习作评价方式多样化的探索

来源 :教育界·B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houyi_love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本文阐述了在小学高年级习作评价过程中,教师巧立“妙语展评”“焦点访谈”“你点我播”“点石成金”等“名目”赏识学生,探索习作评价方式的多样化,以此激发学生评改习作的兴趣,提升学生的习作素养。
  【关键词】习作评价;多样化;探索
  传统的作文教学从习作到批改存在着严重的脱节,而学生只是被动地接受,作文的批改和讲评都仅仅是老师的事,有的学生甚至对老师辛辛苦苦写的评语无动于衷,这种低效、乏味且不利于学生发展的作文教学模式必须摈弃。那么如何让学生成为作文评改的主人,使其积极、自主地参与作文评改的全过程呢?笔者在高年级习作教学中,通过巧立“名目”赏识学生,实现作文评价方式的多样化,以激发学生习作的兴趣,提升学生的习作素养。
  一、妙语展评,撷取亮点
  在学生完成习作后,鼓励他们把自己认为写得最成功的地方在作文本上表现出来,真实、清晰地表述自己的观点,学会全面、科学地评价自己。
  (一)画一画。教师引导学生在完成习作后轻声朗读,一边读一边把自己认为写得好的词语、句子、片段,或者开头、结尾等,用自己喜欢的符号画出来。如:
  李欣怡同学在《台灯》一文中,用波浪线划出了自己认为写得比较好的比喻句:“乳白色的灯罩下是一盏精致的船型灯泡,按下开关,台灯仿佛一艘白色的小船,在漆黑的夜空中,闪着银光,悠然驶来。”
  黄黎姿同学在《春天的花园》一文中划出了运用排比和拟人手法的句子:“玫瑰在梦中醒来,尽情展示着自己的迷人魅力;米兰羞答答地躲在叶子下边,像一个个含羞的小姑娘;风信子吐露馨香,弹起了‘叮叮当当’的奏鸣曲……”还用圆圈圈出了句中的“羞 答 答”“吐 露 馨 香”
  “叮 叮 当 当”等好词语。
  陈孟希同学在《蒙古族的节日习俗》一文中画出了文中起着承上启下作用的过渡句:“不仅新年很热闹,蒙古族一年一度的达慕也非常隆重、喜庆。”
  学生通过画一画文章中的好词佳句,并在实物投影上展示好词佳句,能够有意识地体会自己文章中所运用的修辞手法和写作方法,对学生积累语言和提高写作水平都大有裨益。
  (二)评一评。把自己认为写得好的地方或自己的写作感受批注在习作旁边或后面。
  例如,金柳希同学在《我的心儿怦怦跳》一文中自评道:“我在这篇文章里运用了许多好词好句,还采用了一波三折的写法,读起来一定能让你如同身临其境,让你的心情随着情节的变化起起落落。可是,我也发现了自己的不足之处,那就是错别字太多了,如果能改掉这个缺点,相信这篇文章一定会更棒。”这则自评语说明她已经认识到了文章凸显的优点,也意识到了自己存在的不足。
  教师用发现的眼光认真阅读学生的“自评语”,撷取学生习作的亮点,不仅能减轻教师的批改负担,也能让教师更容易地走进学生的心灵,还能激起学生评改自己作文的欲望,让他们体验成功的快乐。
  二、焦点访谈,取长补短
  对教师推荐或在学生自评中认为写得好的习作,模仿“焦点访谈”的形式,通过小记者的采访,让“小作者”谈谈自己在习作中认为最满意的词句、片段等,介绍作品的“创作”过程。以下是讲评《月夜》一文的“焦点访谈”:
  吴丽娇:易郑鸿同学,你的《月夜》这篇习作很值得我们学习,你能介绍一下在这篇文章中你觉得最满意的地方吗?
  易郑鸿:我觉得我这篇文章的主要特点是语句通顺、用词准确、语言优美。你看,我用波浪线画出的句子:“我只好在纸上向你倾诉。”“你一定会笑话我是一个胆小鬼吧!”“月亮姐姐温柔地告诉我别害怕。”“我闭上眼睛,甜甜地进入了梦乡。”这些句子写得非常优美,读起来十分亲切、动听,你有没有感觉到月亮就好像在与你面对面说话一般。
  吴丽娇:那么你能告诉大家,你是怎么写出这样优美的语句的吗?
