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中图分类号:G622.4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3-1875(2009)16-064-01
一、历史探究活动开展的意义
有人说历史是死,可我要说历史是活的,是生动的,甚至是可参与的。不信打开现在的历史新教材,你就会发现一个引人注目的亮点:新教材设计了许多“活动与探究”,还有专门的活动课,且内容丰富,形式多样。这是一个令人欣慰的变化,历史新教材十分注重历史探究活动,这给中学历史教学注入了新的活力。
开展历史教学活动,让学生参与到历史探究活动中来,有着积极的意义:1.历史探究活动的开展拉近了历史与现实的距离,历史不再是陌生而遥远,而是近在眼前,是鲜活的。2.通过积极地参与历史探究活动、自主探究,充分展示自我,亲身体验和感悟历史的脉搏,从而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3.培养学生动手、动口、动脑等习惯和能力以及团结协作的精神。4.许多探究性问题教材不做过多的主观评论,提供了足够的思维空间让学生去探究,因此历史探究活动的开展更能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培养其自主意识和创新思维能力。
二、历史探究活动开展的现状及原因
新教材推行之初,各类示范课、研讨课、观摩课蜂拥而至。令人耳目一新的是这些公开课中历史探究活动的开展:历史剧的编演、正反方大辩论、攻守擂大比赛等,使得课堂气氛相当活跃,学生参与热情也很高涨。与会老师都首肯了这一点,但在他们心中也有一份难言的实言:这是上公开课,课前老师学生都要花大量时间做准备,许多还是集体智慧的结晶,这在平时上课是很难做到的。
那么原因何在呢?教师们也陈述了种种缘由:学校领导不重视,历史教学辅助设备、材料不齐备,甚至相当缺乏;学生也不重视、不配合,参与活动的积极性不高;历史课时少,课堂没法满足活动的需要,而且有的活动要求学生花大量时间上图书馆、上网查找资料、采访人物、实地调查,以及整理资料,分析资料等,而现在真正由学生自由支配的时间是相当少的……这些当然都是我们目前中学历史教学中客观存在的现实,但我们历史唯物主义者认为:客观因素固然是不可否认地存在着,但它并不是决定因素,主观因素也是相当重要的,古语说:“事在人为”吗。当我们在责怪领导不重视、学生不重视、不配合时,有没有扪心自问:我们历史教师自己重视了吗?我们自身也应反省反省。
由此可见,中学历史探究活动不能正常开展,很大问题出在我们历史教师自身方面。
三、历史探究活动开展的措施及途径:
那么,在课时少、时间紧,学校领导、学生都不太重视、不愿花很多时间和资金的客观现实下,历史探究活动究竟如何开展呢?下面是我在初中历史教学实践中的一点浅见。
1.首先教师要重视,提高认识,提高自身发展和自身素质,在历史探究活动中做好组织者、参与者和指导者。另外,在组织活动时尽量不要单干,要充分发挥集体的力量和智慧,养成集体备课、研讨、分工合作的习惯,这样可减轻负担,提高工作效率和工作质量。
2.针对学生不重视,对搞历史探究活动积极性不高的现状,教师要采取措施调动学生的参与热情。影响学生参与积极性的主要原因:受中考指挥棒的影响,害怕耽误了考试科目的学习;缺乏参加这类活动的经验和勇气,也没有分享过它的喜悦等。因此,只要我们不过分增加学生的课余负担;历史探究活动的形式一定要多彩多姿,多采用一些竞赛形式:历史故事演讲擂台赛;“诗经”、“唐诗”、“宋词”背诵比赛等,活动的主角是学生,主持和评委都是学生,参与面广一些;再辅以适当的鼓励评价:评选出“小故事能手”、“最佳辩手”、“最强擂主”等,并和班主任联系,进行表彰、记录在学生平时档案中……如此,学生的积极性就能被调动起来,并进而兴趣大增。
3.针对课时少、时间紧的现状,教师要因地制宜、灵活机动,见缝插针挤出活动的时间,开辟出活动的空间。
当然时间的主要来源是课堂。课堂教学要紧凑,效率要提高,这样就可以节省出一些时间搞活动。可以和课堂教学结合起来的活动与探究尽量在课堂让学生来分析讨论、交流或归纳巩固。
另外,还可把历史探究活动与班级、学校相关活动结合起来,也就是“见缝插针”。例如:我们学校是寄宿学校,每个星期都有影视休闲活动,我就和负责的老师协调配合,提供一些与历史教学有关的影视片,组织学生欣赏、写观后感或口头讨论、谈观点看法;和班主任、校团委联系,在黑板报、校报刊栏、校报张贴、发表学生的历史小报、历史小论文。这样既鼓励了学生活动的积极性,又丰富了校园文化。
历史探究活动还可与其它学科结合起来。例如;初中历史有两个活动,要学生动手用泥巴仿远古居民制作容器和唐三彩,我就和美术老师联系,利用美术泥塑课让学生制作,展示交流,从而很顺利地完成了这两个活动。
对于那些参观历史遗迹的活动,教师可以因地制宜,灵活机动。例如,我们学校每年组织学生春游,常去较近的省城南京,在观赏古城美丽春光的同时,我就建议学校带学生参观“南京大屠杀纪念馆”、“太平天国历史博物馆”、“总统府”等历史遗迹,让学生接受历史教育和熏陶。
总之,历史探究活动的内容是丰富的,形式也是多样的,而且意义非凡,我们历史教师一定要承担起教育的职责,重视历史探究活动,将它落到实处,让学生在探索中学习历史,在历史中学会探索,为推动历史教学改革,培养时代新人做出自己应有的贡献。
