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过教学反思提高历史学科课堂教学效益

来源 :中学课程辅导高考版·教师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iongliong45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本文主要是从教学方法的多样化不能以牺牲历史基础知识为代价;不能走进多媒体教学的误区;和巧设问题情境效率高等方面分析课堂教学过程中实际产生的问题,希望通过及时撰写历史教学反思来促进教学效益的提高。
  关键词:教学反思;教学效益;教学方法;误区
  中国分类号:G42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992-7711(2010)4-050 -01
  教师在上每节课时,都会有自己的感受,或愉悦,或平淡,或痛苦,或气愤,在这不同的情绪中,往往蕴藏着宝贵的经验教训。很多时候,我们的老师都会在上完一节课后,或和同事交流这节课的感受,或一个人静静的品味得失,而这些通过语言外露、或在自己脑中盘旋的的意识,就是我们教学反思内容的重要来源,。下面就我从撰写教学反思从而促进课堂教学效益提高方面的谈谈自己的做法。
  一、注重教学方法多样化不能以牺牲历史基础知识为代价。
  《普通高中历史课程标准》中规定课程目标是三维的:包括知识与能力目标、过程与方法目标、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新课程改革反对那种不顾学生感受、体验和需要以及把学生当作知识容器的观念。即我们通常所说的“填鸭式教学”。但是改革并不排斥知识本身。相反,改革是为了让学生获得更多的知识。而我们的教师则更多的关注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一节课上用了很多的方法,什么小组讨论法,同学交流展示、辩论赛等等。我记得自己刚刚接触新教材,在进行《走向大一统的秦汉统治》教学时,处理秦朝推广郡县制这个知识点时,我就组织了学生进行辩论,正方是要实行郡县制,反方要求实行分封制,上课时学生把自己搜集的资料拿出来交流,形式非常活泼,学生兴致很高,结果,一节课就处理了这个知识点。学生的积极性调动了,但是,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了解、掌握、理解的史实究竟有多少呢?在下一节课进行检查的时候,实行郡县制的目的、主要特点、意义就很少有同学流利的说出来,所以在这节课后,我就对这节课进行的反思,“强调基础知识就背离了课改的初衷,就不符合新课标的要求”这个观点是不准确的。知识是基础,是依托,是载体,是学生发展的双翅,学生只有在掌握基本的历史线索和具体的历史知识的同时,才能形成历史学习的初步能力,才能真正学会学习。老师们如果把大量精力用在如何使教学形式多样、课堂上关注学生的体验与感悟,势必冲淡对知识目标的要求 。所以注重教学方法多样化不能以牺牲历史基础知识为代价。
  二、不能走进多媒体教学的误区
  运用多媒体教学可以处理好历史教学中很多难以解决的问题,尤其是有利于历史教学中创设情境,提供丰富的历史学习材料,促进学生历史思维的发展。很多老师上课也用了多媒体,但是实实在在成了电影的放映员,在听课的过程中常常发现有些教师在一节课的时间里,图文、动画、音频、视频等无所不包,学生不断地接受视觉、听觉上的刺激,课堂上热热闹闹。可是学生就象一台机器,被动地接受多媒体这台“机器”的“灌”。我对这样的教学情况是作了如下的思考:首先,使用多媒体教学要明确目的,从头到尾地演绎课件,不利于提高教学效益、不利于目标的达成。其次,多媒体所用过程中继续关注师生互动。不要因为播发课件而忽略了学生反馈来的信息,教师依然要有针对性的进行精讲点播。总之,多媒体教学不是万能的,目前为止它只是一种辅助教学的手段,替代不了通过师生交流与沟通而进行的知识传递与情感交流。因此,历史教师在使用多媒体辅助教学时要与常规的、甚至是传统的教学方法有机地结合起来,发挥各自的优势,切不可以将原来的人工填鸭变为机器填鸭。
  三、巧设问题情境效率高
  问题教学法的引入是适应高考历史改革和中学历史教学改革的必然之举,也是培养新型人才的客观要求。
  1.通过课文本身所包含的矛盾事实创设问题情境。《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一章,引言中提到“文化大革命”结束以后,我国进入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课本讲十一届三中全会历史意义时说,十一届三中全会“标志着中国历史进入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这两者是否矛盾?通过组织学生开展讨论,使大家明确:“文化大革命”的结束,的确使中国十年的动乱局面得到终结,使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步入新时期,但当时指导思想上的一些错误并没有及时纠正,只有到十一届三中全会,才作出把党的工作重心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的伟大决策,可见,十一届三中全会是建国以来党的历史上具有深远意义的伟大转折。
  2.通过对有关的趣味史实的叙述创设问题情境。比如在讲述《中国古代的商业经济》时,可以设问:你知道中国古代有哪些著名的大商人。从而导入新课
  3.引导学生通过对比分析发现矛盾从而产生问题情境。在讲授《戊戌变法》一节时,教师可以出示这样的问题: 19世纪下半期,中日两国各面临怎样的社会危机?两国为挽救危机各采取什么措施?为什么会出现截然不同的结果?学生通过对戊戌变法与明治维新的分析比较,就会发现中日在19世纪下半期都是在内忧外患的情况下,进行资产阶级性质改革,中国之所以未能像日本那样摆脱危机成为亚洲的强国,根本原因在于中国民族资产阶级的软弱性和妥协性。
