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议高中物理解题能力的培养

来源 :读写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hall20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多年的物理教学中,我觉得在重视高中物理概念、规律教学的同时,应把重点放在解题的思维过程,增强学生解题思维的自我调控意识的培养上。学生解题过程是“获取信息、思维启动、思维逻辑、思维深化”的过程。学生解题能力的提高应从基本训练和逐步提高两方面抓起。
  (一)首先针对我们面对的学生水平,先要完成最基本的要求。
  要求学生完成课后作业,这些习题是教学大纲的最低要求,一些能力较强的学生从中获取了探求知识的方法,思维敏捷。一些能力较差的学生解题一旦受阻,思维停滞,需要点拨才能展开。通过设疑→点拨→探究→解惑,学生思维进入新的层次。学生解题能力的基本训练包括两个方面:(1)运用已掌握的物理概念和规律来分析解决实际问题。(2)物理实验技能的训练。实验教学是物理教学不可缺少的重要部分,每年的高考占相当的比例,因此平时做好每一个演示实验和学生实验,让学生善于观察,多动手,勤思考。通过这些基本训练可以深化、活化学生已掌握的物理知识,它是提高学生思维能力的重要手段,成败的关键在于精选好例题和练习题。精选的例题和练习题,应该有代表性,能收到举一反三的效果:有针对性,能针对知识的重点、关键和学生的水平;有启发性,能激发学生思维。对学生分清正确与错误并灵活运用知识有较大补益。例题教学与定时练习是两个很重要的方面。(1)例题教学,侧重在开拓思路,放手让学生搞一题多解、一题多思,在“解”、“思”中“自悟”,以期形成深刻的记忆和能力。教师在例题课上的讲解,是在学生“悟”不出的时候,侧重在物理模型的分析上花功夫,教给学生如何针对所研究的问题,应用物理模型、构造物理模型的方法,例如在复习动量守恒与机械能守恒时,通过小球在圆弧槽中滑下,不计摩擦的例题分析,构造了这类问题的物理模型:不计摩擦,水平方向又无其它外力,系统动量守恒;小球和圆弧槽系统,只有重力做功,无机械能与其它形式能量转化,机械能守恒。由于重视物理模型的分析,学生很自然的把所讲物理模型与类似习题结合起来,顺利解答。(2)单元例题教学以后,安排定时练习,题目精选,题型较活,有浅有深。要求学生按时完卷,教师及时进行批改评分,根据反馈信息,上好评讲课。对难度大的题一般不在课堂评讲,原因是评讲这类题花时较多,针对性不强,可做好答案,让有能力的学生自己去钻研,评讲的重点是那些错误较多,难度不太大的典型题目。对于多数学生已掌握,少数差生未掌握的题目,则只进行个别辅导,根据题目的重要程度与考试情况,把答案分别做成“详解”、“略解”和“一题多解”,为学生提供正确的依据,让他们自己去对照、思考。
  (二)其次,在學生达到基本要求的基础上应从以下几方面逐步提高学生的解决问题和分析问题的能力。
  审题能力的培养:审题时要注意题目中的关键词,在读题过程中将关键词勾画出来;注意隐含条件的挖掘;挖掘隐含条件的方法:咬文嚼字,将文字题目转化为图示,将已知条件标注在相应位置,再分析和解决问题。这样将抽象的问题变得形象直观,便于分析和理解问题。如题目中的“光滑”“恰好”等;说到匀速圆周运动,就要联想到它的“五要素”:线速度、角速度、周期、频率、转速,其中线速度的方向时刻发生变化,线速度的大小、角速度、周期、频率、转速都不变。
  分析状态、分解过程能力的培养:重视对基本物理过程的分析;如平抛运动的实例分析,注意抛点至落点过程中物体的轨迹,将此运动分解为竖直向下的自由落体运动和水平方面上的匀速直线运动;有些题目只给了图象,要注意可能是从抛点至落点的整个图象,也可能只给画出了部分图象,在处理方法上就完全不同了。
