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提高中等职业学校《基础会计》课程教学质量

来源 :考试周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astle061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中等职业学校学生生源质量、基础较差,学习态度、兴趣相对不高,而《基础会计》是会计专业学生所接触到的第一门专业课程,学习的效果直接影响到后续的《财务会计》、《成本会计》等课程的学习。所以,如何将学生引入门,让学生摆脱枯燥、乏味、理论性较强的学习,掌握住基本知识和技能,为以后进一步学习其它专业课程打下基础,是摆在我们面前现实而又亟待解决的问题。为此,在教学过程中,我作了如下尝试,收到了较好的教学效果。
  一、确定好培养目标
  中等职业学校面对的是一批接受能力不强、缺乏社会经验的学生,而会计专业所学的内容其理论性、实践性、操作性都比较强。与高等学校相比较,我们的定位应该是要求学生具有会计岗位所需要的基本理论知识,良好的会计职业道德,以及熟悉相关的法律、法规,以市场需求为原则,重视学生的实践水平,着重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从而更快、更好地适应社会,适应用人单位的要求。
  二、重视学生的第一堂课
  《基础会计》课程学好了,能为其它专业课程的学习打下良好的基础。教师应重视第一堂课,备好第一堂课。
  (一)明确学习目标
  教师可以首先向学生介绍会计工作的重要性、毕业发展的方向,目前市场对会计人员的需求状况,等等,然后根据学生的具体情况,指出会计人员应该具备怎样的职业素养和专业技能,以及将来发展的方向,告诉同学们今后从事会计工作必须考取会计证,并指出,参加国家会计资格考试可以取得助理会计师、会计师、高级会计师等资格,给学生一个明确的学习目标,激发学生积极向上的热情。
  (二)对所学课程内容的介绍
  会计,对于初学者来说概念比较抽象,可以举一些学生身边的例子,如:家庭日常的开销要算收入费用账,对于贵重物品算固定资产账,在建筑房屋时需要核算成本,等等,让学生体会到在我们的生活中处处有会计,会计处处存在,我国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必然需要更多的会计人员,从而让学生明白自己在校的学习任务是什么,并根据自身的经验告诉学生这门课程它所包含的内容,重点、难点在哪,如何学,每一步应怎样学,怎样做,怎样配合老师,以达到最佳的效果。
  (三)激发学生对本专业的热情
  可以举一些学生熟悉的例子,比如说我校优秀毕业生的就业情况,成功会计人员的案例,等等,让学生感受到会计人员所肩负的神圣使命,体会到会计人员的地位及良好的发展前景,从而激发对本专业的热爱,树立将来要当会计的理想。
  除此之外,想要达到良好的效果,专业教师必须提前做好充足的准备工作,做到课前收集大量资料、课上讲解、课后布置相关作业,让学生充分理解课堂内容,牢记课堂知识。
  三、对于教学过程的改革
  (一)使用多媒体进行教学
  我们在强调培养学生实践性的同时,也不能忽略对理论知识的传授,增强学生们动手能力的前提是让他们有更扎实的理论基础。而会计的授课内容很抽象、枯燥,基本上采用文字讲解的形式,使学生理解、接受起来比较困难,而利用多媒体进行教学则可以形象、直观、生动地将授课内容呈现给同学们。比如:在讲凭证、帐簿的种类、填制时,由于凭证的种类繁多,账页格式多、填制审核过程繁琐,教师不能一一在黑板上进行演示,单用语言讲解又过于抽象,如果运用多媒体显现出具体的格式进行讲解,学生们对于新鲜形式就会有深刻的印象,同时也能加深理解。
  (二)采用多种教学方法
  1.先易后难,将学生领进门。
  中等职业学校的学生本身学习兴趣就不高,如果按照教材的章节来讲,学生们对于抽象的知识理解起来就比较吃力。可以把教材的顺序作部分调整,先介绍经济业务发生之后,会计人员如何记帐,然后逐步引入一些概念和专业术语,这样可以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增强学生学习的自信心。
  2.教师做为学生学习的引导者。
  教师不仅是知识的传授者,而且是学生学习的引导者。在我的课堂上,学生不必举手、不必起立,有疑议可以提,我则有问必答。针对于某一堂课我会让学生们自学,然后采取提问题的形式让同学们回答,或者采用“今天我值日”的形式,由值日生当老师进行课堂内容的讲解,然后我对于学生的回答用激励和肯定的语言进行评价,不足的地方给予补充,让学生们在学习的过程中体验快乐,寻找自信。
  3.设置情景教学。
  在学习过程中如果单纯依靠老师讲解,学生想象,很难达到良好的学习效果,如果让学生们置身于真实情境中,则会更好地加深同学们的记忆。例如在讲凭证时,可以带领同学们到会计模拟实验室进行参观,使学生们对于凭证的填制内容、样式有初步的了解,再加上老师课堂上的细致讲解,他们会更快、更准确地掌握凭证的种类和填制方法。
  4.加强实训,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
  当前用得最多的会计实训是针对每一门课程进行的单项模拟操作实训和针对本专业课程进行的综合实训。
  单项模拟实训是根据某一章节的内容进行的会计实践训练。比如:在讲到记帐凭证时,可以提供一些相关的原始凭证,让学生在会计模拟实验室根据这些凭证,完成记帐凭证的填写、鉴别、审核,这样既可以使学生更好地理解问题,又可以发现问题,使得理论知识更具直观性。
