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俏的“炒”类词语

来源 :现代语文(语言研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xxxmmm1236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中国青年报》近期报道“‘汉语盘点2006’字词征集活动日前宣布结果,经过近两个月的评选,得票最多的国内字是‘炒’!”[1](第二版)可见,“炒”是时下颇为流行的一个字眼。打开“中青在线”(http://www.cyol.net/node/index.htm)搜索引擎,轻轻一点,即找出529条“炒股”,3900条“炒作”,而带有“炒”字的文章报道更多达9374篇。为什么人们竟然会对“炒”及”炒”类词偏爱到如此之深的地步呢?本文将试图对“炒”类词及其流行原因作些解释。
  
  一、“炒”之涵义与用法
  
  (一)什么是“炒”?《辞源》释曰:“煎炒,火乾。本作‘鬻’”。《汉语大字典》解释为“把食物或其他东西放在锅里加热翻动使热或使干。”显然,炒是动词。它既可以单独使用,也可以做词根构词。如:“炒勺”“炒面”“炒货”“炒冷饭”等。其本义现在也经常使用。例如:
  (1)锅里加橄榄油少许(其他的油也可),倒入葱花儿炒炒,倒入海带,圆白菜,红椒丝,橄榄菜一匙,炒炒,转中火,倒入米饭炒匀即可。
  (2)倒入鸡块,翻炒3分钟,放入料酒一勺,锅内渐有水汁出来,将其倒入碗内待用。
  “我们知道,语言是社会政治、经济、文化、思想的表征,它除了催生出许多新词语之外,也赋予固有词语新义新用法。”[2](P4)“炒”从原本表示一种烹调方法的意义,引申为“经营”或“带投机性质的倒买倒卖活动”的意思。例如:
  (3)实际上,忙来忙去还仅仅是个开始,下一步最关键的是借11月北京车展之前的机会,各品牌一定还会大炒特炒。
  (4)比如说房价失去理智地上涨,资本是得到了扩张,国家,开发商,炒房者都赚了大钱,但结果是老百姓买不起房,民怨沸腾了。
  此外,还引申为“解雇”之义。这一意思与“炒鱿鱼”一词有关。《汉语大词典》解释“炒鱿鱼”为:比喻被解雇,卷起铺盖离开。因铺盖卷起像炒热的鱿鱼作筒状,故称。这种新义已广泛使用。例如:
  (5)次周末,东家要在家里请20多位客人开派对,让黎华一个人准备膳食,她根本不可能干完,就炒了东家的鱿鱼。
  (6)今天,我炒掉了本公司一复旦大学的本科生。
  (二)“炒”之用法。炒作为动词,其用法主要有:
  1.可做谓语动词直接带受事宾语。如“炒菜”“炒鸡蛋”等。随着“炒”新词义的出现,其受事宾语,即“炒”的关系对象,和过去相比,已大大增多了。出现了诸如“炒地”“炒房”“炒金”“炒网”“炒明星”等词。如:
  (7) 深圳去年买房置业者中有超过30%在获得产权证后半年内转手,被房地产市场视为短期炒房行为。
  (8)制片人同意我的看法,但在“收视率”的重压下,不敢走出炒明星冷饭的恶性循环。
  2.可带动量宾语如:“炒一下”“炒一番”“炒一回”。
  (9)把西红柿倒入锅内,炒一下,放小许水。
  (10)从上世纪90年代就开始酝酿的“费改税”,年年被炒一番,却年年不了了之。
  (11)炒一回老板 炒老板的经历决不是为了练胆儿,说穿了还是让自己保持一分创业的勇气和自信。
  3.可带补语,构成一个动补词语。如“炒熟”“炒热”等。如:
  (12)先将芝麻炒熟,最好研成细末,待米煮熟后,拌入芝麻同食。
  4.“炒”可受形容词修饰,构成偏正词语。如“爆炒”“快炒”“生炒”“短炒”“明炒”“恶炒”、热炒等。
  (13)几年来媒体热炒的空客与波音的“飞机尺寸之争”和“航线战略之争”,似乎已不再重要。
  (14)近日,众多游戏厂商纷纷恶炒明星代言人,有传超女历娜将代言某款Q版游戏,但八字还未一撇。
  
