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博爱主题强调平等、友好观念,注重关心和爱护学生,在小学作文教学的应用越来越受到重视。文章结合小学作文教学实际情况,就博爱主题的有效应用提出相应对策,包括立足小学教材、拓展写作视野、关注生命感情、改进作文评价等内容,可为教学活动开展提供启示与参考。
【关键词】博爱主题 小学作文教学 写作视野 生命感情
0.引言
随着素质教育推进和教学观念更新,新的教学理念逐渐被应用到小学作文教学之中。博爱主题注重关心和爱护学生,强调平等、友好观念,在小学作文教学的应用越来越受到重视。但一些任课老师对该问题的重视程度不够,忽视采取有效的教学策略,也未能有效营造平等、和谐、友好的教学氛围,对小学作文教学活动开展产生不利影响,需要采取改进和完善对策。
1.立足小学教材
小学作文教学中,要想更好融入博爱主题,让学生写出具有个性,充满人文关怀的作文,首先就要为学生展示这样的文章,让学生对已有作文中的博爱主题进行研究和分析,得到启发和熏陶,这样才能提高学习效率。而小学语文教材正好满足这种需要,为作文教学中有效融入博爱主题提供范例。作为任课来说,应该善于利用小学教材辅导作文教学,挖掘其中的博爱主题,让学生更好学习相关知识。以小学语文教材中的唐诗为例,不同作品抒发作者不同的思想感情,表达不同的主题。例如,有的是对人生哲学的思考,有的是对历史人物的追忆,有的是对社会现实的批判,有的饱含爱国忧民情怀等。这些不同主题的作品,正是开展博爱主题教学的重要素材,任课老师不能忽视小学教材的重要作用,应该将其作为范例,进行认真解释和剖析,为学生提供丰富的小学作文教学材料,进而有效融入博爱主题,推动教学活动顺利进行。与此同时,任课老师对小学生作文写作进行引导,本身就是博爱主题的体现,充满着对学生的关怀。要善于挖掘课本中丰富的教学资源,为学生提供充足的写作素材,调动学生参与学习和写作的兴趣爱好。让学生通过小学教材内容的感染和熏陶,培养平等、友好、博爱观念,更为有效的从事写作活动,提高写作效率。
2.拓展写作视野
写作是一项创造性活动,需要拓展学生思维,丰富学生的阅读量,为有效融入博爱主题创造便利。同时为提高写作水平,更好掌握小学作文的写作技巧,应该丰富学生的阅读量,为他们学习提供充足的资源,将博爱主题渗透到这些资源当中,促进写作教学效果提升。为此,小学作文教学不能局限于课堂,而要走出教室,走出学校,将学生带入大自然,让学生获得更为丰富的阅历,开阔视野,积累写作素材。从而在写作时有效融入博爱主题,结合自己的亲身经历,写出具有真情实感的文章。例如,游记散文写作时,可带领学生到附近旅游景点游览,让学生仔细观察周围的风景,并在写作中融入真实感情。通过联系学生的经历,他们会写出文采飞扬的文字,表达对大自然和生活的热爱,取得良好的写作教学效果。另外还可以引导学生关注体育文化、影视文化、风俗文化等,了解当地的风土热情,善于挖掘周围的写作素材,开阔学生视野。进而在写作中,能将学生对大自然、对人、对整个社会的热爱之情融入写作中,有效表达自己的真情实感,更好融入博爱主题。
3.关注生命感情
为有效融入博爱主题,小学语文作文教学中,应该善于引导学生关注生命,注重对人生的思考,逐渐培养学生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同时,任课老师要注重人文关怀,启迪学生思维,调动学生热情,在教学和学生学习方法指导中,能够有效融入博爱主题,从而有利于学生写出更为深刻的文章。因此,小学作文任课老师要增强责任感,在作文教学和指导中,围绕博爱主题进行探索和实践,引导学生关爱生命,思考人生,树立平等、友好、博爱观念。并将这些素材有效融入写作活动,提高小学生的写作技能。要培养具有爱心的学生,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增强学生的爱心意识和人文关怀意识,从而更为有效的学习和掌握所学内容,将这些内容融入写作中。博爱主题要求学生在写作时,要有爱心,写作时注重增进与日常生活的联系,善于从生活中挖掘素材,表达学生的真情和真爱,避免说空话和套话,能够体现学生的真情实意。例如,任课老师可以博爱为主题,设计讨论话题,创设教学情境,结合生活实例来引发学生的爱心。并在写作中表达对生命的热爱,写出具有深度、能打动读者的作文,促进学生写作水平不断提高。
