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云平台与嵌入MOOC方式的“国际贸易实务”课程

来源 :文教资料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izhe62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以我校省级精品专业——国际贸易实务专业课程教学为研究对象,以新技术云平台云空间为依托,以新的教学方式MOOC空间教学法为归属,旨在探索高职课程在工学结合理念指导下,依托世界大学城云空间实施教学的有效途径,探索工学结合的课程开发理念与信息化技术的融合,促进高职教师转变教育观念,使教师学会以云空间进行课程规划与设计,提升高职教师的整体教学水平与理论水平。
  关键词: 云平台 MOOC 国际贸易实务
  1.问题的提出、课题界定、国内外研究现状述评、选题意义与研究价值
  1.1问题的提出。高职院校学生学习问题驱动着高职院校教育教学改革。工学结合是职业教育人才培养的基本要求,但在传统课程教学中,要实现这一要求,往往受到诸多因素制约。云计算新技术的诞生为更有效的国际贸易实务专业课程教育教学提供了新的机遇。
  1.2项目界定。以我校省级精品专业——国际贸易实务专业课程教学为研究对象,以新技术云平台云空间为依托,以新的教学方式MOOC空间教学法为归属。旨在探索高职课程在工学结合理念指导下,依托世界大学城云空间实施教学的有效途径,提升高职教学质量与效率;探索服务于学生自主学习的空间教学组织与设计,促进高职学生学习效果整体增强;探索工学结合的课程开发理念与信息化技术的融合,促进高职教师教育观念转变,使教师学会以云空间进行课程规划与设计,提升高职教师的整体教学水平与理论水平。
  1.3国内外研究现状述评。信息化教育是涵盖信息科学、教育科学与哲学等多种理念,以现代信息技术应用为核心,以教育信息化为基本任务,实现培养高素质人才这一根本目标,实现教育现代化、信息化、最优化的实践过程。
  大型开放式网络课程(massive open online courses,简称MOOC)是近几年兴起的网络教学模式。2012年以来日益受到瞩目。人们为此将2012年称为大型开放式网络课程之年。
  由美国哈佛大学和麻省理工学院(MIT)成立的EDX提供的免费开放课程,已经吸引了大约6000名大陆学生。同时,香港中文大学(CUHK)也投入了一些项目在Coursera平台上,以免自己将来被教育竞争甩在后面。2013年5月21日晚7时,清华大学正式加盟edX,将全面推动课程教学改革,近期将开发30门新一代在线课程。
  1.4选题意义与研究价值
  1.4.1项目的选择与研究是对信息化技术与高职院校国际贸易实务教学融合的探索,依托世界大学城云空间开展的教学改革研究与实践,打破了时间与空间界限、企业与学校界限、教师与职教专家界限、学生与学生群体界限,对以信息化手段进行工学结合为核心的职业教育信息化研究具备一定的现实意义。
  1.4.2项目的选择与研究是基于如何使工学结合融入整个国际贸易实务专业课程教育教学全过程的空间教学模式的探索,立足于世界大学城云空间,构建基于云空间的国际贸易实务专业课程教学模式,从空间教学激励机制、空间自主学习监控机制、空间自主学习交流反馈机制、空间课程考核评价机制等方面进行实证研究,对指导空间教学具备一定借鉴意义。
  1.4.3项目的选择与研究是基于实现教师视角向学生视角的转换,构建适合学生自主学习的空间课程使用平台的探索,其运作方式可以为空间课程平台建设提供理论指导,项目研究实践成果之一的国际贸易实务空间课程资源能成为空间优质共享资源。
  2.理论依据、研究目标、研究内容、研究假设、创新之处
