守望教育幸福麦田

来源 :中国教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aowang200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弹指间,我的教育生涯已过28年。在这28年间,我和学生之间的故事每天都在发生,有快乐的、伤感的,也有令人振奋的、让人难忘的,点点滴滴,汇浪成海。这些故事帮助学生健康快乐地学习、生活、成长,同时也影响我对教育内涵的理解,促使我在教师岗位上成熟和成长。
  刚走上三尺讲台的我,比学生大5岁左右,看上去还是个大孩子,学生和我既是师生也是姐妹或姐弟。那时教学楼刚盖好,操场还没来得及修建,都是坑坑洼洼的泥土,一到下雨天,到处是泥泞,需要穿塑料胶鞋。后来,学校在泥土上铺了一层碎石子,看着碎石子铺的操场,师生甭提有多高兴啦!学校坐落在美丽的巢湖边,到了冬天,办公室里格外冷,老师们常常冻得跺脚暖身。即使那样的环境和条件,只要我走进教室,就忘记了寒冷,热情高涨地与学生们一起分享课堂乐园的喜悦,因为我热爱教育,热爱学生。
  时光荏苒,岁月匆匆。环顾今天的校园、教室、办公室,一切都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原来坑坑洼洼的泥土操场早已变成塑胶跑道,甚至有了室内操场;学生们在宽敞明亮的教室里上课,有些教室还有空调,冬暖夏凉;理化实验室和音乐美术功能室、录播室等各类设施设备一应俱全;办公室安装了电话、电脑、空调,所有这些看得见的巨变,让师生和家长感受到满满的幸福。
  优越的学习环境和学习条件,有些学生并不珍惜,他们迷恋手机、游戏、电子小说等,经常手机不离手,游戏不离嘴。有些学生一遇到困难,就自暴自弃、一蹶不振。一节“扔纸团”的班会课就发生在我和学生之间。经过两个月的暑假,9月学生重返教室,已经开学两周了,有一些学生仍然没收心,学习散漫:课前预备铃响了以后,仍有学生讲话,甚至喧鬧;课堂听课不专心;隔三岔五有几个学生作业不按时完成等。其中有个男生表现较为突出,可能因为上学期期末考试不理想,他有点自暴自弃。我和他谈心时,他说:“孔老师,你不要在我身上花费时间和精力了,反正无论我怎么努力,也赶不上其他同学。他们总是那么优秀,我就是个‘矮子’。”我想起苏霍姆林斯基曾说:“要像对待荷叶上的露珠一样小心翼翼地保护学生幼小的心灵,晶莹透亮的露珠是美丽可爱的,但却十分脆弱,一不小心,就会滚落破碎,不复存在,学生的,如同脆弱的露珠,需要老师的倍加呵护。”所以,我决定开展一次以游戏为主的“扔纸团”班会课。
  预备铃一响,学生们一改平时的状态,异常兴奋,翘首等我。我拿着一沓纸进了教室,说:“今天的班会课,我们将进行一个游戏,游戏的名字叫‘扔纸团’。”学生们非常好奇,每个人都瞪大眼睛看着我,没有人说话。我给每一个学生发一张同样大小的纸,并告诉他们座位可以任意调换。此话一出,教室里可热闹了,那些平时好动的学生或性格内向的学生都争着坐到后面去了,那个有自暴自弃想法的男生也径直走到了最后一排;性格开朗的学生大部分坐在教室中间;而平时表现优秀的学生在教室前几排的位子上。所有学生都选好了座位,我叫班长把教室后面的纸篓拿到讲台前。一切就绪后,我说:“游戏规则很简单,将我发给你们的纸揉成纸团扔进纸篓,需要注意的是,每个人都只能坐在自己的座位上扔纸团,不能站起来或移到教室的其他地方。”看得出来,坐在前排的同学暗自高兴,而坐到后排的同学有些后悔。游戏先从前几排开始,他们向纸篓扔纸团时,其他同学都屏住呼吸。遗憾的是,没有一个同学将纸团扔进纸篓。因为有前几排同学“失败”的教训,中间同学没有着急扔,有的同学用眼睛目测与纸篓的距离,有的同学左右斜着身子,看看从哪个角度将纸团扔进纸篓的概率大。只见晓欣同学将身体向左边微微侧了一点,因为她前面的一个同学挡住了她的视线,她静静地看了看纸篓,将纸团揉在右手的手心里,然后将右手抬起,向纸篓试投了两次,又深吸一口气,将纸团扔向纸篓,正好投进了纸篓。不知谁说了声“太漂亮了!”班里响起了热烈的掌声。中间部分的其他同学也无一人将纸团扔进纸篓。此时后面的同学异常安静,他们看到前两组同学的结果,有人失望,有人窃喜。轮到最后一排,阿特同学坐在位上,他将头低下,从桌子下方看了看纸篓的位置,然后将头抬起,将纸团揉好放入右手心,先是紧紧地攥着右手并朝手心吹了一口气,然后挺直身体,将纸团扔向纸篓,与其说他将纸团扔向纸篓,不如说是沿着一个抛物线抛向了纸篓,纸团砸到了纸篓口,只见纸团在纸篓口转了转,然后“骨碌”一声滚入了篓里。我还没说话,前排的同学 “刷”地将头转向后面,看着阿特同学,热烈的掌声又一次在教室里响起……
  我示意同学们保持安静,说道:“首先,再次把掌声送给晓欣和阿特两位同学。”接着说:“起初你们自己选择座位,实际是在给予每一个同学一次机会,恰恰有些同学选择了后面的座位,把前排座位错过了,等于失去了一次机会。座位离纸篓越近的同学,纸团投进纸篓的机会越大,这就是机会。坐在前排的同学,虽然把握了机会,但在游戏过程中可能掉以轻心,结果失败。晓欣同学在扔纸团之前,排除了外界的干扰,非常认真地准备,最终将纸团扔向纸篓。坐在后排的同学,有些同学没有抱太大的希望,认为自己坐在后面,将纸团扔进纸篓的可能性很小,甚至根本不可能,所以就自暴自弃,随便一扔,不管它进不进。阿特同学虽坐在最后一排,看不见纸篓放在哪儿,但他没有放弃,面对困难,他调整好了心态,并做了充分的准备,他的不放弃和勇于尝试和拼搏,帮助他成功了。”
