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元智能理论在计算机教学中的运用

来源 :中学课程辅导高考版·教师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qwzhy199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本文介绍了想通过多元智能理论来指导信息技术教学,采用多元化教学手段来开发学生的多种智能,从多角度看待,评价学生,建立新型的师生关系。
  
  关键词:多元智能;信息技术;协作学习;多元化
  中国分类号:G40-01 文献标识码:文章编号:1992-7711(2010)4-032 -02
  随着计算机和网络技术的飞速发展,信息技术已经成为中小学的必修课程。然而,传统的教学模式与信息技术的发展极不适应,信息技术的课堂教学模式改革势在必行。多元智能理论为信息技术课堂教学模式改革奠定了坚实的理论基础,打破了传统智力的偏颇论调,在信息技术的课堂教学模式中将起导向作用。
  一、多元智能理论对中小学信息技术课堂教学的启示
  中小学信息技术课程的目标是“通过信息技术课程使学生具有获取信息、传输信息、传输信息、处理信息和应用信息的能力。”如果信息技术老师在课堂教学中能运用多元智能理论做指导,对开发学生智能、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有着重要的意义。
  (一)摈弃传统的“学生观”,正确对待学生的智能差异
  1.学生是独立的个体,具有差异。多元智能强调个性化教学,这与我国一直倡导的“因材施教”不谋而合。之所以这样,是因为每个学生都有他独立的人格特点和价值,而且不同学生在认知能力、认知方式、智力及心理品质等方面都有差异。
  2.学生是发展中的人。教师更不能以静止、僵化的片面思维来给学生定性,任何一个学生都是发展中的人,我们应以变化的、发展的、进步的眼光去看待和研究学生。
  3.人人都能成功。多元智能理论指出,每个学生都有自己的优势智能领域,有自己的学习风格和方法,学校里不存在“差生”,人人都是可育之才。因此教育不再是关注哪一个学生更聪明,而是一个学生在哪些方面更聪明。
  (二)应用扬长补短的多元智能教学策略,发展学生的各种智能
  1.坚持情感诱导,营造“宽松和谐”的心理情境。计算机与网络技术的飞速发展,为信息技术课堂教学带来了便捷,但不少教育者亦发现,在课堂教学中出现了这样一种尴尬:信息技术环境下的人机交互功能在不断完善,而教师和学生的情感交流却越来越少,鼓励性的语言、情感性的诱导也逐渐被遗忘。因此,在教学中,教师要经常地、变换方式地对学生进行表扬、赞美,给予最大的信任和尊重,使学生永远处于一个“宽松和谐”的情境中,心情舒畅地发挥自己的能力。
  2.创设有利于激发学生各种智能的学习环境。根据多元智能的理论要点,每个人自出生起就具有各种智能,只是由于遗传或环境因素的差异,每个人的各种智能发展程度不同,有好有差。如果教师能为学生提供有利于某种智能发展的条件,则学生在这一种智能的发展上会得到提升。信息技术的核心是多媒体计算机及网络,这就为多元智能环境的创设提供了有利条件。教师可以在授课过程中精心设计多媒体课件,把图片、文字、声音、影像、动画等融合起来,以激发学生的各种智能。
  3.开展协作学习。协作学习是学习者以小组形式参与、为达到共同的学习目标、在一定的激励机制下为获得最大化个人和小组学习成果而合作互助的一切相关行为。如果在教学活动中开展协作学习,则学生之间为了达到小组学习目标,会积极地对话、商讨问题,共享各自在学习过程中发现的信息和学习资料,从而形成学生之间相互交流、沟通、启发、激励的和谐互动的教学局面。
  (三)树立多元化的信息技术教学评价观
  打破教师的评价主体地位,评价主体多元化。教师与学生的交往一般只限于课堂上,但是学生在课堂上的表现并不代表他的全部,而且一个教师面对的通常是几十个学生,每个学生都各具特色,仅凭课堂上的接触是无法全方面地了解他们各自的学习风格和心理品质的。因此,由于师生交往的限制,教师往往不能全方位地评价每一个学生。同学之间相处最多,了解更加的深刻。如果让学生自己参与到评价中来,成为评价的主体,使得评价主体多元化,则评价会更真实有效,也更容易为学生接受。
