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楼梯施工与楼梯安全

来源 :科学与财富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guoxxjie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楼梯是楼层之间的上下通道,又是人员紧急疏散时的生命线,其质量和安全都事关重大。但是由于楼梯曲折,影响因素又多,施工比较困难,本文结合我公司施工的某医院门诊楼和住宿楼中常出现的问题,提出解决措施。
  关键词:楼梯混凝土 施工缝 预埋铁件 栏杆
  一、混凝土浇筑
  1、施工缝的留置位置。板式楼梯施工缝留置部位的习惯做法是,在休息平台的梁边或再往上两级处,合理的做法是留置在结构受剪力较小的部位,一般情况下,楼梯板支撑在上下休息平台的梁上, 属简支板,跨中剪力最小,施工缝可在楼板跨中。当室外楼梯休息平台为悬臂板时,楼梯跨中不是剪力最小,应通过力学计算找出剪力最小的部位。传统做法无需超前支模,施工方便。但施工缝在板支座部位,受剪力最大,不合理;上楼的楼梯段钢筋,由于锚固需要,必须先绑扎,弯钩部分需埋入梁中,但梯板钢筋无模板支撑,不易定位,钢筋常常错位;楼梯板施工缝部位容易积聚垃圾,而且清理比较困难,因此,楼梯板的施工缝设在支座部位容易成为薄弱环节。合理的做法必须提前支模,施工不方便,但是受力合理,楼梯板的钢筋容易固定,施工缝部位的建筑垃圾容易清理,综合上述分析,合理的做法容易保证楼梯板的施工质量。
  在楼梯休息平台板长边的中间段留置施工缝的,虽然该部位也是受剪力较小的部位,但施工缝部位日后容易开裂。原因在整个楼层平面中,梯间部位相当于楼层平面的缺损部位,休息平台及梁容易在“梯巷”部位开裂,即使休息平台板面全面积配置防裂钢筋,也会因板面钢筋容易踩陷而作用不大。如果在休息平台板长边方向的中部留置施工缝,未浇筑混凝土部位的板面钢筋更易被踩陷,模板上的垃圾也难以清理,总述来说不是优选方案。
  2、浇、砌顺序。砖混结构的楼梯支承在梯间墙上,合理的做法是,先砌筑支承楼梯的墙,后浇筑楼梯混凝土,再砌筑梯上部的砖墙至楼层板底。由于楼梯需支模、绑扎钢筋、浇筑混凝土,工序较多,进度常常延后,就有楼梯间砖墙先一砌到顶,楼梯部位预留槽口的做法。预留槽口的做法,浇筑楼梯时混凝土不易满填槽口的上边,对砖墙受力不利;由于预留槽口时需砖块临时支顶,加上预留位置不易准确,日后必须要剔凿,留下安全隐患,我国曾发生多起因剔凿槽口致梯间墙倒塌的事故。与砖混结构相反,框架结构的楼梯应先浇筑混凝土,梯间墙后砌。过去由于框架结构的填充墙采用实心砖块,设计把楼梯楼梯支承在墙上。为了施工方便,仍采取先砌筑梯间墙,后浇筑楼梯混凝土的做法,使梯间墙柔性连接设计的填充墙变成近似刚性连接的抗震墙,致梯间墙刚度人为的增大,对抗震不利。楼梯不应再支承在梯间墙上,而应支承在框架梁上。
  二、几何尺寸偏差
  一般情况下,房屋建筑的各分项工程中,楼梯的的几何尺寸比较重要,如:楼梯踏步混凝土基体与踏步板面层下的砂浆找平厚度相比情况。经现场实地量度,靠踢面侧的砂浆找平层尺寸高230mm、宽115mm,靠踏面一侧的砂浆找平层尺寸高180mm、宽185mm。找平层严重超厚,不但栏杆安装困难(预埋铁件等传统方法已无法适应这样大的施工偏差),有严重浪费砂浆,还大幅度地增加结构荷载,降低了楼梯承载力的安全等级,原因如下:
