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文言文自主学习能力的对策研究

来源 :中学课程辅导·教学研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dajianshi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目前的高中语文文言文教学受传统教学模式的影响,许多语文教师在文言文教学中偏重于对文章内容进行先入为主的分析,偏重于对字词句的详细讲解并要求学生死记硬背文言知识,严重忽视了对文章整体的研究与品味,忽视了学生主动合作参与的过程,因而使文言文的学习变得更加枯燥无味,成了老师腻、学生烦的“困难户”。如何改变文言文阅读教学的这种现状,让学生自主地在轻松的、愉快状态下阅读文言文、学习文言文,本文围绕当前高中语文文言文阅读教学存在的问题进行了仔细梳理,试图寻找一些行之有效的策略。
  关键词:高中文言文;自主学习;对策
  《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也在“课程目标”中明确提出两条“目标”:一,阅读浅易文言文,能借助注释和工具书,理解词句含义,读懂文章内容。了解并梳理常见的文言虚词、文言实词、文言句式的意义或用法,注重在阅读实践中举一反三。诵读古代诗词和文言文,背诵一定数量的名篇;二,学习中国古代优秀作品,体会其中蕴涵的中华民族精神,为形成一定的传统文化底蕴奠定基础。学习从历史发展的角度理解古代作品的内容价值,从中汲取民族智慧,用现代观念审视作品,评价其积极意义与历史局限性。
  然而目前的高中语文文言文教学受传统教学模式的影响,许多语文教师在文言文教学中偏重于对文章内容进行先入为主的分析,偏重于对字词句的详细讲解并要求学生死记硬背文言知识,严重忽视了对文章整体的研究与品味,忽视了学生主动合作参与的过程,因而使文言文的学习变得更加枯燥无味,成了老师腻、学生烦的“困难户”,主要存在的问题如下:
  一、教师对文言文的认识不到位
  在当下的文言文教学,教师都习惯的将系统的文言文知识拆分,将之拆分得支离破碎,从实词意思判断到虚词用法与意义到对文章细节的咬文嚼字,分开练习,逐环击破,力求每一题都能拿到满分。无疑,教师的这种认识是有所偏颇的。学习文言文应从中国历史发展的角度理解古代文学的内容与价值、从中汲取千百年来形成的民族智慧;用现代观念审视作品,能够评价其积极意义与正确理解其历史局限。很显然,这一要求与语文教师的认识差距是很大的。
  二、教师教学方法滞后
  传统的语文教学方法主要是教师运用语言方式,系统地向学生传授语文知识,传播思想观念,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发展学生的智力。目前文言文教学工作还没有成功越过死记硬背的瓶颈,还是靠教师讲学生记来完成。这主要是由于现行教育体制下高考这根无形指挥棒的存在,在以升学率为主要考核指标的压力下,语文教师奉“字字落实,句句清楚”为圭臬,肢解课文,分析结构,品评写作特色。而在学生方面却好似令人头痛的紧箍咒。“满堂灌”的教学方法使教与学无法实现衔接,缺少学习主体的主动探索与研究,缺少师生之间的灵性互动,其结果必然严重束缚学生思维能力的拓展,培养学生的创造力也无从谈起。学生是很难感受“崇山峻岭,茂林修竹,清流激湍,映带左右”这样优美的意境,更是万难体会“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所带给人视听的美感。
  三、教师素养问题
  语文学科的特殊性决定了教师要完成非一般教学任务,必须具备很多知识,甚至应该成为一个“杂家”。不但要具备教学用的语文专业知识,如语言学、修辞学、训诂学等,还要具备哲学、社会学、心理学、教育学、管理学等教育知识,而且要做到“广”“博”,对其他各门类知识都要有所涉猎和了解,这就要求我们语文教师要多读书、多学习,不断充实自己、完善自己。但当下语文教师在教授文言文时还存在一些问题:局限于文本,对文本涉及的人物、事件了解不够;不善于总结,往往就事论事,无法引导学生对知识进行迁移转换;如文言文中经常出现的年号、人名、地名、官名、物名、书名等不提醒学生注意,导致阅读障碍的产生。
