为95.46 kDa.高效液相色谱结果显示,砂仁多糖主要由阿拉伯糖、木糖、半乳糖和半乳糖醛酸组成.傅里叶红外光谱(FTIR)、扫描电镜(SEM)、X衍射(XRD)、热重分析(TGA)结果表明砂仁多糖是一
为了对金枪鱼加工行业高氮废水的综合利用提供科学依据,同时为该行业污染减排提供理论指导.在单因素实验基础上,通过响应面试验研究了料液比、温度、时间、pH、固形物含量对乙醇法提取金枪鱼蒸煮液蛋白的影响,并对提取的蛋白采用紫外扫描、红外光谱、氨基酸分析仪和圆二色谱进行结构表征.结果表明,最优提取工艺条件为温度36℃,时间2 h,料液比2.40,该条件下蒸煮液蛋白提取率为76.83%.该工艺提取的蛋白在波长218 nm左右处有最大吸收峰,但在280 nm处无明显吸收峰;氨基酸组成显示亚氨基酸质量分数为18.7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