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初中语文中的感恩教育

来源 :读写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utiaotiao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感恩是需要我们继承的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也是全人类共同推崇的优秀人生品质。作为人文学科,语文学科在对学生进行感恩教育方面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因此笔者就如何在语文课程中进行感恩教育进行了较为深入的研究和探索。
  关键词:初中语文 感恩教育
  感恩作为人类的基本道德之一,绝不只是对父母的简单回报,它更是人的一种责任意识、一种精神境界的追求。然而,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和受外来多元文化的影响,在今天似乎没有得到太多的传承,更不用说随着时代的发展,不断创新和丰富其内涵了。感恩一词对有些初中生来说已经过时了。在当今的现实生活中,初中生感恩意识正在淡化甚至泯灭,他们不懂得感谢,不愿感激,不会感动,只知道索取,这种与主流价值观偏离的“忘恩”情绪,正成为中学校园里的一股暗流。中学生感恩意识的缺乏,与中学德育落实不够,尤其是忽视感恩教育有关[1]。
  1、感恩教育融会于语文课程的必要性
  1.1继承和发扬中华传统美德需要加强感恩教育
  语文教育负有德育功能,更进一步说,语文教育是人文教育的最主要载体。儒家强调“文以载道”,“文”就是学生学习的“文本内容”,即书本知识,“道”则是课文内容所反映的思想。语文课程标准也提出“在学习语文过程中,培养爱国主义感情,社会主义道德品质,逐步形成积极的人生态度和正确的价值观,提高文化品位和审美情趣”。
  今天,这种传统美德已经有所淡化,因此,我们必须加强感恩教育,继承感恩传统,并把这些美德发扬光大。教师应针对学生感恩的实际现状,充分挖掘和利用传统美德中关于感恩内容的课文、格言、楷模、典故、故事等,通过诵读、表演、辩论等深入浅出的多种形势的教育活动,使学生感受、体会感恩这一传统美德在人生发展中的重要作用,并内化为自己的一种品质,使得这些感恩美德得以传承发展[2]。
  1.2感恩教育是全面实施素质教育和新课程改革的必然要求
  实施素质教育就是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以提高国民素质为根本宗旨,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造就“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德、智、体、美等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素质教育强调不仅要教给初中生科学文化知识,还要培养初中生的综合能力和良好的道德品质。综合能力其中就包括与人和谐相处的能力、团结协作的能力等,一个不懂感恩的人是不可能与人和谐相处的,不懂感恩或者不愿感恩,也是道德品质低下的表现。新一轮的课程改革已经把感恩教育列为思想品德课程教学的基本目标之一。可见,社会的变化、发展,对初中生的思想道德素质提出了新的要求,也对中学德育工作者提出了新的挑战。
  2、初中语文中实施感恩教育的策略
  2.1感恩教育从教师做起,老师要为学生树立榜样
  俗话说:“身教重于言教。”教师的人格无疑会对学生起到一种潜移默化的影响。要教育学生报答父母、报答社会、报效祖国,作为一个教育工作者,就应该严格要求自己,注意时时事事,起到垂范作用。教师本身应该是一个懂得感恩的人,对真理、对人性、对真善美热切地追求,才会在日常生活中以自己的言行潜移默化地让学生学会知恩感恩。苏霍姆林斯基说:“教师必须在不断增长和丰富自己的知识方面成为青年一代的典范。作为教育工作者的教师,应该具备人类的所有优秀品质”, “教师成为学生道德上的指路人,并不在于他时时刻刻都在讲大道理,而在于他对学生的态度,能为人表率,在于他有高度的道德水平。”教师道德水平的高低直接影响到道德教育的质量,在语文教学活动中若教师和学生之间心灵能够沟通与交流,师生之间建立起一种平等、和谐、融洽的情感,那么教学的效果将会更加显著。
  2.2教师的感恩意识的提高是实施感恩教育的关键
  如果希望学生做到懂得感恩,那么初中语文教师应具备落实感恩教育的意识和高度的责任感。无论备课还是上课,语文教师都应该有进行感恩教育的意识。在备课时语文教师就应该考虑如何才能利用我们的课文对学生实施感恩教育,作者写文章是有感而发,有情而作,语文教师在备课中应真正走入作品,理解作品要表达的情感,才能更好地实施感恩教育。在教学中,教师如果认识到培养孩子感恩意识是自己的责任,教育学生为什么要感恩,怎么样去感恩等等。把感恩教育与爱的教育联系起来,让学生形成牢固的感恩意识,那么我们的孩子就会多点爱心,不会那么冷酷无情,我们的社会将会变得更加和谐美好。
  2.3初中语文教师应具备合理的知识结构
  初中语文教师在具备学科知识的基础上,还应具备丰富的心理学、教育学知识,这有助于提高教育教学的效率。教师在教学中展示出来的知识、价值取向、观念、气质构筑成的教师的人格魅力,对培养学生的感恩意识,健全学生的人格塑造有着直接的作用。几千年来,传道授业解惑,是为师之本,但今天已远远不够了。德国第斯多惠说:“教师只有当他自己致力于对他自己的教育和教养时,他才能实在地培养和教育别人。”因此语文教师必须有牢固、扎实的专业知识和严谨的治学态度及其对中国传统文化中儒家思想精华的诠释,了解和把握,并融于自身的教学中去。作为教师,应将儒家的忠孝观注入到课程中,扎根于学生心灵之内,付诸于实践,去震撼学生的心灵。孝顺父母、善待友人、积极入世等是可取的,在感恩意识淡薄的今天,更应该教会学生知恩、感恩、报恩,教会学生如何做人,孝顺父母,尊敬长辈,与自然和谐相处等。
  2.4语文教师应善于捕捉初中语文感恩教育的时机
  语文课程中处处可以对学生进行感恩教育。语文教材包含丰富的传统美德的资源,生活中也有很多感动人心的事例,因此,语文老师一定要深钻教材,研究教材,“吃透”教材,并且还要根据题材课文,有侧重地收集课外事例,用以丰富课堂教学,活跃课堂气氛,这样既开拓了学生的视野,又增添了学生健康的审美情趣,完善自我。
  3、结论
  总之,语文教师只有善于捕捉、创造和利用好各种契机,将感恩教育从课前到课内,再到课外,渗透在语文教学的全过程中,才不会使德育成为空泛的口头说教,从而很好地促进语文知识的学习,使语文学科教学和思想品德教育真正的水乳交融,齐头并进,不断提升学生的人格品位与完善自我。
  参考文献:
  [1]宇文德.加强大学生感恩教育[J].当代青年研究,2005,8:13.