  一节“扔纸团”的班会课结束了,学生们意犹未尽。看着学生们好奇的神情,我说:“拥有机会,不代表一定会成功,没有机会,也不代表一定会失败。比如,现在我们拥有优越的学习环境和学习条件,但如果我们不珍惜,那是一件非常遗憾的事。从开学到现在,有一些同学学习态度不端正,不能静下心来学习,你们每天都在失去良好的机会。这个游戏也告诉大家,要有良好的心态去面对困难和挫折,不能一遇到困难和挫折,就退缩,自暴自弃。放弃,那才是真正的失败,因为成功就是比失败多尝试一次。每个人的成长都会经历成功和失败,否则人生就不会精彩!”说这些话的时候,我特意将眼光投向最后一排那个自暴自弃的男生,他的眼睛正好和我对视,我停顿了一下,微笑看着他,他的眼睛也一直看着我,嘴角也露出了笑容,我知道他懂了。
  28年的教育生涯,我和学生之间发生了数不清的教育故事,这些故事让我拥有一颗更为坚定而充实的心;让我喜欢坚守着自己的那一块麦田,精雕细琢每一位学生,精雕细琢每一节课,精雕细琢自己的教育人生。回望发生在我和学生之间的教育故事,有欢笑,有汗水,有忆念,有难忘,有幸福,有成长!我仍会一如既往坚守三尺讲台,契合人生的旋律,守望我的幸福教育麦田。
  本文系“70年,我的教育故事”主题征文一等奖作品。
  (作者单位:安徽省合肥市阳光中学)
  责任编辑:胡玉敏
  huym@zgjszz.cn
其他文献
多动症即注意力缺陷多动障碍,是一种在儿童期很常见的精神失调。面对这些实际问题,光有爱心是不够的,我尝试以音乐多元化的元素帮助我校多动症学生,让他们在音乐中感知快乐,身心得到健康发展。  一、发挥听觉优势,用音乐欣赏为多动症儿童开启静心的大门  音乐是听觉艺术,音乐艺术的一切实践都依赖于听觉,倾听是现阶段学生重要的学习习惯,对于多动症儿童而言,倾听的质量直接影响学习的效果。但是,让他们安静下来仿佛是
期刊
药剂设备与技术专业是目前国内唯一的关于药物制剂方向的工科类本科专业,旨在培养既懂制药原理和工艺又精通机械设计、电气控制的应用型人才,为此药剂设备与技术专业近年来着
主动性教育旨在让学生们在课堂学习过程中发挥主动性,调动他们学习的欲望和积极性,提升学生的学习效果,让课堂教学更加有生机和活力。然而主动性教育的方法策略研究尚不成熟,所以本文主要对小学语文课堂教学展开研究,对于如何在课堂上融入主动性教育进行具体的方法分析,希望可以让更多的教师开展主动性教育,实现高效课堂。  一、设置问题情境,培养学生求知欲  若想让学生们在学习过程中发挥主动性,必须让学生们具有问题
期刊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深入,如何更好地激发学生的创造能力成为当下社会关注的热点问题。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探究培植与挖掘学生创造潜能的相关策略是具有一定研究意义的。经过一定的理论研究与教学实践的积累,笔者认为,在激发小学生创造潜能方面,可以从四个方面入手:一是激发学习动机,学习动机是推动学生学习的内部动力,它分为直接动机和间接动机,可从学习动机入手挖掘创造潜能;二是内外拓展,多方联动,提高感悟能力,培养学生
期刊
一个地区在教育领域表现出来的精气神,就是这个地区各个学校从骨子里透出来的文化与气质,在历史的沉淀中继承与发展,历久弥新。12年来,北京市朝阳区始终深耕学校文化建设,坚持立德树人、以人为本,着眼于促进师生的全面发展,贯彻理想文化教育理念,让教师专业,让学生有自信,让学校有尊严,让家长满意。一个覆盖500多所学校、影响20余万师生的学校文化建设发展战略,构建形成朝阳教育一道亮丽的风景线,让北京市朝阳区
期刊
在军校一校多校区办学的情况下,本文研究了一个大数据云服务中心的建设方案.通过对大数据服务中心建设的研究,包括硬件基础设施、大数据服务系统和VPN技术等,实现了一校多校
期刊
中国戏曲源远流长,其表述方式经过数百年的锤炼已经形成固有的模式,但是,正因为戏曲被模式化了,其表述方式就受到了局限,尤其对现实生活,戏曲的表现力明显减弱.rn
课堂教学是整个教学过程中的重要环节.课堂教学效果的好坏,将直接影响教学质量的高低.根据工科院校的学生特点和电子线路课程内容多、知识面广、知识更新快、课时少、理论性
在我的周围,原来曾很少有人对综艺娱乐栏目产生兴趣的.偶然聊起,常常会有点不屑一顾.但你要认真地问起有谁好好地看过几期综艺栏目,回答好像又是不约而同:没看过或从来不看.
“电路原理”是一门研究电路理论、电路分析与综合的基础工程学科,该课程教学中存在着理论性强、内容抽象、不易理解等问题.针对上述问题,提出了在教学中利用Multisim 11软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