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析构建小学语文拓展阅读课堂的方法

来源 :读写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ukai975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在新课标大环境下,拓展阅读教学模式得以形成,其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围绕课本及主题收集相关信息,构建具有高度适宜性的语文阅读情境,在情境中通过拓展延伸、联系对比等方式,来提升学生的阅读能力。拓展阅读是语文教学中的重要应用手段,能够有效地增加学生对课文的理解和把握,提高语文教学的教学质量。因此,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开展拓展阅读教学,将阅读教学进行有效的拓展与延伸,从而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关键词 小学语文;拓展阅读;重要性;方法
  中图分类号:B01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7661(2018)34-0112-01
  小学语文教师在教学中应当注重跨学科的学习和现代化科技手段的运用,不能仅仅局限于教材,应该在拓展阅读教学中加入创新思维,使学生在不同文章中能够相互交叉和渗透理解,达到开阔视野的目的。小学生的知识吸收与积累都是要靠阅读来进行,在此过程中,要学习的语文知识也随着积累的过程变得更加丰富。拓展阅读教学是新课改提倡的最新的教育理念,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实施拓展阅读教学,能够提高小学生的阅读自主性,同时还能让小学生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对小学生的学习有很大的帮助,有利于促进学生语文素养的提升。
  一、构建小学语文拓展阅读课堂的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一)教师的教学方式落后
  在传统的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由于教师受到传统应试教育的影响,教师一直采用落后的教学方式,即传统的灌溉式教学,教师在课堂教学上一直学生进行阅读知识的灌输,教师将自己放在主体地位,让学生只能被动的接受知识,长期下去,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积极性也会受到影响,这样落后的阅读教学方式给拓展阅读教学的开展带来了严重的阻碍。
  (二)阅读中的求解与互动不够
  在语文的拓展阅读中,很多学生在遇到不能理解的地方、不认识的字时,很少有学生会选择主动查阅或者询问老师同学,也很少有学生会针对读书过程中遇到的一些疑惑、自己的理解和看法与父母、老师和同学交流。在阅读时,很多学生没有主动去开动思维,积极思考,深入研究,没有认真地用心去感受,导致读书所得没有转化为自己内化的东西。
  二、构建小学语文拓展阅读课堂的方法
  (一)营造良好的阅读氛围,提高学生阅读积极性
  兴趣是学生最好的老师,同时也决定着学生成绩的好坏,对学生的今后的学习和发展起到促进作用。因此,在今后的语文拓展阅读教学过程中,教师要考虑学生的主体地位,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和性兴趣爱好制定科学合理的教学计划,以此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营造良好的阅读氛围。为了使学生能够更好的进行拓展阅读,教师在学生进行阅读的时候应对文章的作者进行介绍,介绍其成长历程和在写文章时所发生的趣事等,从而吸引学生的注意力。
  (二)基于教材内容拓展阅读素材
  拓展阅读内容是为了让阅读教学内容更加开放,从而让学生进一步理解文章的内容,以及作者所要表达的思想内容。但值得注意的是,在拓展阅读时,教师应以课堂教学和教材为本,以文本蕴含的内容为主题,因为拓展的内容主要是往纵向维度的逻辑性拓展和横向维度的发散性拓展。小学语文教材中大部分文章为节选章节,所以教师要组织学生讨论原文,了解文章的作者和其所处的年代背景,才能促使学生更加深入地理解文章,积累更多的语文知识,从而达到奠定基础和巩固知识的目的。这便是纵向维度的逻辑性拓展,它主要是对学生的思维进行深层拓展引导的一种模式。而横向维度的发散性拓展是从主题、情节、体裁等各个方面开展的。
  如在教学《小蝌蚪找妈妈》时,教师可以拓展至各种动物对家人的寻找,这便是拓展关联性情節。按照这样的方式,教师还可以进行爱国对爱党、乡愁对离愁、神话对传说等各种关联性主体拓展。另外,教师还可以让学生阅读与课文类似体裁的文章,让学生在互相对比中增长见识,学会见微知著,从而达到提高学生阅读能力的目的。
  (三)配备相应的读书条件