  综合模拟实训是对学生呈现某一企业在特定会计期间内比较完整的原始资料。学生根据所提供的经济业务进行模拟练习,建帐、填凭证、登记各种明细账和总账,编制会计报表。它涵盖的内容比较全面,综合的课程较多,仿真性强,既可以锻炼了学生学以致用的能力,又可以提高学生的职业判断能力。
  同时,有条件的话还可以带领同学们到企业进行参观,让学生了解一些企业的生产流程、业务内容,了解从原始凭证到会计报表的整个核算过程,这样学生所学的理论就与实际结合起来了,所接受的将不再是抽象难懂的知识,通过实训还能提高学生们的动手能力。
  5.注重对教师的培养。
  随着会计方法、法规的不断更新,教师应不断地学习,掌握最新的会计知识和技能,还可以通过说课比赛等形式,以老带新,以新促老,让青年教师在实践中得到锻炼,提高教学水平。同时,还应鼓励教师走出去,到企业去实习,建立教师实践基地,使他们掌握最前沿的会计知识和经验,以全面提高教师队伍的整体水平和素质,使他们具有较强的创新能力和意识。
  总之,想要提高中等职业学校《基础会计》课程的教学质量,必须改变教学模式、教学手段和方法,更新教学理念,将多媒体教学和实践性教学融入进来,这样不仅可以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和兴趣,而且可以提高学生们的动手操作能力,从而适应时代的发展满足用人单位的需求。
其他文献
摘 要: 创造是艺术乃至整个社会历史发展的根本动力,是艺术教育功能和价值的重要体现。本文针对如何在小学音乐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造能力进行了探讨。  关键词: 小学生音乐教学 创造力 培养    音乐本身就需要丰富的想象力和创造力,如果有意识地运用它来培养学生的创造力,学生就会在获得大量音乐知识的同时,发挥自己的创造才能。那么,如何在小学音乐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造能力呢?我作了以下探究。  一、利用音乐
摘 要: 音乐是情感的艺术,比其他艺术更能直接有力地进入人的内心世界,而音乐情感的载体是音乐语言,它通过旋律、节奏、和声、音色等表现手段在音响的流动中表现出来。本文在论述了音乐教育与情感教育相结合的基本原则的基础上,具体阐述了如何在中职音乐教育中实施情感教育。  关键词: 中职音乐教育 情感教育 基本原则 实施    一、音乐教育与情感教育相结合的基本原则  1.智力发展与情感培养相促进的原则  
摘 要: 实施以生为本的教学是提高心理学教学实效的必由之路。教师要重视学生的主体地位,善于发现学生的价值,挖掘学生的潜能,培养学生的个性。作者结合中师心理学教学实践,探讨了实施生本教学的途径和方法,以及对教师的要求。  关键词: 心理学教学 生本教学 途径和方法 教师要求    当前,在观念上我们都认同学生是学习的主体,但在具体教学时我们则怀疑学生的能力,不放心让学生做主。尤其是心理学,这门学科对
所谓情感,是人对客观事物的心理体验,是一个复杂的心理过程。情感体验有积极方面与消极方面之分;我们探讨情感教学是着重探讨积极的情感在教育教学中的应用问题。情感教学既可以作为一种重要教育教学方式,达到“育人育心”的教育目的,又是我们从事音乐教育的目的所在,即达到美育的教育目的。因此,鉴于音乐艺术本身的特点及音乐教育的目的,探讨音乐教育中的情感教学问题,显得十分必要并且有着十分积极的意义。  一、情感教
  冠心病是危害人类健康的主要疾病,其最主要的死亡原因是急性心肌梗死。在西方世界工业化国家由于冠状动脉疾病死亡的人数大约占所有死亡人数的三分之一,而几乎所有的老年
进入二十一世纪,知识更新日益加快,衡量一个人素质的主要标准不再仅仅是他占有的知识。国内外学者指出:一个人在未来社会必须通过教育拥有三张“通行证”,即学术通行证、职业通行证、事业心和开拓技能的通行证。新世纪更加强烈地呼唤创造性思维的培养,呼唤学生发挥主体作用,提高能力,学会学习。所以,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是当代基础教育的核心理念,是实现科教兴国及可持续战略的前提。教育工作者承担着面
我们日常的教学活动,是一种多学科互动促进的过程。要想使一个班集体的教学活动有序开展,全面促进学生学好每个基础学科,就必须处理好组成教学过程的各学科的关系。若某学科或某些学科的教学相对于其他大多数学科来说占有绝对优势的话,就不利于创造和谐的教学环境。每一学科的教学都是为了学生的发展,我们应给学生营造一种各学科和谐发展的学习环境,从而使学生全面、健康成长。  一  学生的时间精力是有限的,他们对某些科
摘 要: 启发性原则源远流长,在今天的教学中备受推崇。为了更好地贯彻这一原则,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应注意将目标性与有的放矢、适度性与循序渐进、全面性与因材施教、适时性与因势利导等相结合。  关键词: 启发性教学 教学原则 思维能力    启发性原则是重要的教学原则之一,它源于我国古代孔子所说的“不愤不启,不悱不发,举一隅不以三隅反,则不复也”。华罗庚、苏步青都采用启发式指导教学,促进了知识学习和智
小学《科学课》是一门科学启蒙性学科。课程标准强调以科学探究为主组织教学,它不仅通过教学目标、具体内容标准与科学教学活动的类型和设计等形式增强了科学探究的可操作性,而且明确告诉教师,科学素养是无法像知识那样直接“教”给学生的,必须通过组织科学探究活动,让学生主动参与活动的过程,获得感受。无论是获得知识、探索真理,还是发展能力,都离不开探究行为和探索精神。因此,小学科学教学方法应体现以科学探究为核心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