盛世峰会 山高水长

来源 :赢未来·学校品牌管理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mengdewei6677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2016年12月9-11日,第十三届全国学校品牌大会在广州召开。来自全国各地的1000多名教育厅局级领导、校长、专家学者参加了会议。
  “全国学校品牌大会”被誉为中国教育界的“博鳌论坛”,于每年12月初举行,已成功举办了12届。今年大会由广州市教育局鼎力支持,《学校品牌管理》杂志联合永博明教育研究院、中山大学附属学校、罗浮山国学院附属中学、广州学园设计公司,在历史悠久的岭南最高学府中山大学梁銶琚堂举办。
  出席大会开幕式的领导与嘉宾主要有:中国教育学会原常务副会长郭永福,广东省政府原副秘书长、省教育厅原厅长、广东政协常委江海燕,广东省教育厅副巡视员陈健,广州市教育局原局长叶世雄,中山大学校长助理程焕文,中山大学总务处处长李明章, 中山大学教授、博导、广东教育学会副会长冯增俊,广东省教研室原主任、广东教育学会副秘书长白平, 中国教育学会家庭教育分会副会长、原广州市教科所所长熊少严等。北京师范大学教授安文铸担任大会首日主持。
  中国教育学会原常务副会长郭永福在大会开幕词中指出,要以学生发展核心素养为指导,不断深化课程改革,用核心素养这个新的支点,撬动知识体系的重构;掌握核心素养这把钥匙,解开困惑我国基础教育多年的枷锁。他表示全国学校品牌大会围绕学校品牌建设与管理这个中心,多年来坚持研究我国教育改革与发展的重大理论问题和实际问题,努力为教育行政部门的建设、学校的改革与发展、校长与老师的专业提升而服务,深受教育市场的欢迎,全国学校品牌大会自身也已成为著名品牌。
  广东省政府原副秘书长、广东省教育厅原厅长、广东政协常委江海燕在致辞时表示,课程改革要密切联系学生成长实际,密切联系经济社会发展;要根据学生不同的心智发展阶段合理设置课程;要坚持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大力开设特色课程。她指出,第十三届全国学校品牌大会的召开,将大力推动课程改革,实现课程在理论与实践层面的创新。
  第十三届全国学校品牌大会以“好课程成就好品牌”为主题,连续三天紧扣“课程改革”这一关键词,深入探讨“好课程”的定义和标准,以及“如何通过好课程成就学校品牌”等核心问题。
  大会上,主题演讲的专家有:北京师范大学教授、著名课程专家刘坚,著名教育专家、华东师范大学教师培训学院院长周彬,全国名校长、贵州大学校长郑强,著名学者、原广州市天河区教育局局长柳恩铭,华南师范大学未来教育研究中心主任焦建利,安徽省教育项目管理中心主任助理、高级研究员彭志新,《学校品牌管理》杂志总编王永江等。
  重庆市谢家湾小学校长刘希娅、北京十一学校副校长周志英、无锡市凤翔实验学校校长许昌良、中山大学附属中学校长廖珂、四川省成都市泡桐树小学副校长陈铁军、罗浮山国学院附属学校执行校长李秀伟等多名一线教育管理者,则分享了他们学校的课程改革经验。
  活动现场,除了专家、校长的主题报告外,还举办了一场别开生面的“广东VS山东(核心素养)对话论坛”。论坛由全国著名学校策划专家、上海十佳青年校长郑杰主持。山东校长团由山东省济南市育贤教育集团理事长郭道春、济南市第十四中学校长杨荣耀、济南市育秀小学校长张立等组成。广东校长团由广东省广州市黄埔区怡园小学校长袁超、北大附中为明广州实验学校校长王礼维、番禺区市桥中心小学校长柯中明、广州市江南外国语学校校长郑泽茹等组成。南北校长团围绕课程建设的主题,畅谈核心素养的理解与落实,将大会气氛推向高潮。
  大会首次发布了由《学校品牌管理》杂志采编部制作的《中国十大课程改革典型报告》,对广东、山东、北京、上海、重庆等教育“高地”的课程改革先进学校经验进行了集中展示。
  除了在会场中聆听经验的分享,部分代表也参加了中山大學附属中学校园观摩学习活动,感受名校的课程构建和校园文化。
  会上,《学校品牌管理》杂志编辑部还向新加盟的理事单位颁发了证书,并面向新、老理事单位及现场订阅杂志者开展了抽奖活动。
  “学校品牌建设,包括我们的教育理想与追求也是一场马拉松比赛。我们希望每一年都能在这个时刻回到学校品牌大会,一起重温我们的教育理想与追求,也希望在下一届全国学校品牌大会上发现更多教育人的精彩。”在当天主持人、广州市铁一中学校长助理梅杰的欢送词中,为期三天的第十三届全国品牌大会圆满落幕。让我们共同期待必定更加精彩的第十四届全国学校品牌大会。
其他文献
