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敲词语可以这样教

来源 :小学语文教学·园地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kyxinqian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2011年版《语文课程标准》在第二学段的阅读目标中指出:“体会课文中关键词句表达情意的作用。”阅读教学主要是关于语言实践的教学,只有立足文本,对学生开展扎实的语言文字训练,才能让学生感受到文章用词的生动和语句的精妙之处。文本中的词句承载着作者独特的构思和见解,我们要解读文本,就必须从对词句的推敲入手。那么如何对文本中的词句进行推敲呢?笔者就结合统编本三年级下册《我变成了一棵树》谈谈推敲词句的一些做法。
  一、推敲相同的词句,走进文本的世界
  阅读课文时,经常会发现相同的词句,学生可能会产生疑问:“这不是啰唆吗?为什么不精减呢?这时,教师就可以引导学生仔细研读这些句子,品味这些相同的词句并不是无意义的机械重复,能让学生走进文本的世界,感受到文中流露的真情。
  《我变成了一棵树》是一篇充满童趣的文章,课文中有两个句子是相同的,第一个是第1、第3自然段中都出现了“英英,吃饭了!”,第二个是第13、第14自然段中都出现了“咕噜噜……”这样写作者想要表达的写作意图是什么呢?学生在课堂中即时生成问题,于是教师就引导学生将目光聚集到课文中去:妈妈两次喊英英吃饭,可是英英因为在树下玩得开心,一点儿都不想吃饭。从这两次喊声中,我们体会到了一个小孩子的玩兴之浓以及妈妈的耐心。两次写“咕噜噜……”是因为英英的确饿了,刚才的任性让她现在后悔不已,眼泪都掉了下来。推敲相同的词句,学生就会感同身受,自然地走进文本的世界。
  二、推敲变化的词句,感受文本的世界
  课文的情节是发展变化的,其中往往有一条比较明显的线索牵引着学生的视线,抓住这根线索,就能引导学生梳理文本内容,从而清晰地感受文本世界。
  《我变成了一棵树》描写了英英想象自己变成了一棵树。她为什么会变成树?变成了什么样的树?变成树以后,又发生了什么好玩的事呢?“树”成了课文情节的发展线索,关于变成树的词句,课文中主要有两处,第一处在第4自然段中“呀,我真的变成了一棵树!”,第二处在第11自然段中“她不知道我变成了树!”。一开始,文章从一个孩子的视角来想象变成一棵树的感觉,但从妈妈出现在树下,随后又住进树上的鸟窝起,“我”变得有些紧张起来,描写了“我”既不希望自己的“魔法”被妈妈看破,又盼望着妈妈能认出自己的矛盾心理。读到最后,学生明白了“我变成了一棵树”的意思其实是说世界上最了解孩子的人“到底还是妈妈”。在每一个妈妈的眼里,孩子都是不会被认错的天使。教师引导学生推敲词句,从而感受到文中所描述的精彩世界。
  三、推敲补白的词句,丰富文本的世界
  留白是文学作品经常采用的写作方法,给人以思考和想象的空间。课文中有些词句写得十分简练,言尽而意无穷。教师可以引导学生适当地展开思维引申開去,让学生读到更多文本以外的知识。
  《我变成了一棵树》一文在“哎呀,她是怎么知道我的秘密的?”一句后戛然而止,留给学生很多探究的空间:妈妈在众多的树中,怎么会一眼就看出了“我”这棵树?“我”是在哪里露出了“破绽”呢?引导学生联系上文可以知道,原来“破绽”就是“我”被妈妈的美食馋得流下了口水,而妈妈就是天底下最了解自己孩子的人。学生探究到了文中的秘密,思维也就活跃开了。接下来,妈妈和“我”之间又会发生哪些对话呢?“我”会不会跟着妈妈回去吃饭呢?学生就会很容易给句子补白,更加丰富了文本的内容。
  统编本教材中的每一篇文章都是精品,教师抓住相同的词句、不同的词句、需要补白的词句仔细推敲,就能让学生在积极主动的思维中品出很多词句在表达情意方面的作用,在推敲把玩中领悟文章的真意。
  (作者单位:江苏滨海县五汛实验小学)
  责任编辑 刘 妍
其他文献
“大道至简”,在提倡教学要回归本真的今天,简约的语文课堂应是简单而不失精彩,简化而不失实在,简便而不失高效。教师应留出足够的时间让学生诵读、品味、思索、动笔,从而达到省时高效的教学效果。  一、目标简约,明而易知  教学目标是教学活动的出发点与落脚点,是教学活动的核心与灵魂,统领着教学的全过程。但许多教师在制订教学目标时总觉得这个重要,那个也重要,一个都舍不得放弃,结果一节课下来哪个目标都没落实好
