跟希拉里学失败

来源 :视野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b87871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要是我有小孩,我要教给TA的一项最重要的技能肯定不是如何获得成功,而是如何面对失败。成功就像六合彩,中奖的总是少数,况且这中奖很多时候靠的是运气,无论是先天的还是后天的。
  而失败却是这世上少有的公平,它雨露均沾,对每个人都如影随形。就算你胸无大志也逃不过,追女仔败给有钱的老头,种庄稼败给老天,戒烟败给自己,掰手腕败给隔壁的二狗子。
  如果你有凌云之志,那情况就更险恶了,人们总是告诉你爱拼才会赢,这没错,但拼得越狠摔得越疼,这个,可能从来也没人跟你说过。如果有一天,你在全世界面前摔得头破血流,众目睽睽都在等着看你接下来会怎么办,那,真的,你该怎么办呢?
  最适合回答这个问题的人应该是曾经离白宫只有一步之遥的民主党总统候选人希拉里·克林顿,特别是现在,“希拉里再战2020”的声音在美国又开始此起彼伏,连老对手、现任总统川普都在10月16日的一条推文里挑衅说:“我最近被问到烂椽子希拉里会不会在2020年再出选,我的答案是‘希望如此’。”
  去年9月,CNN播出了一段长达一个小时的特别报道,题为《差点当总统》,由记者Gloria Borger花费三年时间制作,采访了包括共和党的罗穆尼、马侃和民主党的孟德尔、杜卡基斯在内几名曾经的总统候选人,让他们谈败选的经历。报道播出的时间离11月的总统大选已经很近,开场白里有句百发百中的预言:“现在川普不能想象他会输,希拉里也不能,但短短几个月以后,他们中的一个将会经历美国最引人注目的公开失败。”
  时间真狠,一切滋养着希望和幻想的悬而未决,在过了某个节点之后都会有不可逆转的固定答案。竞选时的慷慨陈词可以无数次倒带回放,但历史却不能,那个必须承受失败的人,是她。
  从万众瞩目的巅峰掉下来,伤可能永久无法疗愈。CNN报道中的受访者都是在谈陈年往事,还都谈得黯然神伤。片中有个场景是罗穆尼2012年败选后乘车回到家,在门口与司机、警卫一干人等告别,然后切换到他独自坐在起居室凝望窗外的背影。这是个远景镜头,他的背影在狭长的房间里看上去孤独而落寞,这时候画外音响起:“这就是失败的样子,你一个人回家,保镖、记者、民众,突然全消失了,一切都结束了,你成了个笑话。”
  扎心吧?但外人得以见到的残酷对当事人来说已经算是结了痂的伤疤了。关于民主党候选人戈尔在2000年的那场失败,报道只能通过戈尔当年竞选团队的幕僚来讲述,他伤得太深,至今不愿对人重提往事。
  那年戈尔比小布什多得50万票,最后还是败了。那是他第二次进军白宫,情节与现在的希拉里惊人地相似。不同的是,戈爾和大部分曾经冲刺白宫的总统候选人一样,从此封刀。他们或是在政坛上销声匿迹,或是按部就班寂寂无闻,或者就像他自己,华丽转身,在别的领域做出别的成绩,尽管那个问鼎白宫的梦想就像折翼却未死的鸟,还躲在心上某个角落里,暗地里疼着。
  希拉里却不一样。她倒不是没有疼,在最近出版的那本自传《发生了什么》里,你能看到她败选后懒扫蛾眉、不看新闻、练瑜伽、遛狗和看到电视里谐星对她的最后一场模仿秀时流泪的场面。
  但她彻底消失在公众视野的时间加在一起不过几个月,然后就开始高调出书、四处演讲、就热点时事对媒体发表见解。支持川普的保守派媒体福克斯电视台也没有放过她,当大部分媒体开始把焦点放在指摘川普上任后的表现时,这家电视台的主持人们至今仍然在不遗余力地追讨希拉里的旧债。似乎她的对手和她自己都知道,这个政坛,她不会离开。
  川普发了那条2020的推文之后两天,希拉里对媒体公开表示她不会再参选总统,但同样的话,她在2008年民主党总统候选人初选中输给奥巴马后,也曾经在NBC电视台的节目中说过。年复一年,世事人心都会变,今天的信誓旦旦到时候可能早就过了保质期。
  但如果希拉里这次的政坛复出有什么值得认真记录的,我觉得应该是她在解释自己为什么不会再参选时所说的这句话:“我认为因为我不会再参选,我的声音反而会更有力度,更容易让人们在川普的支持率下降的时候去思考:好吧,她说的是对的,那我们接下来的路应该怎么走?”