4.改进作文评价
要想有效融入博爱主题,小学作文教学中,应该改进评价方式。事实上,作文评价也是任课老师体现对学生的关爱,融入博爱主题的重要环节。做好评价工作,不仅能发现学生写作中的闪光点,还能激发学生的兴趣和热情,指出存在的不足,让学生在今后的写作中改进和完善。批改和讲评作文,事实上倾注的是任课老师的关怀,是任课老师与学生心与心的交流过程,也是表达和付出师爱的过程。因此,要改进作文评价方式,体现对学生的关爱之情,改进评价内容,恰当用词,注重评价方式以互动、商量、激励的形式进行。采用这样的作文评价策略,让学生感到关怀,更能激励学生前进,克服写作困难,培养写作兴趣,调动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创新潜能,提高小学作文教学效果。
【结 语】
小学作文教学中,不仅要让学生掌握写作技巧,还要采取有效对策,恰当融入博爱主题,从而让学生树立平等、友好、博爱观念。更好融入写作活动,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提高作文教学效果和学生写作水平,也有利于学生的身心健康和全面发展。
【参考文献】
【1】华淑艳.张扬个性,抒写真情——构建新课改背景下的小学作文教学新课堂【J】.中国教育技术装备,2010(12)上,51-52
【2】谢活.生活作文,贴近生活:作文教学的自然回归【J】.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15(2)
【3】纪景民.让作文教学走进生活【J】.学周刊,2012(4)
【关键词】博爱主题 小学作文教学 写作视野 生命感情
0.引言
随着素质教育推进和教学观念更新,新的教学理念逐渐被应用到小学作文教学之中。博爱主题注重关心和爱护学生,强调平等、友好观念,在小学作文教学的应用越来越受到重视。但一些任课老师对该问题的重视程度不够,忽视采取有效的教学策略,也未能有效营造平等、和谐、友好的教学氛围,对小学作文教学活动开展产生不利影响,需要采取改进和完善对策。
1.立足小学教材
小学作文教学中,要想更好融入博爱主题,让学生写出具有个性,充满人文关怀的作文,首先就要为学生展示这样的文章,让学生对已有作文中的博爱主题进行研究和分析,得到启发和熏陶,这样才能提高学习效率。而小学语文教材正好满足这种需要,为作文教学中有效融入博爱主题提供范例。作为任课来说,应该善于利用小学教材辅导作文教学,挖掘其中的博爱主题,让学生更好学习相关知识。以小学语文教材中的唐诗为例,不同作品抒发作者不同的思想感情,表达不同的主题。例如,有的是对人生哲学的思考,有的是对历史人物的追忆,有的是对社会现实的批判,有的饱含爱国忧民情怀等。这些不同主题的作品,正是开展博爱主题教学的重要素材,任课老师不能忽视小学教材的重要作用,应该将其作为范例,进行认真解释和剖析,为学生提供丰富的小学作文教学材料,进而有效融入博爱主题,推动教学活动顺利进行。与此同时,任课老师对小学生作文写作进行引导,本身就是博爱主题的体现,充满着对学生的关怀。要善于挖掘课本中丰富的教学资源,为学生提供充足的写作素材,调动学生参与学习和写作的兴趣爱好。让学生通过小学教材内容的感染和熏陶,培养平等、友好、博爱观念,更为有效的从事写作活动,提高写作效率。
2.拓展写作视野