  运用数学处理物理问题能力的培养:运用数学公式和数学方法。如面积公式、体积公式、勾股定理、直角三角形中的函数关系、正弦定理、余弦定理等等数学公式的运用;经常使用加减乘除、开方、乘方等运算;在天体运动章节中运用科学计数法;用微元法来处理曲线运动问题和变力做功问题。题中涉及的几何关系,如矢量的合成和分解问题,都要用到几何知识;常常运用几何三角形与矢量三角形相似来求力或距离。
  学生规范答题能力的培养:规范解题的总原则是:说理要充分,层次要清楚,逻辑要严密,语言要规范,文字要简洁,题解必须有必要的文字说明,包括对物理关系的说明和判断,对所研究的对象或过程的说明,对解题依据的说明。要求学生在考试试卷上规范解题,不能就试卷论试卷,重在平时的作业、笔记、纠错、草稿各方面的强化,都注重规范,不得乱写,让学生养成严谨的学习态度和学习品质,考试时自然就规范了。这样,再不用老师再而三地强调,也不再有学生反而复地出现失误。
  总之,在解题中增强思维的自我调控意识是发展智力、培养能力、提高素质的必要条件。在解题全过程中有计划、有目标、由简到繁、循序渐近、反复多次地引导学生自己实践,是提高解题效益的充分条件,这样学生习题难的心理障碍可以排除,解题能力得到逐步提高。
其他文献
新课程倡导自主、合作、探究学习、注重学习的过程性,要求学生参加特定的教学活动,并在具体的情境中,通过观察、分析、归纳、实验等活动发现研究对象的某些特征以及与其他对象的区别与联系,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与学生积极互动、共同发展,要处理好传授知识与培养能力的关系,注重培养学生的独立性和自主性,引导学生质疑、调查、探究,在实践中学习,促进学生在教师指导下主动地、富有个性地学习。  一、教学情境的设计符合学生
【摘 要】在小学科学教学中,恰当运用多媒体教学,是优化课堂教学,突破教学难点的必要条件。只有恰当地应用多媒体手段,才能发挥其在教与学中的媒介作用,化难为易,从而优化课堂教学。提高多媒体教学艺术的关键在于巧用多媒体手段。教学中不注意多媒体教学的特点,不考虑选择运用多媒体的时机,就不能充分发挥其优势,起不到应有的作用。下面我就结合自己的经验,说一说我在科学教学中运用多媒体来提高教学水平的一些想法。  
鸡西矿业集团公司张辰煤矿西三采区3
期刊
目的:晕痣(halo nevus)亦称离心性后天性白斑(Leu-koderma acquisitum centrifugum),临床以色素痣周围绕以脱色区为特征。组织病理学改变通常为混合痣或皮内痣。晕痣病因及发病机制
摘要:物理学起源于对自然界的观察和研究,自然界又是人类生活的环境,因而物理学与生活具有广泛的联系,是一门地地道道的生活科学。所以我们的物理教学也应该构筑在生活的基础上,做到物理源于生活,服务于生活,最终实现教育的核心思想──“生活教育”。因而把物理教学与学生生活紧密地联系在一起,在初中物理教学中启发学生对科学的兴趣,调动其学习积极性,为今后的深造打下良好的基础有着不可忽略的作用。  关键词:生活实
【摘要】“合作学习”是自主学习的一种形式,它作为一种新型的学习方式,一般包括同伴互助合作学习、小组合作学习、全员合作教学三种主要形式。本文通过对初中信息技术课堂的特点,小组合作学习模式的特点与信息技术课程的互补,合作学习中的常见问题及处理策略,评价策略这四点的探究,谈一些自己的看法。  【关键词】信息技术教学 合作学习 学习方式  合作学习是新《课程标准》环境下的重要学习方式。在信息技术教学中,一
目的:制作Sprague-Dawley(SD)大鼠视网膜缺血再灌注(Retinal ischemia-reperfusion,RIR)损伤模型,探讨腹腔内注射重组人促红细胞生成素(recombinant human erythropoietin,rHuEPO
目的:脂联素(Adiponectin)是近十年来发现的一种由脂肪细胞分泌的蛋白质类激素,广泛参与体内能量代谢,尤其是脂类代谢及糖代谢,与肥胖症、动脉粥样硬化、糖尿病等发生有密切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