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培养中学生地理学习兴趣

来源 :速读·中旬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pigdd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中学地理的教学目的,是使学生获得比较系统的地理知识和基本技能,并积极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和智力,培养他们学习地理的兴趣、爱好和独立吸取地理新知识的能力,提高教学的有效性。
  关键词:地理教学;兴趣;培养
  俗话说“兴趣”是成功的阶梯。对于兴趣的重要性,教育家、思想家孔子曾说:“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爱因斯坦也说过:“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可以说,古今中外无数学者、科学家都将兴趣作为学习成功的第一要素。的确,兴趣可转化为学习的动力。在地理教学中,教师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和学习兴趣,才会增强学生对学科学习的持久性和自身的恒心与毅力。因此,如何激发、培养学生学习地理的兴趣呢?
  一、借助多媒体,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地理研究的对象,其时空界限广阔而遥远,内容涉及多学科的知识,单纯依赖学生的视野和见闻是难以掌握的。我们必须借助于多媒体教学手段,把教学内容生动直观地展现在学生面前,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达到教学目的。例如学习“我国冬季气温分布特点”这部分内容时,首先从千家万户的除夕夜看自然景观,把哈尔滨市的冰灯和广州市的花市进行鲜明对照,生动直观地表示出冬季南北气温的差异悬殊。再利用形象的插图,从感性认识入手,利用教具,使学生对我国冬季南北气温差异有一定感性认识的基础上,再进一步引导学生读“我国一月等温线分布图”,通过南北温度的定量分析,得出我国冬季南北气温差别很大这一理性认识,使学生把所学的冬季气温分布规律的知识与生活实际紧密联系,又能培养学生的读图能力,教会学生学习的方法,激发起学生渴求知识的欲望及学习兴趣
  二、巧用谜语,激发兴趣
  如在讲授“中国的疆域和行政区划”时,为让学生记住省会,可让学生猜谜语:“一寸光阴一寸金―贵阳;圆规画鸡蛋―太原;夸大话的嘴―海口;带枪的男人―武汉……等”。又如可通过让学生猜谜语“黑汉本领强,浑身闪闪亮,入炉放光热,工业好食粮―煤”、“大地冰雪谁融化―太阳能”等来活跃课堂气氛,从而导入新课“矿产资源”,地理教学中,把一些富有哲理性、科学性的谜语,巧妙而恰当地引入课堂,能启迪学生智慧,陶冶学生情操,培养学生思维和推断能力,对于活跃课堂气氛,调剂学习情绪有较好效果。
  三、易记的歌诀、谚语、顺口溜
  教学中抓住区域地理相互联系的规律,编成简洁明快、琅琅上口的歌诀,学生颇感兴趣,记忆较快。适当引用民谣、谚语进行教学,通俗易懂,且易生趣,并且加深了对地理知识的理解和运用。如引用:
  早穿皮袄午穿纱,
  围着火炉吃西瓜。
  讲解我国西北地区大陆性气候温差大的特点,形象逼真,富有感染力。讲内蒙古高原用:
  蓝蓝的天上白云飘,
  白云下面马儿跑。
  运用歌诀记忆地理事物不但巩固了地理知识,激发了兴趣而且也培养了学生跃跃欲试进行地理歌诀创作的热情。
  四、形象联想,激发兴趣
  在地理教学中,学生感到困难最多的莫过于识图、记图、默图,为此可根据地图特点,在教学中采取联系生活中的具体事物,通过类比联想、把地图形象化、拟人化,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如讲中国政区,各省轮廓时,把黑龙江看成展翅飞翔的天鹅(天鹅的故乡);台湾岛像串香蕉(我国著名香蕉产地);海南岛像个大菠萝(我国著名菠萝产地)等。
  五、加强教学语言艺术,在语言美中激发学生兴趣
  知识的传授,师生的交流都是通过语言来传达的,从某种意义讲,教师语言能力的高低可以决定大部分学生学习地理兴趣大小。因此要求教师必须提高教学语言应用能力,尽可能多的灵活使用风趣、生动、幽默的各种趣味语言,还可以采用特殊地理语言。如活用地理谜语来调剂学生情绪,妙用谚语、成语和别称来帮助学生理解,借用诗歌和歌曲来活跃学生课堂氛围等。如在讲述《中国的河流和湖泊》时,为提高学生兴趣,在概述部分可进行这样的描叙:“我国有许多大江大河,源远流长,奔流不息,浩浩荡荡,注入海洋;更有许多小溪小河,穿过原野,绕过山岗,一路欢歌,悠悠流淌。我国还有许多大大小小的湖泊,犹如镶嵌在大地上的一颗颗明珠。有的湖面广阔,烟波浩淼,水天一色,蔚为壮观;有的群山环绕,湖水如镜,山水相映,景色秀丽。”通过体贴形象描述,呈现在学生面前的当然是一幅壮丽的山水画面,使学生急于想了解我国河流湖泊的具体情况,为后面的学习提供了良好的心理条件。对其气候、植被的垂直变化,则可引用“一山有四季,十里不同天”来进行形象的描绘。当然.要想真正做到每一节课都能给学生艺术的享受,教师应尽量自己编一些实用、上口的歌谣,那么就可以使地理课堂教学妙趣横生,满堂生辉。
