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形结合思想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渗透与应用

来源 :新课程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eilonglee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在小学数学教学过程中,小学数学教师必须从自身做起,提高对这门课程的重视程度。小学数学能够帮助学生更好地学习其他科目,在小学课程中具有极其重要的作用,因此教师必须要提高小学数学的教学水平,承担起教学过程中的重要角色,完成小学数学的教学任务。数形结合的思想对学生的学习具有非常重要的影响,有助于提高学生的积极性,使其形成独特的教学思路,从而提高学生的整体学习效率。阐述了数形结合过程中存在的具体问题,并进行了深入的分析与研究,提出了合理化的解决措施,以期为相关人员提供一些参考。
   关键词:数形结合;小学数学;应用;措施
   数学是一门基础的课程,随着教学改革的不断推进,小学数学教师必须对教学方法进行相应的改进。传统的小学数学教学模式已经不能适用于当前学生的发展,具有一定的局限性,不利于学生对数学进行更好的学习,从而阻碍教学工作的开展。针对这一问题,数学老师在教学过程中必须营造良好的课堂氛围,对传统的教学模式进行相应的升级,充分发挥数形结合这一思想的优势,从而使学生掌握数形结合的相关技巧,為后期的学习奠定坚实的基础。
   一、小学数学教学过程中存在的具体问题
   (一)课堂氛围缺乏活跃度
   由于数学是一门逻辑性较强的功课,所以在具体的教学活动开展过程中,教师必须对学生提出更加严格的要求,也应该注重学生的心理变化。从目前学生的心理状况来看,一些学生比较容易产生逆反心理,针对这一问题,就必须采取有效的措施予以解决,改变传统的教学方式,丰富课堂的具体内容,提高学生在课堂上的活跃度,从而使学生对数学产生浓厚的学习兴趣,促进学生抽象思维的形成。
   (二)课堂教学比较片面化
   从目前情况来看,随着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许多小学都已经配备了比较完善的教学设备,如投影仪、多媒体等相关技术,但是没有根据实际情况对传统的教学模式进行改进,导致这些先进的设备不能够充分发挥教学优势,使学生在上课的过程中仍然处于被动的状态,这就会影响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所以教师必须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通过先进的技术设备,使学生在数学课上形成数形结合的思想,积极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改变目前的课堂氛围。
   二、数形结合思想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应用
   (一)通过数解答形
   在小学数学教学过程当中要积极将数形结合思想应用到课堂中。数学教师首先可以利用数形结合的方法,把数学中涉及的各类知识点用图形的方式表达出来,把图形变为数字,从而使学生更容易理解计算的具体过程。除此之外,由于在小学阶段学生并没有形成较强的空间认知,所以学生在学习数学图形的过程中就会感觉到一定的难度,在这种情况下,教师就可以利用数形结合的方式,使学生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逐渐形成较强的空间观念,例如:现在有两个长、宽、高分别为15、10、10厘米的盒子,要想把它们连在一起,应该通过什么方式,才能够节省材料?在这个问题的解答过程中,就需要通过数形结合的方式来进行解决,教师可以首先为学生提前准备两个盒子,在课堂上让学生来进行实际操作,在具体实践的过程中得出最终的结论。通过这种方式,学生可以通过亲身实践来寻找解决问题的方法,对于教师来讲,也要进行适当的引导,提高学生观察能力,增强学生的知识水平,提高整体的数学教学质量。
   (二)通过数形结合使学生建立空间思维
   在学习长方体的内容时,对于学生来讲,必须学会计算长方体的面积,但是在初步学习的过程中,学生对长方体没有全面的了解,教师可以给学生展示模型,让学生了解长方体的具体形状。此外,也可以让学生在课堂上亲自制作卡片,制作成具体的长方体盒子,使学生更好地理解与长方体有关的知识点。教师也可以让学生去寻找生活中的长方体,为学生建立空间思维形式,从而提高教学过程的趣味性。
   综上所述,在小学数学教学过程中,数学教师必须充分发挥数形结合的作用,不断加强学生对数形结合的认识,从而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与积极性,使学生形成更强的空间思维能力,从整体上提高学生的数学能力。
   参考文献:
   [1]施晓初.小学数学数形结合教学析谈:以教学“2、5的倍数的特征”为例[J].新课程导学,2021(16):78-80.
   [2]袁小娟.借助数形结合思想,促进小学数学课堂教学[J].文理导航(下旬),2021(6):34-35.
   [3]蔡丽霞.巧用数形结合,营造小学数学趣味课堂[J].数学大世界(上旬),2021(6):63.
