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家长修厕所

来源 :赢未来·学校品牌管理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anqingna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发生在校门外的问题,如接送孩子上下学的家长问题,学校也应予以关注。
  良好的家校關系能够推动学校教育向前发展,热衷于教育事业的社会各界人士也在营造与维护这一关系上做了很多努力。据《重庆晨报》报道,重庆市永川区人大代表赵华东(企业家出身)的提案是在当地的某两所学校周边修厕所,为其走访选民时所得,旨在方便几千名接送孩子上下学的家长,并改善城市风貌。就我看来,这是一个很有意思的提案,或许可以给予大家新的启发。
  在学校周边修厕所的必要性
  很欣喜地看到,一些学校为方便家长接送孩子着想,在校门外设置了等候区,并配上长椅、遮阳棚。那么,除此之外是否还需要给家长修厕所呢?有人说,学校放学时间固定,家长不至于等候很久,没有必要在学校周边建厕所。但据赵华东的现场调查结果显示,“很多孩子都是爷爷奶奶负责接送,而且他们家离学校至少也要步行20分钟,这么长的时间,老年人因为各种身体情况,很有可能需要上厕所。” 另外,老师稍微拖堂或学生放学后在校园里玩耍,都会造成家长等候时间的延长。为了保证学生安全,学校也不方便让家长进学校上厕所。如此看来,在学校周边修厕所还是有必要的。当然,不是要求每所学校都这样做,但作为一校之长,理应有主动地了解家长需求的意识,然后牵头或配合论证相关工作的必要性和可行性。
  或是校园厕所革命新要求所在
  正如《庄子·知北游》所说:“道在屎溺,吃睡皆禅。”若一所学校能关注到家长接送孩子时的如厕问题,那么这所学校在家长眼里,应是一所可以放心交付孩子的学校,其品牌也闪烁着智慧的光芒,得以口口相传。《学校品牌管理》总编王永江很早就呼吁学校进行厕所革命,就如今来看,这一革命不但要在校园里提供干净、舒适、有文化的厕所,或许还要为校门外的家长提供如厕便利。
  学校应主动出击
  学校具有强大的文化辐射力,不夸张地说,它应对所在社区的精神文明建设起引领作用。回头看看赵华东的实地调研,“有些来接送孩子的家长忍不住了,就跑到学校对面空地围墙里面去上,但是这样既不方便又不雅观”,学校就不应为此做点什么吗?
  对于在学校周边修厕所的提案,校长不应受限于经费而不予考虑,可以尝试联系社区与相关企业协作解决,如设置可移动厕所。至于规划中的学校与社区,则可以未雨绸缪,把学校周边厕所的修建转化为具体行动。
其他文献
招生要打破一成不变的套路,才能让学校品牌走得更远。  学校要更好地招生,关于品牌的宣传很重要。打破常规,创新策划,将招生融入到学校日常活动之中,或许效果更明显。  送贺卡 收集名单  学校要招生,首先必须要有足够多的潜在生源。如何收集到潜在学生的信息?可以把在校学生作为切入口。  学生之间都喜欢互送礼物,学校可以抓住这种交际需求,通过免费为学生寄送定制贺卡,获得精准目标人群(学生的朋友)的名单。例
期刊
家庭教育是学校教育、社会教育的基础,是人生的教育起点,更是社会的基石。中共中央总书记习近平曾多次指出要重视家风、家教、教训、家庭建设,指出家庭教育在国家发展、民族进步、社会和谐中具有重要作用。  然而,随着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国人却沦陷于应试教育怪圈,把成绩当成了教育考核的硬指标。许多家长更是把教育责任全部推给学校,导致家庭教育缺位,教学效果5+2<5甚至5+2=0。在此背景下,广州广德信息科技有
期刊
