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初中物理教学分层教学法的应用思考

来源 :读写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gxyj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结合当前的初中物理实际情况,从自身的教学经验出发,在分析了分层教学法在初中物理教学中的运用意义的基础上,有针对性地从多方面论述了分层教学法在初中物理教学中的运用情况,希望对于今后的初中物理教学改革有所帮助。
  关键词 初中物理;分层教学;教学改革;教学方法
  中图分类号:G63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7661(2018)34-0116-01
  在新课标的要求下,在初中物理教学实践过程中,部分学生感觉到物理知识具有一定的抽象性,而存在一定的学习困难。在这样的背景下,学生针对物理学科的学习也表现出不同层次的学习能力。因此,教师应该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积极推行合理化的分层教学模式,鼓励不同学生能够在课堂教学中获得最大的收获,也能有效推动物理教学的全面发展。
  一、分层教学法在初中物理教学中的运用意义
  (一)结合不同的学生的實际需求
  结合班内学生的实际情况,在进行物理知识的学习过程中,存在着不同程度的领悟能力。教师在传统的教学模式中,往往是针对大多数学生来进行教学工作,基本上则是面向班级中部的学生,却难以全面照顾到学优生、学困生方面的学习情况。对于初中物理学习来说,则是进行兴趣培养的关键环节,这种统一化不分层次的教学模式则会造成学生的积极性受到打击,不利于学生培养良好的物理学习模式。借助于分层教学方法,能够从学生的实际情况出发,进行不同层次的多角度划分,并选择相应的学习内容、学习目标以及作业内容和评价方式,鼓励学生参与到课堂教学中,有效实现物理教学的全面发展。
  (二)帮助学生树立良好的物理学基础
  对于初中阶段的学习来说,应该重视如何有效培养学生的物理兴趣,重视相关的基础知识内容的学习,为学生的后续物理知识学习奠定良好的基础,这样才能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在具体的教学实践中,教师应借助于分层教学法的优势,细化相应的教学工作,以学生为主体地位,结合学生的学习情况以及基础能力来进行分层化教育,这样的模式下,教师能开展有针对性的辅导。长此以往,有效实现学生的学习困难得到缓解,保障物理学习方面得到突破,为今后学生的学习奠定良好的基础。
  二、分层教学法在初中物理教学中的运用
  (一)了解学生的基础上进行分层教学活动
  分层并非简单化的分组形式,则需要教师从实际出发全方位了解学生的实际情况,从学生的知识掌握程度、学习情况以及兴趣所在等进行全方位的考虑,在此基础上进行分组。教师应该多角度考虑学生的学习习惯、学习能力、个性特征以及考试分数等方面,而切忌单纯依靠考试成绩来进行划分。一般来说,班级构成比例为1∶2∶1,其分别代表为学优生、普通生与学困生的大致比例情况。教师如何还想进一步细化,则应该从学生的实际出发,进行深入探讨,如可以把普通生进一步划分为上、中、下三层,这样可能更具有教学的针对性,对于学困生方面来说,可以根据缺乏方法、缺乏兴趣以及记忆不牢等方面来思考进一步划分,这样才能实现从学生的基础出发的科学合理划分。
  (二)为学生制定不同的学习内容
  在学习目标的基础上,教师还应深入了解教学内容基础上,进行必要教学内容的整合,避免传统意义上的泛泛而谈的教学活动。教师结合学生的实际特点来制定相应的学习目标,从而有效开展针对性较强的课堂教学组织活动。比如,在课程设计的过程中,一方面应该保证学困生能有时间进行相关的基础知识复习工作,还能组织大部分中等学生来进行讲解相关的基础知识以及背景内涵,同时,在课后收尾时,可以结合将相应的拓展性思考内容布置给学优生。考虑到物理学科学习具有一定的理论性和实践性,在初中阶段,应该考虑到教学内容紧扣生活实际,应从学生的生活实际来选择相应的教学内容,并积极准备。在具体的教学实践中,应加强教学情境创设,结合相应的教学内容,按照难度从简到难的问题体系结构,鼓励学生全程参与课堂活动,并积极开展相应的教研工作。
  三、结语
  由此可见,在新课标的初中物理教学要求下,人们更加注重学生的综合素质能力的提升,结合分层教学的优势,将其应用在初中物理教学中,能有效实现课堂教学质量和效率的提升,有助于实现预期的教学目标要求。在全部教学活动中,应该充分认识到教师和学生间相互的互动关系,能及时从学生的学习实际情况出发,综合考虑各种影响因素,开展科学合理化的分组模式调整,以便进一步提升初中物理课堂教学的针对性,也有助于进一步实现新课标要求下的素质教育要求,全面提升初中学生的综合物理素养能力。
  参考文献:
  [1]虞秋霞.初中物理分层教学的问题设计——以"长度的测量"课堂教学为例[J].新课程·中学,2018(10).
