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幼儿一起探索自然

来源 :小学科学·教师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qwqwqw66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大自然是孩子的第一本教科书。自然界包罗万象、变化万千,它为幼儿认识世界、探究世界展示了生动、真实的画卷。3—6岁的幼儿好奇、好问,他们正处于科学的萌芽时期,他们对自然界的一切事物都感到新鲜、有趣,会自然而然的去感受和关注事物的联系、发展与变化,特别是对那些和生活经验有关的,幼儿可以说是百看不厌,百问不倦。回想爱迪生,爱因斯坦,这些大家都很熟悉的伟大科学家,他们成就卓著,离不开他们童年时代所接受的科学启蒙;而他们最初的科学兴趣和实践同样也离不开大自然的熏陶和浸染。
   那么,带领幼儿走进大自然,又可以做些什么呢?
  
   一、在大自然中观察和发现
   大自然向幼儿展示了一个丰富多彩的自然世界,能开阔幼儿的视野,从而让幼儿学会观察和发现。诺贝尔物理奖获得者、微波物理学专家查尔斯?汤斯教授曾回忆说:“在童年时代,我喜欢在大自然中做游戏、猜谜、与朋友交流,那时我非常热衷于观察,总想发现新的东西。有一次,我真的发现了一种周围没有人能认得的鱼,于是我认为很珍贵,就把它送到了一个博物馆,并得到了博物馆的肯定。” 幼儿是通过多种感官来探索大千世界的,自然中有着一切可观察、可发现的事物和现象:春夏秋冬、日月星辰,带幼儿走进自然,引导他们对自然界的事物产生兴趣,并产生观察的欲望和需求。例如:带孩子到大自然中观察季节的变化来培养孩子的季节感:春天,带孩子去踏青,观赏柳树发芽,小草变绿,冰雪融化、迎春花开放;夏天的梅雨季节,带孩子们隔窗观察下雨的情景,听听雨的声音,看看直的雨丝和被风刮斜的雨丝;秋天来临的时候,组织孩子去户外捡树叶,在观察发现、讲述交流的过程中认识各种不同的树叶;冬天带孩子观察水的结冰,感受气温的不同和风的凛冽,当孩子们以自己独特的方式接触自然,与自然环境进行对话时,他们的好奇心和探索欲望增强了,观察力越来越敏锐,越来越会动脑筋去关注自然事物的变化,也体验到了观察和发现的乐趣。
  
   二、在大自然中收集和分类
   英国伟大博物学家查理?达尔文,从小就对自然产生了浓厚的兴趣,他有一个“自然百宝箱”,喜爱收集矿物、贝壳、昆虫,甚至从鸟窝里掏鸟蛋等等,每次从外面捡回去的东西都能让他摆弄上很长一段时间,饲养昆虫,孵化鸟蛋,自然界让达尔文接触到了各种丰富而神奇的事物。对于幼儿来说,科学不是公式,而是有趣的活动,因此教师应该积极鼓励和支持孩子去接触自然界的各种自然物,找一找,玩一玩,根据自己的兴趣和爱好,收藏自然界的一些物品,比如昆虫、鱼类、贝壳、岩石以及树叶等等,让孩子也有一个专属于自己的“自然百宝箱”。在活动“收集东收集西”中,我们带孩子们去捡拾院子里掉落的小叶子、小花瓣、花种子、树根,甚至小石子。让孩子数数每样东西有几个,分分类,引导孩子把收集到的物品按一定顺序排列摆放。鼓励幼儿开动脑筋想出各种游戏的玩法,如,比比谁的树叶项链长、树叶拼摆画、树枝长短的排列、装饰画等,还举办了一个小小的分享会,鼓励孩子把他的收藏介绍给小朋友和家长,这样的活动不仅巩固了孩子们对自然事物的认识,而且也有助于其思维能力的发展。
  
   三、在大自然中想象和探究
   大自然是幼儿展开奇思妙想和操作探究的源泉。爱迪生小时侯对大自然非常好奇,他不仅专心致志地注视榆树叶芽怎么生长,秋天里枫叶如何变色,而且他还经常身体力行进行“实验研究”。比如,他长时间蹲在鸡窝里,实验自己是不是也能孵出小鸡;为了探索蜂巢的奥秘,更是被蜇得鼻青脸肿;他看见鸟儿在天空中自由飞翔,就想:既然鸟能飞,人为什么不能飞呢?这些童年之谜深深刻印在了他的记忆当中,成为他日后研究的动力和灵感的源泉。例如:泥土是幼儿感兴趣的自然物,选择恰当的时间带幼儿到大自然中去探索、感知泥土,挖一挖、摸一摸、闻一闻,了解泥土的特性,搓一搓、揉一揉,区别不同的土质,这种开放式的探究活动,既有广阔的探索空间,又有轻松、自由的心理氛围,能有效地激发幼儿的探究欲望。还有像沙、水这样的天然玩具都可以让孩子动手动脑,展开无限的想像和探究的空间幼儿大多的知识经验并不是成人直接告诉和灌输给他的,而是通过活动和探索自己获得的,教师应当鼓励幼儿充分地想像和探究,让孩子的思维在大自然中能不断地驰骋。
  