  面对文言文教学的困局,笔者认为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精神尤为重要。自主学习是指学习者在学校环境中,在教师指导下,对自己正在进行的认识活动或者实践活动进行主动、积极、自觉地思考、计划、评价、探索的过程。它具有有效性、能动性、独立性等特征。通过对影响自主学习因素的研究和笔者在一线教学的实践经验,高中学生文言文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有以下几种策略:
  一、创设良好的学习动机
  有关学习动机的研究发现,只有学生具备了强烈的学习动机,他们才会有学习的原动力,才会积极主动地学习。而兴趣又是学习动机的出发点,所以学生自主学习,就应该努力扩大接触文言文的环境,接触真实自然的古代语言。很多学生甚至教师就认为学习文言文就纯粹是为了应付高考,应付考试这个学习动机就很难产生持续的学习动力,其实学习文言文是了解古代社会的文化和习俗,学习古人先进的理念和改革创新精神,吸收前人的教训,让历史悠久的文言文焕发出时代的精神,如《游褒禅山记》中提倡的坚持不浮躁不正是我们当代人所缺乏的吗?《赤壁赋》中苏轼提出的宇宙观和世界观至今还是经得起时间的推敲,他的见解起码比外国的同类理论超前一百多年。难道我们现在就不需要烛之武、邹忌他们的交际能力吗?现在都说我们中国人没有信仰,我们是否应该向两千多年前的荆轲学习一下呢?让学生明白了他们学习的东西是有用而且是有现实价值的,这必然会让他们自觉激发融入型动机,创造良好的文言文学习氛围。
  二、打造自主的课堂
  第一,从师生关系上看,文言文教学自主课堂应该以对话式为主而不是以独白式为主。这里说的“独白式”是指教师完全以知识传授为能事,包办代替一切,只给学生留下听的份儿,教师在那里唱独角戏。所谓“对话式”是指教师与学生对话,学生与学生对话,即师生之间的多向互动。这种多向互动是积极的、综合的、建构的。
  第二,课程大于教材,更大于课堂,因此,从高中新课程教材模块使用上看,应该是用教材而非教教材。用教材教,就要求把教材当作是教学的基本材料或凭借,而不是唯一的凭借,主动寻求适合学生特点的一切有利于教学的材料,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习惯。如《伶官传序》,面对古之英雄豪杰,不少就载倒在太平享乐之中,如后唐庄宗、李自成、洪秀全等,欧阳修不禁感叹道:“忧劳可以兴国,逸豫可以亡身。”但其实今天,不是也有不少功臣精英,同样载倒在灯红酒绿、纸醉金迷之中吗?
  三、自我评价机制的建立
  从心理学角度分析,人对事物的看法是由自己来调节的。学生要学会自主学习,必须要学会自我评价、自我调节和自我监控。通过不断地对学习过程、方法、效果的分析,及时反思在学习中的得失,从中领悟出自己的学习规律,从而更好地指导自己的学习。学生学会通过自我计划、自我调节及自我评价来监控自己的整个学习过程,定期组织学生进行交流、总结,帮助学生总结经验,反思得失,取长补短,以便更加丰富和完善自己的学习方法。
  文言文是我们的祖先留给我们的瑰宝,我们运用行之有效的方法传授给我们的学生,让这宝贵的遗产一代一代的传承下去,努力让文言文教学并发出生命的活力。
  参考文献:
  [1]方智范.走进课堂——高中语文新课程案例与评析[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8.
  [2]朱慕菊.走进新课程——与课程实施者对话[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
  [3]语文课程标准研制组:《语文课程标准解读》[M].湖北:湖北教育出版社,2008.
  [4]赵学海.从高考文言文阅读题谈文言文教学[J].成功教育,2010,(2).
  [5]熊江平.谈谈中学文言文阅读教学[J].课程.教材.教法,1993,(6).