  [2]阎冷.初中物理教学中实施分层教学的探究与思考[J].中学课程辅导(教学研究),2018,12(32).
  [3]张玉华.初中物理“分层教学分类指导”教改探讨[J].新课程导学,2018(17).
其他文献
摘 要 数学在生活中无处不在,而有效情境创设就是一道连接数学与生活的门户。在教学过程中,老师将情境创设引进数学课堂,既能够构建生动、富有个性的课堂,同样能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增强学生的观察能力、思考能力、想象力以及推理能力,促进学生之间的交流,数学具有非常强的逻辑性,让我们一起将枯燥乏味的数学课堂变得灵动起来,推出崭新的教学模式,创设富有情境的课堂,令学生明白数学和生活的关联性。  关键词 小
摘 要 根据我国目前教育新课改的新要求,小学英语口语能力的培养越来越受到重视,培养小学生开口“说”的能力已成为英语学习初始阶段的主要教学目标之一。本文根据小学英语教材内容的特点及学生的实际,分析了英语教师在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英语口语能力。  关键词 英语;口语;交流  中图分类号:G623.31,C0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2-7661(2018)34-0114-01  随着新课改的逐步
摘 要 政治课程作为学生阶段的必修课,对学生的影响是非常大的。从主观的角度来分析,有效地开展政治课程教学,能够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从客观的角度来分析,政治课程教学水平的提升,可减少学生的错误行为,对学生的个人发展进行规划,指导出正确的道路。在初中政治教学中,很多教师往往强制性地使用灌输式教学,导致青春期的初中生出现严重逆反心理,造成了较多的冲突。  关键词 案例教学;初中政治
摘 要 在新课标大环境下,拓展阅读教学模式得以形成,其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围绕课本及主题收集相关信息,构建具有高度适宜性的语文阅读情境,在情境中通过拓展延伸、联系对比等方式,来提升学生的阅读能力。拓展阅读是语文教学中的重要应用手段,能够有效地增加学生对课文的理解和把握,提高语文教学的教学质量。因此,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开展拓展阅读教学,将阅读教学进行有效的拓展与延伸,从而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关键词
摘 要 近几年来,我们学校英语组持续开展了“实施导学案教学,构建高效课堂”的活动。所谓“导学案”就是教师根据学生的实际,以课标和课本为纲,以导学案为载体,以学生活动为主线设计的教学活动方案。引导学生在“活动”中自主学习合作学习。也就是说,导学案把课堂教学的流程和学习内容的重难点,学习中的反馈以书面的形式呈现该学生,让学生对课堂任务心中有数,这种学习方式既着眼于当前知识的掌握和技能的训练,又注重了学
摘 要 良好的新课导入可以使教学效果事半功倍。本文分析在小学数学教学中通过运用多媒体教学设备导入新课、利用趣味活动导入教学内容、借助旧知识复习导入新知识和通过创设教学情境导入新课等等等四个有效方法导入新课,提高学生对数学的学习兴趣,促使小学数学教学取得理想效果。  关键词 小学数学;新课导入;策略方法  中图分类号:G62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2-7661(2018)34-0115-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