  2.1理论依据。根据国家教育部教信推办[2013]6号文件,《关于转发湖南省教育厅王柯敏厅长在湖南省加快推进教育信息化工作视频会议上讲话的通知》;根据王柯敏厅长2013年《湖南省教育厅王柯敏厅长在湖南省加快推进教育信息化工作视频会议上的讲话》;王键副厅长《云计算开创湖南教育信息化建设新局面》。湖南省的教育教学云平台、云平台云空间已走到了全国的前列。
  2.2研究目标。旨在探索高职课程在工学结合理念指导下,依托世界大学城云空间实施教学的有效途径,提升高职国际贸易实务专业课程的教学质量与效率;探索服务于学生自主学习的空间教学组织与设计,促进高职学生学习效果整体增强;探索工学结合的课程开发理念与信息化技术的融合,促进高职教师教育观念转变,使教师学会以云空间进行课程规划与设计,提升高职教师的整体教学水平与理论水平。
  2.3研究内容
  2.3.1基于云空间的高职国际贸易实务专业课程开发理念研究。在教育信息化大背景下,依据高职国际贸易实务专业教育教学的培养目标,深度挖掘工学结合的课程开发理念与基于云空间的教学应用的融合,探索国际贸易实务专业课程空间教学开发的指导思想与实施流程;通过对基于云空间的课程教学改革,提升学生的空间学习兴趣、学习方法和职业能力培养的影响。
  2.3.2基于学生自主学习精品空间课程资源包建设。探索基于云空间的高职国际贸易实务专业课程教学资源建设思路和实现途径,以探索基于云空间的国际贸易实务专业核心专业课程为载体,开发基于学生自主学习的空间课程资源包,逐步形成国际贸易实务专业空间课程运行平台。
  2.3.3基于云空间的高职国际贸易实务专业课程教学组织方式研究与教学评价研究。探索基于云空间的高职国际贸易实务专业课程教学组织方式,建立以“空间学习团队”自主学习为主导的空间学习策略;通过实例论证对构建的国际贸易实务专业课基于工作过程六步法的空间教学方式的可行性研究。探索课程教学考核评价机制,为空间课程资源的优化与整合提供制度标准、资源标准。
  2.4研究假设。以建构主义理论、人本主义学习理论、现代教育技术理论为基础,根据高职人才培养目标和学生学情,以强调岗位能力为核心的“工作过程系统化理念”作为课程改革的指导思想,重构基于云空间的高职课程内容;运用“任务驱动”建设学生视角的空间教学组织方式;运用“全员参与”的考核评价机制实现空间教学全程监控,使高职课程教学真正体现其在培养学生专业能力、学习能力及社会能力等方面的重要作用。   2.5创新之处。在湖南商务职院省级精品专业作为教育教学改革实践;充分利用新技术,在当今云计算、云平台、云空间风起云涌的时代,让我校省级精品专业国际贸易专业走在时代前列(至少不落后于名校)。
  2.5.1基于计算机网络新技术的云空间,嵌入MOOC方式,融合基于工作过程的高职六步教学法,高职国际贸易实务专业课程教学;
  2.5.2融合真实企业现场外贸企业,国贸实务专业课程的教学,把课堂延伸到企业真实的外贸从业人员的无缝对接空间国际贸易实务专业课程教学法;
  2.5.3基于学生自主学习的国际贸易实务空间课程资源包建设;
  2.5.4基于云空间的高职国际贸易实务专业课程评价研究。
  3.研究思路、研究方法、技术路线、实施步骤
  3.1研究思路。始终围绕高职国际贸易实务专业人才培养目标与教育信息化观点,实行理论研究与实践研究相结合的技术路线,以实践研究为主。分析高职专业课程在传统教学模式运用中存在的问题,充分利用世界大学城云空间教学功能,进行基于云空间的高职国际贸易实务专业课程教学应用研究。
  3.2研究方法。本项目将采用调查研究法、行动研究法和个案研究法。
  一是调查研究法。利用空间平台的各项功能,诸如空间群组、空间特色话题、空间留言等多种形式,对外贸企业职员、同行教师、职教专家、学生群体进行问卷调查、访谈,明确空间课程教学改革的基本原则与内容,完成相关数据的收集。
  二是行动研究法。在空间教学应用实践中改革,以改革新思路指导教学应用,并对项目研究前后的教学效果进行试验与评估。
