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小组合作学习,学习小组长的培养非常重要。一个班级的走向,往往跟小组长的带动有极大的关系。他们就是火种。作为教师,我们要能找到火种,并想办法使得火种成燎原之势。
自主合作 学习组长 班级管理
“星星之火,可以燎原”——对这句话我们再熟悉不过了。这句话用在培养一年级孩子的自主合作学习的培养上,也是再恰当不过。小组合作学习,学习小组长的培养非常重要。一个班级的走向如何,往往跟这小组长的带动有极大的关系。他们就是火种。作为教师,我们要能找到火种,并想办法使得火种成燎原之势。
一、在观察中发现
我第一次走进一(3)班教室,就用探寻的目光在那几十个娃娃里寻找火种。我边跟孩子们聊着新学校,做几个规则训练(如上课铃响怎么做),边观察谁的注意力集中,谁说话比较有条理,谁声音响亮自信。在这个环节冒出头的是快热型的,性格比较外向的那种。在这个过程中,我选出可以带队的人,因为他声音响亮,腰板也直。同时,也物色到可以做新书整理的人。
做了规则训练以后,该是搬新书发新书了,这个过程要求全部参与。一个班级49人,排成两队,去统一地方去领书,每个人拿一小叠排队回教室。我选出刚才表现比较能干的两个学生在前面走,把大家带到教室,让同学们把书送到讲台上。最重要的是,把同一种书堆成一叠,并且这么多书要尽量充分利用讲桌的桌面。我则在一旁观察,我发现有些孩子把书随便往讲台上一放就走了;有些孩子会在讲桌上寻找同类的书籍,然后放上去;还有些孩子,把自己手上那叠书放上去后,他还会看叠得是否整齐,平稳。在这个过程中,我物色到一会儿可以来发书的人。
书全部领回了,首先是我来发语文书。我先做一个示范:数好第一组人数,拿出相应数量的书本,放在第一个人的桌子上,然后,请他们一个个往后传。然后是第二组。轮到第三组了,就问询谁能像老师那样来发书。随后几个小组都分别另外请人来发。每次发完一个组后,我们都有评价。当语文书发完后,就开始要求一个人负责一种书的发放。老师则站在一旁给予必要的帮助,并寻找火种,看谁做事比较有条理性。在这过程中,我发现有些孩子说话很大胆,但真的动手却很忙乱;有的孩子原来不怎么发表自己的意见,但做事却很有条理。可见,即便是才六岁的孩子也是千差万别的,做教师的就是要了解他们的差异,因材施教,让每个人都找到自己的位置。
就在这聊天和搬书发书的过程中,教师一直心里存着发现的念头,还存着一个尽量让孩子自己说自己做的思想,如此一个上午差不多了过去了。教师心里也大概有了底。当然,这只是初步了解。
二、大面积撒网
要营造出自主合作学习的氛围“领头羊”是非常重要的。一个班级需要几个“领头羊”?谁适合做“领头羊”?
“领头羊”越多越好,因为最后我们的自主学习每个人都是自己的“领头羊”。只是现在刚开始,需发挥榜样作用,然后朝着终极目标一步一步迈进就是了。
谁适合做“领头羊”,这一靠发现,二靠培养。那就从做小老师开始吧。一周五个学习日,五个早晨的晨读都安排不同的人。每个早晨安排一人带读,两人督促学习。如此比一个人管到底的方式,得到锻炼的人就多了,而且有竞争力和相互学习的机会。
另外,平时有许多小班干部,但是由于年龄小很多都是虚有其名,而我们不妨做得实在些。我们班每天早操后安排了一个晨会时间,这个时间就是各班干部汇报昨天和今天早晨同学们的表现情况,内容涵盖地面卫生保洁、放学后抽屉的清理、课间文明休息、出操时教室内桌椅摆放、出操时的快静齐等。每个人负责一个项目,做好记录,并且给各小组评分。每天每项总分为5分,该小组有一人做错就扣1分,完了还要在早晨公布结果。
还有就是小组长的设置了。到了一年二期,六人学习小组已经形成,每个组设置一个正组长,一个副组长。当正组长已经能够非常娴熟地组织本组同学学习后,副组长要出来撑头了。至于对副组长的培训就交给正组长了,告诉他们副组长若是表现优秀,就是正组长培训得好。
三、让火种成燎原之势
找到火种,还得让其热烈地燃烧起来,并且使其光与热映照得更宽广,最终成燎原之势。那对还是奶声奶气的一年级孩子又该怎么做呢?