  想要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必须首先营造良好的读书条件,营造良好的读书氛围。要开放学校图书室,加强读书室的建设,不断增加种类丰富的藏书,同时有条件的学校要开设电子阅览室,不断完善硬件设备,提供丰富的读书资源给学生,增加学生的可选择性。还可以创建班级的图书角,可以更加方便地延伸阅读,营造良好的班级读书氛围,鼓励学生亲近书。图书角的建立可以采用学生捐献的办法,相当于一种图书交换,这样的书籍更加符合学生的阅读兴趣。图书的捐献要进行审核,图书角也要进行专门的管理,定期对图书进行更换,增加学生的读书效率,这样能够激发学生对读书的重视,鼓励学生自主读书。
  (四)积极开展读书活动
  读书过程中的体会交流、互动,对于促进学生理解书籍内容有着事半功倍的效果。在拓展阅读中,要积极开展一些读书交流活动,包括学生与教师之间的交流、学生之间的互动交流。在交流过程中,教师要进行合理引导,鼓励学生发挥自己的想象力、发展自己的思想,各抒己见,不要轻易否定学生的想法,也不要制定标准的正确答案,营造更加开放性的、活跃的交流氛围,教师还可以在交流过程中根据课本内容,向学生推荐一些课外读物,如在教学《普罗米修斯盗火》时,可向他们推荐希腊神话故事阅读。还可以举办阅读演讲比赛等活动,让学生展示自己的阅读成果和心得,这样能够提升学生的综合能力。
  三、结语
  总之,教师通过拓展小学语文阅读的形式、内容和体验,可以真正实现拓展性主题阅读教学模式,既激发了学生的阅读兴趣,又提高了学生的阅读能力和写作能力,培养了学生的独立认知能力。
  参考文献:
  [1]郝玉红.小学语文群文阅读教学现状及对策研究[J].学周刊,2017(27).
其他文献
摘 要 文章对语文课的人文特征进行了剖析,提出了教师在语文课中做到人文关怀的具体方式,希望语文教师携起手来,让学生在语文课的人文关怀中不断健康成长。  关键词 小学语文;语文教学;人文关怀  中图分类号:H09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2-7661(2018)34-0110-01  随着教育改革的不断推进,《语文新课程标准》指出:“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学科的基本特点。”在基础较差生源参
摘 要 随着社会的发展,教育改革成为当今社会的一个重要课题。在教学过程中,应该以学生为主体,教师起指导作用,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成为教师们面临的一个新课题。小学教师应该在教学过程中不断地探索,根据实际情况,寻找更科学的教学方法。  关键词 小学数学;小组合作探究法;应用  中图分类号:B027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2-7661(2018)34-0107-01  數学教学主要是培养孩子们的实
摘 要 如今我国教育领域为更好的开展教学工作,对当前的教育模式进行了优化。其中,分层教学法是目前十分有效的一种教学方法,教师通过运用分层教学法能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由于每个学生在英语学习能力、基础和兴趣等方面存在着个体差异性,开展初中英语教学中应实施因材施教和分层教学才能促进所有学生英语学习能力提升。初中英语是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教师应根据学生的实际学习情况,进行因材施教的教学方法,对学生进行
摘 要 数学在生活中无处不在,而有效情境创设就是一道连接数学与生活的门户。在教学过程中,老师将情境创设引进数学课堂,既能够构建生动、富有个性的课堂,同样能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增强学生的观察能力、思考能力、想象力以及推理能力,促进学生之间的交流,数学具有非常强的逻辑性,让我们一起将枯燥乏味的数学课堂变得灵动起来,推出崭新的教学模式,创设富有情境的课堂,令学生明白数学和生活的关联性。  关键词 小
摘 要 根据我国目前教育新课改的新要求,小学英语口语能力的培养越来越受到重视,培养小学生开口“说”的能力已成为英语学习初始阶段的主要教学目标之一。本文根据小学英语教材内容的特点及学生的实际,分析了英语教师在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英语口语能力。  关键词 英语;口语;交流  中图分类号:G623.31,C0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2-7661(2018)34-0114-01  随着新课改的逐步
摘 要 政治课程作为学生阶段的必修课,对学生的影响是非常大的。从主观的角度来分析,有效地开展政治课程教学,能够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从客观的角度来分析,政治课程教学水平的提升,可减少学生的错误行为,对学生的个人发展进行规划,指导出正确的道路。在初中政治教学中,很多教师往往强制性地使用灌输式教学,导致青春期的初中生出现严重逆反心理,造成了较多的冲突。  关键词 案例教学;初中政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