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初中历史教学与社会现实结合的方法

来源 :文学教育下半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jmaomaoqiu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1、盘活课堂,鼓励学生手脑并用
  传统历史课堂以教师的讲授为主,学生要做的只是端坐听讲和做好笔记。其实,课堂同样是学生的课堂,我们可以变课堂为探索和创新的基地,让学生动起来。例如讲到中国四大发明之一的印刷术时,我先让学生用橡皮泥试制一些活字,排成自己喜爱的一句话,然后蘸上墨印在纸上,体会活字印刷术的效果。然后我又给学生提供了蜡纸,让他们在蜡纸上写字,再用油墨印刷出来,比较一下两者的印刷速度。这两个小活动让学生忙得不亦乐乎,他们感觉后者印刷速度还不快,也不方便。那么如何提高印刷速度呢?我介绍了王选教授的汉字激光照排系统,这项发明引发了一场技术革命,从而彻底改变了我国印刷业的命运。最后,我启发学生:未来的印刷技术会发生怎样的革新呢?同学们陷入了深深的思考中。
  从考试角度来说,活字印刷术不会考得很难,但是做老师的,自己要有一种“大历史”的观念。我们学习的历史不仅仅是政治史、经济史,还有文化史、社会生活史。通过这样简单的动手操作,学生意识到并非王侯将相才是历史,印刷术的发展也是历史。其实历史离我们并不遥远,它就在我们身边,如同一块多棱镜,折射出多种色彩。
  2、走出课堂,踏进辽阔的社会天地
  谁说历史教学只能发生在学校的课堂上?课堂之外有一片更广阔的天地。记得去年快要讲到丝绸之路那一课时,我听说常州博物馆举办了一个展览《丝路瑰宝——敦煌艺术大展》,想以点带面,通过窥探敦煌这个神圣的地方来感受整条丝路的辉煌。以前教学时,我会带学生观察书本的丝绸之路路线图,再结合课本文字介绍丝路的价值地位。这次趁着展览期间,我带学生参观了敦煌壁画、敦煌彩塑、藏经阁文献等,学生能够“神入”历史,近距离了解敦煌石窟艺术的博大精深,在时空积淀中寻找古代丝路上发生的各类事情。就在博物馆外面,我趁热打铁,向学生介绍了国家的一个重大决策——建设“一带一路“工作,同时启发学生思考丝绸之路经济带在历史上发挥了怎样的作用,今天我们如何利用好这一经济带。有了看展览的知识储备,学生以古观今,讨论这个问题就比较容易了。
  课堂并不局限在一个地方,当我们把课堂延伸到社会,赋予它新的活力时,定别有一番滋味。
  3、挖掘内涵,发挥乡土史的优势
  中华民族的历史源远流长,每个地方也有自己的乡土史。充分挖掘乡土史的内涵,把它运用到历史教学之中,可以产生奇妙的效果。我曾有幸观摩过一节公开课《南方经济的发展》(北师大07年版七上第21课),这位老师别出心裁,从常州的别称——兰陵说开去,引出魏晋南北朝时期山东有个兰陵县,很多常州人就是从兰陵县过来的,提问北人为什么要南迁呢?再让同学们想象假如自己成为了一个旅行到常州繁华地段的商人,会碰到哪些场景。学生展开了热烈的讨论,在讨论中很自然地突破了江南经济发展这样一個难点。接下来这位老师介绍了苏南地区出现的“用工荒”现象,旨在引导学生关注家乡发展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这位教师把整节课用常州的乡土史串起来,再借用时下热门的穿越方式,学生感觉十分亲切和有意思,思路也被打开了。每个人都有浓烈的乡土情,落叶还要归根,把这种情意好好用起来,既能提高学习效果,又能增强学生对家乡的关注,何乐而不为呢?
  这个活动培养了学生搜集资料的能力、调查采访的能力、历史比较的能力。不是说开展一个活动就能让学生有多明显的成长,关键是教师要放手,教给学生研究历史的方法。这样一来,学生自己会研究一些感兴趣的主题,更容易关注社会现实,比教师的讲授不是要好很多吗?
  初中阶段的历史是普及性的历史,如何提升学生的学习兴趣,发挥历史的通鉴功能,值得我们每一位初中历史教师探索和实践。愿我们携手努力,搭建好历史教学与现实沟通的桥梁!