  易郑鸿:我想,最重要的应该还是要在平时多积累。“书到用时方恨少”嘛!当然,好文章也不是一蹴而就的,还需要多多修改哦!比如,“只好在纸上向你倾诉”这句话里的“倾诉”,我先后用了“說一说”“吐露”“倾吐”等词,但后来觉得“倾诉”最能表达出我的心声,就改成了“倾诉”。
  吴丽娇:感谢易郑鸿分享的写作窍门,让我们学到了很多!
  当然,其他学生也可以随机补充采访“小作者”的构思或修改习作的经过,以达到取长补短之目的。
  三、你点我播,共赏美文
  教学时,笔者出示班级里完成得较好的作文,让学生选择自己喜欢的题目,说说自己的阅读期待,再让被选中的小作者朗读自己的习作,全班同学共赏美文。如,笔者设计的一节习作课,既不出题目,也不限制内容范围,请学生们自由表达。讲评课上,学生从大屏幕上出示的获得三颗星的优秀习作题目如《充满爱的火车》《一块西瓜》《画五官》《爱心小厨》《假如我是小草》等,选出最喜欢的《假如我是小草》 。
  师:既然大家都很喜欢《假如我是小草》这一篇文章,谁来说说你对这篇文章有着什么样的期待呢?
  生1:我想知道小作者在文章里成了一棵小草,都会做些什么?
  生2:我想知道小作者运用了哪些修辞方法,在写法上有哪些值得我学习的地方?
  生3:我期待文章中能有很多优美的语句,而且读起来应该是很有趣的!
  师:到底大家的阅读期待能不能成为现实呢?掌声有请小作者上台朗读自己的习作。
  假如我是小草
  汪乔雅
  假如我是一棵小草,虽然我长得不怎么起眼,但我也是大自然中不可缺少的一员。
  春姐姐迈着轻盈的步伐来到人间,冬爷爷也就随之离去。我努力挣脱大地妈妈的怀抱,我的脑袋慢慢地探了出来,以一双炯炯有神的眼睛观察着世间万物。在我身边,小花妹妹正在盛开着,她打着哈欠,揉搓着一双惺忪的睡眼,随后又露出了甜甜的微笑,真是可爱极了!   不知不觉,夏阿姨来了,我正沐浴着金色的阳光,可谁曾想,大雨竟会不请自来。大雨赐给了我很多的水分,我贪婪地喝着,变得越来越强壮了。每次大雨来的时候,都会把我的头发淋得湿漉漉的,发型也随之被弄乱。不过,大雨过后的彩虹可美了,就像滑滑梯一样,我真想上去玩个痛快!
  秋姑娘到来的时候,我换上了一件金黄色的外套。我看到树叶宝宝也穿上了跟我同色系的衣服,像翩翩起舞的蝴蝶一样慢慢悠悠地落在地上。远处,农民伯伯正在田里一边劳动一边唱着丰收的歌儿,我都被他们的喜悦感染到了呢!
  冬爷爷又回来了,在寒风呼啸中,我缩着身子,冻得浑身发抖,于是就又一头扎进大地妈妈的怀抱,听她讲一个又一个有趣的故事,带着满怀的好心情期待春姐姐再一次到来。
  假如我是小草,我会尽我所能,为大自然增添一抹清新的颜色!
