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声的世界给孩子们好看

来源 :中学课程辅导·教师通讯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anro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内容摘要】体态语作为众多教学手段的一种,必不可少。在日常的英语教学活动中,教师适当、自然地运用体态语,艺术地运用手势、表情即使是一个眼神,都有着独特的效果和魅力。它能够有效地帮助组织教学,可以达到增进师生感情,激活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英语课堂教学的效果,以无声胜有声。
  【关键词】英语教学 体态语 魅力
  长期以来,人们对于语言的学习相当重视及强调书面语言和口头语言,而对体态语则不太注意。美国的一项调查研究表明:在情感交流方面,90%以上的信息是靠声调的高低和面部表情等体态语来传递的。由此可见,体态语在英语教学和实际交流中有着举足轻重、不可替代的作用。
  在新课程改革中,更加强调学生的主体作用和教师的主导作用。如果把一堂课比作是一场戏的话,作为教学主导者的教师,便是这场戏的导演。那么,如何在英语教学中有效地利用体态语使英语课堂教学的效果更好呢?假如我们能在课堂上恰当地运用体态语,如面部表情、手势、眼神必定会使课堂教学更丰富、深刻,达到无声胜有声的效果。以下是我在教学过程中的一些发现和体会。
  一、自然、生动活泼的身体语言
  现在的英语课堂越来越强调英语口语话教学,这就要求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应尽量用英语组织教学,但有些常用口令则对刚学英语的低年级学生则有一定的难度,如Put up your hands. / In groups of four. / No more talking.这些不要求学生马上学会,但要他们能听懂、理解并做出与之相应的反应。所以当学生面露疑问的时候,教师不必急着用中文解释说明,可通过自己的身体或动作来做给学生看,这样学生可以通过一目了然的体态化简为难,理解并记住。而且,此后只要看到动作就可以知道老师的意图。
  现在的英语教材中都是情景插图式的教学内容,教师在教授的过程中可以强调身体语言和所学语言的相互协调性,把所学的短语配上生动活泼的身体语言让学生边说边动起来。如在教get up时,睁开眼睛,做伸懒腰或穿衣服状。而在教学go to bed时双手合掌,把头侧歪于掌上做睡觉状。教授He is tall.时手指高处等等。这些可以使学生们特别容易理解并牢固掌握,同时大大地增进了他们学习英语的兴趣。
  二、丰富多彩的面部表情
  面部表情是人类社会的一种“世界语”,一个人的喜、怒、哀、忧、悲、恐等全都可以从面部表情上反应出来。著名作家罗曼·罗兰曾经就说过:“面部表情是多少世纪培养出来的成功的语言,是比嘴里讲的复杂千百倍的语言。”所以作为教学主导者的教师,在教学中必须眼观六路。一方面,通过观察学生的表情获取反馈信息;另一方面,通过学生出现的不同情况,运用好我们的面部表情启发鼓舞学生,调节课堂气氛。
  首先,作为教师的我们要以亲切的微笑面对全体学生。一些教育家曾提出:“用爱的微笑去征服每一个学生的心灵。”教师应把微笑带进课堂,它是我们最好的武器和工具。当看到一些胆小怕羞比较内向的学生时,我们应给以鼓励和友善的神情,来帮助他们克服心理上的恐惧感。而当我们的学生有一点点的创新的时候,我们则要回以兴奋的表情,这样是对他们最好的肯定,能激发更多的学生更多的创造。在对待学生回答问题的对错时,我们也可以充分地运用体态语:学生答对了,教师极为高兴面若桃花,是对学生的一种肯定和赞许;即使学生答错了,教师也以友好的微笑鼓励,使学生不感到灰心丧气,进而激励自己更加地努力。
  三、多樣有趣的手势
  在以往的英语课堂教学中,每结束一个教学活动环节要进入下一个新的环节时,我只会喊Stop! Stop!刚开始的时候学生还会听话,可时间长了,他们就不太理睬了。而现在我会像一个足球裁判一样地做个暂停的手势;有时,我还会把食指放在嘴唇上作“嘘”状来示意他们停止。变化的手势刚好符合学生们好奇的心理,更能唤起学生们的注意。
  平时我们都习惯了竖起大拇指来评价学生们Good! Very good!可每次都是如此,用多了未免单调乏味,难以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后来我便又运用了All right! / OK! / Great!表示对学生的赞许并配以不同的手势,让学生能直观看到。讲All right!时连连点两三次头;OK!时,把拇指和食指圈成O状,其余三指翘起;Great!时右手握拳,高举过头并用力往下拉,表示强烈的赞同。这样学生们就会乐于回答问题,并对自己将会得到什么样的评价及手势很是期待,课堂气氛非常积极、轻松活跃。
  新的课程标准要求充分开发和利用课程资源,教师应善于运用不同的教学手段,充分利用好体态语丰富的表达力,使它更好地为教学服务,成为英语课堂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让我们的英语课堂更精彩,让学生学习英语更轻松。