  1、落后施工。楼梯间至今仍是施工人员的重要通道,楼梯钢筋、模板被来往人群踩坏,严重变形。尤其踏步的踢面模板,由于处于悬吊的地位,其拉撑容易被行人踩断,踢面模板容易被踩陷,在混凝土浇筑后,踢面模板暴模,使楼梯踏步表面歪歪曲曲;踢面模板下陷,插入混凝土里,致使楼梯厚度不足,降低梯板的抗弯能力。
  2、上下两层梯面、休息平台、楼梯间轴线定位本应该逐层传递,并按结构施工图示尺寸进行复核,但是有些放线人员图省事,只控制楼层平面的若干主要轴线,楼层标高无复核,楼梯间轴线从主要轴线引伸,造成原始几何尺寸偏差。混凝土楼层平面尺寸大,不但表面平整度难以达到规范要求,楼层平面大面积的平整度更难控制,做地面面层时,全靠找平层砂浆厚度调整。地面找平层厚度达到50mm者,目前极为常见。上下两层地面面层铺设后,找平层砂浆厚度的偏差积累全部集中在至楼梯间。
  3、上下层楼面面层,楼梯间面层设计变更,原来预留的高差因此改变,最后靠增厚找平层解决。
  解决方法,楼梯间在施工期间禁止通行,所有施工人员应从外脚手架进出,楼梯模板除加强拉结和提高刚度以外,楼梯踏步面层也需设置模板踢面模板不会下陷,不会变形,混凝土浇筑时不外溢,成型更好;楼层、休息平台的轴线标高应按结构施工图控制,楼层混凝土表面标高和平整度,在浇筑混凝土前应做好控制、检查标记,浇筑混凝土时用水平仪检查,发现问题应及时整改;进入施工阶段的楼层、楼梯,其面层用料不应再变。
  三、楼梯安全
  楼梯在平时是楼层之间的交通要道;在紧急情况下,楼梯是人群逃生疏散的生命线,万一发生事故,其后果不堪设想。
  1、设计荷载应按《建筑結构荷载规范》要求取值,其中规定中小学栏杆顶部水平荷载标准值应取1kN/m最易被疏忽,诸如120mm厚砖拦板出现在集体宿舍、公共场所,其构造柱、压顶筋又做得马虎,是明显的安全隐患。再有室外楼梯与主体结构联系拉结不紧,采用悬臂板式休息平台板或旋转式楼梯,都容易留下隐患。
  2、楼梯比较曲折,其钢筋成型角度与图纸要求偏差往往较大,又容易被施工踩踏,都会降低楼梯的承载力,因此,楼梯钢筋应采用塑料垫块固定钢筋标高和位置,绑扎之后应加强检查,禁止踩踏,保证钢筋工程的施工质量。
  3、楼梯踏步应设防滑措施,齿角至少应用“梯沿砖”保护,使之不易破损;楼梯踏步高低差应控制在10mm之内。
  4、梯级的数量和宽度应满足消防、人员疏散的要求,各类建筑室内外楼梯的栏杆高度和构造应符合《民用建筑设计通则》第6.6、6.7章楼梯和栏杆的设计规定。栏杆安装用的预埋铁件锚固长度应通过力学计算。栏杆安装,传统的预埋铁件方案,难以适应过大的施工偏差;改用膨胀螺栓,又因锚栓安装偏差和焊接质量不易保证,使用之后容易松动,留下安全隐患。较为合适的安装节点如图1为后钻孔方案但造价较高,还有预留孔洞方案 如图2 比较经济。
其他文献
摘 要:文章首先对造成市政施工路面不平整的原因进行分析,总结为原基层不稳定、施工材料比配不合理与设备使用缺乏规范性等方面。在此基础上对提升平整度的有效措施进行探讨,并整理出相应技术方法,可帮助提升市政施工安全质量,在使用阶段更具有稳定性。  关键词:市政施工;路面平整度;控制措施  一、关于平整性的干扰要素  1、由于基层不平整而导致的问题  市政路面施工中,原基层平整度也会对工程质量造成影响。凹
