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我们语文教学的过程中,作文教学可以说是最为重要的一环。它直接体现了学生们的语言与表达能力。为了上好作文课,我们语文教师可谓是卯足了劲,但屡屡效果不好。在作文教学中,我们的语文教师普遍存在重视写作前的“引导”,而忽视了写作后的“批改”。我们语文老师有时忙的团团转,让作文压的抬不起头来。以至于好多老师不愿意去教语文。怎么才能让我们的语文老师解放出来呢?让作文的教学变得不再枯燥,让我们的语文教师轻松自在呢?根据多年从事初中语文教学的实践,笔者认为,作文教学应在“改”字上下下工夫,一个“改”字,说起来容易,做起来难。“改”,怎么去“改”?是信马由僵、还是放任自流?这就要我们教师改变观念,不要什么都代劳,都由自己干,应当充分调动学生的参与。应当重视引导学生去“改”,着力培养学生自己修改作文的能力,让学生真正动起来,参与进来,这样才能有效的提高学生写作能力和水平。那么我们语文教师到底应当怎样去做呢?
一、我认为首先应该鼓励学生,要舍得把文章交给学生。不要怕学生把作文改的不像样,即使改的不像样,也足以说明他去看了,去读了,去改了,不是一个旁观者,那也是有收获的。学生在不断修改作文的过程中提高写作水平。从教学角度而言,这正是体现了叶圣陶先生“教是为了达到将来不需要教”的教学思想。“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的道理,教师们都懂,但更要让学生们明白:培养修改作文的能力和习惯同样是终身受用的。把修改的优先权还给了学生,并不是说教师就可以高枕无忧、悠闲自得了。我们教师更重要的工作是引导和指点学生,要设法教会学生修改作文的方法、技能。这是一项艰苦细致的工作,需要极大的热情和耐心,需要我们教师的循循善诱。
一般来说,文章修改有四个大的方面:一是改语言,就是修改标点符号、错别字、病句,还要看遣词造句是否通顺简洁、准确生动、妥帖得体等。二是改结构,要看谋篇布局是否合理完整,层次是否清晰,过渡是否自然,伏笔呼应是否巧妙等。三是改中心,要看题目与内容是否相符,立意是否准确、新颖、深刻,主题是否突出,论点是否鲜明,能否统帅材料等等。四是改材料,主要是看材料的取舍是否精当,是否有利于突出文章的主题思想等等。当然不同的文体有不同的要求,修改时要灵活掌握。至于具体的修改方法,不是三言两语能够说清的,那要靠长期作文修改实践的不断积累和总结。但只要能修改出内容与形式完美统一的文章,就是行之有效的作文修改方法。
要精心上好作文讲评课,为“改”创造条件。一堂好的讲评课,一是目标要少而精,这样有利于学生修改自己的作文时目标明确,从而提高修改效果。目标可围绕此次作文的训练目标制订,也可围绕学生作文中出现的通病进行确定。学生选择的事件多数欠典型,需要教师予以引导。讲评课可以此为目标,出示优秀的范文,让学生模仿。小组讨论一篇习作,共同评议事件是否典型,如事件不够典型,再选择什么事件来写,理由是什么。反复评议,让学生懂得事件要典型,从而为学生修改作文打下基础。二是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作文讲评不能只是“教师讲,学生听”,而应该是师生共评。无论是品味优秀作文,还是分析作文的得失,或者是推敲有疑问的词句,教师都不能简单的把结论灌输给学生,而要引导学生充分发表意见,使学生自己品出味道来,看出得失来,推敲出结果来,促进学生修改能力的提高。
把握好批与改的时机与方法,以批促改。在学生明确了作文修改的范围和要求之后,教师应恰当处理好批与改的关系,把握好批与改的时机与方法,在具体的教学实践中有效的培养学生修改作文的能力和习惯。笔者认为下列方法可供参考和借鉴:
冷改法。冷,既是冷处理。先将学生完成的作文收集起来放置3~4天后再发还给学生,引导学生站在读者的角度通过默读重新审视自己的作文,学生会更轻易地发现自己作文里某些缺点和错误。恰当的延时评改,效果往往会更好。