  三是个案研究法。选择几个研究成果在全校推广,在推广过程中跟踪研究。
  3.3技术路线。始终围绕高职国际贸易实务专业人才培养目标与教育信息化观点,实行理论研究与实践研究相结合的技术路线,以实践研究为主。
  采用调查研究——系统需求分析——系统总体设计——详细设计研究探索与实施(1、2、3)——专家座谈与反馈总结——总结推广的过程。
  通过三个学期的教学设计与实施及总结(三次循环),从而完成本项目。
  3.4实施步骤
  3.4.1需求分析制定阶段:带领专业团队针对收集进一步分析相关研究文献,汇总、整理项目研究资料,详细了解高职国际贸易实务专业课程教学应用需求。工作成果为系统需求分析报告。
  3.4.2系统总体设计阶段:通过访谈、实践等方式对世界大学城云空间教学运用情况进行汇总、整合,进一步明确以个人空间为主要载体进行课程教学运用的建设方向和基本内容,探索符合高职专业课程教学的实施方案。工作成果系统实施方案(系统总体设计报告)。
  3.4.3系统详细设计探索研究阶段与实施1:组织专业课教师对世界大学城云空间的教学功能进行实践探索,构建基于工作过程六步法的空间教学组织方式,并在实际授课与教学实践中进行初步探索,并建设部分课程空间资源。并收集各种反馈情况,召开专家座谈会,对项目实施进行反思,形成初步探索实施总结报告。
  3.4.4基于学生自主学习的精品空间课程资源包建设实施阶段:以世界大学城云空间教学功能为载体,按照空间课程教学实施方案对国际贸易实务专业核心课程进行空间课程资源包建设与应用,采用课程教育理论专家、教师、行业专家和企业专家共同研究的模式。
  3.4.5空间课程教学实施方案、空间课程资源建设、空间课程教学应用优化和完善阶段,形成的高职国际贸易实务空间课程资源包将通过世界大学城云空间形成资源共享。
  参考文献:
  [1]王柯敏.湖南省教育厅王柯敏厅长在湖南省加快推进教育信息化工作视频会议上的讲话,2013-3-15.
  [2]余滢.工学结合的空间课程包的开发—基于云平台的高职课程教学模式探索[J].中国教育信息化,2012.05.
  [3]辛磊,张新民.高职涉农经贸人才培养的制度创新与政策思考[J].继续教育研究,2013,06:112-114.
其他文献
摘 要: 子夏是儒家思想的重要继承者和发扬者,将儒学思想融会贯通后进行符合社会变革潮流的创新和阐发,创造出独特的“西河学派”,提高儒学内涵的丰富性、灵活性,对儒学“集大成者”荀子的思想有重要的启发意义,对先秦思想繁荣作出巨大的贡献。本文从子夏对孔子思想的继承、革新和对荀子思想的启发、影响的角度出发,探索子夏在孔荀思想流变中承上启下的意义,讨论子夏思想对儒家学说继承和发扬的历史贡献。  关键词: 子
摘 要: 随着老龄化社会的来临,社会对养老服务类人才的需求急剧增大,国内许多高校相继开设了老年服务与管理等专业。钟山职业技术学院作为全国较早开设养老服务类专业的高职院校,在培养相关专业人才方面做了一些有益的探讨。在本专业人才培养中,人文素质培养是重要方面之一,对学生整体素质和就业能力都起着很大作用。本文将从养老服务类人才人文素质培养入手,找出存在的问题并探讨相应的对策。  关键词: 养老服务
摘 要: 大班教学是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常态,这种状况使思想政治课尤其是实践教学的实效面临严峻挑战。抽象深奥的“原理”课的实践教学在理论和实际工作中仍然有着很大的探索空间。小组学习法是目前世界上许多国家普遍采用的一种富有创意的教学理论与方略。在“原理”课实践教学中运用大班小组法,通过对课内实践与课外实践方案的设计并运用,可以提高学生参与度、激发自主学习兴趣、培养团队协作精神,有效提高实践教学的实
