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笔,那人,那话

来源 :广东教育·综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ang97ya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因了学校正在举行“青年教师基本功比赛之硬笔书法”,我又做起了十多年前曾做过的一件事:端端正正地坐在桌子前,手握钢笔,一笔一划地练习字体书写。安静的夜晚,本是无人打扰一心写字,可手中握着的笔、纸上写出的字却让我脑海里思绪翻飞,想起了我大学时的书法指导老师,想起了他曾说过的那些话。
  第一句,关于笔。
  第一节课,老师对我们说:要写出好字,首先要有一支好笔;而笔的好与不好,不是看外表,更不是看价格,而是看内在——笔芯与笔头。听从老师的推荐,我选了一支价格7元的英雄牌钢笔,它让我以优良的成绩完成了当年的书法选修课,更是一直伴随我走着教师生涯路,即使中间曾有停歇,钢笔也有曾被摔而外表有所损耗,但直到今天,它仍然被握在我手中,书写顺畅。十多年了,价格便宜、外表朴素、一点也不惹人眼亮的它却一直在工作着。当我跟同事说,这笔是我大学时代一直用到现在的了,他们均表示有点不敢相信,也许看起来它真的实在太普通了。
  外表真的重要吗?还记得刚踏上讲台时,对于自己该以何种形象出现于学生面前时,我困惑迷茫过,也曾因此而自信不足。可想想,我曾经历过的众多老师,他们的外表出色吗?他们是以外表来征服学生的吗?不是的!在我的记忆中,印象最深的是老师们微笑着的脸庞、和蔼亲切的话语、孜孜不倦的工作状态以及永不放弃学生的精神。当今晚,握着手中的那钢笔,看着自己写出的字,我的脑海中依然可以清晰地回放书法老师在给我们上课时的模样:不英俊却总是脸带微笑,声音不洪亮却不厌其烦,外表普通却写出一手让全体学生惊叹的好字。所以,我慢慢领悟,做一名教师,不是以外表征服学生,更不能以外表来决定对待学生的态度,而应该是以一名德者的身份来与我们的学生对话,以师者的内在来感染学生、引导学生。
  第二句,关于字。
  同样是第一节课,书法老师说:字如其人,一个人写的字可以反映出一个人的品格与性行,尤其作为一名教师,写出的字好与坏即是你对待工作的态度。当然,老师还给我们分析好字与坏字的判断标准,它不是单一的,不是非要写出像著名书法家那样的才叫好字,关键是看一个字的笔划与结构,说是“只要是用心去写的就是好字”。可能是小时受母亲的影响,我一直也注重自己写的字如何,很想让自己写出来的字即使不是龙飞凤舞也要受人一见赞叹,却是一直事与愿违,直到高中毕业自己的字仍是很普通甚至有些难看。终于进了大学,当知道有书法课可以选修时,我不顾上课占用的是晚上时间,立即报名。上了第一节课,我才知道,为什么之前我的字一直写不好,因为我追求的是字的外形,没有先把笔划等基本功练好,更没有细细去研究字的结构,如果对那个字都不熟悉的话又怎能把字写好呢。所以,听从老师教导,我从点、横、竖、撇等基本笔划开始练习,我学会了写字之前先把字的结构研究清楚。也许是我的态度显得特别认真吧,每次作业我都在老师的表扬名单中,也更因此,我对书法课更喜欢了。
  师说“字如其人”,我说“写字如教人”。当年我选修书法课的另外一个原因是觉得自己要成为一名老师的话,最常要与学生面对的是自己写的字:在黑板上要书写,在作业本上要写;要为学生写评语,要为学生作示范。到了今天,当了接近十年的教师,确实也感受到了字写得好与坏对教师工作的作用力。要写好字,需要基本功、需要清楚字的结构;同样的,要教好学生,要成为一名优秀的教师,也需要良好的基本功、需要熟悉自己所要面对的学生。在自己的讲台上,在做着一名职业教师的路上,我以练习写字的理念对待着我的工作、我的学生。对学生的熟悉让我的工作更顺畅,与学生的熟络让我的师生情显浓稠;因为熟悉,我找到了适于各人的教育教学方法。
  第三句,关于练。
  在第一节课的最后,老师说:要写得一手好字,除了一支笔、一颗心之外,还需要两个字——坚持;要把字写好,不能急,要心平气静地,坚持每天练习,至少十五分钟。刚开始时,我的学习劲头很足,每晚都能坚持练习十五分钟以上,但是一段时间之后,因为专业学科任务的加重、因为其他事情的影响,自己慢慢地忘记了,直到中段过后有一天晚上老师对我说:“你最近是不是没有好好练习了呀?字写得不但没有进步反而变得有点毛躁。”我依然记得当时听了老师的话我很是震惊:老师怎么会知道我最近没有坚持练习的?因为只有我自己知道,最近两次的作业都是匆匆忙忙地写完的。不过,老师的那一问把我敲醒了,一个字是很简单的,可“坚持”这两个字却是不容易写好的。
  要把字写好,必须坚持练习,应该做到心平气静地练习。回头一看,蓦然发现,自己成为一名职业教育教师已是进入第十个年头,想起当初面对困难时的想要放弃、想要获得认同感时的急躁,曾经面对学生反复教育无效时的不耐烦,正是因为那两个字——坚持,才让我走到了今天。今天的我,面对各式各样的烦琐也不再急躁,面对再多的困难也不再轻易放弃,学会了用坚持不懈、心平气和的态度来教育管理我的学生。当今天的我可以在课堂上得心应手地完成教学活动时,当今天的我可以与学生谈笑风生地和谐相处时,我真的要谢谢老师教会了我写的那两个字:坚持!