  注重学生的全面发展,评价方式多元化。信息技术教学中学生实践、动手的机会比较多,“以成绩论英雄”、“一考定终生”的评价方式已不适合,我们应关注学生平时的点滴进步。结合信息技术课程的特点,教师可以指导学生在学期开始时每人建立一个自己的文件夹,命名为“成长历程”。以后学生每次在实践中的作品、心得及自我评价都保存在“成长历程”文件夹下,并标注出每个作品的完成日期。这样,文件夹的内容就可以客观形象地反映学生某方面的进步、成就及问题,能增强学生的自信心,提高学生的自我评价。
  (四)建立新型的师生关系
  在信息技术课堂教学过程中,和谐的师生关系,可以促进学生健康心理的形成,使其产生积极的学习心态,提高学习成绩,更易于教师开展教育工作,轻松愉快的实现教育目的,打破传统的管与被管的师生关系。我们要认识到,每个学生都是一个独立的个体,他们有自己的认知方式,有自己的选择能力,有自己的人格特征。因此教师要充分尊重学生的人格、自尊心、自信心和思维方式,把学生看成是和自己平等的个体,这样,师生之间才能够相互沟通,相互理解,彼此信任。教师应从以前的“指挥者”转变为“引导者”、“组织者”,引导学生积极主动参与到学习过程中来,为学生创设一种平等、民主的课堂气氛。
  二、多元智能在信息技术课堂教学实践中可能会存在的误区
  (1)各种智能培养同时出现在课堂
  多元智能理论认为人类至少拥有八种智能,在45分钟的课堂教学时间内,既进行语言智能的训练,又进行逻辑—数学智能的训练;既搞空间智能训练,又搞身体运动智能的训练;既训练音乐智能,又训练人际智能;既开发内省智能,又开发自然智能等等。结果,眉毛胡子一把抓,各种智能的训练犹如蜻蜓点水。其实,运用“多元智能”理论进行课堂教学改革,并不要求每节课都必须同时进行八种智能的训练,而是要求教师结合学科特点和不同智能类型有选择的应用和训练。
  (2)基础知识、学科特点被忽视
  教师在运用“多元智能”进行课堂教学时,可能会存在忽视基础知识教学的情况。在基础知识尚没有被学生理解的前提下,就匆忙让学生进行“多元智能”训练,结果课堂教学的重点、难点扔了,学科的特点也丢了。最终还导致学生的基础知识不扎实。我们传统课堂教学的一大优点,就是特别强调基础知识的教学。我们在运用“多元智能”理论进行教学改革时,绝不能抛弃以往课堂教学的优点——重视“双基”教学,不然也只是智能开发的表面化。
  面对信息技术对教育体系的挑战,教师应用多元智能理论,转变观念,以适应新时代的要求。“不畏浮云遮望眼”,在纷繁复杂的教学表象中,用新的教育理念不断探索,逐渐悟得中学教学的真谛,只有以多元智能理论的思想为指导,学生的学与教师的教才可能朝着素质教育的方向前进,从而使新课程改革走入健康、科学的轨道。
  
  
其他文献
四十五分钟的课堂,如何取得最佳教学效果,这永远是我们教师探索的问题。    一、依据课标和学情确定教学目标,认真备课    要获得较高的课堂教学质量,必然要充分备好课。而确定教学目标是进行备课的起点,因为它自始至终贯穿并体现于教学的全过程。教学目标的确定应注意以下几个方面:①坚持新课改基本理念,要依据课标和立足学生实际。②教学目标要细化和具体可行。每节课都应有体现课标的要求的具体教学目标和要求,不
摘 要:青春是一个特殊的生命驿站,“青春”话题是一个经久不衰的母话题。笔者通过教材中“向青春举杯”专题,找到文本中与学生情感共鸣的渠道,进行教学设计,激发学生学习高中语文的兴趣。  关键词:创新;青春;教学  中国分类号: 文献标识码:文章编号:1992-7711(2010)4-070 -01    “青春”是一个经久不衰的母题,无数文学艺术作品将这一母题表现得淋漓尽致。苏教版语文必修一教材的
摘 要:本文结合学校实践,阐述了开展校本青年骨干教师队伍建设研究的目的、意义、研究过程及研究措施。  关键词:教师队伍建设;校本  中国分类号:G424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992-7711(2010)4-009 -03     一、问题的提出  随着素质教育的不断推进,我们深刻地认识到加强青年教师队伍建设,打造一支一流的青年教师骨干群体不仅关系到每个青年教师的个人发展,同时也是提高学校声誉
