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功大赛”对学生专业素质发展的优化思考

来源 :体育时空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ich123455432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采用了文献资料法、访谈法、逻辑分析法等对《湖南省普通高等学校体育教育专业学生基本功大赛竞赛规程》和湖南省普通高等学校体育教育专业学生基本功大赛(简称“基本功大赛”)现状进行分析,针对其对学生专业素质发展所存在的问题进行优化研究,促使“基本功大赛”能更加全面促进学生专业素质发展。
  关键词 “基本功大赛” 专业素质 促进研究
  中图分类号:G807 文献标识:A 文章编号:1009-9328(2016)09-040-01
  一、“基本功大赛”对学生专业素质发展的分析
  (一)比赛内容对学生专业素质发展的分析
  “基本功大赛”主要体现的是理论知识(《运动生理学》、《学校体育学》《英语》)、运动技能(篮球、足球、4×100)和应用技能(计算机操作),其比赛内容板块与“专业素质”有较大的区别,没有将教学中非常重要的专业技能划入其中,而专业技能正是体现一个教师教学能力的关键。具体比赛内容与“专业素质”中的内容相差甚远,“基本功大赛“对未来的体育老师的组织能力、讲解示范能力、组织能力、裁判能力的培养没有起到引导作用。
  (二)比赛项目确定时间对学生专业素质的发展分析
  体育教育专业所包括的专业技能、理论知识、运动技能、应用技能相当广泛。现阶段的“基本功大赛”确定比赛项目时间离比赛时间较远,各个高校完全有足够的时间对比赛项目进行针对性的学习和练习,甚至有抛开其他学科针对比赛内容进行练习。“基本功大赛”主要是希望体育院校的学生能够全面提升专业素质、全面发展,为将来从事教育行业打下坚实基础。但是目前这种方法对全面提升学生的专业素质没有起到促进作用。
  (三)评价方式对学生专业素质发展的分析
  教师对运动技能不仅要正确掌握,而且还应具备组织能力、讲解示范能力。纵观“基本功大赛”,是一个理论考试和竞技比赛的结合,而“基本功大赛”并不能与竞技比赛相提并论,如篮球技能比赛中存在很多不稳定因素,如投篮、传球入筐等,只追求速度固然有偏离“基本功大赛”初衷,因此应将对技能的正确性纳入到评价方式中才能促使学生全面提升其专业素质。
  (四)参赛学生的确定时间对学生专业素质的发展分析
  参赛学生过早确定所造成的后果是,部分学生受到培训,达不到使所有学生专业素质提升的目的,并且这也是教育的一种不公平现象的存在。“基本功大赛”从第二届开始在这方面进行了改进,但是要想各个院校不采取对参赛学生的针对性培训,达到全体学生能够在专业素质有所提高的目的,后三届的15天、10天、10天并不是一个理想的数字。
  二、“基本功大赛”对学生专业素质发展的优化思考
  (一)基于参赛项目和参赛人员确定的时间优化思考
  发布通知的时候确定必须比赛的内容,再确定其他需要作为比赛内容的范围,然后在离比赛越近的时候确定比赛范围内的其他比赛项目,离比赛越近的时候确定参赛人员名单。
  (二)基于参赛内容的优化思考
  1.增加专业技能的比赛,专业技能在体育教学领域属于教学技能,比赛过程中增加讲课、说课、和短时间的示范课等,还应该增加学生对比赛的组织、裁判理论知识与裁判的考核。
  2.增加多媒体课件的制作、体育游戏设计、演讲等内容,以提升学生的应用与实践技能。
  3.增加有关体育教育专业的专业理论知识,如(运动生理学、体育保健学、体育教学论、体育心理学)。
  4.增加有关体育教育专业的专业技术比赛,如(足球、乒乓球、800米)完全可以将其放入基本功大赛中来。
  (三)基于评价体系的优化思考
  笔者认为,比赛可以借鉴“教育部本科教学水平评估”的基本模式,建立“以评代赛,有评有赛”的交叉评价体系,对项目的内容进行系统划分,根据测验的重点,选择不同的评价方式。
  表1可以看出,各类比赛方法与评价方法上均有所不同。理论知识类可采用理论考试的方法,以百分制评分。运动技能以达标的形式进行,以达到规定要求为准。专业技能与应用技能类则采用四级评价方法,以规定内容的完成情况划分等级,最终以各参赛队各类比赛的结果来评定等级(优秀、良好、合格、不合格)
  参考文献:
  [1] 宋伟.浅谈教学基本功大赛对民族院校教师提高教学能力的作用[J].中央名族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3,22(3):71-75.
