挖掘内涵,积淀素养

来源 :中学课程辅导高考版·教师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aoyet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简便计算是小学数学教学中的一部“重头戏”,教师在数学中要从知识建构与知识应用两方面注意对学生的教学指导。
  关键词:简便计算;知识建构;知识应用
  中国分类号:G420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992-7711(2010)01-054-01
  
  “简便计算”是小学数学教学中的一部“重头戏”,它被视作对学生进行思维训练的一种重要手段,其中加法、乘法的五条运算定律在数学中具有重要的地位与作用,被誉为“数学大厦的基石”。如果学生四年级学习的整数运算定律不能正确灵活使用,将会对小数和分数的简便计算造成很大的影响,这一点对于执教高年级的老师们来说体会更加深刻。
  老师们在教学简便计算时往往会遇到这样的现象:不少学生在计算时想不到用简便方法计算,缺乏运用意识;有些题目被学生算得很复杂,或者方法用对了,计算结果却还是错的。学生学简便计算觉得“不简便”,老师教简便计算觉得也“不简单”。简便计算究竟应该如何教?对简便计算来说,我觉得有两点最为重要。
  
  一、知识建构变“抽象记忆”为“感悟生成”
  
  简便计算的内容,是立足于“运算定律”的基础之上的算法简单化的过程。因此,探讨简便计算教学离不开“运算定律”教学这一个环节。我们很多教师只注重学生对“运算定律”掌握使用程度,而忽视了学生对运算定律是怎么来的这一过程。运算定律的揭示比较抽象,许多学生在学习时只是公式化记忆,“练习有余,探索不够”是我们教学的一大弊端。“运算定律”虽然是一种高度抽象的数学模型,但它来源于生活现实,每一个熟知的性质和定律都能找到相应的生活情境来呈现。例如,四年级下册的“乘法分配律”,教师应积极引导学生利用生活情境来理解什么是“两个数分别去乘一个相同的数等于用这两个数的和去乘这一个数”,借助现实生活经验体会“它们的结果为什么不变”,最后把这个运算定律提取出数学模型,学生轻而易举地就会理解和运用这个定律。我们都知道在小学数学的计算中,最烦的就是小数的乘除法了,因此在教学小数乘除法时,我们可以多安排一些能用简便计算的具有实际情境意义的题目。
  如何让学生感受运用简便计算的好处以及意义?如何使学生在以后碰到比较繁的计算题目的时候就会自然而然的想起简便运算,使学生真正拥有进行简便计算的意识?要达到以上目的,就应该让学生有真实的感悟。在四年级上册教学“加法结合律”时,例题的呈现是通过两种不同方法的比较揭示“a+b+c=a+(b+c),但是这样的对比并没有促进学生强烈的应用意识,他们觉得两种方法都可以。这时教师要充分利用书上的习题进一步让学生感知,其中有一题“你能很快说出每组气球上三个数的和吗?”通过观察每一组特殊数据,学生都能下意识地用“凑整”的方法口算,这时老师再让学生回顾运算律,体会它们的重要性也就水到渠成了。
  
  二、知识应用从“形式模仿”到“本质把握”
  