换改法。即将学生作文进行同学间的交换修改。此法可以在一个或两个班的学生中采用。换改法可使学生完全改变自身角度,以鉴赏者的姿态,根据自己的审视标准吸取原作的长处,且大胆地指出原作的不足并提出修改建议。换改法有利于学生取人之长补己之短,从而提高班级整体作文水平。
集体评改法。先印发1~2篇有代表性的中等作文,在学生通读全文的基础上,再由教师逐段引导学生集体评议其优劣,并对其不足之处提出修改方案。最后由教师总结,让学生进一步明确文章的可取之处和最佳的修改策略。此法以讨论为主,能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仁者见仁,智者见智,举一反三,打破学生思维定势,在论辩中让学生积累大量的作文修改方法。吕叔湘先生就十分推崇这种方法。
导改法。此法较为强调教师的主导作用,要求教师对学生的作文给予修改的引导和指点,提出切实可行的有效的修改意见。这意见既不能是教师包办的修改处方,更不能是让学生莫名其妙、 无从下手的玄乎之词,应该是具有较强操作性的点拨之语。导改法可采用书面批注引导,也可采用课堂口头点评的形式。导改法是目前普遍采用的作文评改方法之一,是多角度 、多层次培养学生作文修改能力和习惯的基本方法。
示范修改法。此法是用示范作文启发学生在比较中找出自己作文的不足之处,并作出修改的训练方法。示范作文可以是经过教师修改后的学生优秀作文,也可以是教师的下水作文。采用示范修改法要注意防止学生可能产生的盲目模仿和照搬照抄的不良行为。
定点修改法。定点修改法是指将包括文章内容 结构 语言等在内的诸多板块,根据不同文体的不同要求分解为若干个修改训练点,然后逐步进行有针对性的定点修改训练。这种方法看似琐碎,但效果明显。一次作文完成一个写作点的修改训练,循序渐进,循环往复,各个击破,步步为营,最后综合起来,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写字习惯,并增强学生的作文修改能力,从而提高学生的写作水平。
在具体的教学活动中,上述6种作文修改教学法,当然不能在一段时间内单一地使用,而要不断交换地综合使用,以增强教学的灵活性。总而言之,无论采取何种方法去培养学生修改作文的能力和习惯,都必须遵循“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训练为主线”的教学指导思想,通过教师切实有效的方法,引导学生“下水”练习。只有这样,才能取得最佳的教学效果。
一、我认为首先应该鼓励学生,要舍得把文章交给学生。不要怕学生把作文改的不像样,即使改的不像样,也足以说明他去看了,去读了,去改了,不是一个旁观者,那也是有收获的。学生在不断修改作文的过程中提高写作水平。从教学角度而言,这正是体现了叶圣陶先生“教是为了达到将来不需要教”的教学思想。“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的道理,教师们都懂,但更要让学生们明白:培养修改作文的能力和习惯同样是终身受用的。把修改的优先权还给了学生,并不是说教师就可以高枕无忧、悠闲自得了。我们教师更重要的工作是引导和指点学生,要设法教会学生修改作文的方法、技能。这是一项艰苦细致的工作,需要极大的热情和耐心,需要我们教师的循循善诱。
一般来说,文章修改有四个大的方面:一是改语言,就是修改标点符号、错别字、病句,还要看遣词造句是否通顺简洁、准确生动、妥帖得体等。二是改结构,要看谋篇布局是否合理完整,层次是否清晰,过渡是否自然,伏笔呼应是否巧妙等。三是改中心,要看题目与内容是否相符,立意是否准确、新颖、深刻,主题是否突出,论点是否鲜明,能否统帅材料等等。四是改材料,主要是看材料的取舍是否精当,是否有利于突出文章的主题思想等等。当然不同的文体有不同的要求,修改时要灵活掌握。至于具体的修改方法,不是三言两语能够说清的,那要靠长期作文修改实践的不断积累和总结。但只要能修改出内容与形式完美统一的文章,就是行之有效的作文修改方法。