成人上岗尚且需要培训,何况是一年级的孩子。所以,一旦选出人来后,要用简单的方法教给孩子,其负责的工作应该怎么做。比如说,组织小组合作学习就牵涉到明确目标、任务分配、小组演练、重点帮助等环节,怎么让孩子明白做法呢?照本宣科肯定不行,唯有体验!我就是把所有的学习小组长留下临时成立一个小组,由我做小组长来学习某个内容,把上面一个一个环节过一次,还可以讨论。然后,再让小组长代表来带着大家来学,再各自演练。这中间,需要强调的是小组长一定要大声、自信。如此,才能让组员信服,并受到感染。像这样的培训应该是经常有的,课堂上发现了什么问题,及时小结,短则几分钟,长则用一个课时来强调训练。再比如,晨会课如何站在台上小结自己负责的内容,事先都是要有训练的。起初,甚至要给稿子,但到后面一定要强调个性。
培养出第一批班干部,还不能就此打住,我们还有一个任务——传播。前面讲了学习小组长要培养副组长,这后面的晨会汇报,也是要求原来负责的孩子自己物色一个接班人加以培训。自然,接班人优秀就说明了第一批的更优秀。到一定时间,第二批再带第三批,如此几轮下去,班上同学就基本涵盖了。
自主合作 学习组长 班级管理
“星星之火,可以燎原”——对这句话我们再熟悉不过了。这句话用在培养一年级孩子的自主合作学习的培养上,也是再恰当不过。小组合作学习,学习小组长的培养非常重要。一个班级的走向如何,往往跟这小组长的带动有极大的关系。他们就是火种。作为教师,我们要能找到火种,并想办法使得火种成燎原之势。
一、在观察中发现
我第一次走进一(3)班教室,就用探寻的目光在那几十个娃娃里寻找火种。我边跟孩子们聊着新学校,做几个规则训练(如上课铃响怎么做),边观察谁的注意力集中,谁说话比较有条理,谁声音响亮自信。在这个环节冒出头的是快热型的,性格比较外向的那种。在这个过程中,我选出可以带队的人,因为他声音响亮,腰板也直。同时,也物色到可以做新书整理的人。
做了规则训练以后,该是搬新书发新书了,这个过程要求全部参与。一个班级49人,排成两队,去统一地方去领书,每个人拿一小叠排队回教室。我选出刚才表现比较能干的两个学生在前面走,把大家带到教室,让同学们把书送到讲台上。最重要的是,把同一种书堆成一叠,并且这么多书要尽量充分利用讲桌的桌面。我则在一旁观察,我发现有些孩子把书随便往讲台上一放就走了;有些孩子会在讲桌上寻找同类的书籍,然后放上去;还有些孩子,把自己手上那叠书放上去后,他还会看叠得是否整齐,平稳。在这个过程中,我物色到一会儿可以来发书的人。
书全部领回了,首先是我来发语文书。我先做一个示范:数好第一组人数,拿出相应数量的书本,放在第一个人的桌子上,然后,请他们一个个往后传。然后是第二组。轮到第三组了,就问询谁能像老师那样来发书。随后几个小组都分别另外请人来发。每次发完一个组后,我们都有评价。当语文书发完后,就开始要求一个人负责一种书的发放。老师则站在一旁给予必要的帮助,并寻找火种,看谁做事比较有条理性。在这过程中,我发现有些孩子说话很大胆,但真的动手却很忙乱;有的孩子原来不怎么发表自己的意见,但做事却很有条理。可见,即便是才六岁的孩子也是千差万别的,做教师的就是要了解他们的差异,因材施教,让每个人都找到自己的位置。
就在这聊天和搬书发书的过程中,教师一直心里存着发现的念头,还存着一个尽量让孩子自己说自己做的思想,如此一个上午差不多了过去了。教师心里也大概有了底。当然,这只是初步了解。
二、大面积撒网
要营造出自主合作学习的氛围“领头羊”是非常重要的。一个班级需要几个“领头羊”?谁适合做“领头羊”?
“领头羊”越多越好,因为最后我们的自主学习每个人都是自己的“领头羊”。只是现在刚开始,需发挥榜样作用,然后朝着终极目标一步一步迈进就是了。
谁适合做“领头羊”,这一靠发现,二靠培养。那就从做小老师开始吧。一周五个学习日,五个早晨的晨读都安排不同的人。每个早晨安排一人带读,两人督促学习。如此比一个人管到底的方式,得到锻炼的人就多了,而且有竞争力和相互学习的机会。
另外,平时有许多小班干部,但是由于年龄小很多都是虚有其名,而我们不妨做得实在些。我们班每天早操后安排了一个晨会时间,这个时间就是各班干部汇报昨天和今天早晨同学们的表现情况,内容涵盖地面卫生保洁、放学后抽屉的清理、课间文明休息、出操时教室内桌椅摆放、出操时的快静齐等。每个人负责一个项目,做好记录,并且给各小组评分。每天每项总分为5分,该小组有一人做错就扣1分,完了还要在早晨公布结果。
还有就是小组长的设置了。到了一年二期,六人学习小组已经形成,每个组设置一个正组长,一个副组长。当正组长已经能够非常娴熟地组织本组同学学习后,副组长要出来撑头了。至于对副组长的培训就交给正组长了,告诉他们副组长若是表现优秀,就是正组长培训得好。
三、让火种成燎原之势
找到火种,还得让其热烈地燃烧起来,并且使其光与热映照得更宽广,最终成燎原之势。那对还是奶声奶气的一年级孩子又该怎么做呢?
成人上岗尚且需要培训,何况是一年级的孩子。所以,一旦选出人来后,要用简单的方法教给孩子,其负责的工作应该怎么做。比如说,组织小组合作学习就牵涉到明确目标、任务分配、小组演练、重点帮助等环节,怎么让孩子明白做法呢?照本宣科肯定不行,唯有体验!我就是把所有的学习小组长留下临时成立一个小组,由我做小组长来学习某个内容,把上面一个一个环节过一次,还可以讨论。然后,再让小组长代表来带着大家来学,再各自演练。这中间,需要强调的是小组长一定要大声、自信。如此,才能让组员信服,并受到感染。像这样的培训应该是经常有的,课堂上发现了什么问题,及时小结,短则几分钟,长则用一个课时来强调训练。再比如,晨会课如何站在台上小结自己负责的内容,事先都是要有训练的。起初,甚至要给稿子,但到后面一定要强调个性。
培养出第一批班干部,还不能就此打住,我们还有一个任务——传播。前面讲了学习小组长要培养副组长,这后面的晨会汇报,也是要求原来负责的孩子自己物色一个接班人加以培训。自然,接班人优秀就说明了第一批的更优秀。到一定时间,第二批再带第三批,如此几轮下去,班上同学就基本涵盖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