  [2]胡虹霞.高校德育应补上感恩教育这一课[J].北京教育,2005,5:14.
其他文献
摘要:阅读教学作为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基本环节,充当着不可替代和重要的角色,是小学语文教学的关键,本文探讨了阅读教学在当前小学语文教育中的重要性,并且分析和研究了当前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却存在着缺失及造成缺失的主要原因,并针对这些原因提出了对策。  关键词:语文教学 阅读教学 现状策略  长期以来,我国小学语文教学中存在着忽视阅读教学的现象,不少教师一味追求,读是为了写,认为,阅读只是手段,写作
在我们语文教学的过程中,作文教学可以说是最为重要的一环。它直接体现了学生们的语言与表达能力。为了上好作文课,我们语文教师可谓是卯足了劲,但屡屡效果不好。在作文教学中,我们的语文教师普遍存在重视写作前的“引导”,而忽视了写作后的“批改”。我们语文老师有时忙的团团转,让作文压的抬不起头来。以至于好多老师不愿意去教语文。怎么才能让我们的语文老师解放出来呢?让作文的教学变得不再枯燥,让我们的语文教师轻松自
期刊
新一轮高中课程改革正在轰轰烈烈的推进,“高效课堂”的提法已深入人心,很多一线教师以及专家学者都在进行积极有效的探索,下面笔者结合自己的工作实际,谈一谈高效课堂的应该具备的要素:  一、学生获得主动发展  重视和强调学生的全面发展和终身发展,这是新课改的核心理念之一。高中语文课堂教学也不例外,关注学生在课堂上的表现理应成为高中语文课堂教学的主要内容。显然,高中语文课堂教学要从关注“教师”转向关注“学
期刊
摘要:语文课堂教学改革是语文课程改革的一项重要工作。要正确认识语文课堂教学中师生对话的涵义,分清不真实对话的成因,明确师生之间真实对话的特征,建构语文课堂教学中有效的师生对话,从而推动小学语文课堂教学改革的健康发展。  关键词:明主平等 教师的主导作用 学生的主体作用 营造和谐轻松的学习气氛  一、建立民主平等协作的新型师生关系  1、要克服传统习惯,建立新型的师生关系  传统认为“师者”、
摘要:新世纪是一个知识经济化社会和信息时代,知识经济的本质是创新,创新的基础是人才,人才的培养靠教育,实现由教到学是当前教育改革的主旋律。江泽民总书记曾指出:“创新是一个民族的灵魂。”创新能力是国家生存和发展的重要条件,对学生进行创新教育势在必行。随着知识经济时代的来临,社会发展对人的素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而作为特殊群体的聋哑学生,将来到更高一级学校深造的机会少之又少,毕业后走上社会就业又远比正常
摘要:教育部颁布的《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中明确指出: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是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统一。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把培养学生的情感态度价值观作为教学目标之一,而且是更为重要的目标元素。尊重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情感培养,这是语文课程的重要理念之一。  关键词:初中语文 情感教学  《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明确指出,语文课程除了应培育学生热爱祖国语文的思想感情,指导学生正确
《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提出了口语的目标是:具有日常交际的基本能力,在各种交际活动中学会倾听,表达和交流,初步学会文明的地进行人际沟通与社会交往,发展合作精神。农村小学语文老师也清楚地意识到口语交际课的重要性,然而如何上好口语交际课,老师们却束手无策,或是老师轻描淡写,或是学生寥寥数语,导致农村小学的孩子不会说,说话经常出现吞吞吐吐、含糊不清、词不达意、颠三倒四的现象;不敢说,他们思维较慢,注意力容易
期刊
作文教学是小学语文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全面提高学生素质的一项重要工作。我们在指导学生进行写作时,“思维”十分重要;仅靠大量地背范文、套模式,想通过模仿提高写作水平,是不能真正提高作文水平的。要真正抓好作文教学,就是要重视学生的主体地位,加强写作思维训练。只有让学生在“思维”中获取灵感,才能做到思如泉涌、下笔有神、笔底生花。那么,如何提高小学生整体作文水平呢?下面,我根据自身教学实践,谈一些粗浅
期刊
背景:B7-H1是辅助免疫调节分子B7大家族中的一个,B7家族被熟知为对周围系统免疫调节起着重要作用。最近,新发现B7家族的新成员—B7-H4,发现其对肿瘤细胞特异性T细胞有抑制作用。
摘要:在教育以升学为目的,考试以选拔为主,衡量学生优劣以考试分数为标准的今天,语文教学依然存在着“费时多、收效微、负担重”的状况。正因如此,新课程背景下研究语文教学有效性问题就极具实用价值。  关键词:高中语文 有效教学  语文教育的现实与《语文课程标准》关于新课程理念的阐述(“全面提高学生语文素养,充分发挥语文课程的育人功能”;“注重语文应用、审美与探究能力的培养,促进学生均衡而有个性的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