摘 要: 目前,我国的英语教育普遍存在“思辨缺席”的问题,致使英语专业的学生缺少思想和逻辑,无法充分运用自己的英语知识,在社会中竞争力不足。面对这一问题,提升英语教学的思辨性迫在眉睫。英国议会制辩论作为目前使用最广泛的英语辩论赛制,与思辨能力密切相关,且其涉及的范围国际化,内容新颖现代。将这种英语辩论融入英语教学,是一个有效可行的方法。  关键词: 英国议会制辩论 英语教学 思辨 思辨能力
摘 要: 网络信息技术在高校的广泛应用对艺术院校图书馆读者服务工作提出新的要求和挑战,转变服务观念、调整服务内容、扩展服务手段、优化服务资源成为新时代高校图书馆的工作重点。本文以山东艺术学院图书馆为例,探讨网络数据时代艺术院校图书馆如何以读者服务工作的特色赢得新的竞争优势。  关键词: 艺术院校图书馆 读者服务工作 山东艺术学院图书馆  近年来,网络信息技术在高校图书馆中得到广泛应用,这对图
摘 要: 专题化教学是目前我国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普遍采用的一种教学方式,其中问题意识是专题化教学设计的关键问题,即以什么为依据确定问题,确定什么样的问题,问题体现了什么时代价值。本文以“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课程为例,探讨如何构建以问题意识为核心的专题化教学体系。  关键词: 问题意识 专题化教学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  自2005年《中共中央宣传部、教育部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高等学
摘 要: 本文从跨文化视角出发,介绍了欧洲跨文化主义理念和跨文化城市建设,并以青岛为例,探讨了城市建设中文化多样性治理与城市创新发展的关系,以期对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内各城市的建设起到启示作用。  关键词: 跨文化主义 跨文化城市 海洋文化 青岛  1.引言  2011年,《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发展规划》(以下简称《规划》)获批,成为我国第一个以海洋经济为主题的区域发展战略。根据《规划》,半岛
摘 要: 马斯洛需求层次理论把需求分成生理需求、安全需求、爱和归属感、尊重和自我实现五类,依次由较低层次到较高层次排列。我国高等教育正逐步走向大众化、普及化,高等职业教育正处于最好的发展机遇期,然而其衍生的贫困生问题日益凸显。本文基于马斯洛需求层次理论和SWOT-PEST分析法视角,分析高职院校贫困生在不同需求层次上的客观需求,寻找对策,真正将资助育人功能落到实处,以期构建全方位的资助育人资助体
摘 要: 当代隐喻认知理论认为,隐喻不仅仅是一种修辞手法,更是一种思维方式和认知行为。主体的差异性会影响到隐喻的解读。《小王子》是一部蕴含深刻哲理的成人童话,作品中存在着大量隐喻手法。作者从隐喻认知的角度,结合主体性认知和人生经验,对作品中的三个经典隐喻形象进行解读,试图更加接近读者所要表达的隐喻内涵的真实意义。  关键词: 当代隐喻认知理论 隐喻 主体的差异性 隐喻形象  一、引言  发
摘 要: 高职院校社团在学生管理中作为重要的文化阵地存在,是院校开展各项学生活动的重要载体。作者以所在的旅游管理系专业学生社团为例,分析和认识了专业社团的发展情况和存在问题,并对专业社团的建设和发展提出建设性的意见,更好地发挥专业社团在学生就业竞争中的作用。  关键词: 高职院校 专业学生社团 就业竞争力  在国家大政方针的引领之下,高职教育越来越受到社会的认可和重视。作为高职院校校园文化生活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