要精心上好作文讲评课,为“改”创造条件。一堂好的讲评课,一是目标要少而精,这样有利于学生修改自己的作文时目标明确,从而提高修改效果。目标可围绕此次作文的训练目标制订,也可围绕学生作文中出现的通病进行确定。学生选择的事件多数欠典型,需要教师予以引导。讲评课可以此为目标,出示优秀的范文,让学生模仿。小组讨论一篇习作,共同评议事件是否典型,如事件不够典型,再选择什么事件来写,理由是什么。反复评议,让学生懂得事件要典型,从而为学生修改作文打下基础。二是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作文讲评不能只是“教师讲,学生听”,而应该是师生共评。无论是品味优秀作文,还是分析作文的得失,或者是推敲有疑问的词句,教师都不能简单的把结论灌输给学生,而要引导学生充分发表意见,使学生自己品出味道来,看出得失来,推敲出结果来,促进学生修改能力的提高。
把握好批与改的时机与方法,以批促改。在学生明确了作文修改的范围和要求之后,教师应恰当处理好批与改的关系,把握好批与改的时机与方法,在具体的教学实践中有效的培养学生修改作文的能力和习惯。笔者认为下列方法可供参考和借鉴:
冷改法。冷,既是冷处理。先将学生完成的作文收集起来放置3~4天后再发还给学生,引导学生站在读者的角度通过默读重新审视自己的作文,学生会更轻易地发现自己作文里某些缺点和错误。恰当的延时评改,效果往往会更好。
换改法。即将学生作文进行同学间的交换修改。此法可以在一个或两个班的学生中采用。换改法可使学生完全改变自身角度,以鉴赏者的姿态,根据自己的审视标准吸取原作的长处,且大胆地指出原作的不足并提出修改建议。换改法有利于学生取人之长补己之短,从而提高班级整体作文水平。
集体评改法。先印发1~2篇有代表性的中等作文,在学生通读全文的基础上,再由教师逐段引导学生集体评议其优劣,并对其不足之处提出修改方案。最后由教师总结,让学生进一步明确文章的可取之处和最佳的修改策略。此法以讨论为主,能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仁者见仁,智者见智,举一反三,打破学生思维定势,在论辩中让学生积累大量的作文修改方法。吕叔湘先生就十分推崇这种方法。
导改法。此法较为强调教师的主导作用,要求教师对学生的作文给予修改的引导和指点,提出切实可行的有效的修改意见。这意见既不能是教师包办的修改处方,更不能是让学生莫名其妙、 无从下手的玄乎之词,应该是具有较强操作性的点拨之语。导改法可采用书面批注引导,也可采用课堂口头点评的形式。导改法是目前普遍采用的作文评改方法之一,是多角度 、多层次培养学生作文修改能力和习惯的基本方法。
示范修改法。此法是用示范作文启发学生在比较中找出自己作文的不足之处,并作出修改的训练方法。示范作文可以是经过教师修改后的学生优秀作文,也可以是教师的下水作文。采用示范修改法要注意防止学生可能产生的盲目模仿和照搬照抄的不良行为。
定点修改法。定点修改法是指将包括文章内容 结构 语言等在内的诸多板块,根据不同文体的不同要求分解为若干个修改训练点,然后逐步进行有针对性的定点修改训练。这种方法看似琐碎,但效果明显。一次作文完成一个写作点的修改训练,循序渐进,循环往复,各个击破,步步为营,最后综合起来,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写字习惯,并增强学生的作文修改能力,从而提高学生的写作水平。
在具体的教学活动中,上述6种作文修改教学法,当然不能在一段时间内单一地使用,而要不断交换地综合使用,以增强教学的灵活性。总而言之,无论采取何种方法去培养学生修改作文的能力和习惯,都必须遵循“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训练为主线”的教学指导思想,通过教师切实有效的方法,引导学生“下水”练习。只有这样,才能取得最佳的教学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