  也许做一名优秀的职业教育者会有很多的困难,但我已喜欢上了这份工作,无法放弃学生那一张张可爱的脸孔、一双双渴求的眼睛,我已决定把它作为自己这一生的职业。不管前路如何,我相信,只要用好手中的笔,无论它漂亮与否,只要坚持不放弃,用心不断练习,字会越写越好的,我的学生也会越来越好的。
  这笔,我会一直使用;那人,将永留形象于脑海;那话,将铭记于心中,他们都会一直引领我沿着职业教育这条道一路走下去。
其他文献
教师论坛培训模式 助力教师专业发展  教师的专业发展是影响教育质量的关键因素,它离不开教师培训活动的支持。每年,教师会参加各式各样的培训活动。我发现教师培训回来作培训分享时,眉飞色舞,口若悬河,激动万分。过一段时间,则“一动不动”,没有行动了。询其原因,答曰:“用不上。”这揭示一个道理:教师需要有用的培训。  那么,什么样的培训老师才可以在教学实践中派上用场呢?我的一次难忘经历启发了我。在一个中外
记得当年姚明刚加盟NBA时,手感并不顺,第一场居然得了0分。著名球星巴克利为了激励姚明,承诺只要姚明在一场比赛中得分超过19分,他就去亲吻毛驴的屁股,结果姚明很快就用自己的表现让巴克利“梦想成真”,在奥尼尔缺阵的情况下9投9中砍下20分,让小瞧自己的巴克利结结实实地亲了一回驴屁股,更是笑弯了一干电视观众。  著名影星文章曾发微博称如果妻子马伊琍主演的《风和日丽》能得卫视收视第一,他就裸泳。结果开播
新课程改革是一场教育思想、教育理念、教育方式和教育行为的深刻变革。教师观念的转变,是课堂教学改革成败的关键与表现,没有教师观念的转变,教育改革就不会取得成功,然而观念的转变却又是最难的,中国教育科学研究院副研究员韩立福认为“课堂教学所面对的最大‘瓶颈’,是教师观念的深度转型问题”。教师教育观念转型是一个‘隐形’工程,是一个深度的渐变过程,这一渐变过程需要经过教师自身的反思以及教师的实践来推动。为此
2011年,教育部与广东省人民政府签署了《关于推进区域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备忘录》,根据广东省推进县域义务教育均衡发展规划,到2015年底,全省100个县(市、区)实现县域义务教育基本均衡发展。《备忘录》签订后,我省先后出台《关于推进广东省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实施意见》、《广东省人民政府关于推进我省教育“创强争先建高地”的意见》等五份文件,以政策导向方式体现了我省在教育“创强争先建高地”总抓手的统揽下,
作为一个全新的学校,深圳市丽湖中学自创办之日起就把管理创新作为学校发展和建设的第一要务,在管理理念、组织机构、管理措施、师生评价等方面进行了一系列尝试,为学校发展赢得了空间,激活了学校教育改革的一池春水。  机构变革,构建和谐管理生态  作为丽湖中学学生成长中心负责人,吴晖老师表面上看来没有其他学校类似部门的干部那么“忙”,因为他不需要直接管理各个班级的具体事务,也不需要检查班级的纪律和卫生状态,
书名:每天5分钟,遇见更好的父母  出版:江西科学技术出版社  定价:28.00元  编辑荐语:本书包括73篇亲子教养案例,60则贴心的亲子教养箴言。案例均来源于实践中的家庭教育的困惑和焦虑,以专家的视角和母亲的心情,娓娓道来。每天用5分钟读一篇书中的文章,你会从中获得亲子教育的智慧和精髓。  书名:素生活  出版:江西科学技术出版社  定价:29.80元  亮点展示:健康生活方式的回归就是本书所
普通高中教育下连义务教育,上接高等教育,可谓承上启下,也是区域教育改革的重中之重。南海自开展国家教育体制改革试点项目——“推进基础教育高水平均衡发展”以来,从老百姓最关注、改革难度最大的初中生出口问题入手,通过中考杠杆调节,疏通高中和中职发展瓶颈,大力推进高中优质化建设,改革体制机制,科学调整布局,创新管理方式,全区高中发展水平跃上了一个新台阶。
2015年2月8日,“首届海峡两岸中学生涯教育高峰论坛”在深圳前海“青年梦工场”2号会馆顺利举行。海峡两岸研究中学生生涯规划的专业人士、校长、教师和社会人士百余人参加了高峰论坛。来自台湾的田秀兰教授和郭祥益博士介绍了台湾在中学生生涯规划方面的历史沿革、现状分析、测评技术和组织系统的相关做法与成果应用。李超先生作了中学生涯服务行业的前景展望报告。刘会金博士介绍了中学生生涯规划理论方面的创新成就。论坛
“努力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党的十八大报告把教育放在改善民生和加强社会建设之首,从坚持教育优先发展、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深化教育改革创新、推动教育协调发展、大力促进教育公平、加强教师队伍建设等六个方面,明确提出了下一阶段教育事业科学发展的战略性目标和任务,充分体现了党中央对教育事业的高度重视和优先发展教育的坚定决心,为我国教育改革发展指明了方向。  同时,十八大报告提出,要“把立德树人作为教育的
曹衍清38年的教育人生,就像一首如歌的行板——从湖北黄冈到特区深圳,他始终充满着教育改革者理性的激情。倾听他的述说,你不能不为他的教育情怀所感动,被他思想魅力所倾倒。或许,在一些人看来,曹衍清的知名度,总要与上世纪80年代他主政湖北黄冈中学创造的“黄冈神话”相联系。其实,即使在那个全民片面追求升学率的特殊背景下,他仍然清醒的坚守着教育的理想: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绝不陷入单纯追求分数与升学率的泥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