其他文献
摘 要:第一部分阐述借助趣味元素调控认知状态,第二部分论述借助主体探究释放认知活力,第三部分阐释借助电化教学优化认知过程,第四部分阐明借助友好关系激发认知潜能。   关键词:数学;教学质量;小学生   在时代创新理念的大力推动下,质量意识和效益意识逐渐在数学教学中得以应用,广大教师开始致力于数学课堂教学质量的最优化探究。由此可见,教师顺应时代发展需求,积极提升数学课堂的教学质量,对小学生的知识积
摘 要:小学数学教学的真正目的是让学生在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中不断培养、提升自己的逻辑思维能力和善学乐思的自主学习能力。用有效提问推动小学数学课堂,不但可以让老师引领学生对问题的关键点进行深入思考,还可以让老师准确把握住学生学习的困惑点和难点,从而让整个教学以学生为中心,让学习过程变为解决问题—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讨论问题—再解决问题的螺旋式上升过程,让学生真正做到真实性深层学习。   关键词
摘 要:由于各种因素的影响,农村小学的语文教学依然存在种种问题,在课程思政背景下,对农村小学语文教学路径进行有效探索,可以极大改变现有教学困难。   关键词:课程思政;小学语文;课堂教学   课程思政最主要的理念是“三全育人”,通过全员、全程、全课程育人的方式,树立学生的价值观念、思想意识,把学生的思想与行为有效统一起来。在这一背景下,小学语文课堂教学更要依托学校各科教育资源,以提高学生语文核心
摘 要:在小学教学中,最重要的目标就是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使学生能够不断地强化自身的数学核心素养。主要针对小学数学课堂实践经验和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学生创新能力培养的过程进行了分析,并阐述了激发学生数学知识学习兴趣的有效路径,指导学生明确数学学习方法,以此来保证学生的数学创新能力得到有效的提升。   关键词:小学数学;课堂教学;创新能力;学生;培养探究   随着现代化建设的不断发展,学生创新能力的
摘 要:小学数学教师要关注学生的个性差异,根据学生的不同性格、不同思维能力,让学生主动参与课堂,在小组合作的自由氛围中产生学习的兴趣。教师在教学中通过因材施教,让不同层次的学生在解决问题的快乐中收获数学知识,提高感知、计算与解决问题的能力,逐渐提升学习的自信心,形成数学思维。   关键词:个性差异;兴趣;数学能力   世界上没有两片完全相同的叶子,也没有一模一样的学生。古代教育家孔子曾提出育人要
摘 要:科学精准的教学目标能够为教学工作的开展提供有效指导,也是提升教学质量的重要指标。当前所有的教学方法和教学环节都是围绕教学目标开展的,而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实现精准教学目标非常重要。语文教师要在教学中制定精准教学目标,并通过实践教学和探究提升语文教学有效性。具体分析小学语文实现教学精准目标的探究策略。   关键词:小学语文;教学精准目标;实现策略   随着新课改的迅速推进,当前我国小学语文教学
摘 要:听是学习的一种重要方式,学生在学校接受教育的过程中很多知识都是由听而获得的。高效率的倾听可以让学生高效获取教师所要传递的知识,紧跟教师课堂教学的步伐,提高课堂学习的效率。而且在听的过程中学生可以得到足够的灵感激发。   关键词:小学数学;课堂教学;倾听习惯   小学阶段,学生的学习习惯尚在养成阶段,教师在课堂教学时都会想尽办法丰富课堂教学的内容,但是无论是哪一种模式的教学,如果学生不愿意
摘 要:主要从小学三年级学生科学课堂笔记习惯的培养对策研究进行阐述说明。俗话说得好,“好记性不如烂笔头”。读书可以使人的头脑更加充实,探究可以使人更加明辨是非,做笔记可以使学生对知识的学习更加明确。因此学生在课堂当中做好的笔记就像老师一样,可以随时随地地帮助学生,并且成为学生一生的财富。   关键词:小学科学;课堂笔记;培养研究   在传统的教学模式当中,教师忽视了对学生做课堂笔记习惯的培养,大
摘 要:一般来说,模型思想在数学中的应用较为广泛,但在英语学科中也可以应用模型思想,以实现抽象的理论知识与具象的事物现象之间的转换,从而降低抽象知识的理解难度,加深知识的学习印象,培养学生思维能力和知识应用能力。主要从三个方面来论述如何培养学生的模型思想。   关键词:模型思想;小学英语;课堂教学;小学生   模型思想是新课标的核心概念,通过创建模型使学生理解知识与实际生活的联系,建立起知识与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