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挥《道德与法治》课在爱国主义教育中的主渠道作用

来源 :广东教学报·教育综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xxxxkeat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国之昌盛,与众人举鼎之力密不可分。历经数十载,我国从起跑到跟跑,从抢跑到领跑,均验证国之强盛、国之辉煌。爱国主义作为中华民族的精神动力,成为教育的主旋律。而《道德与法治》课程与爱国主义教育是一脉相承的,教者更应结合教材挖掘爱国素材,以灵活之法营造爱国教育氛围,丰富爱国教育载体,激发学生爱国情怀。
  【关键词】教材;教育契机;影视教育;爱国情怀
  小学是学生思想、人格成长的重要阶段。前些年受社会环境影响,部分学生缺乏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缺乏正确的道德评价标准,在爱国方面存在不同程度的思想错位现象。过去的应试教育,一定程度影响了《道德与法治》课程的发展方向,致使这门课程在落实方面出现偏离。新时期如何避免对学生爱国主义教育的假大空问题呢?笔者认为应抓好以下几个环节:
  一、认真研读教材,从中汲取爱国精神
  《道德与法治》不仅包含道德文化的教学及法治课程内容,还处处彰显着爱国主义。因此,教者必须认真研读教材,深入解读文本,明确教材每一部分编写的意图,善于利用与挖掘《道德与法治》课程中的知识点和爱国思想。在剖析与发掘教材内容的过程中,以生为本,重视学生创造性、主动性的调动,让活动贯穿课堂始终。教学中,教者在充分尊重学生学习意愿的同时,也要引导他们合理选择情感,加强民族精神与爱国主义的培养力度;注重从学生的生活中获取素材,用典型案例与事实结果说话,感染与鼓舞学生,使学生充分理解民族主义与爱国主义。如,五年级上册“骄人祖先,灿烂文化”这一单元的教学,通过认真研读教材可见本单元的三大板块:《美丽文字民族瑰宝》《古代科技 耀我中华》《传统美德 源远流长》均蕴藏着丰厚的爱国主义教育素材。《美丽文字民族瑰宝》让学生通过多元的体验活动,认识到汉字是中华文化的瑰宝,蕴含着丰富的文化信息,一个个字符如同中华文化的活化石,描绘着中华文化发展的轨迹,学习汉字就是了解中华民族历史。学生在系列的课堂体验活动中增强了文化自信,爱国主义教育自然水到渠成。《古代科技 耀我中华》通过课前的资料搜集,课堂的讨论、演讲、影视教育、知识抢答,课后的讲故事、专题手抄报,感受中国古代科技的灿烂辉煌,树立强烈的民族自豪感,爱国教育渗透润物细无声。作为教者,只有认真研读教材,深钻教材,从教材中挖掘和汲取爱国精神,才能让爱国主义教育更生动、更具体、更贴近。
  二、把握教育契机,感受爱国主义魅力
  生活即教育。最好的教育往往来自实践,危机中往往也蕴含着教育契机。2020年的新冠肺炎疫情是一次很好的爱国主义教育契机。作为教者,应与时俱进,敏锐地把握教育契机,传播正能量,传递爱国思想。我们不仅要自己了解新闻、疫情动态以及疫情中涌现的无数感人事迹,还应结合《道德与法治》课堂或主题班会,以生动形象的教学方式将这些正能量传递给学生,让他们感受到作为一名中国公民应尽的义务和责任;伟大的抗疫精神既是传承爱国精神,又是践行爱国心,爱国志的表现。相信经历了这次疫情,把握了教育的契机,学生对于什么是爱国,什么是大义,什么是责任,将会有更进一步的理解,给成长涂上美丽的底色。