读过鲁迅先生小说《风波》的人,大概都会记得那位整日喟叹着“一代不如一代”的、令人避之惟恐不及的老太太。在她的心目中,年轻时“天气没有现在这般热,豆子也没有现在这般硬”,其满心眷恋的都是过去的好时光。从老年人的怀旧中,我们总能够体味出一种淳朴而美好的东西,正渐行渐远离你我而去。  当我步入中年,在应付完一天纷乱冗杂的工作后,总爱静坐于书房或是半躺在床上。每当这时,总是会想到自己的中小学时代,想到自己
期刊
如果您还不了解这是怎么一回事,麻烦放寒假时给自己补补课。  “中关村二小事件”将是中国学校品牌的一个转折点,新型的家校关系需要重新构建。  80、90后家长的权利意识、个性主张与以前的家长完全不同。尽管此次舆论大爆发与媒体所抓的“校园欺凌”热点有关,或许也与“罗尔事件”之后,亟需推出另一个高潮点来撩拨公众有关。中关村二小被聚焦点火,网民的热烈参与更甚。  实际上,中关村二小只是我国成千上万所存在着
期刊
教学活动本身的美感充分显示出来,教学活动也被赋予了人生意义。  北京师范大学教授檀传宝在谈到教学美学观时曾提到,“它试图提升教育及其对象的精神世界,使教育活动本身成为一种人生境界的达成过程,使教育活动的主体和对象都在人生上实现超越。”  我校探索“美与创造”的教育实践已有16年,在此课题实践中提出的“审美化教学研究”,以美育推动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创造能力和艺术修养,让学生把成就感和积极性迁移到文
期刊
与河北省邯郸市职教中心校长许克亮面对面  邯郸,地处晋冀鲁豫四省交界,四通八达,自古便是兵家必争之地,著名的刘邓大军即诞生于此。在中国历史中,邯郸经历着寒来暑往、岁月更替,承受着春秋战国直至近现代抗日、解放战争等众多战役的往复碾压,三千年来从未更名。  就在这座有着三千年历史的品牌城市中,邯郸市职教中心自2013年至今,经历了一场不见硝烟的品牌拯救战。在这一过程中,邯郸市职教中心以管理思想创新,将
期刊
与外界沟通交流,在自我对照与检视中提升水平。  近年来,各地之间的校际互访活动日益頻繁,有力地促进了各校之间共享办学经验和成果,对于学校教育的健康、快速发展大有裨益。  就接待学校而言,通过向来访学校代表介绍办学经验和成果,不仅拥有了充分展示办学特色的机会,有利于提升学校的社会知名度,而且这一接待的过程是反思自身工作的过程,将促进下一步发展。因此,如何更好地接待来访学校代表,是一个值得研究的课题,
期刊
山东省诸城市教育局副局长邓铁兵  这是我第三次参加全国学校品牌大会了,此次同行的校长中有参加过第十一届的,也有第一次来的。我们都认为这个活动组织得很好,请来的专家既有大师级的,理论水平高,又有实干型的,接地气。这些对我们的工作很有指导意义,不愧是教育界盛会!  湖北省襄阳市樊城区牛首中心小学校长李宇  “十三品”用海量事例告诉我们:教育,是通过我们开发自己的“产品”——课程,为学生提供服务。教育演
期刊
自首届中国教育装备展示会举办以来,这个教育装备行业的第一品牌盛会已经走过了36年的风雨。2016年11月19至21日,由中國教育装备行业协会主办、由广西教育厅、南宁市人民政府承办的第71届中国教育装备展示会在南宁国际会展中心成功举办。  作为我国教育领域最具影响的专业品牌行业展会,展示会始终坚持着“展示、交流、合作、发展”的主题。36年来,展示会参展企业从最初的几十家发展到本届的千余家,从最初的摊
期刊
核心素养,可谓近来教育热词之一。我们有幸在第十三届全国学校品牌大会上听了北京师范大学教授、特约国家督学、中国基础教育质量检测协同创新中心首席专家刘坚关于核心素养的主题报告。  刘坚从最新一轮PISA报告和北京大学心理健康教育与咨询中心副主任徐凯文博士的文章《当代学生的空心病》切入“核心素养”话题,认为“我们的教育到底是培养什么样的人”是为教育者要思考的。  核心素养教育的全球经验  刘坚介绍:对于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