山东省诸城市教育局副局长邓铁兵  这是我第三次参加全国学校品牌大会了,此次同行的校长中有参加过第十一届的,也有第一次来的。我们都认为这个活动组织得很好,请来的专家既有大师级的,理论水平高,又有实干型的,接地气。这些对我们的工作很有指导意义,不愧是教育界盛会!  湖北省襄阳市樊城区牛首中心小学校长李宇  “十三品”用海量事例告诉我们:教育,是通过我们开发自己的“产品”——课程,为学生提供服务。教育演
期刊
自首届中国教育装备展示会举办以来,这个教育装备行业的第一品牌盛会已经走过了36年的风雨。2016年11月19至21日,由中國教育装备行业协会主办、由广西教育厅、南宁市人民政府承办的第71届中国教育装备展示会在南宁国际会展中心成功举办。  作为我国教育领域最具影响的专业品牌行业展会,展示会始终坚持着“展示、交流、合作、发展”的主题。36年来,展示会参展企业从最初的几十家发展到本届的千余家,从最初的摊
期刊
核心素养,可谓近来教育热词之一。我们有幸在第十三届全国学校品牌大会上听了北京师范大学教授、特约国家督学、中国基础教育质量检测协同创新中心首席专家刘坚关于核心素养的主题报告。  刘坚从最新一轮PISA报告和北京大学心理健康教育与咨询中心副主任徐凯文博士的文章《当代学生的空心病》切入“核心素养”话题,认为“我们的教育到底是培养什么样的人”是为教育者要思考的。  核心素养教育的全球经验  刘坚介绍:对于
期刊
发生在校门外的问题,如接送孩子上下学的家长问题,学校也应予以关注。  良好的家校關系能够推动学校教育向前发展,热衷于教育事业的社会各界人士也在营造与维护这一关系上做了很多努力。据《重庆晨报》报道,重庆市永川区人大代表赵华东(企业家出身)的提案是在当地的某两所学校周边修厕所,为其走访选民时所得,旨在方便几千名接送孩子上下学的家长,并改善城市风貌。就我看来,这是一个很有意思的提案,或许可以给予大家新的
期刊
参观一所品牌学校,我们主要从什么角度去考察?  时下,考察学习品牌学校正在成为校长和教师们的重要活动。那么,参观学习一所品牌学校时,我们主要从什么角度去考察?  角度一:看學校发展目标定位  在这样一个资讯爆炸、泥沙俱下的时代,一个校长没有判断力就等于没有了品牌生存的土壤,成就一个品牌取决于校长的眼光有多高。所以,一所学校的发展目标定位蕴含了校长对学校历史传统的把握、对学校现实状态的理解和对学校未
期刊
李兴植,男,1954年出生,中共党员,历任国家教委机电设备进口办公室主任、国家教委条件装备司副司长、中国教学仪器设备总公司总裁,现任中国教育装备行业协会副会长。  2016年11月19至21日,由中国教育装备行业协会主办、广西教育厅、南宁市人民政府承办的第71屆中国教育装备展示会在南宁国际会展中心成功举办。《学校品牌管理》杂志以参展商的身份参加此次展示会,并对中国教育装备行业协会副会长李兴植进行专
期刊
一个人可以不美丽,但绝对不可以不整洁。  人际交往中,每个人的容貌都会引起交往对象的特别关注,所以每个人都力图给对方留下良好的“第一印象”。虽然我们反对以貌取人,但在现实生活中,恰当得体的仪容修饰是一个人道德修养、审美情趣、精神状态以及行为规范的体现,既能够显示自己的自尊自爱, 同时赏心悦目的形象也是对交往对象的尊重。教师作为为人师表的模范,对仪容有较高的要求。  仪容一般指人的外貌或容貌,包括一
期刊
一百年來,我们曾向日本、德国、美国、前苏联学习,甚至照搬其教育模式。而近三十年来,中国经济发展走出了自己的路,为世界经济贡献了中国经验和中国模式。  可以说,中国特色成就了中国经济发展,放之教育亦准。不论是广州,还是重庆的学校特色发展,都是为了寻找学校优势,找准学校发展支点,构建学校发展策略,用学校愿景动员全体师生为之奋斗,成就学校品牌!  要知道,西方是个人主义国家,而中国是家庭主义国家。中国教
期刊
STEAM教育是融合了科学、技术、工程、艺术、数学等领域的综合实践活动课程,而创客教育是培养跨学科解决问题能力、团队协作能力和创新能力的一种素质教育。两者在跨学科融合、创新、协助及实践上有许多相通之处,国内不少学者认为,STEAM教育就是创客教育的起点。  在第十三届全国学校品牌大会上,安徽省教育项目管理中心主任助理、高级研究员彭志新以大量材料简易、操作简单、趣味性强的案例展示,改变了很多与会代表
期刊
我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已走过了15个年头,正在逐步走向深入。继教育部2012年颁布义务教育课程标准(2011版)后,近两年“核心素养”一词又登上教育的流行语排行榜。无论是“课程标准”还是“核心素养”,主要都是针对学生培养而言,无疑是课程改革的重要内容。众所周知,教师的素养决定着学生培养的质量,某种意义上说,教师队伍的整体素质决定了课程改革的成败。因此,针对教师培养、培训的“课程改革”同样不能忽视。近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