  把握教育契机,可在课堂上适时导入时政新闻。《道德与法治》课结合教材内容适当导入时政新闻,既让学生增长见识,又能丰富教学内容。教师要鼓励学生多看新闻,在看新闻的过程中了解国家的变化,感受祖国发展的成就,激发学生的民族自豪感与责任感。如,紧扣国内的重大事件:“一带一路”“天舟一号和天宫二号对接成功”,长征五号运送嫦娥五号探测器、港珠澳大桥建成、京津翼一体化等热点新闻,感受到祖国的伟大成就和富强带来的自豪感,这些都是加强学生爱国主义教育的好素材。
  三、巧借影视教育,培养爱国主义热情
  利用优秀影片开展中小学生影视教育,是加强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时代需要,是丰富育人手段的重要举措。优秀影片具有形象、生动、感染力强等显著特点,蕴含着丰富的思想、文化和艺术价值。生动形象的影视教育能从多重感官刺激学生听觉与视觉,促使学生了解历史,认识国情,激发爱国感情。教师可适当结合不同年段的《道德与法治》教材播放影片:《南京、南京》《上甘岭》《小兵张嘎》《狼山五壮士》《厉害了,我的国》《钱学森》……直观形象的影片能让学生明白“落后就要挨打”,国家强大才令世人瞩目的道理;明白我们的幸福生活来之不易,中国能从懦弱变为强者,从起跑到跟跑,从抢跑到领跑,是与各行各业人士的不懈努力分不开的,是无数革命先辈浴血奋战、无私奉献换来的。影视教育能寓教于德、寓教于美,让学生们完善人格,培养爱国热情。
  四、课外实践补充,有效增强爱国情怀
  爱国主义是《道德与法治》课程的核心,为提高学生对国家的认同感和归属感,将爱国思想变为爱国情和爱国志,做到知行合一,单靠课堂教学是远远不够的,还要把课堂教学与丰富多彩的课外活动结合起来,寓爱国主义教育于丰富多元的实践活动中,才能更好地取得教育成效。如,在周一升旗时,师生在庄严的五星红旗下唱响嘹亮的国歌,在激昂高亢的歌声里,学生的内心也将受到鼓舞。组织学生到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历史博物馆、烈士陵园等亲临实地感受爱国主义气氛。走出课堂,迈入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可以有效提升学生的学习兴趣。生动、详实的英雄事迹让学生溶情于景,自然激发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怀。
  爱国主义教育是一个永恒的主题,教师应结合教材挖掘爱国素材,以灵活之法营造爱国教育氛围,丰富爱国教育载体,激发学生爱国情怀,让形式多样的爱国教育贯穿《道德与法治》课堂,为其成长打下亮丽的人生底色。
  参考文献:
  [1]孫宝琦.寓我国优秀传统道德教育思想于学生品德教育的路径探索[J].中国校外教育,2018(2):15-17.
  [2]葛立峰.小学思品教学德育渗透举措思考[J].文化创新比较研究,2017(34):75-77.
