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勿以善小而不为,勿以恶小而为之”——浅谈党员领导干部防微杜渐的重要性

来源 :神州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qingmeizhujiulyx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党的十七届四中全会审议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党的建设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提出建设马克思主义学习型政党的要求。其中提到要加强党的优良传统教育和思想道德建设,引导广大党员干部弘扬艰苦奋斗和无私奉献的精神,培养健康生活情趣,遵纪守法,廉洁奉公。在新时期,胡锦涛总书记多次深刻阐述加强领导干部党性修养、树立和弘扬良好作风的重大意义。为各级党员干部锻造坚强党性、锤炼良好作风指明了方向。加强干部作风建设是一项长久的事情,防微杜渐,不能一蹴而蹴。在抓干部作风建设方面,当从以下几方面思考。
其他文献
上面的案例不是个别现象,现在教师很少理解校长的良苦用心。这是为什么呢?问题的成因在哪儿呢?笔者认为根源主要在教育内容和方式上。当下师德教育更多是宣读文字和榜样报告,缺少宽松和谐的引导,缺少心灵自省自发的成长。笔者作为普通教师,认为解决这个问题的路径应该是:师德建设与教师专业化发展两条线相互融合,形成合力。只有这样才能让教师寻找到幸福的彼岸。  一、让师德具体而微,尊重师生生命  现在我国颁布的《中
所谓校本课程,即以学校为本位、由学校自己确定的课程内容及实施策略。目前我国的校本课程可以分为两类:一是使国家课程校本化、个性化,即根据办学理念通过整合、补充、拓展等方式,对原有课程进行再加工、再创造,使之更符合学生、学校的特点和需要;二是本校设计开发新课程,即在对学生的需求进行科学的评估,并充分考虑学校课程资源的基础上,开发旨在发展学生个性特长的、多样的、可供学生选择的新课程。任何一门具体校本课程
记得在读小学的时候,常常听人们把教师誉为“红烛”“春蚕”“人类灵魂的工程师”抑或是“太阳底下最光辉的职业”。时隔30年,当我在教师岗位上工作了16年之后,恍然发现教师形象不知何时已经褪去了光环。如今在人们眼里,教师只是一个庞大的职业群体,是一种谋生的手段,和别的职业并没有本质的不同。近年,媒体上屡屡能看到体罚或骚扰学生,招生考试中营私舞弊,收礼或有偿补课,地震中独自逃命等颠覆师表形象的负面报道。尽
艺术史与美学作为学科而言都是独立存在的,但它们之间存在着千丝万缕的关联,可以说是相辅相成的,带着审美的眼光以及人文关怀去研究艺术史将有助于艺术史学科的发展。
众所周知,一所学校的发展是学校各个要素系统有序的变化过程,学校文化在提升学校教育成效、促进学校发展方面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文化立校的根本目的是在先进教育价值观的引领下,发掘并重组各种资源潜力,有力促进整体与个体间的充分、自由、全面的和谐发展。  对一所新建学校而言,在发展初期,当群体之间仍处于相互磨合阶段,学校文化对群体内在价值观的引导,对群体行为的规范,对个体心理的微调,都发挥着显著的作用,并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