  通过笔者仔细观察,发现学生聆听自己点播的文章时会更加专注,当他们带着自己的学习期待去聆听时,得到的收获也会更多。
  四、点石成金,感悟门道
  “点石成金”环节一般放在习作讲评课的最后,安排五分钟左右的时间,投影出示存在不足的学生习作,进行集体评议,让作者与读者展开互动交流。师生共改,倾情投入,感悟作文修改的门道。学生对于自己所熟悉同学的作文特别感兴趣,尤其是在不知道作者是谁的情况下,积极性更高,气氛更热烈。请看以下教学片段:
  师:在今天的“点石成金”环节,我们来共同评改汪恩剑同学的习作《一件难忘的事》(投影出示学生习作)
  一件难忘的事
  汪恩剑
  有时候,就在一瞬间,一个人的性格便会被暴露,就算是任何不起眼的动作。然而,我在一瞬间,认识了一位关爱他人的老爷爷。
  那一次,我登上公交车出发去黄岩书城,由于是周末,车上挤满了人。我费尽九牛二虎之力才找到座位。坐在我后面的,是一位白发苍苍、骨瘦如柴的老爷爷。
  过了一会儿,一位带着泣不成声的孩子的母亲正在东奔西走寻找座位,我刚想起身让座,脑中突然浮现了一个念头:我也是好不容易才找到座位的,腿都站得酸疼了……
  就在我还在踌躇不前时,老爷爷站了起来,对那位母亲说:“我马上要下车了,您带着孩子坐吧!”“哦,那太感谢了!”可后来,老爷爷一直没下车。
  这件事直到现在我仍记忆犹新,老爷爷为了那对母子,自己拄着拐杖站了许久,他关爱他人,使我感动万分。我希望,社会上可以多一些他这样的人,让我们的世界多一份美好。
  师:感谢汪同学分享的习作,哪位同学愿意来谈谈自己的看法?
  林雨诺:我觉得他的文章语句通顺,书写整洁流畅,但是开头有点文不对题,也没有紧扣题目《一件难忘的事》中的重点词“难忘”来写,还有就是语句如果能运用得更加恰当些就更好了。
  师:汪恩剑同学,你觉得林雨诺评价得怎么样?
  汪恩剑:我觉得她说的开头的问题对我很有帮助,但是如果能具体说说哪些语句应该更加恰当,我可能会更清楚一些,也会修改得更到位。
  师:确实如此,这个問题你们俩待会儿可以再好好交流一下。还有谁来谈谈自己的看法?
  杨烨:我同意林雨诺的点评,开头确实是需要好好修改的。但我觉得写文章贵在要有新意,这篇文章的选材比较大众化。还有,我们学过很多写作方法,可以在结合自己的亲身经历写清楚事例的同时,运用首尾呼应的写作方法来让文章结构变得更加完整。
  师:汪恩剑同学,你觉得她评价得怎么样?
  汪恩剑:我觉得杨烨的评价很到位,也很切合实际。我一定会根据同学们的点评好好修改。
  总之,习作课上教师巧立“名目”赏识学生,探索习作评价方式的多样化,不仅能减轻教师评改作文的压力,还能让学生更投入地去感受语言文字的魅力,探索表情达意的多种方式,从而更有效地提高学生的习作素养。
  【参考文献】
  [1]中学语文编辑室.阅读与写作[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8.
  [2]陈海云.小学作文教学与评价策略研究[D].上海:上海师范大学,2007.
  [3]朱成玲.改革作文批改形式 提升学生自改能力[J].语文教学通讯,2011(10).
  [4]陈秉章.小学作文教学艺术论[M].南京:江苏教育出版社,1998.
  [5]支玉恒.琢玉——作文百篇评点[M].北京:中国文联出版社,2000.