  除此之外,我认为随着课改的深入,作为教育教学工作的实施者――教师,也要关注课堂教学效率观的问题.关注预设与生成的关系,教学目标本身也不是预设了就不能变更,应该随着学生的课堂学习状况而及时调整。当然,一个具有厚实底蕴和丰富经验的教师,会充分运用实践智慧,把握好预设与生成的关系,较好的调整教学目标和过程,从而完成教学任务。
其他文献
摘 要:因此,笔者从分析现状出发,以对当前高中语文阅读教学进行探讨  关键词:新课程标准;高中语文;阅读教学;分析;探讨  中国分类号:G42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992-7711(2010)4-026 -01   一、当前语文阅读教学现状分析  语文教学的目的,不只是培养学生掌握运用语言文字的能力,更应当通过广泛阅读,开拓学生的视野,提高文学欣赏能力,陶冶情操,培养健康高尚的审美观和完
摘 要:本文介绍了初中英语高效课堂模式构建的三个版块。  关键词:高效课堂;自学;质疑;反馈  中国分类号:G42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992-7711(2010)4-075 -01   在教育新政下,提高教学质量的重任更加倚重于课堂,高效课堂教学范式的探索便是历史地选择。高效教学范式简单地说是将一节课分成三个阶段,即15分钟,20分钟,10分钟,通过学生自学,订正,反思,讨论,交流,评
摘 要:但长期以来,高中政治课教学仍然处在应试教育的僵化轨道上,学生学习兴趣不高。由此,本文从高中思想政治教学“四化”来谈如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思想政治教学的效率。  关键词:高中政治;四化;兴趣;效率  中国分类号:G42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992-7711(2010)4-066 -01   前苏联教育学家斯卡特金认为:教育效果取决于学生的学习兴趣。学生的学习兴趣直接关系到
摘 要:情感是人对客观事物是否符合自己需要的态度的体验,心理学研究表明:情感因素是影响教学质量的一个重要因素。  关键词:情感;师生关系;学科情感  中国分类号:G42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992-7711(2010)4-010 -01   一、情感是学生学好物理知识的重要因素  有人曾调查了参加第一到第四届全国中学生物理竞赛决赛的学生对九门学科的学习兴趣情况,其中居于前四位的是物理、数
摘 要:本文介绍了想通过多元智能理论来指导信息技术教学,采用多元化教学手段来开发学生的多种智能,从多角度看待,评价学生,建立新型的师生关系。    关键词:多元智能;信息技术;协作学习;多元化  中国分类号:G40-01 文献标识码:文章编号:1992-7711(2010)4-032 -02  随着计算机和网络技术的飞速发展,信息技术已经成为中小学的必修课程。然而,传统的教学模式与信息技术的发
新课程的实施已有好几年,而这些年的经历也可谓“一波三折”,从最初的理论学习,到后来的实践、总结,从怀疑到肯定,再到愿意为此不断研究、不懈追求,新课程之路走得艰难而坚定,新课程带给我们的已不仅仅是课程的改革、观念的更新,更多的是对教育事业的美好憧憬和奉献于教育事业的满腔热情。    一、课改之初坎坎坷坷    在最初提出“课改”这一说法时,有提反对意见的,有支持的,更多的是冷眼旁观、静观其变、随大流
摘 要:  我们要想出各种方法,把数学思想和思维方法通过课堂传授给学生。  关键词:新颖;拟人;游戏  中国分类号:G424.2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992-7711(2010)4-011 -02   现在职中学生使用的数学课本在内容的处理上是把以前排列、组合、二项式定理的内容都放在整个的“概率与数理统计”内,不光如此,现在这部分的内容还包括我们以前计算概率和数据处理的知识,而这部分
摘 要: 演示实验可使学生获得生动的感性认识,便于深刻理解教学内容和培养分析、实验能力,使教学活泼生动、有趣。物理教师应提升演示实验的水平。  关键词:演示实验;能力;兴趣;要求  中国分类号:G424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992-7711(2010)4-067 -01     一、演示实验为学生提供必要的感性知识  中学物理的内容虽与日常生活中许多现象有密切的联系,但实际现象常常是复杂的,
摘 要:笔者认为目前语文探究性学习存在漠视学情、脱离文本、无视学科特点、宗旨不明等等误区,需要关注与深思。  关键词:探究;文本;宗旨;误区  中国分类号:G42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992-7711(2010)4-036 -01   一般来说,探究式教学就是以探究为主要目标和形式的教学。探究式课堂教学就是在教师的组织、启发、诱导下,针对具体的课堂教学内容,学生开展有目的的表达、质疑、探
——印度现任总理莫迪曾经主政的西部邦古吉拉特(Gujarat)近年经济发展速度雄踞印度各邦之首,是印度经济的未来。  ——没错,数据显示2002年以来该邦的年GDP增长率都高于印度平均水平,尽管起伏较大,但多数时候能够保持10%以上的“奇迹般增长”。  在南亚次大陆上,印度半岛最西边向阿拉伯海伸出的一个近乎三叶草形状的卡提瓦半岛是《经济学人》笔下“最正常”的存在。“有如此多的事物正常工作,以至于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