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课教学发挥学生主体作用的实践与探究

来源 :中学课程辅导·教学研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dsq9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关于教师的主导作用和学生的自主学习是篇“大文章”,也可以说是当前国内外教育界瞩目的热门课题。素质教育要求教师把学生从传统的被动的受教育地位转变到主动的求知地位上来,在教学活动中,做到“教、学、做”合一,教师不仅要向学生传授知识,更要引导学生养成自觉地寻求知识,获取知识的能力。为此,我选择发挥学生的主体性作为课题,本文只是在平时语文教学时的几点体会。
  一、更新理念,转变角色
  如何在课堂教学中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作为一名语文教师首先要有责任感和神圣感,打破“师道尊严”的圣框。学生是否发挥学习主体作用与教师的态度密切相关。一般学生总喜欢笑口常开、和蔼可亲、幽默善导、宽容赏识的良师,而心底里拒绝神情严肃、心胸狭隘、苛刻责备、讽刺挖苦的教师,所以教师更新理念,改变角色非常重要。
  学生的学习大部分是在课堂上度过的,“课堂教学是主渠道”。我们要树立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树立正确的教育对象观,摆正自己与学生的关系,放下架子,放松面孔,创造和谐融合的课堂气氛,以民主、平等的态度面向全体学生,用真情实感激发学生学习的热情。让课堂成为学生表演的大舞台,教师只起点拨引导的作用。小学生好奇心强,求知欲旺,他们敢不敢问,愿不愿问,善不善问,取决于我们教师教学的成败。
  新时代提出的素质教育的核心是学生在积极学习的过程中,开动脑筋,学会学习。只有让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才能逐渐形成“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法,各方面素质得到全面发展,成为时代需要的合格人才。
  二、激发兴趣,培养信心
  “兴趣是学习之母”,没有兴趣是学不好语文的。因为有兴趣,学生就会产生积极的情绪;为满足好奇心,学生就要看要听要想要问,思维也被激活。教师精心设计教学,就是要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并在成功的体验中使学生的兴趣受到保护和激励。教师要善于通过各种手段,找准教学的切入口,诱发学生的求知欲。
  1.创设情境,激励兴趣
  作为一名语文教师,在新教育理念的指导下,应创设多种多样的教学情境,运用情境引入、启发式谈话引入等,激励学生主动参与,用外部刺激引起学生学习的直接兴趣。如在教《庐山云雾》这篇课文时,我运用录像和电脑课件,创设出庐山云雾瞬息万变、多情多彩、奥秘无穷的情境,并配上优美的音乐,展示给学生欣赏。一上课就把学生引入美的境界,使学生对庐山云雾,这半是仙境,半是人间的美景,产生了无限的好奇,浓厚的兴趣。在学习课文的过程中,我又用妙乐唤起学生美的体验,设计各种巧练,品味美的意蕴。学生们积极开动脑筋,在品味文章遣词造句之精,庐山云雾之美时,说出了自己的见解,主动与老师交流,与同学争论,整堂课气氛活跃。朗读课文更是抑扬顿挫,有声有色,语言积累水道渠成,达到了优化的效果。实践证明,多种情境的创设,可以调动学生的情感,激活学生的思维,促使学生萌发强烈的探究欲望,在自信心与自主意识的驱动下,掌握学习的主动权,在广阔的时空中,展示个性、寻求发展、获得成功。
  2.分层要求,激励信心