  六、利用口诀歌谣,激发兴趣四、形象的描绘,生动的语言
  讲气候时用:
  “沾衣欲湿杏花雨,吹面不寒杨柳风”(春);
  “黄梅时节家家雨,青草池塘处处蛙”(夏);
  “看万山红遍,层林尽染”(秋);
  “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冬)
  七、利用寓言故事,激发兴趣
  中学生一般都爱听故事,在课堂教学中,选取一些与教材有关的地理趣味故事片段,或寓言、典故、传说等,寥寥数语,花很少时间,组织一两次兴趣高潮,活跃课堂气氛,能使教學生动活泼,妙趣横生。如讲“我国地势西高东低”时,可讲古人对这种现象的认识编成的神话故事,“共工撞倒不周山,因之天倾西北地陷东南。”又如讲“吐鲁番盆地是我国夏季气温最高的地方,气候异常干热”时,可讲吐鲁番盆地的“干雨”奇闻和“油沙熟蛋”、“石上烙饼”之说。再如讲“地球的运动”时,可用“两小儿辩日”的故事等。
  总而言之,我们要从教材实际、学生实际出发,顺乎自然,体现了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不仅传授知识、培养能力、陶冶情操,还使每一个学生都得到了发展。我们地理教师,应满腔热情地调动每个学生学习地理的兴趣,让学生乘坐兴趣之舟,通往成功的彼岸。
其他文献
摘 要: 随着近年来课改的发展,对于小学生的要求也逐渐提高,自从九年制义务教育实行之后,对于小学的课程教学在逐渐改变,尤其是小学数学作为一种基本课程,要求作出创新教学。只有创新教学才会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提高学生学习数学的积极性和兴趣,通过改善课堂教学,能让学生学到更多的知识,将数学知识应用到社会实践中,能够做到最基本的应用。  关键词: 小学数学 创新学习 实验与研究  本文主要对小学数学创新学习
2009年10月16日,在205研究所招待所举办了创刊30年座谈会,陕西省科技期刊编辑学会秘书长权艳梅、原秘书长张忠智,前任主编原所长张季涛、梁燕熙,原205研究所副总/室主任何绍
摘 要:小学英语教学有其独特性,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为前提的,通过听、说、读、唱、玩、演等方式,着重于发展学生的学习主动性、积极性,使之获得语言知识技能,形成初级语感、语音、语调,培养其简单英语语言交际的能力,如何提高小学英语教学质量,是我们长期探索的话题。  关键词:小学英语;教师与学生;高效教学;构建  在教学过程中,学生是认识的主体,教师则是这一活动过程的组织者和指导者。学生的知识、能力、
摘 要:阅读是获取知识的重要手段,阅读能力是一种十分重要的语文基本能力。《语文课程标准》指出:阅读是搜集处理信息、认识世界、发展思维、获得审美体验的重要途径。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文本之间对话的过程。双语学校学生在阅读理解方面薄弱,本文笔者就双语教学中的阅读教学,如何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和习惯,指导学生选择阅读材料、提高阅读兴趣,教给学生阅读方法几方面进行阐述,让学生学会自主阅读,开阔学生的视野,拓
摘要:本文参照相关标准,并结合工作实际,对预应力混凝土空心板结构性能检测指标的确定、计算及检测方案制定等值得注意的几个问题进行了讨论。  关键词:结构性能、承载能力检验、挠度检验、抗裂检验  Abstract: This paper with reference to relevant standards, and connecting with the work practice, prestr
高三那年,我突然变得沉默起来,一向善于言辞、开朗活泼的我被一个表情冷漠、不轻易与人言笑的女孩代替,每天准时走进教室又走出,看上去很难接近。自己也不知这到底是为什么,反正只想多做事,少说话。竞争越发激烈,浓浓的火药味着实呛坏了不少人,而每一次大小考试之后,总会奇迹般地闪出一匹匹黑马。考虑到自己的前途,居然有岌岌可危的感觉。  可爸妈却并未给我太大的压力,只是嘱咐我千万要注意身体,在学习上只要尽力就可
期刊
为探究吕家坨井田地质构造格局,根据钻孔勘探资料,采用分形理论和趋势面分析方法,研究了井田7
摘要:对于小学语文这门语言学科而言,朗读无疑于是其中非常重要的一项,可以毫不夸张地说,没有朗读就无谓语文。因此,在实际教学过程中,对于朗读教学这方面,老师就需要花费更多的注意力,认真剖析其存在的各种问题,并且针对这些问题采取应对策略。只有这样,小学语文朗读教学才可以发挥其最大价值,帮助提高孩子们的语文素养。  关键词:小学语文;朗读教学;问题;对策  一、小学语文朗读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一)学生
为探究吕家坨井田地质构造格局,根据钻孔勘探资料,采用分形理论和趋势面分析方法,研究了井田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