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观察在心肺复苏(CPR)培训中应用心肺复苏实时反馈系统对培训效果的影响。方法:采用对照研究的方法,169名临床医学本科生按培训方式不同取分为,视频指导结合讲解培训A组(84人)和应用心肺复苏反馈系统+视频指导结合讲解培训B组(85人)。两组均利用高级复苏模型,进行心肺复苏培训。培训后,对两组人员进行理论和操作考试。理论测试评分标准均依据2015年心肺复苏指南更新版,自行设计,经急诊医学专家反复修改而成。操作考试由心肺复苏反馈系统根据胸外按压的有效率系统评分生成,达到深度5~6cm为按压有效。A组人员在心肺复苏反馈系统的监测下(背对电脑显示器),实施胸外心脏按压2min;B组人员面对反馈系统的显示屏进行2min的胸外按压。电脑系统记录以上心脏按压平均速率(次/min)、平均深度(cm)、胸廓回弹速率(chest compression release velocity,CCRV)(centi-inches/second)参数,并对两组人员主观疲劳程度的评估,进行数据统计分析。结果:应用反馈系统前后,理论成绩分别为(90.19±6.51)vs.(90.53±6.28),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平均有效胸外按压率分别为(25.33±26.76)%vs.(77.23±17.18)%;按压深度分别为(4.85±0.76)cm vs.(5.52±0.29)cm。按压深度不够以及按压深度过度的百分比均显著低于应用前(47.62%vs.10.59%)、(14.29%vs.1.18%);平均按压频率分别为(102.25±6.83)次/min vs.(118.29±9.76)次/min;平均按回弹速率分别为(1 425.839±215.48)centi-inches vs.(1 582.637±134.82)centi-inches/second,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在应用反馈系统前后,两组间主观疲劳程度评分无显著差异[(13.1±2.1)vs.(13.5±1.5)]。结论:在心肺复苏培训中加强CPR质量参数的监测与实施实时反馈系统能有效提高心肺复苏培训的效果,改善心肺复苏培训中胸外按压的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