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NA干扰技术阻断α-synuclein基因过表达秀导的α-synuclein蛋白病理性积聚的研究

来源 :中华医学遗传学杂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mhpymhpy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构建并筛选针对帕金森病致病基因α-synuclein特异、高效的RNA干扰载体,观察应用RNA干扰技术阻断α-synuclein过表达导致α-synuclein蛋白病理性积聚的作用。方法采用携带Hl启动子的PBSHHl质粒,设计并构建针对α-synuclein基因4个可有效表达发夹状RNA的特异性α-synuclein基因干扰载体pSVNi-1、pYNi-2,pSYNi-3、pSVNi-4,通过限制性内切酶酶切、DNA测序证实后,转染HEK293细胞,应用Western印迹、逆转录-PCR观察干扰载体的有效性,筛选特异、高效的RNA干扰载体。采用脂质2000将筛选的最佳α-synuclein-pBSHI RNA干扰载体及野生型α-synuclein-pEGFP真核细胞表达载体共转染HEK293细胞,并设立对照组,48h后采用Axiovert200型倒置荧光显微镜、荧光免疫细胞化学观察其在细胞内的表达,HE染色观察细胞质内嗜酸性小体的形成。结果Western印迹、逆转录-PCR结果显示,pS,CNi-1载体具有高效的RNA干扰抑制作用,效率达69.6%;将α-synuclein-pBSHHl RNA干扰载体pSYNi-1及野生型α-synuclein-pEGFP真核细胞表达载体转染HEK293细胞,48h后荧光显微镜下观察细胞在波长488nm蓝色激发光下发出明亮的绿色荧光,其中对照组某些细胞质内出现绿色荧光物质积聚,而转染psyni-1干扰组细胞质内绿色荧光物质分布均匀;免疫荧光细胞化学检测结果显示,转染48h后对照组可见α-synuclein免疫阳性产物在胞浆内聚集,转入RNA干扰载体pYNi-1后胞浆内α-synuclein免疫阳性产物分布均匀;HE结果显示,转染48h后,对照组某些细胞质内出现圆形的嗜酸性小体(类Lewy小体)形成;转入RNA干扰载体pSVNi-1后胞浆内未见类Lewy小体形成。结论RNA干扰技术通过抑制α-synuclein基因的表达,成功阻断了野生型α-synuclein过表达所诱导的α-synuclein蛋白病理性积聚,为最终应用RNA干扰技术临床治疗帕金森病提供了某些依据。

其他文献
孕妇 38岁,G1P0.因不孕症行体外受精-胚胎移植(invitro fertilization-embryo transfer,IVF-ET).孕18周时取静脉血2 mL,采用时间分辨免疫荧光法进行唐氏综合征筛查(试剂由美国PE公司提供).唐氏综合征风险概率1:70,B超发现胎儿股骨短于正常值,中期引产后的胎儿有唐氏综合征的典型特征。
期刊
多聚谷氨酰胺(polyglutamine,polyQ)疾病是一大组常见的神经退行性疾病,疾病的发生源于致病基因编码区CAG三核苷酸重复扩展突变导致基因的编码蛋白--polyQ蛋白产生多聚谷氨酰胺扩展突变.polyQ疾病的发病机制目前虽然尚未得到完全阐明,但越来越多的研究表明蛋白质的磷酸化修饰在亨廷顿舞蹈病、齿状核红核苍白球路易氏体萎缩症、延髓脊肌萎缩症、遗传性脊髓小脑型共济失调1型、遗传性脊髓小脑
先证者 男,40岁,因面部皮疹来我科就诊.患者16岁时左侧鼻梁出现散在的米粒至黄豆大小结节,呈半球形,质硬,肤色正常,无破溃,不消退,随着年龄增长逐年增多,互不融合。
期刊
患儿男,1岁9个月.系第2胎第1产,第1胎人工流产,足月顺产,眼距宽,双手通贯掌,患儿体重9.5 kg,智力低下.父母非近亲结婚,无家族史,生育年龄为母19岁、父26岁.细胞遗传学检查:外周血淋巴细胞培养,G带分析,计数30个分裂相,分析5个,患儿核型为:45,XY,-13,-14,-21,+t(13;14),+t(21;21),父母核型正常。
期刊
例1 女,26岁.结婚2年,因无月经和不孕就诊.查体:身高156 cm,体重52 kg,盾状胸,乳房发育欠佳,乳头小,乳间距宽,腋毛稀少,体表多处皮肤患银屑病.外阴发育幼稚,阴毛稀少,可见阴道外口。
期刊
先证者(Ⅳ1)女,24岁.因"行走不稳2年"于2006年11月来我院就诊.2年前出现行走不稳,腿迈步不灵活,行走摇晃,夜间明显,逐渐加重.1年前出现说话言语含混,主要是节奏变化,如吟诗歌,近半年偶尔有视物成双影.既往史、个人史无特殊。
期刊
患者男,44岁,因肢体抖动、发作性全身抽动20余年于2007年12月24日入住中南大学湘雅医院神经内科.患者20余年前无明显诱因出现四肢持续性细微抖动,发作性全身抽动,每次发作仅持续数秒,无意识障碍,两次发作间隔数天数月不等,起病初始阶段不影响正常生活及劳作,此后发作次数缓慢渐进增多,发作间隔时间缩短,至2007年5月因肢体抽动频繁、剧烈以致不能独立行走、不能持筷进食.2007年7月12日出现发作
期刊
目的 探讨新疆地区维吾尔族、汉族低密度脂蛋白受体相关蛋白基因(low density lipoproteinreceptor-related protein gene,LRP)766C/T多态性与阿尔茨海默病(Alzheimer's disease AD)的关系.方法 对新疆地区维吾尔族、汉族≥50岁8284名人群进行AD流行病学调查,参照ADRDA-NINCDS的标准,选取AD患者209例与正常
目的 研究α-内收蛋白(alpha-adducin,ADD1)基因的rs4961位点和钠钾泵ATP酶a2亚基(Na+/K+-ATPasea2.ATP1Ag)基因的rs28933400位点与原发性高血压的相关性.方法 选取原发性高血压患者196例,健康体检者192名,应用突变分离PCR法检测位点rs4961和rs28933400的多态性.结果 rs4961位点的基因型和等位基因频率在病例组与对照组差
目的 对一个中国闭角型青光眼病家系进行分子遗传学研究。方法对家系进行连锁分析,通过测序和单链构象多态性方法鉴定致病基因突变。结果在家系患者中均发现MYOC基因的一个无义突变(Arg46Stop)以及CYP1B1基因的一个氨基酸改变(Leu432Val)。而在无亲缘关系的健康中国汉族人群中没有检测到同时存在上述突变。结论在一个闭角型青光眼病家系内鉴定了MYOC基因突变以及CYP1B1基因多态。该研究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