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所谓探究式教学就是指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之下,选取适当的课题,然后采取科学研究的方式对课题进行科学探究,主动地获取知识、形成能力,并不断地提升自身综合素质的一种教学模式,从探究式教学的定义我们可以看出,教师与学生之间的关系发生了一定的变化,教师由过去学习的主导者变为了引导者,而学生则由被动的接受者变成了主动的获取者,这样,相较于以前的教学模式,学生的学习活动就变得更加积极主动,从而在这个主动学习的过程中,学生不仅仅局限在对于知识的掌握上,更重要的是在此过程中让学生形成一定的探究能力、实践能力、创新能力等多种能力,那么,在高中化学教学中,我们在实施探究式教学的过程中需要注意采取哪些有效的策略来提升探究式教学的实践效果呢?
一、创设一定的问题情境
在一般的探究式教学中,往往都有一个相对固定的探究环节,首先是提出问题,然后针对问题提出假设,最后再对假设进行验证并最终得出结论,在这个过程中我们可以看到,提出问题是开展探究式教学的第一步,然而我们的学生由于长期在灌输式教育的影响之下,早就已经习惯了“饭来张口、衣来伸手“的学习模式,因此,我们教出的学生解决问题没有什么太大的问题,反而提出问题是很多学生的弱项,因此,教师要想顺利地开展探究式教学,首先就要教会学生如何提出问题,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可以有意识地为学生创设一定的问题情境,让学生在情境中自觉地提出问题,这样才能够为接下来的探究活动做好铺垫,例如,我在讲到“钠的化合物”这部分内容时,就给学生提出了一个问题:学生知道一旦发生火灾以后,我们应该用什么方式来灭火呢?这时候很多学生就回答:用水和灭火器,接着我又问:在用水和灭火器灭火的时候如果按照我们的化学原料来解释是什么原因使得火能够被扑灭呢?这时候学生回答:是因为使用水和灭火器与火发生化学反应产生了二氧化碳,这时候我就说:按照这个观念,我们可以得知二氧化碳能够灭火,而如果我今天能够证明二氧化碳也可以点火,大家相信吗?此话一出,学生立刻在下面讨论了起来,于是我就给学生做了一个“吹气生火”的小实验,这时候,很多学生都表现了强烈的好奇心,于是很多学生在好奇心的驱使下问了很多有意义的问题,从而最终引出了本节课要学习的关于钠的化合物的知识,
二、注意从生活实际入手进行探究活动
化学是一门应用性很强的学科,我们在开展探究式教学的过程中,如果能够发挥化学学科的特点,注意从日常的生活实际入手引发探究的问题,这样不但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同时还能够增强学生把理论知识运用于实际的能力,例如,我在讲授“影响化学反应速率的因素”就设计了这样一个情境:我在上课的时候拿了一块变霉的面包,让大家观察面包发生了什么变化,这时候很多学生就说面包坏了,已经发生了霉变,不能吃了,这时候,我就说:“学生能不能帮我想想办法,怎样才能让面包保存的更久一些呢?”这时候很多学生就说可以放在冰箱,然后我再接着问:“为什么放在冰箱里就能够保存的更久一些呢?”这时候很多学生就开始讨论起来,并翻书查找资料、相互合作,最终得出了一个结论:温度是影响化学反应速率的重要因素,温度越高,变化速率就越快,越低则变化越慢,通过这种学生比较熟悉的身边的事物来引发思考,并进一步开展探究活动,会让学生在探究讨论的过程中不知不觉地掌握各种知识,并不断提升自身的能力,
三、创建民主的氛围
探究式教学与传统的灌输式教育其中一个很大的区别就是师生关系的变化,在灌输式教学模式中,教师处于绝对的领导者的地位,教师的话就代表权威,任何学生不得反驳,学生只有服从教师的一切要求才能称之为“好学生”,而我们要想实施探究式教学,这种教师权威性的师生关系很显然是不利于这种教学模式的开展,例如,当教师选定课题进行探究的时候,学生只是坐在课堂上准备听教师的吩咐,这样,探究活动又怎么能够开展下去呢?因此,要想顺利的实施探究式教学,教师就要努力创建一个民主的课堂,在课堂上,教师不仅仅是传道授业解惑者,同时也是一个学习者,一个能够与学生互相帮助的合作者,只有这样的民主关系才能激励学生大胆发表自己的看法,进行探究活动,保证探究式活动的顺利进行,