  学生是存在差异性的,他们对知识的掌握程度各不相同。因而设计问题,布置作业时都要照顾到学生的个性差异和不同的学习需求,充分激发他们的探究意识和进取精神。特别对于后进生在学习上的障碍,教师要千方百计地积极引导,帮助他们度过难关。课堂上常常有这样的情形发生,后进生的发言或因吞吞吐吐或因不够贴切,引起同学的哄笑,使他们的自尊心受到沉重的打击,此刻激励心理就显得尤为重要。教师决不能采取责难排斥的态度,要看到学生的差异,尊重学生的人格,因材施教,因材施“励”。善用显微镜和望远镜,用显微镜看学生的闪光点,用望远镜看学生的潜力,即用发展的眼光多角度地看待后进生。启发引导他们克服适当的困难开始,不断地迈向成功。当学生通过自己的努力解决了学习中的障碍时,教师要及时给予鼓励。如赞赏的目光,亲切的话语,直接表扬,让他们为自己感到骄傲,充满自信。在尝到甜头之后,他们便会自觉地想去再啃“甘蔗”,产生一种跃跃欲试的劲头。教师要适时地给予指导,为学生创造自我表现的机会,让学生感到“我能行”、“我很行”,看到成功的希望,树立了克服困难的自信,学习就变成了轻松的事情、享受的事情,变成学生自觉的行为。
  三、激励质疑,启迪思维
  质疑问难是学生自主学习的重要表现,优化语文课堂结构,激活学生的主体意识,必须鼓励学生质疑问难。教师要创造和谐融合的课堂气氛,允许学生随时“插嘴”、提问,争辩,甚至提出与教师不同的看法。以前,对待学生的这类插话,我认为是“耍小聪明”、“出风头”,甚至是“目无师长”,“破坏课堂纪律,扰乱正常的教学秩序”,往往恼羞成怒,加以斥责、讽刺,这样做,有伤学生的自尊心和自信心,不但扼杀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思维的创造性,而且在学生心目的威信也大打折扣。学生有疑而问,质疑问难,是用心思考、自主学习,主动探究的可贵表现,理应得到老师的热情鼓励和赞扬。现在对学生的随时“插嘴”,提出的各种疑难问题,我总是抱欢迎、鼓励的态度给予肯定,并做出正确的解释。例:在教学课文《少年闰土》“跳鱼儿”这部分内容时,突然有个学生向我提问:“课文中介绍的跳鱼儿真有趣,潮汛要来的时候就有许多跳鱼儿只是跳,而且都有青蛙似的两只脚。老师,我从来没看见过跳鱼儿,它到底是什么样儿的?”这突如其来的问题一下子把我“问倒”了,开始我只是惊呆,无言以待。后来我坦诚地说:“你这个问题问得很好,但老师也没有看见过这种鱼,我们同学中谁见过这样的跳鱼儿?”这一问学生们立刻趣味盎然,他们见多识广,有几个学生回答说,这种鱼像现在菜场上会跳跃的弹涂,再多两只青蛙似的脚一样的鱼。由于我能正确对待学生提出的各种疑难问题,大大激励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思维的创造性,学生上语文课大胆发问,敢于提出独到的见解,获得学习的主动权。
  其实,知识浩如烟海,教师不可能万事精通,被学生“问倒”之后,教师要表现出“不知为不知”的坦诚,勇于承认自己的不足,千万不能怕尊严而训斥学生。同时,还要虚心好学,积极探寻学生所提出问题的答案,也可以让学生带着新的问号下课,引导他们自主学习,鼓励他们的创见之疑,创见之问。这样,自主学习就落到实处,使学生张扬个性,积极主动地掌握语文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发展智力,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作者单位:贵州省遵义市湄潭县永兴镇永兴完小564100)
其他文献
在义务教育阶段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提出:“在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感情、社会主义道德品质,逐步形成积极的人生态度和价值观,提高文化品味和审美情趣”,“培养热爱祖国语言文字的情感,具有阅读能力,注重情感体验”。事实上,这是语文教学中长期以来不被重视的一个问题,过重的政治色彩和复杂的知识体系使得语文教学索然无味,而能将语言能力的培养融入到一种积极、愉悦的情感氛围中,语文教学不失为一块沃土。  一、
当前的初中历史教学存在着诸多偏弊,造成学生不爱学、甚至是讨厌历史。其重要的原因就是由于教学方法的陈旧与单一。主要表现在初中历史教学中,以“应试”为目的的历史教学严重挫伤学生学习历史的积极性,且经常忽视了学生的个性发展以及学生的主体参与,不注重个性、智能优劣,实行“一刀切”,只顾“满堂灌”!这样的教学模式扼杀了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变成了只会接受知识的“奴隶”。更深层的原因是大多教师都以服务于高考为宗旨
