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思想教育可以“轻松”起来

来源 :中学课程辅导·教师通讯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nightwish11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内容摘要】自古语文就承载着“文以载道”的任务,思想教育成为语文教学一个重要的环节。但是传统的教育大多板起脸孔训人,不易让学生接受。通过《说“屏”》一课的教学,我发现思想教育从内容到形式都可以“轻松”起来,这样学生更易接受。
  【关键词】语文 情感 教育 轻松 多样
  自古以来语文教学有承载着“文以载道”的任务,韩愈《师说》云:“师者,传道、授业、解惑也”,这便使语文教学的任务显得很厚重。
  但是随着经济的发展,社会的开放,学生的思想也变的多元化,传统的思想教育有时候就显得简单化、说教化,不易让学生接受。《说“屏”》一课的教学给了我一个启发:语文教学中的情感教育也可以“轻松”起来。
  【教学内容】
  《说“屏”》是八年级语文上册的一篇课文,作者陈从周,古建筑园林专家,文章从作用、分类、设置三个方面介绍屏风的知识。此文安排在第三单元类属说明文的范畴,
  【教学片断】
  师:陈从周教授的《说“屏”》从三个方面介绍了“屏”的知识,特别强调的是说明“屏”的设置要“得体”,才能与周围的环境和谐统一,这样才能显出它的艺术价值。不知同学们从中得到怎样的启示。
  生1:任何东西都要放在相应的位置,才能起到他的作用。
  生2:再好的东西只有放在合适的位置,才能与周围的环境相协调。
  ……
  师:同学们说的很好,平时都认为审美很难,是一些专家的事,其实并不是这样,陈从周教授以说“屏”的设置,教给我们一个审美概念,得体就是美。大家用这一美学概念检验自我的审美情趣,相信大家一定能行。
  情景(1)(多媒体投影一片黄花梨木十扇屏)
  师:这扇屏放在哪里合适?阐述理由
  生1:酒店、饭店等,可以起到隔档的作用,又可以增加空间的使用。
  生2:放在校门口(有些笑声)不让人看到校园里面,这样就显得校园很大(笑声)
  师:你们一群猛男的“捷安特”把它撞飞了可是陪不起呀(生大笑)
  合适吗?(生大笑并齐说不合适)
  情景(2)(多媒体投影刘翔PK刘谦换衣服的情景)(生哄堂大笑)
  生1:刘翔穿西服会影响跑步的速度……
  生2:刘谦穿运动短衣服与魔术表演的场景不相符……
  ……
  师:同学们,“得体”是审美的标准之一,懂得审美还要用审美的眼光去妆点生活,这才是审美情趣的提升。
  情景(3)(多媒体投影“秀最美的我”创意活动,活动要求同学们根据自己的年龄、身份、身材、相貌等打扮得体的自我)
  生1:穿校服,扎马尾巴辫,显得清纯可爱。
  生2:穿运动服,留短发,显得精神抖擞,
  生3:穿休闲服,或马尾辫或短发,显得轻松自然
  ……
  师:同学把自己打扮的都很得体,能否找出校园内“不得体”的打扮。
  生1:穿成人的衣服过于裸露……
  生2:染头发烫头发……
  生3:化妆……
  生4:穿拖鞋……
  师:经过这一番“打扮”同学们知道了作为中学生怎样是美,怎样是不美。希望同学们每天都是最美的人,那就是你的言、行、衣着与你的年龄身份相“得体”,你就是最美的人。(掌声响起)
  【教学反思】
  1.情感、态度、价值观教育应贴近学生生活
  虽说“文以载道”,但是传统的情感教育大多以“高、大、上”为内容,与学生的年龄特征、生活背景相差较远,使学生感到“可望而不可即”,其结果是:崇高的思想存于心中;英雄的精神流于笔端;光辉的形象浮于脑海。学生认为这些情感体验太过“高、大、上”,只有“英雄”只有“大人”才能做到,距离他们太过遥远,久而久之,思想教育就成为空洞的说教,成为语文课的一个环节,成为语文课的一个标签,失去了“文以载道”的真正价值。当今社会是个开放的社会,是个多元化、兼容化的社会,学生的思想也是这样。所以,我认为思想教育的话题应从文本而产生,教师紧扣文本在教学知识的同时,要有意识地把教育的话题逐步牵扯出来,并且结合学生生活、学习的实际体验从小处入手进行教育,我想学生一定能愉快接受,因为学生感到“我也能行”。
  2.情感、态度、价值观教育形式应丰富多样
  在教学环节的安排上,情感、态度、价值观教育是一个独立的环节,所以,教师有时为了教学环节的齐全,生硬进行这一环节的教学,学生常感到“又该教育我们了”,主观上产生抵触情绪。我认为“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利用学生的喜好,采用丰富多样的教育形式,(如教学片断回忆:利用刘翔和刘谦的例子,很受学生喜欢;可以利用多媒体手段设置情感教育的情景;可以利用音乐、美术、体育等课与语文的内容相结合;各种形式不一而论)让学生在轻松愉快中接受思想的教育、情感的体验、价值观的树立。
  时代在发展,社会在进步,语文教学也应该与时俱进,才能跟上时代的脚步,真正起到“传道、授业、解惑”的作用。
  (作者单位:安徽省宿州市第十一中学)