其他文献
小学英语教师在语音教学中既要关注学生单个单词的发音,更要始终注重培养学生在英语交际中的语音、语调,以此培养学生的英语语感,培养学生听、说、读、写的能力。在教学的过程中,笔者发现,传统的语音教学单调枯燥,影响了学生听、说、读、写等语言运用能力的形成,造成学生单词记忆困难,教学费时低效,从而对英语的学习情趣不浓。  绘本(picture book),由简练、易懂、生动的文字和精致、优美、奇妙的绘画组成
【摘要】前书写和书写是两个完全不同的概念。前书写并不意味着正式的写作行为,而是学生用自己的语言模仿的方式来表达自己的意思。积极有效的培养幼儿的前书写能力,可以帮助他们完成从幼儿园到小学的过渡阶段,并为他们未来的学习和生活打下坚实的基础。本文通过介绍幼儿进行前书写活动的目标,以及分析幼儿前书写活动的研究与实践来进行简要探究。  【关键词】前书写;幼儿;研究与实践  通过进行前书写活动,低学龄的幼儿往
热烈祝贺我公司荣获“中国驰名商标”荣誉称号。  2012年12月31日,固莱尔商标被认定为“中国驰名商标”,成为行业内首家获得此殊荣的PC板材企业,此次驰名商标的认定,标志固莱尔品牌建设工作又取得新的突破,实现了品牌经营道路上又一次质的飞跃。  驰名商标作为企业的无形资产,它既具有一般商标的特性,又有很强的竞争力,且须经权威机构认定。中国驰名商标是中国企业品牌保护的最高荣誉,是企业形象的重要载体,
【摘要】百年教育,树人为本,树人即是立德。纵观国内外不少知名高校,都将德育列为学校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作为国家“211工程”重点建设高校的苏州大学,始终将“养天地正气,法古今完人”的校训精神作为育人指引。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教育大会上强调:国无德不兴,人无德不立。育人之本,在于立德铸魂。这是对学校教育的发展作出重要的指示,指明了社会主义办学方向,让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归根到底,就是立德树人。这是
【摘要】研究了不同颜色遮阳网覆盖对茄子幼苗生长的影响。结果表明:遮阳网覆盖条件下,茄子幼苗株高、茎粗、叶面积、生物产量等均显著增加(P
【摘要】班主任是学生的“第二任父母”,要成为一个优秀的班主任,需要有一颗爱学生、懂学生、教育学生的“七窍玲珑心”,这也是一个班主任的最基本要求。  【关键词】班主任;关爱学生;了解学生;充实自己;家校合作;培养骨干  对于优秀班主任的理解,我还是从儿子身上发现的。儿子从红星幼儿园毕业后,随我到我校读一年级,周末回家,途经红星幼儿园的路口,儿子说:“妈妈,我要去看看我老师,我想她了。”我以为他就随口
【摘要】在核心素养教育的背景下,小学习作课程的教学和学生习作的进程中都存在着诸多的问题尚未解决。在新课程改革的理念下,教育部门对小学初中及更高年级的写作教学提出了更为严苛的教学要求。教师应不停改进小学习作课堂教学,以此保障学生可以从习作课堂中学到与其对应的理论知识和培养实践能力。 但是,对于小学生而言,习作课对他们来说是一门艰难的课程。一般来说,学生缺乏习作思维和习作材料,这使他们很难开展习作练习
为了进一步做好中小学教育相关平台建设和应用工作,推动信息化技术在教育教学管理中的应用,2020年12月22日下午,由湛江市坡頭区教育局主办、坡头区教师发展中心承办的《坡头区教育信息化平台应用培训班》在湛江市实验小学学术报告厅举办。湛江市坡头区教育局副局长李玉婷,湛江市教育局装备中心主任梁华杰,坡头区教师发展中心主任詹正茂、副主任罗子生等领导出席了培训班开班仪式。各中学、完全小学分管教学(信息技术)
【摘要】随着每学期音乐学科考核的推行,音乐课堂中教师的教学质量、部分学生的识谱能力和音准中存在的问题日益凸显,音乐教师如何在课堂中落实新课标的要求和理念、如何采用更有效的方法提高学生的音乐素养,成为现阶段音乐教师不断思考和探索的问题。本文根据笔者曾立项研究的音乐课题——《四声读谱在识谱歌唱教学中运用的研究》进行相应的分析和探讨。  【关键词】四声读谱;音乐识谱教学;运用实践  一、识谱教学现状研究
【摘要】整体阅读始终把阅读材料当作一个有机的不可分割的整体来研究,无论是材料的感知、理解,还是总体把握,都不能离开材料的整体。在教学篇幅较长的戏剧、短篇小说或节选的戏剧、小说时,找突破口很关键,能起到牵一发而动全身的作用。让学生在好奇心的牵引下,拥有强烈的求知欲,在活跃的课堂气氛中能够自觉地阅读全文,获得对文章的总体印象,从而能进行分析、理解全文,探索文章主旨或作者的写作意图。  【关键词】好奇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