摘 要:化学教学要体现新课改的基本理念,尊重和满足不同学生的需要,运用多种教学方式和手段,引导学生积极主动地学习,掌握最基本的化学知识和技能,了解化学科学研究的过程和方法,形成积极的情感态度和正确的价值观,提高科学素养和人文素养,为学生的终身发展奠定基础。  关键词:尊重;发展潜能;教学方式;创新;兴趣;能力  中国分类号:G424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992-7711(2010)4-030
大魔法师的一席话使此人颇受感动,便把道姑菲图苏的品行和所作所为,非常详尽地向他叙述了一遍,并告诉他道姑菲图苏住在兵陵的窑洞中,然后不嫌麻烦地带他到城外,把去道姑居室的路指给他看。   大魔法师对此人的好心肠,一再表示万分感谢。   大魔法师满心欢喜地回到旅館,他仔仔细细地考虑了一番,决定从道姑身上着手,来实施自己的复仇计划。   第二天一大早,大魔法师便来到道姑的住处。可能是由于命运的安排,
( 江苏省沙溪高级中学 江苏 太仓 2154212 )    一、 引言    阅读教学是语言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是英语教学的重要目标之一,它关系到词汇量的不断扩充,语法知识进一步巩固,写作能力的提高等。《普通高中英语课程标准》中明确规定“……在高中英语教学中听、说、读、写要进行综合训练,在进一步提高听说能力的同时,侧重培养阅读能力。《标准》还把教学目标细分成九个级别,其中
摘 要:因此,笔者从分析现状出发,以对当前高中语文阅读教学进行探讨  关键词:新课程标准;高中语文;阅读教学;分析;探讨  中国分类号:G42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992-7711(2010)4-026 -01   一、当前语文阅读教学现状分析  语文教学的目的,不只是培养学生掌握运用语言文字的能力,更应当通过广泛阅读,开拓学生的视野,提高文学欣赏能力,陶冶情操,培养健康高尚的审美观和完
摘 要:本文介绍了初中英语高效课堂模式构建的三个版块。  关键词:高效课堂;自学;质疑;反馈  中国分类号:G42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992-7711(2010)4-075 -01   在教育新政下,提高教学质量的重任更加倚重于课堂,高效课堂教学范式的探索便是历史地选择。高效教学范式简单地说是将一节课分成三个阶段,即15分钟,20分钟,10分钟,通过学生自学,订正,反思,讨论,交流,评
摘 要:但长期以来,高中政治课教学仍然处在应试教育的僵化轨道上,学生学习兴趣不高。由此,本文从高中思想政治教学“四化”来谈如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思想政治教学的效率。  关键词:高中政治;四化;兴趣;效率  中国分类号:G42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992-7711(2010)4-066 -01   前苏联教育学家斯卡特金认为:教育效果取决于学生的学习兴趣。学生的学习兴趣直接关系到
摘 要:情感是人对客观事物是否符合自己需要的态度的体验,心理学研究表明:情感因素是影响教学质量的一个重要因素。  关键词:情感;师生关系;学科情感  中国分类号:G42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992-7711(2010)4-010 -01   一、情感是学生学好物理知识的重要因素  有人曾调查了参加第一到第四届全国中学生物理竞赛决赛的学生对九门学科的学习兴趣情况,其中居于前四位的是物理、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