  (作者单位:江苏省南京市六合区城西中学)
其他文献
【内容摘要】在中国重视职业教育的大背景下,在全国上下都在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和江苏省文明办倡导的“八礼四仪”的环境下,农村职校生的文明礼仪教育提升到一定的高度,本文从农村职校生文明礼仪养成教育的意义与实践探索两方面进行了阐述。  【关键词】农村职校生 文明礼仪 养成教育  一、农村职校生文明礼仪养成教育的意义  农村职业学校学生受周围环境影响,从总体上讲,文化基础不好、品行修养不高,对应有的礼仪
【内容摘要】分析德育教育在初中思想品德课程中的意义。从案例导入、教材朗读、小组合作等方面提出思想品德课上德育方法的应对措施,以期为教师在教学工作中提出供参考和建议。  【关键词】初中 思想品德 德育工作 德育方法  对学生进行思想教育,很多的教师都以为是班主任的专职工作,但事实并非如此,任何课堂都可以思想宣传,培养情操,体现生命张力的主阵地,思想品德课课程标准就是强调要改变以往教学中“只重知识,轻
近日,全市中学教学开放周在六中如期举行,老师们精彩的教学设计令听课老师们大为欣赏,然,当要求学生回答问题时,学生们常常是:满脸通红,语无伦次,词不达意。这是语文教学存在着严重的“重文轻语”的表现,学生说的能力处于自生自长的自发状态。  《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指出:“口语交际能力是现代公民必备的能力。应培养学生倾听、表达和应对的能力,使学生具有文明和谐地进行人际交流的素养”。说话教学是语文教学的重要内
【内容摘要】高中地理课程是我们高中教学中的一门重要学科,我们在教学的过程中应该采取多种形式进行教学,在教学过程中应该竭尽全力,让学生能够更好的掌握地理知识,更好的完成学习任务,达到教学目的。  【关键词】课件资源 多媒体教学 高中地理 应用  高中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让我们的上课方式发生了重要变化,随着科技进步社会的发展,多媒体技术在高中地理课程中的应用也日益广泛,由于其在作图和模拟方面的优势让其在
【内容摘要】在初中思想品德教学中,教师要注重教育的趣味性,将故事、动漫、影视、漫画、音乐等可行的新元素与教学内容巧妙融合起来;重视教学的活动性,精心设计丰富多样的学习活动;关注教学的生活性,由课堂走向生活实际。本文对此进行了分析研究。  【关键词】初中思想品德 有效教学 优化  思想品德课程具有严肃性特点,比较枯燥乏味,缺乏吸引力,学生学习热情相对不高。同时,在教学过程中,有些教师空洞说教,更无法
【内容摘要】初中语文教学是教学中的基础阶段,初中生在初中语文教学中潜移默化的形成对语文独特的感受便是语文的素养。而语文素养的培养可以有效的帮助初中生掌握语文学习的本质,使之初中生在学习语文基础知识的同时理解语文的文化精神和学科内涵,进而在初中语文教学中必须应该重视培养初中生的语文素养。本文便是笔者结合教学实践,总结出的一些培养语文素养的途径,以便于更好的培养初中生的语文素养。  【关键词】初中语文
【内容摘要】根据新的初中英语课程标准的要求,和传统的语法课堂相比,基于学生参与的初中英语语法课堂更为有效。本文将以译林出版社出版的牛津初中英语教学为例,并以动词的过去式教学为载体,探讨基于学生参与的初中英语语法课堂。希望本文能够在一定程度上改变教师传统的语法教学理念,将更多的学习的机会还给学生,让每位学生都能通过自己的体验和参与快速掌握知识。  【关键词】学生参与 初中英语 语法课堂 动词的过去式
所谓“五步”即学生自学、问题归纳、合作探究、教师反馈、深化理解五个环节,在初中语文阅读教学中,只有让学生深入到文本中,在阅读中获得体验,阅读教学才会变得更加有效。结合以往初中语文阅读教学来看,过于强调教师在教学中的作用,学生阅读的时间和参与交流的机会不多。应用五步教学法旨在让学生成为阅读的主体,主动参与到文本阅读过程中,从而更好地理解作品的语言、内涵,生成出体验。  一、自学感知,初步质疑  在以
【内容摘要】体育是一门以运动实践为主的课程,运动技能的训练离不开学生个体的积极参与,以生为本是新课改倡导的教学理念,这正和体育训练的特点不谋而合。体育教师如何紧扣训练项目,有效凸显学生主体地位,释放体育训练魅力?本文从三个方面进行阐述。  【关键词】以本为本 情境教学 分层教学 集体训练  以生为本是新课标倡导的教学理念,也是体育训练必须遵循的原则。体育课程主要以训练为主,而训练离不开学生个体的积
【内容摘要】对于高中历史教学而言,学生在知识不断丰富的过程中会对以往学过的历史知识产生怀疑,这种现象也就是所谓的“认知冲突”。传统的高中历史教学往往忽视了这一点,教师对这种“认知冲突”不管不顾,严重阻碍了高中历史教学的进度。根据新课改的相关要求,以及高中生自身的实际情况,教师应该采取相应的措施消除这些认知冲突。首先,教师应该注重情感教学,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其次,教师应该明确认知形式,优化学生的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