一、历史探究活动开展的意义
有人说历史是死,可我要说历史是活的,是生动的,甚至是可参与的。不信打开现在的历史新教材,你就会发现一个引人注目的亮点:新教材设计了许多“活动与探究”,还有专门的活动课,且内容丰富,形式多样。这是一个令人欣慰的变化,历史新教材十分注重历史探究活动,这给中学历史教学注入了新的活力。
开展历史教学活动,让学生参与到历史探究活动中来,有着积极的意义:1.历史探究活动的开展拉近了历史与现实的距离,历史不再是陌生而遥远,而是近在眼前,是鲜活的。2.通过积极地参与历史探究活动、自主探究,充分展示自我,亲身体验和感悟历史的脉搏,从而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3.培养学生动手、动口、动脑等习惯和能力以及团结协作的精神。4.许多探究性问题教材不做过多的主观评论,提供了足够的思维空间让学生去探究,因此历史探究活动的开展更能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培养其自主意识和创新思维能力。
二、历史探究活动开展的现状及原因
新教材推行之初,各类示范课、研讨课、观摩课蜂拥而至。令人耳目一新的是这些公开课中历史探究活动的开展:历史剧的编演、正反方大辩论、攻守擂大比赛等,使得课堂气氛相当活跃,学生参与热情也很高涨。与会老师都首肯了这一点,但在他们心中也有一份难言的实言:这是上公开课,课前老师学生都要花大量时间做准备,许多还是集体智慧的结晶,这在平时上课是很难做到的。
那么原因何在呢?教师们也陈述了种种缘由:学校领导不重视,历史教学辅助设备、材料不齐备,甚至相当缺乏;学生也不重视、不配合,参与活动的积极性不高;历史课时少,课堂没法满足活动的需要,而且有的活动要求学生花大量时间上图书馆、上网查找资料、采访人物、实地调查,以及整理资料,分析资料等,而现在真正由学生自由支配的时间是相当少的……这些当然都是我们目前中学历史教学中客观存在的现实,但我们历史唯物主义者认为:客观因素固然是不可否认地存在着,但它并不是决定因素,主观因素也是相当重要的,古语说:“事在人为”吗。当我们在责怪领导不重视、学生不重视、不配合时,有没有扪心自问:我们历史教师自己重视了吗?我们自身也应反省反省。
由此可见,中学历史探究活动不能正常开展,很大问题出在我们历史教师自身方面。
三、历史探究活动开展的措施及途径:
那么,在课时少、时间紧,学校领导、学生都不太重视、不愿花很多时间和资金的客观现实下,历史探究活动究竟如何开展呢?下面是我在初中历史教学实践中的一点浅见。
1.首先教师要重视,提高认识,提高自身发展和自身素质,在历史探究活动中做好组织者、参与者和指导者。另外,在组织活动时尽量不要单干,要充分发挥集体的力量和智慧,养成集体备课、研讨、分工合作的习惯,这样可减轻负担,提高工作效率和工作质量。
2.针对学生不重视,对搞历史探究活动积极性不高的现状,教师要采取措施调动学生的参与热情。影响学生参与积极性的主要原因:受中考指挥棒的影响,害怕耽误了考试科目的学习;缺乏参加这类活动的经验和勇气,也没有分享过它的喜悦等。因此,只要我们不过分增加学生的课余负担;历史探究活动的形式一定要多彩多姿,多采用一些竞赛形式:历史故事演讲擂台赛;“诗经”、“唐诗”、“宋词”背诵比赛等,活动的主角是学生,主持和评委都是学生,参与面广一些;再辅以适当的鼓励评价:评选出“小故事能手”、“最佳辩手”、“最强擂主”等,并和班主任联系,进行表彰、记录在学生平时档案中……如此,学生的积极性就能被调动起来,并进而兴趣大增。
3.针对课时少、时间紧的现状,教师要因地制宜、灵活机动,见缝插针挤出活动的时间,开辟出活动的空间。
当然时间的主要来源是课堂。课堂教学要紧凑,效率要提高,这样就可以节省出一些时间搞活动。可以和课堂教学结合起来的活动与探究尽量在课堂让学生来分析讨论、交流或归纳巩固。
另外,还可把历史探究活动与班级、学校相关活动结合起来,也就是“见缝插针”。例如:我们学校是寄宿学校,每个星期都有影视休闲活动,我就和负责的老师协调配合,提供一些与历史教学有关的影视片,组织学生欣赏、写观后感或口头讨论、谈观点看法;和班主任、校团委联系,在黑板报、校报刊栏、校报张贴、发表学生的历史小报、历史小论文。这样既鼓励了学生活动的积极性,又丰富了校园文化。
历史探究活动还可与其它学科结合起来。例如;初中历史有两个活动,要学生动手用泥巴仿远古居民制作容器和唐三彩,我就和美术老师联系,利用美术泥塑课让学生制作,展示交流,从而很顺利地完成了这两个活动。
对于那些参观历史遗迹的活动,教师可以因地制宜,灵活机动。例如,我们学校每年组织学生春游,常去较近的省城南京,在观赏古城美丽春光的同时,我就建议学校带学生参观“南京大屠杀纪念馆”、“太平天国历史博物馆”、“总统府”等历史遗迹,让学生接受历史教育和熏陶。
总之,历史探究活动的内容是丰富的,形式也是多样的,而且意义非凡,我们历史教师一定要承担起教育的职责,重视历史探究活动,将它落到实处,让学生在探索中学习历史,在历史中学会探索,为推动历史教学改革,培养时代新人做出自己应有的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