  [2] 湖南省教育厅.2015年湖南省普通高等学校体育教育专业学生基本功大赛竞赛规程[EB].湖南体卫艺处.2015.6.
其他文献
摘 要 体育素养的培养需要一个长期的过程。90后大学生是群众体育的主力军。本文从家庭、大学体育和社会环境的角度,对90后大学生体育素养的影响因素进行研究与分析,希望对90后大学生体育素养培养模式改革提供参考。  关键词 体育素养 90后大学生 因素  中图分类号:G80-05 文献标识:A 文章编号:1009-9328(2016)09-040-02  所谓体育素养,是指个体以先天遗传因素为基础,通
摘 要 随着社会发展,经济持续增长,人们越来越重视教育的改革与创新,为了适应当前社会发展,在教育领域也是不断改革创新。定向运动作为一项新兴体育项目,是高校体育教育中的新形式,对体育教育教学模式的改革从而提高我国各高校学生身体素质,本文通过对定向运动在高校开展分析,发现其所存在的不足及需要改善的问题。  关键词 普通高校 定向运动 价值 对策  中图分类号:G826 文献标识:A 文章编号:1009
摘 要 为了了解一般中小城市体育锻炼态度影响因素,选取高级中学为研究区域,针对年龄在16-19岁高中生体育锻炼态度的影响因素进行了调查并进行分析,从而为促进学生进行体育锻炼,增强体质提供依据。  关键词 学生 锻炼 影响  中图分类号:G806 文献标识:A 文章编号:1009-9328(2016)09-040-01  一、研究对象与方法  (一)研究对象  随机抽取160名高中学生作为研究对象。
摘 要 体育专业学生不同于非体育专业的学生, 这些学生除了每天必须进行一定时间的训练外,还要学习相应专业的文化课。,所以他们的营养素的摄入就有一定的特殊性,除了供应运动的需要外还要满足生长发育和学习的供给。本文分析了体育专业学生膳食不科学的原因 ,并提出相应的建议。  关键词 训练 膳食 均衡  中图分类号:G80-05 文献标识:A 文章编号:1009-9328(2016)09-040-01  
摘 要 大量的运动心理研究表明,运动活动中观测出来的性别刻板印象的角色和性别是不同的,过去的研究表示刻板是在社会过程中的自我内化。该研究证明了性别在竞技运动中的不同,仅仅注重在内化的解释,并没有完全能够理解刻板印象在这个领域的影响。本文运用主流心理学两个方法,讨论了他们在运动心理学的相关性:⑴情景法,考虑在环境中仅仅存在的刻板印象对个体足够产生的影响。⑵刻板印象内容的方法,建议关于特殊群体的刻板印
摘 要 为了了解影响西安市中学生体质健康水平下降的因素,本文采用文献资料法、问卷调查法、数理统计法、逻辑分析法、访谈法等研究方法,对西安市10所中学共1000名学生与50名体育教师进行问卷调查,其中学生问卷回收981份,有效问卷963份,教师问卷回收49份,有效问卷45份,结果表明:影响西安市中学生体质健康水平下降的主要因素有学校因素、家庭因素、自身因素以及社会环境因素,建议从减轻中学生的课业负担
摘 要 目前,随着我国高等教育改革事业的发展,高校体育课堂教学也发生了一定的变化。传统的高校体育教学课堂的教学方法,已经不能完全满足目前教学的需求。其中,关于高校体育课堂“手机”现象的思考,成为体育教学中非常重要的问题之一。结合体育教学的实际情况,深入分析体育课堂手机问题产生的原因及解决对策,对于学生学习体育课程的效率具有很大的影响。本文将简要分析高校体育课堂“手机”现象方面的内容,旨在进一步促进
干细胞相关研究是生物学领域的重大课题,其多能性调控机制也是人们研究的重点。在小鼠和人类中,PRDM14被认为是干细胞多能性网络的核心调控因子,参与多能性的维持、体细胞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