  (作者单位:江苏常州市丽华中学)
其他文献
摘 要:教学反思是教师教学认知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教师为实现教学目标,对已经发生或正在发生的教学过程(活动)以及支持这些教学活动的观念、假设进行的积极、持续、周密、深入的自我调节性思考。回顾自己的高中化学教学,经过教学反思,留自己之长,取他人之长,踢自己之短,扩大自己的专业和理论视野,促成自身专业化发展和个人教学风格的形成,使自己不断成长,尽快从经验的迷宫走向智慧的殿堂。  关键词:高中化学 目
摘 要:在应试教育的影响下,教师往往忽略了高中生物教学中的情感教育。这与生物新课标“情感、态度、价值观”明显不符。本文探索了高中生物情感教育实施的策略,以提高高中生的情感素养,完善高中生的人格。    关键词:高中生物 情感教育 策略    1高中生物进行情感教学的可行性分析  从高中生的情感特点与高中生物学科的知识与教学特点来看,在生物学科教学中进行情感教育都是可行的,主要基于以下几点考虑:  
摘要: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是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重要目标之一。在信息化、现代化的今天,知识更新速度越来越快,掌握知识的多少已经不是最重要的,如何掌握知识才是至关重要的。本文将探究式教学法引入课堂生成学习力来提高教学质量,培养学生独立获得知识和自主探究的能力。   关键词:学习力 启导探究式 学习方式    从事基础教学工作十年后的今天,随着教学实践经验地不断积累,反倒有越来越多问题的困扰着我,
摘 要:建设工程造价控制是一个系统工程,真正体现了事前控制的思想,对控制工程造价能起到事半功倍的作用。只有当业主(建设单位)和承包方真正把控制造价的关键确立在设计阶段时,才能收到投资省、进度快、质量好的效果。  关键词:造价管理 建筑工程 技术  要有效地控制工程造价,使工程造价有较大幅度的降低,就要把控制工程造价的重点转移到建设前期阶段上,在源头就要控制造价,尽可能减少以至避免目标值与实际值发生
大学生创业孵化基地建设是适应社会发展需要,是解决大学生就业问题的需要,也是培养学生创业能力的重要举措。本文介绍了大学生创业孵化基地的利益,阐述了大学生创业孵化基地的作
摘 要:由于受传统教育思想的影响,教师在教学方法上采用“说教式、填鸭式”,搞“一言堂”,教师缺乏对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因此,培养学生的自主探究能力是当前课程改革中关注学生发展的重要内容之一。而英语阅读教学是英语教学中的重点内容。所以,教师必须注重在阅读教学中培养学生的自主探究能力。   关键词:英语 教学 阅读 自主探究    现代教育理论认为,教师和学生是教育活动中的两个基本要素,学生是受教
大家都知道,教育永恒不变的准则是——以学生为本。随着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我对“以学生为本”有了更深层次的认识。教学中,更多地尊重了《小学语文课程标准》中提到的:“学生是语文學习的主人。语文教学应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注重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意识和习惯,为学生创设良好的自主学习情境,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鼓励学生选择适合自己的学习方式……”平时始终把这些方法和理念作为语文教学的方向。通过实践,现在已经彻底
摘 要:中学政治教师提高自身能力的必要性;新课改对中学政治教师的基本要求;新课改中学政治教师应具备的能力。   关键词:新课改 政治 能力    新一轮课程改革正在如火如荼地进行,如何将新课程的理念落实到位?如何用教育教学实践去验证新课程标准的指导思想?新课改条件下,中学政治教师应具备有什么样的能力呢?这些问题要求中学政治教师主动地思考,积极地应对。  一、中学政治教师提高自身能力的必要性  这是
摘 要:随着基础教育课程的改革,国家对中等职业教育的加大建设,中职政治课面临挑战。本文主要从分析职校目前政治课教学难入手,分析成因,提出应对措施,达到在政治课教学中体现“职校“特色,为中职政治课教育教学改革提出几点改革尝试。  关键词:中职 政治课教学 “职校”特色    近年来,随着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在全国各地的启动,新课程以新的教育理念,新的内容和编排形式出现在我们面前。我国教育部也在强调逐步加
摘 要:在有机化学的教学中,为了帮助学生及时复习巩固课堂所学知识,除了课堂教学以外,结合习题课从各个不同的方面,采用不同的方法,加强前后联系、对比、归纳以达到全面复习巩固所学知识。并培养学生将知识运用于实际以及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关键词:习题课 反应条件 合成路线 教学方法    在有机化学教学中的一个普遍问题是内容太多,系统性强,规律性差,有机物种类繁多,结构和性质复杂,很多是大同小异,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