摘 要:在市政管道的排水施工过程中,一些质量通病比较常见,这些质量通病的出现会对管道排水的有效运行带来一定的影响,也给后期的维修工作带来一定的困难。在市政管道的排水施工中其使用功能的完善,更是涉及千家万户的切身利益,因此,施工质量的优劣也成为社会关注的热点。本文就市政管道排水工程质量通病及控制技术进行了相关探讨。  关键词:市政;管道排水;质量通病;技术  引言  市政管道排水工程与人民生活息息相
摘 要:随着我国城镇化进程的不断推进,建筑行业得到了空前的发展,成为支撑国民经济的支柱型产业。同时,土木建筑工程作为建筑行业的主要组成部分之一,是建筑业良好发展的基础。我们要想实现建筑整体的质量提升首先要做的就是控制土木建筑工程中的风险因素。我们在实际的施工过程中要详细分析土木建筑工程的风险因素,对其进行仔细的原因分析,并采取必要的措施进行控制。我们这篇文章侧重从不同的角度探讨在土木建筑工程中存在
摘 要:随着社会市场经济和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极大的促进了我国建筑行业的发展,受到了社会和人们的广泛关注。电气接地施工是建筑工程施工过程中一个重要的施工环节,其对建筑工程的安全性和可靠性具有较大的影响,因此施工人员在施工过程中需要采取有效的措施保证施工质量,并对建筑电气接地施工进行有效的保护,只有这样建筑电气化保护措施的电气接地系统的作用才能得到充分的发挥。现本文就建筑电气接地的施工技术及保护进行
摘 要:水利施工企业承揽到工程后,要想快速、高效、优质的完成施工任务,并取得较好的经济效益,就必须加强工程施工质量管理的落实与控制工作。本文就十余年的工作经历,结合在礼泉县小河抽水站渠道的施工经验,总结分析了质量管理的环节,并提出了施工质量管理与控制的具体措施。  关键词:施工质量 管理 落實与控制  目前,施工企业面临严峻的社会竞争形势和强大的市场压力,如何在这样的环境下,提升企业的竞争力,使自
摘 要:青霉素的出现是因为微生物发生了次级代谢,在合成青霉素的时候,需要的基质多,而且还要有大量的前体,这都是因为青霉素的化学结构复杂。青霉素在发酵也是其生化的过程,在这一过程中,主要的特点就是青霉素不能多次的重复,某些因素都不能检测。包括一些关键性的因素,例如葡萄糖的浓度等,在不能控制这些参数的时候,就没有办法合理的控制发酵。  关键词:青霉素;发酵;特点;控制  青霉素属于抗菌素,其作用是用于
摘 要:各水利企业之间的竞争在当前这一不断发展的大时代背景下而变得日趋激烈,要想提升企业的核心竞争力,就必须要重视企业政工工作的开展,做好人力资源管理。本文首先指出了人力资源管理与政工工作之间所存在的关联性,并对我国现阶段水利企业政工工作的管理与发展现状作了简要分析,然后再在此基础上,就如何将政工工作有效应用于人力资源管理这一问题提出了自己的几点粗浅看法,希望能够在一定程度上提高政工工作在水利企业
摘 要:在人類社会发展的过程中,森林资源是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森林资源所具有的价值也已经逐渐被人们所挖掘出来。但是不可否认的是,自然林的数量已经越来越少,必须要我们加强对人工林的培育,使其形成人工混交的形式才能进一步恢复已经被破坏的森林资源。本文主要对人工混交林的营林技术进行详细的探讨,希望能够对人工混交林的经营技术要点可以得到更加深刻的认识。  关键词:人工混交林;森林资源;营林技术;要点  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