  [6]周安民.在文言文阅读教学中应渗透六大“意识”[J].现代语文,2005(8).
  (作者单位:广东省江门市培英高级中学529000)
其他文献
在义务教育阶段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提出:“在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感情、社会主义道德品质,逐步形成积极的人生态度和价值观,提高文化品味和审美情趣”,“培养热爱祖国语言文字的情感,具有阅读能力,注重情感体验”。事实上,这是语文教学中长期以来不被重视的一个问题,过重的政治色彩和复杂的知识体系使得语文教学索然无味,而能将语言能力的培养融入到一种积极、愉悦的情感氛围中,语文教学不失为一块沃土。  一、
当前的初中历史教学存在着诸多偏弊,造成学生不爱学、甚至是讨厌历史。其重要的原因就是由于教学方法的陈旧与单一。主要表现在初中历史教学中,以“应试”为目的的历史教学严重挫伤学生学习历史的积极性,且经常忽视了学生的个性发展以及学生的主体参与,不注重个性、智能优劣,实行“一刀切”,只顾“满堂灌”!这样的教学模式扼杀了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变成了只会接受知识的“奴隶”。更深层的原因是大多教师都以服务于高考为宗旨
摘要:小学是孩子最先接受系统教育的地方,对孩子养成良好的思考习惯和学习方式具有重要意义。因此,对提升小学教育教学质量的方法进行分析是很有必要的。  关键词:提升;小学教育;教学质量  一、前言  文章通过结合自身实践经验和相关理论知识,提出了通过创设轻松的课堂氛围、注意培养学生的学习习惯和学习能力等方面的加强来提升小学教育教学质量的方法,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二、提升小学教育教学质量的方法  1
在数学教学过程中,我进行了“导、读、议、讲、练、结”六字教学模式的探索与尝试,目的是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以及增强学生的思维能力。在课堂教学过程中,注重学生的知识、能力、思维协调发展,充分落实到“导、读、议、讲、练、结”各个环节,发挥了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作用。下面我来谈谈“导、读、议、讲、练、结”六字教学模式的尝试与体会。  一、导:兴趣导入,激活思维  “兴趣是最好的导师”,心理学研究也表
摘要:历史教学,重在挖掘资源,旨在强化人格,标在师生互动,合作探究;本在创新学习,提高素养。让生活和实践作新课程理念的源泉。  关键词:资源挖掘;教学参观;主动;合作  由于近年来新课程理念教学的推广,我对教学工作也不敢怠慢,深感上级“教学管理年”活动的重要性。因此,认真学习,深入研究教法,细心了解学生,分析学生的实际情况,实事求是,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做到因材施教,这对授课有直接影响。“备教法的同
摘要:在备考中要想大大地提高备考效率,让语文高考备考为学生插上腾飞的翅膀,树立五个“重视”的意识是关键。重视夯实基础知识、系统精细教学、试卷讲评作用、扶优补差工作、作答规范要求。立足实际,踏实备考,高考就能取得一定的实效。学生考上理想的大学,成为有用之才。  关键词:语文;高考备考;五重视  十二年磨一剑,只为高考这一朝。多少期盼,多少梦想,承载在我们的莘莘学子身上,备考的成功与否,决定高考的成败
高职教育发展下,在教育体制逐渐更新下,社会政治经济发展形成了新的发展趋势,学生的思想工作也产生一些变化。所以,在高职学生思想工作中,需要基于以人为本的发展视角,引导学
摘要:近年来,高考语文作文的写作越来越成为考生的难点,如何让学生写出高质量的作文,是很多语文教师面对的问题。在2014年高考即将来临之际,本文中笔者根据调查分析介绍了2014年高考语文作文的具体写作策略。  关键词:语文;作文;策略  2013年高考已顺利落下帷幕。在高考这场没有硝烟的战争里,作为半壁江山的作文,能独占60分,其分量可想而知。这样一来,把握高考作文的走势就显得十分重要。而要把握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