  二、走俏原因浅析
  
  “炒”字力敌“秀”“炫”“房”等字,一跃成为汉语盘点2006字词征集活动得票最多的国内词,“让参加发布仪式的普通网民对它的当选,有会心一笑的感觉。”[3](第二版)可见,“炒”及“炒”类词语的走俏,定有其诱发的原因。
  从社会层面看,当今的中国处于市场经济时期,“炒”的引申义“经营”“解雇”特别适应当前的各种商业行为。其实,“炒”作为“经营”“倒买倒卖”一义早已存在, “几十年前就使用的‘炒地皮’‘炒金’等词语中的‘炒’,就是这个意思。”[4](P43)但“奇怪的是,不知什么原因,‘炒’的这个意义并没有归纳进通行的辞书里。”[5](P43)可见,“炒”的这一引申义在最初并不为人们所常用和重视。但随着改革开放政策的实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蓬勃发展,人们经济意识有了很大提高,“炒”类词语已涉及到社会生活领域的方方面面。既有饮食的“炒粉”“炒蛋”,也有商业的“炒楼”“炒股”“炒邮”“炒兰”“炒基金”“炒票”;既有娱乐的“炒明星”“炒新闻”,也有表示一类人的“炒家”“炒手”“炒友”“炒族”。语言与社会的“共变性”与适应性在这里得到鲜明的体现。“炒”类词语的运用,带有鲜明的时代色彩。
  从心理层面看,“炒”类词语的走俏,其实代表着一种时尚,符合人们求新求异的心理。不用“开除”“解雇”,而用“炒鱿鱼”,不用“捧明星”而用“炒明星”,都给人一种新异、奇特而又生动、形象的感受。
  从语言自身因素看,汉语词语一般由语素跟语素灵活组合而成,“炒”类词语也是这样衍生出来的。它没有做任何形态的变化,却承载新的信息,形成新义新用法,拓宽了汉语同义词的阵容,满足了语言交际上灵活性、丰富性的需求。从修辞方面看,“炒”具有较强的形象色彩,表意生动、形象。“炒”要掌握火候,随时翻动,而无论是炒股,炒房,还是炒明星,炒新闻,都要掌握行情,抓住时机,适时调整。因此,“炒”字表意传神、形象。
  从文化层面看,“炒”字词义扩大,也在一定层面上反映了人们的功利思想。在《“炒”字最热恐非国民之福》一文中,作者认为:“炒”其实就是推销和做广告。炒作的过程,就是一个用各种事先策划好的具有刺激、怪异、黄色、奇特等要素的事件或信息,吸引消费者或投资者注意力的过程。其后果是“可能诱发更多的投机行为”,以至于作者为“炒”在当今中国热到如此非理性的地步,感到担忧。
  (以上例句均来自人民网http://www.people.com.cn )
  
  注释:
  ①邬凤英.《“炒”字最热恐非国民之福》.《中国青年报》,2007.第12321期.
  ②沈孟璎.《走俏的“招”类词语---从武侠世界到现实生活》.《修辞学习》 2002.(6).
  ④⑤华旭.《说“炒”》.《逻辑与语言学习》. 1994年 .(2).
  
  参考文献:
  [1]曾详喜.从“炒”字看汉语词语演变及其原因[J].武汉交通科技大学学报,2000,(2).
  [2]华旭.说“炒”[J].逻辑与语言学习, 1994,(2).
  [3]杨华.汉语新词语研究[M].哈尔滨:黑龙江教育出版社,2002.
  [4]北京市语言学会《新词语词典》编写组.新词语词典[Z] .北京:人民邮电出版社,1993.
  (代莹,广西民族大学文学院)
其他文献
《亡羊补牢》这篇短小的寓言故事同时入选内地部编版二年级语文教材和澳门版二年级语文教材,通过比较两版教材单元目标、课文改写、课文助读系统、课后练习四个方面的异同,得
利用中心流形定理对广义激光Maxwell-Bloch模式方程进行化简,与绝热消去法比较,这将引入小的扩散修正项,但它并不改变激光场方程的主要动力学行为。
表音文字和表意文字的巨大差异,使得非汉字文化圈学生感到汉字难认、难读、难写、难记,很多初接触汉字的留学生把汉字看作一幅幅神秘的图画或是线条的谜,感觉自己无望掌握它。相比之下,我国小学生则不会这样,主要是因为我国小学生在识字前已获得“字感”的缘故。孩子们虽不识字,但生活在汉语环境中,耳濡目染,渐渐形成了对方块汉字的直觉。留学生在此之前从未接触过汉字,当然无从谈起字感。但目前对外汉语教学界对“字感”的
思想政治学科集知识性、理论性、思想性、能动性和教育性于一体。然而在传统教学中,人们普遍重视学科知识的"传授与接收",忽视了内中蕴藏的思想层面和教育元素,无形中削弱了应
文章以《父母的心》教学为例,让学生在"善变"中感悟作者想要表达的情感,在"善变"中领悟文字的魅力。通过反复变换把玩,沉浸在语言形式、句式修改、人称变换中,通过运用比较、朗读
由于我国金融业从计划金融体制向市场化金融体制转轨不久,商业银行从业人员的经营管理思想难免不打上计划金融的烙印,我国各家商业银行或多或少还存在着非市场化的经营行为,
用范畴论方法讨论了幂等元、retact与不动点子空间的性质及其联系。
“大学生”一词,对于我们来说并不会造成任何理解上的障碍,人们会很自然地联想到“大学学生”。但是,如果外国人看到就会产生类似的疑问,“大学生”是什么样的学生,是年龄大还是学历高?很明显,“大学生”是“大学学生”省略掉一个“学”字得来的,那么被省略掉的“学”到底是“大学”的“学”,还是“学生”的“学”呢?为什么这个看起来很有问题的词,我们大家却又都在使用?同时我们还发现,类似“大学生”这样的词在我们周
复旦大学中文系编《语言研究集刊》第七辑已于2010年10月由上海辞书出版社出版。此辑共发表论文23篇,包括范晓《句式研究中要重视的几个问题》、
处于改革转轨中的国有商业银行,公司治理结构尚不完善,自我约束能力不强,层次过多,机构臃肿,在内控体制方面相对于股份制银行存在更多的问题,其中内部稽核机制的不完善是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