摘要:小学是孩子最先接受系统教育的地方,对孩子养成良好的思考习惯和学习方式具有重要意义。因此,对提升小学教育教学质量的方法进行分析是很有必要的。  关键词:提升;小学教育;教学质量  一、前言  文章通过结合自身实践经验和相关理论知识,提出了通过创设轻松的课堂氛围、注意培养学生的学习习惯和学习能力等方面的加强来提升小学教育教学质量的方法,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二、提升小学教育教学质量的方法  1
在数学教学过程中,我进行了“导、读、议、讲、练、结”六字教学模式的探索与尝试,目的是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以及增强学生的思维能力。在课堂教学过程中,注重学生的知识、能力、思维协调发展,充分落实到“导、读、议、讲、练、结”各个环节,发挥了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作用。下面我来谈谈“导、读、议、讲、练、结”六字教学模式的尝试与体会。  一、导:兴趣导入,激活思维  “兴趣是最好的导师”,心理学研究也表
摘要:历史教学,重在挖掘资源,旨在强化人格,标在师生互动,合作探究;本在创新学习,提高素养。让生活和实践作新课程理念的源泉。  关键词:资源挖掘;教学参观;主动;合作  由于近年来新课程理念教学的推广,我对教学工作也不敢怠慢,深感上级“教学管理年”活动的重要性。因此,认真学习,深入研究教法,细心了解学生,分析学生的实际情况,实事求是,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做到因材施教,这对授课有直接影响。“备教法的同
摘要:在备考中要想大大地提高备考效率,让语文高考备考为学生插上腾飞的翅膀,树立五个“重视”的意识是关键。重视夯实基础知识、系统精细教学、试卷讲评作用、扶优补差工作、作答规范要求。立足实际,踏实备考,高考就能取得一定的实效。学生考上理想的大学,成为有用之才。  关键词:语文;高考备考;五重视  十二年磨一剑,只为高考这一朝。多少期盼,多少梦想,承载在我们的莘莘学子身上,备考的成功与否,决定高考的成败
高职教育发展下,在教育体制逐渐更新下,社会政治经济发展形成了新的发展趋势,学生的思想工作也产生一些变化。所以,在高职学生思想工作中,需要基于以人为本的发展视角,引导学
摘要:近年来,高考语文作文的写作越来越成为考生的难点,如何让学生写出高质量的作文,是很多语文教师面对的问题。在2014年高考即将来临之际,本文中笔者根据调查分析介绍了2014年高考语文作文的具体写作策略。  关键词:语文;作文;策略  2013年高考已顺利落下帷幕。在高考这场没有硝烟的战争里,作为半壁江山的作文,能独占60分,其分量可想而知。这样一来,把握高考作文的走势就显得十分重要。而要把握20
摘要:目前的高中语文文言文教学受传统教学模式的影响,许多语文教师在文言文教学中偏重于对文章内容进行先入为主的分析,偏重于对字词句的详细讲解并要求学生死记硬背文言知识,严重忽视了对文章整体的研究与品味,忽视了学生主动合作参与的过程,因而使文言文的学习变得更加枯燥无味,成了老师腻、学生烦的“困难户”。如何改变文言文阅读教学的这种现状,让学生自主地在轻松的、愉快状态下阅读文言文、学习文言文,本文围绕当前
新课改下,要求我们把课上得有声有色。让语文课堂高效起来,“就是在尊重教学规律和教学原则的基础上,为了达到科学的教学目标,教师选取最好的最适合该具体条件的课堂教学和教学过程的方案,实现学生在自己起点的最大可能的提高,收获最佳的教学效果。”由此可见,最佳的语文课堂没有固定的模式,它受到教师自身素质、学生知能起点等多种可变因素的制约。目前,语文教改呼唤先进的理论,更渴望在理论指导的卓有成效的实践;语文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