写作是一项创造性活动,需要拓展学生思维,丰富学生的阅读量,为有效融入博爱主题创造便利。同时为提高写作水平,更好掌握小学作文的写作技巧,应该丰富学生的阅读量,为他们学习提供充足的资源,将博爱主题渗透到这些资源当中,促进写作教学效果提升。为此,小学作文教学不能局限于课堂,而要走出教室,走出学校,将学生带入大自然,让学生获得更为丰富的阅历,开阔视野,积累写作素材。从而在写作时有效融入博爱主题,结合自己的亲身经历,写出具有真情实感的文章。例如,游记散文写作时,可带领学生到附近旅游景点游览,让学生仔细观察周围的风景,并在写作中融入真实感情。通过联系学生的经历,他们会写出文采飞扬的文字,表达对大自然和生活的热爱,取得良好的写作教学效果。另外还可以引导学生关注体育文化、影视文化、风俗文化等,了解当地的风土热情,善于挖掘周围的写作素材,开阔学生视野。进而在写作中,能将学生对大自然、对人、对整个社会的热爱之情融入写作中,有效表达自己的真情实感,更好融入博爱主题。
3.关注生命感情
为有效融入博爱主题,小学语文作文教学中,应该善于引导学生关注生命,注重对人生的思考,逐渐培养学生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同时,任课老师要注重人文关怀,启迪学生思维,调动学生热情,在教学和学生学习方法指导中,能够有效融入博爱主题,从而有利于学生写出更为深刻的文章。因此,小学作文任课老师要增强责任感,在作文教学和指导中,围绕博爱主题进行探索和实践,引导学生关爱生命,思考人生,树立平等、友好、博爱观念。并将这些素材有效融入写作活动,提高小学生的写作技能。要培养具有爱心的学生,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增强学生的爱心意识和人文关怀意识,从而更为有效的学习和掌握所学内容,将这些内容融入写作中。博爱主题要求学生在写作时,要有爱心,写作时注重增进与日常生活的联系,善于从生活中挖掘素材,表达学生的真情和真爱,避免说空话和套话,能够体现学生的真情实意。例如,任课老师可以博爱为主题,设计讨论话题,创设教学情境,结合生活实例来引发学生的爱心。并在写作中表达对生命的热爱,写出具有深度、能打动读者的作文,促进学生写作水平不断提高。
4.改进作文评价
要想有效融入博爱主题,小学作文教学中,应该改进评价方式。事实上,作文评价也是任课老师体现对学生的关爱,融入博爱主题的重要环节。做好评价工作,不仅能发现学生写作中的闪光点,还能激发学生的兴趣和热情,指出存在的不足,让学生在今后的写作中改进和完善。批改和讲评作文,事实上倾注的是任课老师的关怀,是任课老师与学生心与心的交流过程,也是表达和付出师爱的过程。因此,要改进作文评价方式,体现对学生的关爱之情,改进评价内容,恰当用词,注重评价方式以互动、商量、激励的形式进行。采用这样的作文评价策略,让学生感到关怀,更能激励学生前进,克服写作困难,培养写作兴趣,调动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创新潜能,提高小学作文教学效果。
【结 语】
小学作文教学中,不仅要让学生掌握写作技巧,还要采取有效对策,恰当融入博爱主题,从而让学生树立平等、友好、博爱观念。更好融入写作活动,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提高作文教学效果和学生写作水平,也有利于学生的身心健康和全面发展。
【参考文献】
【1】华淑艳.张扬个性,抒写真情——构建新课改背景下的小学作文教学新课堂【J】.中国教育技术装备,2010(12)上,51-52
【2】谢活.生活作文,贴近生活:作文教学的自然回归【J】.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15(2)
【3】纪景民.让作文教学走进生活【J】.学周刊,201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