当下,核心素养成为教育界热议的话题,如果拿朱熹的《观书有感》打比方的话,那么“语文核心素养”就是那“半亩方塘”,其清澈抑或污浊取决于“源头活水”的力量。我们完成“单元主题”的教学过程,不仅仅是引导学生一起去欣赏“天光云影”的过程,更是与学生一起主动探寻语文“源头活水”的过程。教育,不是单纯地授予知识,而是有目的地激发兴趣,营造一种和谐、融洽的教育环境,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观能动性。  一、
提起课堂评价,也许有点老套,但对于生本课堂的构建来说,却是一个绕不开的话题。因为课堂评价,不仅是教师主导课堂的体现,更是课堂中师生互动、情感交融,乃至目标达成的一个重要辅助手段。怎样发挥评价的积极作用呢?笔者结合《狐狸和乌鸦》一课的教学片段,浅析自己的思考。  师:同学们,现在你们读一读狐狸的话,仔细品析一下,说说自己的感受。  (生自由朗读,同桌间低声交流。)  生:老师,我感觉狐狸的确狡猾,说
体重超过平均标准体重的20%就算肥胖。
有一只小恐龙,她的名字叫球球,球球住在一个很大的森林里,她每天在森林里吃着青青小草和嫩嫩的树叶。日子一天天的过去,球球长得又高又大了,长得跟森林里最高的大树一样高了。  有一天,球球发现自己的肚子很大,好像里面装着一个小宝宝似的。球球很高兴,跑了好远的路去请教她的妈妈,妈妈告诉她,这是她长大了,要下蛋了。她肚子里鼓鼓的就是蛋宝宝。球球很高兴。急忙跑回家里,把自己的床上加了好多好多的草,将床铺得跟棉
小学语文自主学习需要教学主问题,教学主问题需要图画性的表达,“整体把握”“问题导向”是将教学主问题图像化的两大立足点,以此实现学生言语智慧和言语能力的生长。在自主学习日益成为各学科最为重要的学习方式的背景下,对于小学语文学科来说,自主学习内容的选择变得尤为重要。语文课程在传统和现代教学理论的冲击之下,课程性质的定位、课程目标的确立一直处于众说纷纭之境,为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在相对繁复的语文教学中,
语文课程是一门人文性与工具性相结合的课程,作业的设计不仅是对课堂教学的巩固与补充,更是对课堂所学的延伸与运用。在“课程生活化”和“全课程”教学理念的引导下,作业的布置应贴近学生的生活实际,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与热情。学生在生活化的作业中体验,在趣味性的作业中创新,在两者相结合的基础上进一步动手实践,可以全面提升综合素养。  一、让学生在生活化的作业中深入体验  语文教材是现实生活的折射,作业的布置要
好文章是修改出来的。但在当前习作教学中,不少教师却把精力花在了作前指导上,很少重视作后修改。统编教材一改传统,尤为重视作文修改。比如三年级上册第三单元《语文园地》 “语句段运用”栏目里,就列举了三种常见的病句类型。这意在提醒我们,要引导学生重视作文修改,尽可能消除自己习作中的“明显差错”。  从表面上来看,教材中只列举了三句话,指出了三种错误类型,但这并不仅仅是修改病句,教师应该对此进行延伸拓展,
小学语文各版本教材选取的古诗文短小精练而又富于儿童情趣。北大教授钱理群说:“中国传统文化根本上是一种感悟的文化,而不同于偏于分析的西方文化。”课标明确指出:“诵读儿歌、儿童诗和浅近的古诗,展开想象,获得初步的情感体验,感受语言的优美。”中国特有的古诗文,充满着生生不息、独具魅力的风韵。  如《清平乐·村居》这首词描写了三个儿子的不同形象——“大儿锄豆溪东,中儿正织鸡笼。最喜小儿亡赖,溪头卧剥莲蓬。
《爱如茉莉》是一篇抒情散文,作者用朴实淡雅的素描手法,记叙了妈妈生病住院,爸爸探望、照顾的生活细节,折射出父母之间互相关心、互相爱护的浓浓情感。课文语言清新、朴实,作者善于捕捉平凡生活中的点点滴滴,细腻刻画父母间相互关爱的写作技巧,值得我们学习。  教学时,教师应紧扣文本,引导学生反复阅读,仔细咀嚼、品味作者写作上的独具匠心,从而更好地把握课文的主题。  一、花为线索,点出“真爱”  课文以茉莉花