  简便计算的功能不仅仅是作为一种技能、一种运算定律或性质的简单应用来教学,它应成为借助于运算律的理解与掌握来比较与优化计算方法,提高学生运算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增强数感、发展数学意识的重要内容。这里有一个教学方法问题,是让学生简单地记忆方法套用方法,迫切地寻求结果?还是给学生充分的探究时间,让他们通过独立思考、交流讨论,从而发现问题、解决问题?
  简便计算的内容比较丰富,但是它们的共同点都是把繁难的数值计算转化为简单的数值计算,实现这一目标的方法是运用运算定律、性质,围绕着“凑整”而进行等值变形。“凑整”其实对于学生并不陌生,在一年级学习20以内的加法计算时,学生都曾用过这样的方法口算。例如8 6,可以把6分成2和4,先算2 8,再算10 4=14。所以教师要唤醒学生头脑中的“凑整”意识,引导学生通过探索,归纳出在一般情况下“凑整”的几种方法。比如“直接凑整法”,这是根据式题的特征,应用运算定律,使运算的数据直接“凑整”的方法。最常见的是运用加法乘法的交换律、结合律进行凑整。还有“转化凑整法”,通过改变运算方法或顺序等转化方法对算式进行等值变形,从而达到简便计算的目的,如:25×(8×4)×125=(25×4)×(125×8)=100×1000=100000。运用减法性质,从一个数里连续减去几个数,转化为从这个数里减去几个数的和,如:201-58-42=201-(58 42)=101。有时还会用到“分解凑整法”,就是把题目中的一个数或部分式子“拆开”来分别与另一个数运算,比如:44×25=4×25×11或者44×25=(40+4)×25。
  在教学简便计算时,最好把能简便与不能简便的习题同时呈现,让学生仔细观察分析,哪些习题通过运用运算定律能使计算简便,而有些则不能,甚至用了运算定律反而使计算变得复杂。学生只有养成简便计算习惯,才会有良好的应用意识。在实际的教学中,要让技能上升为意识,并不是那么简单的。它必需在应用题教学中,要学生探讨解法的最优化;在空间与图形的教学中,培养学生思维的简洁性;在平时的教学中,随时随地地引导学生思考:“有没有一种简单的方法呢?”“能不能想出更好的思路呢?”逐渐由教师的提示变为学生自发的思维方式。这样我们才可以认为学生已经把简便计算从数学解题知识技能上升为真正的数学意识、数学思想,教学真正地启迪了学生的智慧。
  笔者由此感言,教学简便计算真不简单,教师不仅要教给学生规律,也要教会他们数学思考的方法,让孩子们在数学学习中真正感受到简便计算的魅力。
其他文献
摘 要:  教师应该充分发挥实验教学的功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学生的学习主动性,从而做到全面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  关键词:实验教学;教师;学生;学习主动性  中国分类号:G42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992-7711(2010)4-081 -01     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自然科学,以实验教学为基础进行教学是化学的最基本特征。实验教学对于提高化学教育教学质量,落实培养学生
摘 要:  一个企业的发展与强大,除了企业本身所具有的核心竞争力外,企业文化是其壮大的源泉活水。班级文化的建设对一个班级的发展和成长,同样具有重要的作用。优秀的班级文化,就像一块磁铁石,可以把学生们凝聚在一起,又如同凸透镜,可以把光线聚集在一点,形成高温。因此搞好班级文化建设显得尤为重要。  关键词:班级融合;班级精神;管理制度;学习氛围;班会课  中国分类号:G42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
(常州市武进区横山桥高级中学 江苏 常州 213119 )    备课是教师把握教材与文本对话的一种形式;也是教师在整合教材思路、学生思路以及各种教学资源的基础上,确定自己的教学思路,对课堂情况进行预设的一个重要手段,它是教学过程中的一个非常关键的环节,并且直接关系到教学质量的高低。  集体备课是相对于传统的教师个人独立备课的一种新的备课形式,是提高备课质量的一个重要环节,它是在个人认真准备
摘 要:本文根据教学实践悟出导语的几种作用。  关键词:初中物理;导语  中国分类号:G633.7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992-7711(2010)4-083 -01     教师上课前,一般都用导语引入新课,意在使新课有个良好的开端,以达新课教学目的。何谓导语?导语就是教师在讲授新课之前,有目的、有计划,并用一定的方法所设计的简练、概括的教学语言。上好一堂物理课,导语的巧妙设计和运用有着不
導读  鸟儿的乐园是蔚蓝的天空,鱼儿的乐园是辽阔的大海,马儿的乐园是广裹的草原;游乐场是孩子的乐园,三尺讲台是教师们的乐园,秀丽风景是旅行者的乐园……每个人心中都有不同的乐园,那么你心中的乐园又是什么呢?作家郭贵武为我们描绘了一个“老爸的乐园”,下面就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老爸从农村老家来,和我同住,农村人向往的楼上楼下的生活终于实现了。可真的住上了高楼,老爸又不适应了。我家住6楼,没有电梯,每
摘 要:本文分别从教材、教师、学生等方面分析了初中英语学困生的成因,探析了转化学困生的策略。  关键词:学困生;转化;策略  中国分类号:G42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992-7711(2010)4-023 -01   学困生,顾名思义,就是学习困难学生。学习困难也称“学习障碍”、“学习无能”或“学业不良”。现在农村学校特别是农村基础薄弱的学校,英语教学普遍存在一种两极分化现象,有些七年级
摘 要:学生语言表达能力欠缺是目前高中生在生物学习过程中普遍存在的现象,也是导致历次考试失分的薄弱环节。笔者就高中生物教学中,如何提高学生的生物学语言表达能力谈几点粗浅的认识  关键词:提高;高中生物学;语言表达能力  中国分类号:G42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992-7711(2010)4-021 -01   让学生能“正确阐述生物学基本事实、概念、规律、原理和方法,用文字、图解、图、表
摘 要:一个好校长就是一所好学校,怎样当一名教师满意、学生喜爱的好校长,是我上任以来一直在思考的问题。  关键词:好校长;服务意识;责任意识  中图分类号:G471.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992-7711(2012)11-003-2  怎样当一名教师满意、学生喜爱的好校长,是我上任以来一直在思考的问题。人们常说,一个好校长就是一所好学校,我深以为然。棠张中学是所名副其
摘 要:本文作者认为中学生阅读素养的培养途径是激发学生阅读兴趣,营造阅读环境,指导阅读方法等。  关键词:中学生;阅读素养;培养策略  中国分类号:G633.33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992-7711(2010)4-021 -01   苏霍姆林斯基在《给教师的建议》一书中多次强调阅读对于人的发展的重要性,他指出:“书籍不仅能造就聪明的头脑,而且能培养出灵巧的双手。阅读应当成为吸引学生爱好的最
吕叔湘中学的文化氛围,不仅是敬业的氛围、学术的氛围、真诚朴实的氛围,更是和谐合作、不断进取的氛围。在这种氛围下,已形成了“认真严谨、团结爱生”的教风,“尊师守纪、好学上进”的学风和“文明勤奋、求实创新”的校风。学校已逐步形成的以吕老教育思想为核心的学校文化作为一种历久弥新的精神力量,不仅对全体师生,而且对丹阳地方文化建设都产生并将进一步产生深远的影响,成为吕叔湘中学可持续发展的原动力。    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