其他文献
【内容摘要】高中地理课程是我们高中教学中的一门重要学科,我们在教学的过程中应该采取多种形式进行教学,在教学过程中应该竭尽全力,让学生能够更好的掌握地理知识,更好的完成学习任务,达到教学目的。  【关键词】课件资源 多媒体教学 高中地理 应用  高中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让我们的上课方式发生了重要变化,随着科技进步社会的发展,多媒体技术在高中地理课程中的应用也日益广泛,由于其在作图和模拟方面的优势让其在
【内容摘要】在初中思想品德教学中,教师要注重教育的趣味性,将故事、动漫、影视、漫画、音乐等可行的新元素与教学内容巧妙融合起来;重视教学的活动性,精心设计丰富多样的学习活动;关注教学的生活性,由课堂走向生活实际。本文对此进行了分析研究。  【关键词】初中思想品德 有效教学 优化  思想品德课程具有严肃性特点,比较枯燥乏味,缺乏吸引力,学生学习热情相对不高。同时,在教学过程中,有些教师空洞说教,更无法
【内容摘要】初中语文教学是教学中的基础阶段,初中生在初中语文教学中潜移默化的形成对语文独特的感受便是语文的素养。而语文素养的培养可以有效的帮助初中生掌握语文学习的本质,使之初中生在学习语文基础知识的同时理解语文的文化精神和学科内涵,进而在初中语文教学中必须应该重视培养初中生的语文素养。本文便是笔者结合教学实践,总结出的一些培养语文素养的途径,以便于更好的培养初中生的语文素养。  【关键词】初中语文
【内容摘要】根据新的初中英语课程标准的要求,和传统的语法课堂相比,基于学生参与的初中英语语法课堂更为有效。本文将以译林出版社出版的牛津初中英语教学为例,并以动词的过去式教学为载体,探讨基于学生参与的初中英语语法课堂。希望本文能够在一定程度上改变教师传统的语法教学理念,将更多的学习的机会还给学生,让每位学生都能通过自己的体验和参与快速掌握知识。  【关键词】学生参与 初中英语 语法课堂 动词的过去式
所谓“五步”即学生自学、问题归纳、合作探究、教师反馈、深化理解五个环节,在初中语文阅读教学中,只有让学生深入到文本中,在阅读中获得体验,阅读教学才会变得更加有效。结合以往初中语文阅读教学来看,过于强调教师在教学中的作用,学生阅读的时间和参与交流的机会不多。应用五步教学法旨在让学生成为阅读的主体,主动参与到文本阅读过程中,从而更好地理解作品的语言、内涵,生成出体验。  一、自学感知,初步质疑  在以
【内容摘要】体育是一门以运动实践为主的课程,运动技能的训练离不开学生个体的积极参与,以生为本是新课改倡导的教学理念,这正和体育训练的特点不谋而合。体育教师如何紧扣训练项目,有效凸显学生主体地位,释放体育训练魅力?本文从三个方面进行阐述。  【关键词】以本为本 情境教学 分层教学 集体训练  以生为本是新课标倡导的教学理念,也是体育训练必须遵循的原则。体育课程主要以训练为主,而训练离不开学生个体的积
【内容摘要】对于高中历史教学而言,学生在知识不断丰富的过程中会对以往学过的历史知识产生怀疑,这种现象也就是所谓的“认知冲突”。传统的高中历史教学往往忽视了这一点,教师对这种“认知冲突”不管不顾,严重阻碍了高中历史教学的进度。根据新课改的相关要求,以及高中生自身的实际情况,教师应该采取相应的措施消除这些认知冲突。首先,教师应该注重情感教学,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其次,教师应该明确认知形式,优化学生的学习
【内容摘要】体态语作为众多教学手段的一种,必不可少。在日常的英语教学活动中,教师适当、自然地运用体态语,艺术地运用手势、表情即使是一个眼神,都有着独特的效果和魅力。它能够有效地帮助组织教学,可以达到增进师生感情,激活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英语课堂教学的效果,以无声胜有声。  【关键词】英语教学 体态语 魅力  长期以来,人们对于语言的学习相当重视及强调书面语言和口头语言,而对体态语则不太注意。美国的
内容摘要】中学生开展课外阅读能够有效的锻炼学生的阅读能力,扩大阅读领域,增加知识。但是在教学实践中却存在课外读物选择盲目,教师指导有效性不强,学生阅读习惯难以养成的问题。少数民族地区学生更存在缺少民族文化读物,民族知识欠缺等问题。针对这些问题笔者给出了时间安排、读物选择等方面的建议。  【关键词】中学生 课外阅读 重要性  课外阅读是学生获取知识的重要途径之一。课外阅读可以让学生体会书中的知识乐趣
【内容摘要】虚拟实验能够非常好的为化学课程的实验教学提供积极的辅助功效。对于初中化学课程的教学过程而言,有些实验在课堂上并不容易实现,加上学生自身的实验操作水平也十分有限,这些都会成为实验教学中的一些障碍。虚拟实验的产生则能够极大的化解这些障碍,合理的利用虚拟实验不仅能够给大家清晰的呈现相关实验过程、实验步骤,这还能够非常好的促进学生对于实验教学的认知,是对于实验教学效率的一种极大的提升。  【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