  我宁愿相信希拉里说这话的时候是真心的。所谓坚持,针对的不一定是一个具体的目标或高度,而是心中的理念。让你屡败屡战的不一定是问鼎巅峰,而是以任何可能的方式去推动这些理念的决心。这种决心大于总统选战,大于成败,甚至大于你自己,只有它才能赋予你世间无敌的强大力量,让你在摔得很惨的时候也很快就能爬起来,拍拍身上的土,再上征程。
  要是我有小孩,这就是我想告诉TA的关于失败的事。
  (黄敏摘自《中国新闻周刊》)
其他文献
我和伊雷内习惯了两个人住,也执意就两个人住。做法是有些荒唐,这宅子住八个人也不挤。我们七点起床,上午打扫卫生。十一点左右,伊雷内清扫最后几间屋子,我去厨房做饭。中午,我们准点开饭。除了几个脏盘子要洗,没别的事了。宅子又大又静,完全靠我们俩把它收拾得干干净净。想到这些,午饭便吃得格外香甜。有时,我们甚至觉得之所以没结婚,完全因为这宅子。伊雷内随随便便地回绝了两个追求者,而我和玛利亚·艾斯特还没订婚,
水边沙外,城郭春寒退,花影乱,莺声碎。飘零疏酒盏,离别宽衣带。人不见,碧云暮合空相对。  忆昔西池会,鹓鹭同飞盖。携手处,今谁在?日边清梦断,镜里朱颜改。春去也,飞红万点愁如海。  ——《千秋岁》  秦少游传记说他少年豪俊,有大志,喜读兵家之书。但是,很可惜,他的豪气只是一时的,经不住挫折和打击的。苏东坡读了他早年的策论所写的政治军事上的见解议论,非常欣赏他。而后来秦少游只因一次科考落第就颓废了,
我,一个人在外旅游多年,可以说在被坑被骗被偷被抢方面已经是个老司机了,在这一方面可能也是冠绝群雄。所以我今天就要用我血淋淋的教训来给大家做一个欧洲防骗指南。  1  第一次被骗发生在我刚刚踏上欧洲大陆的第一个小时。我在法兰克福机场转机,因为太饿了就去机场买了一个土耳其肉夹馍。  掏出一张20,找回一张五欧,和一堆硬币。当我第二天再拿着五欧去超市买饮料的时候被告知是假币。仔细摸了摸,好像是和其他纸币
北京爱情故事  拍摄人:黄振博  拍摄地点:北京·景山公园  拍摄时间:2015年6月14日  有人说过:“站在景山上远眺,北京就变成了北平;沐浴阳光之后,思绪就会穿越到明清。”我想以后能跟一个人,在飘雪的故宫前拥抱,在天坛的祈年殿和蓝色琉璃瓦前拍照,在后海的酒吧里烤火,在南锣鼓巷里闲荡,在圆明园看大水法上的堆积,在三里屯的圣诞树下接吻,在地坛挂满大红灯笼的银杏路上牵手,在景山上看紫禁城许前世今生
不知道你有没有这样的经历:如果你在一个陌生的地方生活,尤其是在大都市里,那么任何关于家乡的点滴都会让你格外在意。它可能是你临出地铁时身后的一句乡音,也可能是小巷深处的一盘家乡美食,也许什么都不是,就像我那样,看到所有带“云”字的招牌都会愣那么一下。  在北京有一家店,它并不隶属于我,甚至店员和老板都不知道有我这么一个人存在。但是,这家云南土特产商店对我而言意义重大。曾经有很长一段时期,我经常跑到那
最近大家对微信只显示三天朋友圈的功能,争议挺多的。有的人说,过去连陌生人都能看到你十张照片,现在却只能看最近三天了,有的人更新不勤,点进去就只能看见一条线和冷冰冰的“朋友仅展示最近三天的朋友圈”,我凭什么还加你,你日防夜防的防谁呢?  于是我在想,为什么现在微信会有只显示三天这个功能?  其实你们发现了吗,现在的微信的社交功能更趋向于潜社交了。什么是潜社交?意思就是说,我们的微信好友再也不像过去的
谁也不知道春姑娘是啥模样,  但是——  迎春花开时,  我们知道春姑娘穿着金黄的舞裙在跳舞。  谁也不知道春姑娘是啥模样,  但是——  草地变绿时,  我们知道春姑娘穿着碧绿的衣衫来野餐了。  谁也不知道春姑娘是啥模样,  但是——  小青蛙开演唱会时,  我们知道春姑娘手拿小喇叭把冬眠的动物们都唤醒了。  [摘自河南省南阳市油田第五小学301班王思涵《春姑娘是啥模样》,指导老师:赵 斌]  
长期有人问我,有什么书可推荐给小朋友。  心头跳出的一直是这答案:金庸先生的《射雕英雄传》。从这部初中读过几遍的书,吮吸了一些营养。当时身边的老师和家长都强烈反对武侠小说(估计现在也有偏见),不过他们多数爱看,兴趣与快乐是诚实的。  《射雕英雄传》是被低估的杰作,在武侠小说中很另类,在于金庸先生描述了适合普通人成长的“学习模型”。主角郭靖,作为男一号,天赋平庸,领悟力不及格,但是朴实、善良,这点像
乍来美国之际,对纽约有个错觉,以为时值高速世纪,地处世界金融中心,一定是瞬息万变,每天都“所遇无故物”,作为卜居曼哈顿的纽约客,当然要“焉得不速老”了。  半年過去,事实并非如此。  路上的匆匆行人是记不住面目的,摩天楼、巴士站、商店招牌,我知道不会每天变花样。但流浪人,总是浪而流之稍纵即逝的吧,不料每天上街,碰来碰去就此几位眼熟能详的星宿:一个矮小的老妪,酒糟大鼻、眯细眼、露骨的小腿、过宽的高跟
一位大作家的弟弟,想学习哥哥写作的窍门。哥哥让他一同出海钓鱼。  钓了好多天的鱼,弟弟烦了,问哥哥,你不是要教我写作吗?可你一点都没有教。  哥哥说,那现在开始教吧。我问你,你钓鱼的时候,什么时候最激动?  弟弟说,钓到大鱼时。  哥哥摇头说,我的意思是,在你钓到大鱼的整个过程中,哪一会儿最让你激动?  弟弟仔细回忆着。  哥哥启发他,你想想,是鱼猛地咬到钩子的时候,还是往上拽、用棍子打它头的时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