其他文献
【摘要】作为一门国际通用的语言,英语所发挥的作用不容忽视,在国际上的交流沟通大部分都通过英语来完成的,因此,学习英语从孩子开始抓起显得尤为重要。现如今,小学教育课堂对学生的英语教学也愈来愈重视,本文对小学英语中创编绘本辅助自然拼读法的实践方法进行探究。  【关键词】小学英语;绘本;自然拼读  小学阶段的英语学习是小学生为日后学好英语打下基础的关键时期,所以,让小学生在这个阶段将英语单词拼读能力牢牢
【摘要】在初中阶段的教育中,数学是一门重要的课程,数学概念的学习为今后的数学学习奠定基础。因此,在数学陈述性概念教学中,要注重学生抽象思维的培养,让学生掌握基础的数学知识。本文基于初中数学陈述性概念教学策略的重要性,提出初中数学陈述性概念教学的策略,对于培养学生的思维、提高学生对数学知识的应用能力等具有重要的意义。  【关键词】初中数学;陈述性概念;教学策略  概念是对客观事物本质和属性的反映,是
【摘要】足球属于一种对抗激烈型运动,对于小学生而言,足球意识对其运动水平有极大的影响。在小学体育足球训练中,教师应当重视小学生的足球意识,培养其足球理论知识并加强实践训练,不断提高小学生的综合素质。鉴于此,文章分析了小学体育足球训练中小学生足球意识的培养策略,意在为相关教师提供经验借鉴。  【关键词】小学体育;足球训练;队员;足球意识;培养  足球意识是每一位足球运动员必备的基本素养,足球意识指的
【摘要】语言是促进儿童社会行为和智力发展的重要媒介,但智障学生存在不同程度的语言问题,对他们进行语言训练是必要的。本文以一名学生为个案研究对象,从语言评估、训练目标的制定和语言训练的相关对策等方面进行研究,为提高智障学生语言能力服务。  【关键词】智障学生;语言能力  我校绝大多数智障学生语言都存在问题:词汇量少,以词汇来代替句子表达,以及句子结构不完整等等,这些给他们与人沟通造成影响,为其融入社
【摘要】随着素质教育的不断推进,我国小学美术教育被逐渐重视,传统的技术教学转化为色彩培养,使得课堂吸引力大大增强,从而有效提高了小学美术教学的效率与质量,对高效课堂教学目标的落实有着重要意义。美术教学不仅能够培养学生的美术思维,同时还能够提高学生的美术创造力,从而最大限度地塑造学生的价值观与审美观。本文就色彩教学在小学美术教学中的应用方法做出了相关研究,期望能够对小学美术教师起到一定的参考作用。 
【摘要】随着素质教育的不断发展,民族音乐也越来越受到重视,而小学是学生获取知识的重要阶段,因此需要在小学音乐课堂中加强对民族音乐文化的运用,提升学生对民族音乐的审美能力。本文就民族音乐文化传承方法提出了相应策略,以期能够为相关教育工作者提高一定的参考价值。  【关键词】小学;音乐课堂;民族音乐文化;传承策略  弘扬民族艺术是培养学生民族精神的重要途径,也是国家不断发展的动力与根本。我国历史文化悠久
【摘要】普米白板,是教学活动中常用的软件,教师需灵活制作、熟练运用课件,并将其扎扎实实地运用到教学活动中。教师制作白板课件,首先要明确课件应为达成教案目标而服务;其次,利用白板交互性,充分尊重幼儿的自主性;再次,白板可与其他软件结合制作;最后,课件细节需尽善尽美。  【关键词】普米白板;制作;运用  PowerPoint、普米白板,是教学活动中最常用的软件。它们能化抽象为形象,符合幼儿园小朋友具体
【摘要】小学道德与法治课堂教学生活化,是目前素质教学下的必然选择,对学生的道德素质提高具有重要作用。本文就如何在课堂教学中实施“生活化”方案做出了相关研究,以期能够为相关教育工作者提供一定的参考价值。  【关键词】核心素养;小学课堂;道德与法治;生活化;方案  在小学阶段,道德与法治课程是培养学生道德品质与法律素养的重要学科,但由于小学生对道德的认知与判断还处于不成熟层面,因此需要引入“生活化”方
【摘要】在初中语文教学中,小说教学属于该阶段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新课标明确强调的重点内容,对学生的语文综合素养提升具有重要作用。人物属于小说三要素之一,因此人物分析是小说教学中的重中之重,分析的质量会对学生的理解能力产生直接影响。所以,教师在教学过程中需要重视人物形象的分析,并以此来为学生提供与之相应的指导方法,从而更好地实现教学目标,将小说教学的價值最大程度地发挥出来。本文就如何在初中语文小说教
【摘要】语文“学习任务群”是伴随新一轮课程改革提出的全新的单元教学组织形式。它的突出特点是以任务为导向,以学习项目为载体,整合学习情境、内容和方法等,引导学生在语言实践中提升语文素养。然而,任何时期的教育改革本质上是伴随师生关系的调整与变革而推行落实的,良好的师生关系是所有教育教学活动的基点。因此,我们首先倡导师生关系的进一步深入融合,以“和谐共享”的师生关系促进学生语文素养的提升,落实新课程立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