总之,探究式教学模式目前还算是一个比较新颖的教学模式,在高中化学课堂教学中,我们在实施探究式教学的过程中总会遇到这样或那样的问题,但是无论如何,在广大师生的共同努力之下,探究式教学这种全新的模式正在朝着一个更加健康、高效的方向不断的发展,一旦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能够很好地掌控探究式教学方式,就会让学生在学习化学的过程中迅速地掌握各种化学知识和各种能力,包括创新能力、实践能力、动手能力等,为学生的全面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
一、创设一定的问题情境
在一般的探究式教学中,往往都有一个相对固定的探究环节,首先是提出问题,然后针对问题提出假设,最后再对假设进行验证并最终得出结论,在这个过程中我们可以看到,提出问题是开展探究式教学的第一步,然而我们的学生由于长期在灌输式教育的影响之下,早就已经习惯了“饭来张口、衣来伸手“的学习模式,因此,我们教出的学生解决问题没有什么太大的问题,反而提出问题是很多学生的弱项,因此,教师要想顺利地开展探究式教学,首先就要教会学生如何提出问题,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可以有意识地为学生创设一定的问题情境,让学生在情境中自觉地提出问题,这样才能够为接下来的探究活动做好铺垫,例如,我在讲到“钠的化合物”这部分内容时,就给学生提出了一个问题:学生知道一旦发生火灾以后,我们应该用什么方式来灭火呢?这时候很多学生就回答:用水和灭火器,接着我又问:在用水和灭火器灭火的时候如果按照我们的化学原料来解释是什么原因使得火能够被扑灭呢?这时候学生回答:是因为使用水和灭火器与火发生化学反应产生了二氧化碳,这时候我就说:按照这个观念,我们可以得知二氧化碳能够灭火,而如果我今天能够证明二氧化碳也可以点火,大家相信吗?此话一出,学生立刻在下面讨论了起来,于是我就给学生做了一个“吹气生火”的小实验,这时候,很多学生都表现了强烈的好奇心,于是很多学生在好奇心的驱使下问了很多有意义的问题,从而最终引出了本节课要学习的关于钠的化合物的知识,
二、注意从生活实际入手进行探究活动
化学是一门应用性很强的学科,我们在开展探究式教学的过程中,如果能够发挥化学学科的特点,注意从日常的生活实际入手引发探究的问题,这样不但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同时还能够增强学生把理论知识运用于实际的能力,例如,我在讲授“影响化学反应速率的因素”就设计了这样一个情境:我在上课的时候拿了一块变霉的面包,让大家观察面包发生了什么变化,这时候很多学生就说面包坏了,已经发生了霉变,不能吃了,这时候,我就说:“学生能不能帮我想想办法,怎样才能让面包保存的更久一些呢?”这时候很多学生就说可以放在冰箱,然后我再接着问:“为什么放在冰箱里就能够保存的更久一些呢?”这时候很多学生就开始讨论起来,并翻书查找资料、相互合作,最终得出了一个结论:温度是影响化学反应速率的重要因素,温度越高,变化速率就越快,越低则变化越慢,通过这种学生比较熟悉的身边的事物来引发思考,并进一步开展探究活动,会让学生在探究讨论的过程中不知不觉地掌握各种知识,并不断提升自身的能力,
三、创建民主的氛围
探究式教学与传统的灌输式教育其中一个很大的区别就是师生关系的变化,在灌输式教学模式中,教师处于绝对的领导者的地位,教师的话就代表权威,任何学生不得反驳,学生只有服从教师的一切要求才能称之为“好学生”,而我们要想实施探究式教学,这种教师权威性的师生关系很显然是不利于这种教学模式的开展,例如,当教师选定课题进行探究的时候,学生只是坐在课堂上准备听教师的吩咐,这样,探究活动又怎么能够开展下去呢?因此,要想顺利的实施探究式教学,教师就要努力创建一个民主的课堂,在课堂上,教师不仅仅是传道授业解惑者,同时也是一个学习者,一个能够与学生互相帮助的合作者,只有这样的民主关系才能激励学生大胆发表自己的看法,进行探究活动,保证探究式活动的顺利进行,
总之,探究式教学模式目前还算是一个比较新颖的教学模式,在高中化学课堂教学中,我们在实施探究式教学的过程中总会遇到这样或那样的问题,但是无论如何,在广大师生的共同努力之下,探究式教学这种全新的模式正在朝着一个更加健康、高效的方向不断的发展,一旦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能够很好地掌控探究式教学方式,就会让学生在学习化学的过程中迅速地掌握各种化学知识和各种能力,包括创新能力、实践能力、动手能力等,为学生的全面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