   四、在大自然中熏陶和陶醉
   大自然生机勃勃,是幼儿的快乐之源。爱因斯坦一家的住处,位于慕尼黑郊区,浓荫蔽地,绿茵环抱。爱因斯坦的父亲最爱做的事情就是带领全家郊游。小爱因斯坦似乎天生醉心于大自然,他常常瞪着两只好奇的眼睛,紧闭双唇,默默地跟着父母,默默地注视着眼前的自然景色。自然界的美与神秘,一次次冲撞着爱因斯坦的心扉。大自然的静谧养成爱因斯坦独自沉思的生活、研究方式,也给了他无穷的灵感和启迪。爱因斯坦日后无与伦比的创造性思维正源自于他对生生不息的大自然的感应和体悟。幼儿阶段的孩子总是容易被一切事物所吸引和感动,因此在日常生活中教师应该更多地组织幼儿踏青、郊游,去公园、动物园、植物园,或者到野外,听听风声、雨声或是虫鸣,看看蓝天和白云,感受树叶飘落、花开花谢,这些都可以不知不觉地熏陶和涤荡着幼儿的心灵。在《我和春天有个约会》的主题活动中,幼儿亲近大自然,认识、了解和探索大自然的同时,也渴望表现美丽而神奇的大自然,在接下来的活动中孩子们自发的生成了给春天照张像、为春姑娘画幅画、收集春天里的歌谣,学学小鸟飞翔、学学小鱼游泳等,孩子们陶醉于春天的美丽中,每个孩子都以自己的形式把心目中最美的春天表现了出来。
   大自然是孩子最好的老师:它能给孩子无穷无尽的知识;能陶冶和丰富孩子的情操;能启发孩子无穷的想像力。教师只要恰当地抓住教育契机,为幼儿创设条件,引导其学会观察和发现,启发其积极的思考,那么孩子就能从变化莫测的大自然中感受科学的存在、科学的魅力,使大自然成为幼儿的欢乐之源、智慧之泉。
  
   【作者单位:苏州工业园区新城花园幼儿园江苏205021】
其他文献
高职教育应始终坚持"教育与社会实践相结合"的办学宗旨,增强学生的职业能力。本文从人才培养工作评估的角度,探讨如何构建高职会计实践教学的新模式。
进行特色专业建设,是高校在新形势下得以生存和发展的重要战略手段。通过调研,结合亲身教学、管理经历,提出特色专业的内涵、建设目标、建设内容及要注意的问题,分析了当前普通高
本文研究了十种杀菌剂对玉米纹枯病菌的抑制作用.结果表明:以适乐时、多菌灵处理时,菌丝生长最慢,平均生长速率分别为0.0060cm/h、0.0063cm/h且无菌核形成,药效最好;其次为速
“教育应当是生活本身,生活和经验是教育的灵魂,离开生活和经验就没有生长,也就没有教育。”孩子年龄小,知识经验贫乏,往往通过感知和依靠表象认识事物,幼儿的科学活动也是在与周围事物的互动中完成的。幼儿,特别是小班的孩子,有时不愿自己动手去操作或去试验。那如何在小班培养幼儿的科学尝试精神呢?    一、内容选择“生活化”   科学源于生活,启于生活,生活是科学教育的源泉,科学教育根植于幼儿的日常生活。我
单词是英语学习的基石,单词就好比房子的地基,地基打的牢,房子才有可能盖的又高又牢靠。因此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可通过采用恰当的方法,正确的引导学生,提高他们的学习兴趣,并在他们成功的记忆了单词的体验过程中,产生更强大的学习动力,从而达到帮助提高英语单词记忆的目的。
科学课堂教学要体现科学本质教育,就必须保证让学生在学习科学时“用自己的眼睛”,从而保证科学学习的真实性,而当前的一些科学课堂已经走进了误区。  一、误区——课堂开端:“明暗示”  【教学片段一描述】(“乒乓球又鼓起来了”)  揭示课题,教师并提问:乒乓球为什么又鼓起来了?然后,教师要求:  “每个同学在小组内交流想法,每一组形成一个统一意见!”  当不同小组的学生提出一些不同看法后,教师把这些看法
舞蹈是美的艺术,是重要的艺术表演形式,它是通过对人体动作的艺术处理来表达思想情感,反应社会生活,展现人们美好追求的一种艺术形式。
信息时代,失去交流,就意味着落后。从语言学角度来说,信息化社会最主要的特征就是利用先进工具对语言文字信息进行处理,其目的在于使语言文字得到最佳利用。信息社会的信息离不开语言文字载体,而语言文字离不开汉语拼音这个标音工具。汉语拼音是未来信息社会必备的基本工具。  语文现代化是国家现代化的组成部分,首要而迫切的任务是推广普通话。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掌握汉语拼音是学好普通话最好的工具。    一、汉
以化学滴定法测定溶液中Ba^2+浓度时,共存的Sr^2+因性质相近,是主要干扰组分。本文利用ksp(BaCrO4)=1.2×10^-10〈〈ksp(BaCrO4)2.2×10^-5,实现了在Sr^2+共存条件下,对常量Ba^2+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